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路加宽工程设计总说明书.docx
总说明书一.概况1.1 项目概况酉酬镇,隶属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边,东与湖南龙山县内溪乡接壤(东北与酉阳可大乡相接),南与秀山县大溪乡、石堤镇为邻,西连麻旺镇、港溪镇,北接大溪镇,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驻地77千米,区域总面积206平方千米。本项目道路是酉酬镇的主要村道路,改造道路为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4.5m;因受地形以及之前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道路平纵指标相对较低,随着酉酬镇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道路已不能满足要求。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 公路网络规划酉阳县“四高一环八射七联”骨架公路网络体系,形成以核心城区、中心镇、建制镇为中心,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能力匹配的酉阳综合交通网络,打造武陵山区公路枢纽中心,广泛积聚周边生产要素,支撑酉阳开放力度,加大与周边城市的边.贸、金融交流,助推城乡统筹发展。1.2.2 本项目的地位与作用根据酉阳县总体规划,酉阳县酉酬缜至江西湾村窄路加宽工程项目纳入酉阳县2022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该公路是酉酬缜江西湾村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通往可大乡的主要联网路之一。现有道路线型较差,且无交通标识与防护设施,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既有公路现状严重阻碍沿线村组的经济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对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及良种良法推广,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扶持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可极大地带动下拉寨、葫芦沟等区域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扩建后江西湾村;农户2069人,其中脱贫人口420人直接受益。从整体上提商了酉阳县公路网覆盖面,同时缩短可大乡至酉酬至酉阳县城约20公里,节约40余分钟,直接将对项目区乃至全县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3 交通量5(测经现场调查分析,本项目道路等级普遍较低,出入该道路的车辆主要为道路沿线居民和可大乡的小轿车、摩托车、运输农副产品车以及少量的旅游车和工程车辆。交通量小,车辆载重轻,对道路影响小。根据现有相关统计资料和居民提供的数据,2021年道路平均日交通量220pcu.交通量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后15年。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基准年为2021年,预测特征年为2027年、2032年和2037年。拟建公路全线平均交通量(折合小客车)到2037年为780pcuD,全线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单位:辆/日(小客车)年度2021202720322037交通量220369558780二、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2.1设计依据:10桥涵荷载级公路一H级,人群:3.0KNm2公路一H级,人群:3.0KNm2公路一II级,人群:3.0KNm2原道路纵坡不变11路基、小桥及涵洞洪水频率1/251/251/252.3设计采用规范、规程(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及有关文件规定;(2)执行的规范、规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1)60-2015)8)公路坛工桥涵设计规范(JTG1)61-2005)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2)1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1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1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1)31-02-2013)14)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1)65-04-2007)15)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4设计内容2 .4.1K0+000-K1+200共计1.2.00公里为改建段,纵断面参照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JTG2111-2019)标准执行。3 .4.2K1+200-K1+400段既有道路为沥青路面,路基宽度6.5米,故本次设计不做调整.(I)公司与酉阳县酉酬镇人民政府签订的设计合同。(2)本项目可研批复文件。(2)业主的意见和建议,满足地方发展需要的同时,尽量节省投资。(3)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戳预算编制办法”、“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2.2设计标准根据设计合同,并结合本公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公路参照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设计,在特别困难路段参照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相关指标,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困难路段采用15公里/小时,回头弯路段设计车速为10公里/小时)。路面结构泥结碎石路面,设计车辆荷载为公路-11级。本次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规定采用标准说明1设计速度公里/-.'201515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回头曲线最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3012153回头曲线最小半径米151010.46小半径采用4最大纵坡%9129.4重庆市农5最小坡长米606060村公路建设6路基宽度米4.54.56.5管理办法7路面宽度米3.5X13.5X15.5的规定值。