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的探索.doc

    • 资源ID:4430268       资源大小:15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的探索.doc

    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的探索 2005-11-1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和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结构及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基本能力 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 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教育(下简称"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与设置是目前中职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中职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进行探索。 1 二十一世纪中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研究中职教育课程结构与设置,首先要认识中职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根据原国家教委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 职业教育要培养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职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 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根据国家对中职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笔 者认为,二十一世纪中职教育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 1.1基本的英语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生产国际化。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各国将直接来 我国开办工厂、公司,我国的经济和建设已和世界融于一体,进入世界大循环,我国人民面临着直接与世界各国人民打交道。英语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是与外国人打 交道的基本工具,因此,二十一世纪的中职人才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能阅读一般的文件和专业资料,具备一般的口语交流能力和书面交流能 力。 1.2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作为一个机械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文字表格处理、网上获取信息等能力。 1.3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个中职毕业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当家本领,一个机械类专业的中职生,必须学好一个专业,具有所学专业的良好专业理论基础和中级工以上的职业技能。 1.4具备从事第二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职业的更替越来越频繁,失业、职业转换现象将成为社会的常态,今后 人们一生中只从事一个职业、一个工种的情况越来越少,往往要变换多次工作或工种,因此,作为一个中职人才,在较好的掌握一门专业的前提下,要学习和基本掌 握相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专业面,主学一门,兼学多样,修成宽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人生职业变化、择业、发展的需要。 1.5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今各单位用人不仅要求埋头苦干、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且更注重于人才的优良品德和创新能力;个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自己已有的知识,而更需要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能力。 作为一个中职人才,除具备基本的英语、基本的计算机能力外,另还应具备如下综合素质和能力。 (1)道德素质。包含道德规范、正直、诚实,遵纪守法、责任感、敬业精神。 (2)综合素质的基本技能。包含阅读、书写、倾听和口头表达能力。 (3)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含能够从各种途径较好的获取信息,把握住信息的要点;有评估、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 (4)较好的思维能力。包含能够创造性的思维,从各种因素中作出最佳决定;具有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业精神。包含能够自重、自信、自律;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有自治力;具有开拓精神、创业精神。 (6)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含在社会中具有"一员"的精神,具有合作、共事和竞争的精神;处处事事能以理服人;诚心服务的精神。 (7)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2 目前中职教育在课程结构与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世纪对人才要求与目前中职的生源素质和在校学习时间存在着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上所述,二十一世纪对中职的人才提出了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中职生源 是中考中高中录完后剩下的生源(以前是高中录取之前的生源),生源的质量、素质及学习兴趣大为降低;目前中职的教学体制三年,基本上各中职学校学生在校学 习时间为两年至两年半,一年至半年毕业实习(以前中职体制四年)。这就使得目前的中职教育出现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生源质量下降和在校时间缩短的矛 盾,若课程结构及设置仍按以前的进行则难以达到要求。 2.2 学生的就业与专业课学习存在着矛盾。就业工作及学生的就业去向是学校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特别是中职类学校,它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招到学生和能否生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中职学校将最后的毕业实习直接安排到待就业的企业对口顶岗实习。这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它具有三大优点:学生按 照企业用人的要求先面试,再在该企业实习,只要符合要求,就在该企业就业,这就提前缓解了学校和毕业生本人的就业压力。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实习与工作的 对口问题。使企业用人更加熟悉,把握更准。同时也解决了因用人不准而造成的学生第二次再就业的问题。然而,用人单位对专业种类和人员数量的需要不可能是 成班制的接收,各用人单位接收的时间不可能同时,有的在第五期期中就开始要人,因此,对于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去毕业实习的离校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 样就存在着毕业实习与最后的专业课学习之间的矛盾。 其次,不少学生为了自己择业,在最后一年里多次请假、离校或缺课,也严重地影响着最后专业课的学习。再者,专业课本身专业性很强, 学习难度大一些。这些原因,往往使得专业课上不完,或者留在学校上课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使得最后的专业课无法学好。 2.3 学生的就业与升学的矛盾。中等职业学校既要为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要为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创造好充分的条件,为更高层次学校输送合格的 新生。就业目标与升学目标、就业要求与升学要求是长久以来中职教育课程中存在的一对矛盾,这使教学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4 课程结构本身存在的问题。