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东交民巷小学六年级杨冲霄行为与社会科学.doc

    • 资源ID:4375893       资源大小:1.19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交民巷小学六年级杨冲霄行为与社会科学.doc

    戒除小学生啃手指甲不良习惯的调查及对策初探作 者: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 杨冲霄 翟昊 田仰宸·指导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金晶 北京市东交民巷小学 双玉亭戒除小学生啃手指甲不良习惯的调查及对策初探作 者: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杨冲霄 翟昊 田仰宸指导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金晶北京市东交民巷小学 双玉亭摘要:一些小学生啃咬指甲是一种经常性,不能自控的动作,其原因主要与紧张和忧虑有关。养成这个坏习惯后,不仅受到来自社会、同学以及家庭的歧视,而且影响学生本人的心身健康发育和学习成绩。因此,小学生啃咬指甲并不是什么小毛病,而应引起学校、教师及家长们的重视,及时采取综合措施,纠正其的行为偏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统计部分班级有啃咬手指甲现象学生的发生率,并分组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法;对已经改掉啃咬指甲的进行采访分析,得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提供给家长和老师,为有效戒除小学生啃咬指甲习惯提供参考。关键词: 小学生 啃咬指甲 不良行为 戒除 对策引言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能发现,有的孩子和小学生常常咬指甲,家长和老师们往往为而训斥孩子,甚至采取惩罚措施,然而,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孩子和小学生不但毫无悔改表现,反而越演越烈,令家长和老师头痛。其实,只要了因人而异采取综合措施,大多数孩子和小学生的咬指甲行为会得到很快矫正的。去年,东交民巷小学几名同学在老师及东城区科技馆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已经对小学生啃咬指甲问题进行了研究(请见小学生多发啃手指甲不良习惯的调查及研究初探),对小学生啃咬指甲的心理、环境等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如何矫正提出了初步想法。为使一些有此类坏习惯的同学早日、彻底戒除这种偏离行为,近期,我们组成小组,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我们首先确定了实验对象,把仍在啃咬指甲的同学进行分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矫正实验,对已经戒除的同学进行访谈,希望找到既有针对性又行之有效的戒除小学生啃咬指甲的方法,给老师和家长提供戒除孩子及学生咬指甲这种不良行为提供科学依据。1 确定实验及访谈对象有关心理学家认为,啃咬指甲是儿童期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行为障碍。据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的调查资料表明,在612岁的儿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啃咬指甲的儿童其发病率则高达44。另一位心理学家也证明了在14岁的儿童中,有程度不一的咬指甲行为的占55。为了解啃咬指甲的小学生比例及确定我们实验及访谈对象,8月25日,我们成立了调查小组,在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后,9月8日着手调查工作,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东交民巷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作为实验对象,9月12发放了调查问卷(见附件1),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一。表一 东交民巷小学部分班级啃咬指甲人数调查汇总表班级学生总人数仍在啃咬的人数曾啃咬现已戒除的三(1)2374三(2)3530三(3)3722三(4)37213三(5)3500三(6)3847五(1)28020五(2)3067五(3)35119五(4)3738五(5)38120五(6)40611合计41345101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仍在啃咬指甲和曾经啃咬过指甲的学生总数有146名,占受调查学生总数413的35.4%,比与以上专家所掌握的数据小的原因是有的学生戒除后,不好意思承认。通过调查、统计,将仍在啃咬手指甲的同学作为实验对象,对曾经啃咬指甲、现已戒除坏习惯的同学作为访谈对象。2 分析原因,实施分组实验及个别访谈(1)实验我们对不同年级(三、五年级)啃咬指头成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见图一、图二: 图一 调查组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图二 到班级中调查啃咬手指行为研究方法:调查;统计调查时间:2011年8月25日至10月25日调查地点: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调查对象:三、五年级学生实施步骤:1.