8标准轴载KN100100100原路扩宽路9路肩宽度米2×0.52X0.52X0.5段纵坡维持3.2 调查沿线环境现状,结合路线设计方案及沿线构造物设置,合理选择防护、排水、绿化等设计方案,确定环保措施和工程方案。4)桥涵现状调查既有涵洞技术现状调查,具体包括:A、涵洞孔径、净空,主要结构尺寸、材料;B、涵洞各部位目前存在的主要病害;C、调查涵洞是否满足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5)筑路材料5.1 进行沿线取土土源及弃土场位置调查,确定土源位置、拟定土源纵向调配方案。5.2 结合当地沿线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进行路用材料料场位置和单价调查,合理采取材料样品,并进行必要的试验。5.3调查材料、土源运输条件、运输方式和运距,确定临时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6)征地、拆迁及沿线民意调查6.1 分类统计拆迂建筑物、电力电讯、管线、树木及各类土地占用情况,注明拆迁物所属县、乡、村,占地具体到乡。6.2 依据调直,确定路线所经县、乡、村界的桩号。6.3 积极与电力电讯等部门取得联系,结合实际调查落实沿线电力电讯拆迁,为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6.4 沿途认真听取当地百姓对公路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三、路线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及项目现状3.1、路线起近点、全长、沿线主要村馍路线起点KO+OOO.OOO位于酉阳县酉酬镇水库大坝右岸,途经地牛栏沟、猫耳滩,止点K9+600位于江西湾下拉寨褰门前70米,路线全长9.600公里。路线起止点及相关控制点2.4.3本项目K1+400-K9+600共计8.200公里为既有道路拓宽,纵断面高程按照原道路标高不做调整。本次设计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安保工程等。2.5 测设经过在与业主签定合同后,我公司按业主要求,结合前期项目资料,前期地形图测量资料,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项目进行GPS中桩放线,对旧路基加宽土石方测算,对路线进行涵洞、水文、地质调察。2022年07月20日完成外业勘测工作。2022年9月24日,向业主提交酉阳县酉酬镇至江西湾村窄路加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送审稿。2022年9月28日,酉阳县酉酬镇人民政府在酉阳县交通局807会议室召开了本项目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文件审查会:根据专家组的审查意见和专家个人意见,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对设计文件进行了修改、完善,于2022年10月10日完成正式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交付业主。2.6 既有道路现状及利用情况2.6.1 基础数据测量本项目为既有路改扩建项目,为尽量利用旧路和既有构造物,尽量采用单侧加宽,改建后的纵断面尽量与现有纵断面保持一致,实测了现有道路边线及商程。对涵洞交角及标高进行了测量。2.6.2 既有道路珞线、路基、路面、湎洞等情况调查1)原有路线现状调查通过对全线平纵线形的拟合,核查既有道路线形与现行标准和规范的差异,线形组合的情况等。调查加宽段路基两恻土地种类、地表附着物、电力、电讯、房屋等需拆迁的构造物情况。对全线既有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调查,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等设施。2)路基珞面现状调查本次外业调查了现有路基断面形式、路基路面病害分布、类型及既有道路的路面结构。3)防护、排水及环境保护调查3.1调查现有公路的排水、防护、支挡形式与使用现状,针对路基边坡现有处治。的特点,经仔细研究现场地形困难因素结合业主的要求,在路线测量阶段,会同业主确定了以下改扩建方式:5. 1KO+OOO-K1+200共计L2.00公里为改建段,纵断面参照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JTG2111-2019)标准执行。5.2 K1+200-KI+400段既有道路为沥青路面,路基宽度6.5米,故本次设计不做调整.5.3 本项目K1+400-K9+600共计8.200公里为既有道路拓宽,纵断面高程按照原道路标高不做调整。六、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6.1、 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原则 .环境保护设计始终贯穿于项目各阶段或主体工程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公路线形、桥涵和沿线设施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路线设计时特别注重路线平、纵、横的合理组合,尽量避免高填深挖,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匀,横断合理,并尽量与周围的地形、地物相协调,使公路立体线形既满足汽车动力学的要求,又符合美学的要求,做到线形流畅、舒顺,使汽车驾驶员有良好的视角效果和舒适的行车环境。路线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使该公路成为美化一方山河的纽带和保护原始生态的屏障。 .公路总体设计考虑到沿线自然保护区的环保要求,在设计方案中应尽量采用避让、绕行及设置构造物等方案,做到与保护区协调配合。 .做好公路绿化、美化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地质等不同情况,种植各种适生的灌木、乔木和花卉;路基防护以植草为主,尽量减小大面积浆砌片石而造成的视觉污染。6.2、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情况6.2.1、 边坡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边坡生态恢复是整条道路绿化工作的重点,生态恢复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条道路使用的舒适度、安全感及景观效果。在保证公路边坡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并在投费许可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恢复边坡的自然生态,使防护工程与生态恢复的植被融合起来,既保证边坡的稳定、公路的行车安全,又保证了公路主体的环保及美观。