中职教育课程结构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课、轻实践课,重文化课、轻专业课、轻综合素质课的现象,这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达不到一专多能。 2.5 教材的不适应。中职教育教材中一直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过于强调系统化,在一门教材中,各种内容面面俱到,以至各课程之间相互重复、交叉,并 且有的教材与专业无关的内容较多。这造成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挤掉和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另外,教材还存在着与实习脱节、与应用脱节、缺少 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问题。 3 课程结构及设置的探索 针对上述中职人才应达到的基本能力和中职教育中目前遇到的相关问题,对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作如下探索,采取以下对策。 3.1在课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如下特点 (1)突出英语课程,强化英语教学。目前英语在课程结构中比较突出,但目前英语课往往只设置在第一、二学年,第三学年没设置。笔者认为: 英语课每学期都应设置。中职的英语课程不能简单仿照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因为中职学生没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又入学基础差,要达到英语能力要求不是一件易事。提高英语能力,除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外,则要强化教学,在整个学程中不间断,"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应强化口语训练。应设置口语训练课和训练环境,训练基本的生活、工作用语,以走向社会能进行基本的交谈。目前中职生大部分不能开口讲 英语、听英语,走向社会谈不上用英语与人交谈。这不利于他们二十一世纪的就业、工作和个人发展,严格的讲不符合中职人才的要求,不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 高。讲英语、听英语是有些难度,但并不是不可实现。笔者曾访过相关小学生,他们除小学的英语外,仅利用每周日上午2 小时课外英语班学习,经过约一年时间,就能讲相关的生活用语,并且还能听较 长的生活用语。这说明只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强化训练,中职生说、听英语是可以达到的。 (2)突出计算机课程,强化计算机训练。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毕业生连简单的办公操作都不会的现象。笔者认为,机械 类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除保证教学的课时外,一是要保证计算机的上机时间,使学生得到足够的训练;二是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应用上,让学生会用,掌握操作,尽 量用新的教材,跟上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步伐,掌握新的操作方法。 (3)突出专业课程。在课程结构中,要保证专业课课时量,要保证专业课学习周期,专业基础课要围绕专业课而选用。 (4)设置第二专业课程。以前的课程结构中没有设置第二专业课程,只是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了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内容,教学目的往往不明 确,学生学而无用,影响学生兴趣,挤掉了有效的时间。为适应社会的需要,针对性很强的设置与专业相近的第二专业课程,或设置第二、第三专业的选修课程。如 焊接专业设置铆工工艺和钳工工艺课程,安装专业设置焊接工艺课程等。使学生掌握自己专业的前提下,掌握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做到宽专多能。 (5)增设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综合素质的提高确实并非一件易事,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需要模索和时间。首先在课程结构上应充分重视,增设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增加课时,加强在语文和德育课中提高综合素质。 (6)突出实践课,强化技能训练。中职人才的岗位是一线,技能是相当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在课程结构中,要十分突出技能实践课和实践课安排的合理性,强化训练,炼就过硬的技能。 3.2 如何处理好人才要求与生源素质低及时间的矛盾。 目前中考生源的招录流向是先各类高中再中职,中考生源的流向怎样才为最合理这里不作讨论,此处讨论在目前生源流向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在目前这种生源素质和三年学制的时间里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人才,在此,本人认为在课程结构与设置上可进行如下改革,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能力的要求构建课程结构,对课程进行取舍和整合。中职学校应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设置什么理论课,设置什么实习,理 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等均按能力要求确定,纠正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问题;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按照能力要求设置专业课,根据专业课的需要设置文化 课,纠正重文化课、轻专业课的问题;处理好一门专业和拓宽专业的关系,首先必保学好一门专业,然后掌握第二、第三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根据能力要求进行模块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整合。各专业的课程可设置成四个模块:综合素质模块、专业模块、二专及选修 模块、实践模块。根据各模块的能力要求,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打破教科书的限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删减增补,大量删掉各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删掉与专业 和专业能力无关内容,使课程内容紧凑有效;并按能力的要求增加相关的新的工艺、材料、设备方面的新知识,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对文化基础课,以"必须"、" 够用"为原则,选用专业需要的、满足中职人才工作要求的内容。然后学校根据各专业的需要,组织教师对整合的课程内容进行编写,编写出符合本专业能力要求的 校级新教材。这样,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简洁、有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较大的节约了有效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对教学时间进行取舍。按能力要求确定课时量。是能力要求的课程,增加课时,给足时间;对与能力要 求相差稍远的课程,缩减课时。将课时合理分配,保证要掌握的内容真正学好,而又不浪费时间。按照能力要求确定时间顺序,进行课程的先后设置。不过份强调知 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而必须强调能力的达到。 3.3 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就业离校与专业课学习的矛盾。 对于这个问题,可从课程设置的时间先后顺序上解决。课程设置打破我国传统的先文化、再专业基础、后专业及实习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将 我国的传统课程结构和日本的"平行式"课程结构结合起来,对机械类专业课程进行如下设置:传统的专业课往往全部设置在最后的第五、六学期或最后的第四、五 两学期(第六期毕业实习),现调整为专业课全部提前,从第一学期就开始设置,一直设置到第四学期,第五期不设置专业课。有的专业课与文化知识联系不十分紧 密,则提前到第一学期,如我院焊接专业的焊接电工、金属熔化焊基础,安装专业的钳工工艺学、机械基础等可提到第一学期;与文化课、基础课 联系大的则放在三、四期。专业课按顺序布满一二三四期,与文化课,基础课平行。该设置后,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周期比以前的长,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专业 课,保证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专业知识,并为专业课实习、技能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为实习、实训保证了时间,还使学生一来就接触专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各类课程的基本设置及设置比例见后面的表一和图一。 