调查三、五年级学生中哪些同学有咬指甲的行为(表1);2.分析原因3.分组实验(表二);通过调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啃咬指头习惯成瘾的原因,得出主要有以下几种:(1)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抚和关注,尤其是缺乏母爱。(2)缺少同龄伙伴:当感到孤独时,便不知不觉地啃咬指甲。(3)适应困难:当儿童适应新环境感到困难时,或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啃咬指甲。(4)模仿:在幼儿园、学校里从同伴那儿模仿而学会啃咬指甲。(5)教育不及时:当儿童从吮指、咬指甲的过程中得到快感后,未及时教育制止,任其发展,使其成为习惯行为。(6)其他原因:患者在学龄前即婴儿期,由于喂养不当,不能按时给婴儿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婴儿缺乏环境刺激和社会交往,而导致吮指作为饥饿或自我娱乐,继而发展成啃咬指甲,习惯成瘾。弄清原因后,9月16日,我们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决定进行分组实验,对仍在啃咬指甲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在充分征求实验对象本人同意的基础上,在仍啃咬指甲的同学中选取了18人,分成6个小组,调查组成员分别负责两个小组。分组实验情况见表二。表二 分组实验分配表组别学生姓名采用方法跟踪调查人1赵同学、李同学、高同学戴手套田仰宸2丁同学、于同学、董同学鼓励杨冲霄3屈同学、魏同学、张同学转移注意力翟昊4惠同学、马同学、鲁同学提醒翟昊5刘同学、江同学、李同学涂指甲油杨冲霄6惠同学、赵同学、于同学实验警示田仰宸应用的方法为:(1)戴手套:在征求家长和老师同意并配合的情况下,在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复习迎考及在家中看惊险的影视片、受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时,戴上手套。(2)鼓励:家长、老师及同学对有啃咬指甲的同学进行鼓励,承诺改掉坏习惯就赠送小礼物等。(3)转移注意力:自己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或者小书、笔之类的小物件,手忙时装在衣袋里,手闲时把这些东西拿在手上;帮助有啃咬指甲的同学在易发生啃咬指甲的时候,玩转笔等游戏,使之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以转移其注意力,逐渐纠正此类不良嗜好。(4)提醒:家长、老师及同学在孩子和学生、同学啃咬指甲时,及时提醒、纠正。(5)涂指甲油:针对女孩子爱美的特点,在啃咬指甲的女同学指甲上涂抹一层透明的、有苦味的指甲油或黄连水、辣椒水、奎宁水,实施厌恶疗法。(6)实验警示:9月19日,通过有关家长的帮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实验对象一同到同仁医院进行实验观察。首先,我们来到取样室,由实验阿姨,对实验对象从指甲和指甲缝中提取样本,放入培养皿中。经过24小时的培养,制作出了切片。第二天,我们带着一部分啃咬指甲的同学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到了无数的病菌在不停地蠕动,同学们发出惊叹声。啊!原来是这样,“太脏了,太脏了!以后我们再也不啃指甲了!”(见图三、四、五)。然后,医生介绍:人手其实是身体中最脏的一个地方,每天都去抓各种物品。稍不留神,病菌就会染指。而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手的不洁净引起的。而且,指甲中的病菌相对就更多。就是一双洁净的手在显微镜下,也可以找到无数的细菌,更何况我们学习生活中,抓取各种物品之后呢。一旦我们因为自己有啃咬指甲的坏习惯,把病菌送入口中,你知道,不仅是你的举止不雅,不仅是你的手指受到伤害,而且,可能会引起口腔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便血等疾病。不同的病菌有不同的结果。知道得病的滋味,请感受那种疼苦。有时像肠胃痉挛,拧着劲痛,有时像开膛破腹,撕心裂肺。千般苦难,源于咬手指。所以,请你坚决地戒除啃咬手指甲的行为!通过实验观察这一活动,孩子们受益匪浅,简单了解了切片制作是怎样一回事。它使指甲上的细菌在显微镜下让我们观察的那样清楚。这个实验比老师讲解、家长批评起到的作用大多了,当场就有很多同学表示:以后坚决不啃指甲了,效果极佳。知道了要戒掉啃指甲的这一不良习惯。采用观察实验这一科学方法很有效,同时我们用此活动教育同学们从小要培养自己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好思想、好品质。图三 巨大芽孢杆菌图四 浅黄奈瑟氏球菌图五 溶葡菌(2)访谈9月15日,调查组在东交民巷小学多功能厅对曾经啃咬指甲、现已戒除的41名同学进行座谈(见图六)图六 对曾经啃咬指甲同学进行访谈3 实验、访谈结果及结论调查组对各实验小组的实验对象进行了四次采访,采访结果见表三。