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docx

    • 资源ID:4389998       资源大小:20.6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docx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考点】辉煌的科学技术火药武器的发明、使用及其影响【解析】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314世纪处于中国宋元时期。13世纪,火药武器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入欧洲,故A项正确;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出现在汉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出现在隋唐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瓷杯比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出现在明清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A2015年题组【考点】早期的西学东渐西学的传入(利玛窦)【解析】材料中这些地理名词是明清时期由传教士带到中国的。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故A项错误: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来到中国,故B项错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霎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参加编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传播西方一些地理观念,故C项正确;明朝科学家徐光启是这些地理观念的接受者,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灌溉工具变革;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草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解析】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朝: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出现于唐朝;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出现于元朝;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出现在宋朝,依照唐、宋、元、明顺序排列,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014年题组1.【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造纸术)【解析】与题干信息”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不符,故错误:从题干中“耗亦不多”的信息可知还魂纸降低了生产成本,故正确:与题干中“全省从前煮浸之力”的信息不符,故错误;从题干中“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的信息可知还魂纸扩大了原料来源,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雕版印刷术)【解析】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C项正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天文学(授时历):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西游记);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宰相制度;古代中国的商业宋代城市的繁荣(扬州)【解析】授时历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体水平,故A项错误:西游记只是明代文学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明代文学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唐代宰相大部分来自北方,这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故C项正确:扬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扬州城市繁荣不能代表南宋整个城市化水平,故D项错误。2013年题组【考点】中国古代城市、科技:工业革命、斯大林模式【解析】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A、B、D选项的史实正确,但这些结论与史实不相符。史实与结论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只有C史实与结论能够形成相对准确的逻辑关系。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答案】C2.【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运用能力。“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排除A:中国造纸术出现于西汉,“蔡侯纸”是东汉时蔡伦发明的纸排除B: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排除D。【答案】C二、非选择题1.【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2)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医学(中医治疗传染病)(3)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解析】(1)第一小问作用,从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可知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是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第二小问关系,从材料一“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可知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是二者是成正比关系。(2)第一小问来源,从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可知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从材料二“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可知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是创立温病学说:第三小问效果,从材料二“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戴,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可知实践效果是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3)结合材料内容,运用辩证分析的史学理论,归纳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答案】(1)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4分)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2分)(2)理论来源: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2分)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2分)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2分)(3)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4分)【考点】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解析】首先,依据材料玄奘西行“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归纳概括,提炼出其中心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根据观点选取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注意题目要求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之外的其他相关史实:再次,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得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准确、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答案】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注意事项

    本文(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