6.2.2、 土地复垦在弃土时,应采取措施合理调配,保证弃土堆表面以下1.52.0米厚范围内用土覆盖,以利于植被恢受。弃土场应整平并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利于排水。下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起点:酉酬镇水库大坝右岸终点:江西湾下拉寨四、建设条件4.1 自然地理特征4. Lk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中地貌地区。山脊山包深圆,山岭连绵,山峦迭峰,于局部岩性软硬差异较大的地方有峭壁形成。5. 1.2、气象、水文条件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潮湿,雨量充沛,分布不均,雾多少雪,年日照时间1131小时左右,无霜期长,具有一定的垂直气候分带特征。区内年平均气温8.l-17.lt,极端气温可达38.1C;极端最低气温低达-8.4P。年平均降水量1150T550毫米。6. 1.3、土壤与植被环境该区植被属于重庆东南植被区系曜山植被小区。区内主要发育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常见乔木以杉、松、柏等为主,濯木则相对繁多,草本种类则更多。7. 1.4、本项目处于中山地貌区,纵坡起伏较大,横坡较陡,K0+000-Kl+200、Kl+860-K2+300、K3+280-K5+930、K7+400-K7+760,K9+050-K9+600段覆盖层主要为粘性土及填土,厚约0.52.0米下伏基岩由灰岩和页岩组成;Kl+200-K1+860、K2+300-K3+280,K5+930-K7+400.K7+760-K9+050畏盖层主要为粘性土及填土,厚约0.57米下伏基岩由灰岩组成。原路基基本完好,无不良地质,路段地下水类为基岩裂隙水,水量小。五、设计方案的确定本项目属于道路改扩建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政府投资有限。并且沿线地形陡、地质复杂机械设备的工艺操作,要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速筑施工场地的噪声应符合规定,并应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11) .施工时,严紧破坏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物。在桥梁等构造物下或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应负责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12) .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应严格控制,不得随意砍伐树木和其他形式的人为破坏。(13) .本段公路所经区域有部分常年绿等植物生长,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这些植物重点保护或进行移栽。(14) .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相应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办理。七、主要材料及要求7.1、 碎石:通过附件料场购买。可用于本工程所需的水泥混凝土、基层、路基换填等需求。7.2、 水泥: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32.5、42.5级,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放窑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7.3、 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M99.2-2018)的规定。7.4、 机制砂:灰岩碎石专门加工。7.5、 水:人畜饮用水。凡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材料,必须经过试跄检测,满足现行公路相关标准、规范、规程要求。本项目所需水泥可由酉阳附近水泥厂提供,路基填料可沿线开采石料作填筑,路面材料(砂石材料)需在沿线选择料场进行集中拌和。八、交通安全组织方案8.1、 现状分析本次设计道路两侧多为农田及民房。且本项目道路为当地百姓主要出行道路。施工期间要做好道路交通引导指示工作。8.2、 具体实施方案(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提交施工安全、交通组织实施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审查。并按方案准备相应的交通安全的相关标牌、警示带、施工告示等。(2) .施工时,安全设施安排专人进行维修、降尘、疏导工作,周边施工提示标志、限行标牌、交通引导警示标牌、夜间警示灯等布置到位;高边坡等危险路段牵拉瞥示带提醒过往车辆行人。(3) .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土方内拨车辆安排专人进行看管,禁止驶入便民便道,施工区域范围牵拉警示带,并设立警示标牌、导向牌:1.5,在坡脚采取浆砌挡墙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临河、临水段落采用浆砌片石护脚且护脚顶面应高于洪水位IOoCm以上,避免河水直接冲刷废土而造成河道淤塞。弃土场排水较为困难地段可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路基开挖弃方较小的段落可在路基内侧低洼宽敞处弃部分弃方后整平。6.2.3、 环境保护设计及施工注意*项(1) .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沥青、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污染,防治扬尘、汽油等物质对环境空气的污染,防治嗓声对环境的污染,把施工对环境、空气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法规允许的范围内。(2) .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雨季填筑路堤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依次进行;每层表面应筑成适当的横坡,使之不积水。(3) .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防止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溉渠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减少对附近水域的污染。(4)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取、弃土方案。所有废方需统一堆放在设计指定的堆放点,并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得低于85缸将其表面整平绿化或用作耕地进行复耕,防止水土流失。