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PPT.ppt
文言文翻译,内容解读,翻译句子多在文言文阅读试题中考查。也有另外出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翻译。句子翻译为高考必考题,所选句子多含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句子的语气,(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三原则“信”、“达”、“雅”,“信”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信”就是准确,不歪曲文意,不遗漏文字,不随意增减意思。“达”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重要要求。“达”就是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没有语病。“雅”是文言文翻译的较高要求。“雅”即有文采,译文要能表现出文体的特征,作者的风格。,二标准: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方法点拨: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滕王阁序,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五步骤,审,切,对译,连,抄,结合上下文通读,把握大意,揣摩出题者意图。,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留: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庙号、特殊称谓等,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调:对于特殊句式,将语序重新调整,换:,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按照翻译的要求,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无论如何不能拿古义视为今义。,第一步:审,结合材料通读句子,把握大意,审文言现象。,例1:其李将军之谓也。,表推测语气,大概,固定句式,翻译为“说得是吧”,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练习一,1.舆薪 不见,不用 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我)派遣将领守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盗贼进入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译文:看不见一整车的材,是因为不肯用视力。,2.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与 也。(鸿门宴),之,为,明,所以,出入,非常,第二步:切,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例: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明史 徐达陈玉春传),译文:不久徐达跟从太祖在滁州涧打败了元兵,又跟从他夺取了和州,郭子兴任命徐达为镇抚。,练习二,1.狼度 简子之 去远。(中山狼传),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第三步:对译,(一)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干支纪年、纪月)、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例1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例2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译文:元丰年间,庆州地段生长着子方虫,正成为秋田里的害虫。,练习三,1.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 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译文: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因为曹丘的传诵啊。,2.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译文:景帝认为辕固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二)删 文言文中常存在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在句中无实际的翻译意义,仅仅起到语法作用,尽管它们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译句时,却无法用对应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可剔除不译。,句首发语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倒装句式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语气助词,衬音助词,表敬副词,偏义复词的衬托成分,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例2.盖当时视他驿为壮。,译文:(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练习四,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译文:您因为一个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个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译文:应侯在秦昭王时被重用,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擅大权(或“更有权势”)?,(三)换 有些文言词语随着时代的演变,词义发生较大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古特指长江,今泛指一般的江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臭”,古泛指一般的气味,今特指臭气),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无此义)甚或有些词语已经不再使用。因此,翻译时,这些词语必须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同形异义词换成今义,通假字换成本字等,例1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任职、工作,请求辞职、告老回乡,译文:工作了三年,上书请求辞职。,例2 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王。,译文:详细述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练习五,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石头。,2.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四)调 对于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将语序重新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例 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译文:六个将领把力量不敌叛军的情势报告了张巡。,练习六,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译文: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2.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译文: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五)补 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 明日,子路行,以告。(荷蓧丈人),译文:第二天,子路(告别丈人)上路,(赶上夫子),把(遇见丈人的事)告诉(夫子)。,练习七,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译文:(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第四步:连,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例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百姓,我们,发放,通“赈”,救济,为什么,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第五步:抄,按照翻译的要求,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2009年)海南宁夏卷,(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出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2)昭勒众于通衙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衙不可行。,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人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行。,2010年(海南卷),(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2011年海南高考题,(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整理弓箭再次射入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2012年海南高考题,(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2013年高考题,(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就又迁居,所以他搬迁的地方,大约有十多个州。,重庆卷,(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浙江卷,(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全国卷1,(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指挥的。,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小结,文言文翻译口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助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和词类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命题规律:翻译句子多在文言文阅读试题中考查。,命题趋势:句子翻译为高考必考题,所选句子多含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