3.4 如何安排好第五期课程 专业课第五期前已设置完毕,那么第五期的课程如何设置?根据能力要求,第五期可着重设置如下两大类课程: (1)设置提高综合素质类的课程。第五期继续安排德育、语文、英语课,并加大课时量,使增加的综合素质内容的教材在德育和语文课程中完成,这解决了以前没有时间上综合素质课的问题。 (2)设置第二专业课程和选修课。这解决了以前第一专业学习时间都不够、第二专业更没有时间学的问题。这样设置将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就业信心。 3.5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人生的创业、发展、成功的重要素质,中职学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 (1)增设相关内容的课程。在德育课中可增设职业指导、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公共关系学、现代礼仪、企业管理、创业和心理教育等课;在语文教学中可增加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 (2)多层次地开设选修课,建立人文科学与提高综合素质的选修课体系。可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政治、法律、生产安全、语言、艺术、书法、体育卫生等类别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自由选择,使学生的个性在选修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3)将综合素质课程从第一学期到最后一期全程设置,贯穿三年的整个学业。 (4)在整个学业过程中,设置多种多样的知识竞赛、演讲、课外活动。青少年活泼好动,知识竞赛、讲演、活动,都是他们喜于参加的,学校 根据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有目的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广泛的参与,在活动中寓以思想性、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与一体,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中培养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相互合作能力、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5)让综合素质的提高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各科的教学中,尽量改进学习方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尽量告诉学生怎样学习、学会学 习,告诉学生从本科目知识特点上学会去怎样获取信息,提高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怎样应用书中的知识、信息解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总结书中知 识及知识规律的能力。 让综合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在教学上应体现为100%,参见图一。 3.6 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动手能力。 我国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一个中职毕业生应具备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和动手能力是中职教育的特点。机械类专业要提高专业技能在课程结构及设置上应做到: (1)保证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把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实习安排到每个学期,而不是集中安排在学制的最后,造成理论与实习分离,而是学生 边学理论、边实习,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好的利用了有效的时间。我校的实习教学经验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2)保证实习实训的课时量。要使学生真正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没有时间作保证是不行的。据资料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训时间基本上都在40%左右,有的还高达51%。 为了提高技能,保证实习时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从第一学期后半期就安排一定比例的实习课,练习专业技能的基础。比例的安排可参见后面的图一。 (3)实习实训的时间和内容都应设置得当,课程设置应注意理论与实习的紧密结合。在时间的安排上,一是先上理论后,紧接着就进行实习; 有的还可以同步进行,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并进,相互补充。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又加深了理论的理解。二是实习的时间周期上,应按实习课题的内容确定和安 排,要充分发挥实习时间的效率;实习的内容应根据课程的进度,循序渐进。在内容上,必须按能力要求设置,直接为能力服务;并且理论课老师要熟悉实习课的内 容,了解实习大纲,可将有关的理论课放在实习课中讲,如钳工学的测量部分和工具部分等内容。这避免了教学中的重复,又使学生真刀实枪,一讲就懂,真正地掌 握知识和提高技能。 (4)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贯穿第二专业。第二专业的学习不能只学理论而不实践,必须同时安排,真正达到宽专多能。 3.7 如何解决学生的就业与对口升学的矛盾 综合我国的传统"三段式"和日本的"平行式"课程结构,将专业课提前,使学生能学好专业,练好技能,能有效的达到学生就业的学习要求, 然而还没有解决对口升学的要求。上述的课程设置,对升学中的英语要求、语文要求以及专业知识矛盾不大,矛盾主要体现在数、理知识上。对于这个矛盾,我们可 采取"分流"的办法来解决。上述课程设置到第四期已将专业课学完,文化课也学完,第五期是综合素质和二专选修方面的课,因此,对于需要对口升学的学生可以 从第五期开始进行分流,将各专业需要升学的学生分流出来,集中编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及需要的其它文化课程,补充升学的知识,并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 复习和强化训练;专业课可不集中上课,采取自己复习和老师辅导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又有一年的时间,内容集中,能够使学生达 到对口升学的要求。 根据3.3-3.7的论述,可将各类课程在各学期的基本设置归纳如下表。 表一 各类课程按学期的基本设置对比表研究每一学期各类课程所占的基本比例可参考下列方框图图一:各类课程在每一学期所占的比例方框示意图注:1、第四学期文化课为英语课程,第五学期文化课为综合素质课程。     2、第五学期专业课为第二专业课程。3、综合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在教学上体现为100%。4.结束语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及设置的改革,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中职教育中呈现的相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宽专 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当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牵涉到教学的其它很多方面,这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然而,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及设置的研究是一项科 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国家关于中职教育的政策,不断认识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认识二十一世纪对中职人才的要求,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 逐步提高中职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的科学性。

    注意事项

    本文(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的探索.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