取土场地应平整,挖方应设置稳定的坡面,并做好排水及绿化方案。(5) .路基开挖土石方,尽量纵向调配利用,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空间的占用,对不可利用的土石方应按要求运至指定弃土场集中堆放,严禁随意弃土。(6),加强对施工队伍及沿线群众的生态环保教育,防止设计外的砍伐。(7),桥涵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及废弃物等,应进行统一处理。以免污染沿线河流水质、堵塞沟渠。(8) .施工区域,砂石料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以后应妥善处理,以减少对河道、溪流的侵蚀,防止沉渣进入河道和溪流。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便能做到达标排放。(9) .施工期间,应旗时进行洒水或其他抑尘措施,使不出现明显的降尘,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应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凄盖。(10) .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距离居民区不宜小于300米,而且应设置于居民区的下风处。使用工单位及监理单位。9.2、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量相对较大,施工时间长。路线所经区域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湿热凉寒,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空气湿度大,云雾多,且夏多冬少,日照充足,夏丰冬欠,施工时应选择有利季节施工。9.3、 揖水工程本项目将原有道路边沟进行整治,本次设计中边沟采用5cm厚MlO水泥砂浆铺底。利用现状涵洞并新增部分简易涵洞,后期施工中,现状涵洞如有堵塞,应进行清掏。9.4、 交叉工程本路段交叉工程主要是与现状道路相交。平面交叉工程包括路基、路面的施工,施工时应衔接相关单位,确保施工顺利进行。9.5、 路面工程本项目改线及原路拓宽,路面设计均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结构:8cm厚泥结碎石面层。十、施工注怠事项10.1、 施工前应做好环境防护措施,严禁对沿线水土污染、噪声、空气污染。还应做好生物保护和文物保护O10.2、 施工时前对现场作业人员组织施工安全教育,施工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10.3、 施工平交路口时,应注意支路与支路老路面之间的衔接,对竖曲线调平,以及排水。10.4、 泥结路面施工前,路基顶面(设计弯沉值LsW230X10-2m),对弯沉达不到设计弯沉要求地段进行处理,对软弱路基进行换填处理。10.5、 边坡开挖和路基康筑施工时,应注意沿线房屋、大型结构物(如火车轨道边坡、其它公路边坡和水库等)不能对其有所影响。施工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研究稳妥可靠的施工方法,尤其在路基边坡较高路段施工时,要作好必要的防护工作,确保施工安全。10.6、 涵洞施工若地质发生,可适当调整位置和进出口形式,其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10.7、 加强交通管制,必要时采用分段施工,确保施工期间车辆,行人安全通行。10.8、 施工中应严格制定可行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程质量。10.9、 为确保道路的营运安全,投入运营前,按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全路段的安全防护设施。10.10、 10,房屋地段根据现场实际宽度进行加铺,以现场收方为准;标高按既有道路标高控制,挖(4).施工车辆须限速行驶。夜晚施工主要施工车辆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8.3、 交通组织保障措施8.3.1、 组织措施加强领导,在项目经理部成立“交通保障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和副经理分别任正、副组长,工程部长、安检部长,全面负责指挥工程施工地段车辆出入交通。并设立“维护交通纠察队”,归属项目经理部管辖。8.3.2、 技术措施(1) .对施工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使施工车辆的出行避开交通高峰期,尽量利用交通流量小的时段进行材料、设备等物料运输,以减少交通高峰期的车流。(2) .建议在道路起终点雇佣当地村民进行交通琉导,以提示过往车辆提前改道行驶。(3) .对负责交通疏导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采用标准指令,统一指挥,白天执小红旗,夜间持荧光棒并穿反光背心。8.3.3、 施工车辆组织施工期间为减少施工车辆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施工时工程材料、大宗构件、大型设备以及土方的运弃须注意车速及车身清洁。8.3.4、 道路交通维护措施(1) .土方运输车辆采用成色较新的自卸车并加盖或密封,现场道路做到畅通平坦,无散落物。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2)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交通疏导方案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实施前,主动与交通部门联系,介绍、汇报工程靛况、施工方案、总平面布置及工程材料、渣土数量、混凝土的运输量和运输计划及拟通过道路情况,请交通管理部门给予支持和指导,改进、完善交通运输方案,制定实施细则。(3),接受交通管理部门和业主以及当地村民的监督检查,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4).施工期间积极同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听取建议,制定合理的交通计划方案。施工完成后尽快按要求恢复路面交通及设施。九、各项工程旅工的总体实卷步骤、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及有关注意本项9. 1,准备工作本项目准备工作主要是与当地政府一起作好与当地居民的协调工作,作好招投标工作,选好施回复:已进一步调查核实沿线构造物,详见S4T;3、优化路基挡上墙设计;回复:已优化路基挡土墙设计,详见S3-8:4、优化涵洞设计图:回复:已优化涵洞设计图,详见S4-2:6、加强地材单价调查,进一步完善预算文件编制;回复:已加强地材单价调查,进一步完善预算文件编制,详见第二册。专家组组长:方以计入路基土石方数量表中。10. IL施工时注意路边沿线水管。公路运营前落实完成交安设施。10.12、 未尽事宜,应参照交通部现行公路施工技术规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