表三 分组实验效果统计组别学生姓名9月25日第一次采访10月8日第二次采访10月15日第三次采访10月25日第四次采访1赵同学想啃,次数减少了每次想啃的次数也减少了,5-6次每天只有1-2次想啃这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啃李同学啃了几次,不舒服已经有能控制住自己的习惯了,每天5-6次想啃想啃的次数减少到每天只有1、2次了没有啃,手指甲都长好了高同学啃了几次,不舒服想啃,啃不着不啃了摘掉手套也不啃2丁同学因为有老师和同学们的礼物,啃的次数少了每天减少到8-9次了每天减少到2-3次了不啃了,妈妈也奖励我了于同学一想到啃指甲就没有礼物了,就不啃了每天减少到只有10次左右了每天只有1-2次了偶尔还会啃董同学一想到啃指甲就没有礼物了,就不啃了比以前啃的次数减少了老师给我的小飞机特别好,我能控制自己不啃了不啃了,老师、同学、爸爸妈妈都夸奖我了3屈同学能克制一些了次数减少了一节课只有1-2次了没有彻底改掉魏同学变化不大感觉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觉得啃一下感觉挺好的变化不是很大张同学有时能克制,但有时不能次数减少了次数明显减少了一天啃1-2次4惠同学有些改变,减少了有时听,有时不听,变化还是不大有人提醒就不啃了,但没人提醒仍照旧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没有彻底改掉马同学别人说就不啃了能改一些了,比以前少了一天减少到1-2次了只是偶尔啃鲁同学每次咬的时间短了只要有人提醒我,我就能控制住没有提醒我时还是控制不住没有彻底改掉5刘同学想咬,但不敢好看,舍不得啃基本上不啃了不啃了江同学几次想咬,怕咬坏了,可惜听说有毒,不敢啃一次也不啃了想啃,但能控制住自己李同学想咬,但能控制了轻轻地咬过几次现在不啃了不啃了6惠同学一想到恶心的细菌就不啃了基本不啃了逐渐改掉了不啃了赵同学次数减少了只是偶尔啃好长时间未啃了不啃了于同学次数少多了一想到伤害身体,就不啃了这段时间一直未啃戒掉了在访谈的41名对象中,戒除的方法除以上六种外,还有涂辣椒水、奎宁水、阿拉伯胶,把手指绑上,将手坐到屁股下,手腕上绑皮筋啃时弹自己等方法。通过实验、访谈,可以看出,戴手套、涂指甲油、实验警示的作用及效果不错,对于女同学涂指甲油不但美观,而且还能达到戒除啃咬指甲的坏习惯,效果最好。其他的一些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但需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实验,及在啃咬指甲人数较多的班级举办宣传、展览等宣传(见图七、八),同学们很感兴趣,纷纷来看我们的宣传内容,从中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并写了读后感(见附件)。较好地娇正了一些学生的啃咬指甲成瘾的偏差行为,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心理素养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大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更活泼了、更开朗了、更能悦纳他人、与他人相处了,并养成了良好的怡情养性的方式,如书画、琴艺等,这与过去学生沉溺于啃咬指甲以缓解心理紧张或是空虚等影响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班主任老师也反应,这些学生上课不再“沉醉“于啃咬指甲,学习能更专心、更认真听讲,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成绩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图七 调查组成员布置宣传板报 图八 学生演讲当然,戒除学生啃咬指甲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负性活动练习法:家长及老师可规定有啃咬指甲癖的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吮、咬手指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使其慢慢改悼这一顽癖。但是由于儿童咬指甲癖的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矫治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故不但要求有此坏习惯的学生增强信心,而且父母也要有耐心,采取父母、老师、同学的监督和学生本人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巩固治疗的效果,只要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就能达到戒除小学生啃咬指甲癖的这一行为偏离。4 本次调查研究的收获1.学会了如何统计、分析问题。2.锻炼了调查人员与老师、同学等沟通的能力。3.了解了医院做切片的过程,对手指甲上的细菌有了一定的了解。4.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戒除学生啃咬指甲的方法。致谢真诚感谢东交民巷小学全体师生尤其是三、五年级对本次调查研究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指导教师双玉亭老师及东城区科技馆金晶老师在我们研究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感谢北京同仁医院给予的帮助,感谢我们几位同学家长的帮助和我们研究小组成员的努力工作和团结协作。参考文献1 黄可帷等小学生多发啃手指甲不良习惯的调查及研究初探附件1:14小学生啃手指行为调查问卷表 学校 班级 性别 ,年龄 岁 (在你认为合适的选项前面画“”)1.  你现在有啃咬指甲的行为吗?a.没有 b.有2 你曾经有过啃咬指甲的行为吗?a.有 b.没有3你有这种行为,你觉得: a.无所谓,没什么大不了的 b.不好意思,不想让别人知道 c.想尽快改掉4在啃手指这种行为发生的时候,你意识到了吗? a.意识到了,但控制不了 b.意识到了,并且能控制 c.没有意识到5如果你想控制,你认为那种方法最管用? a.老师或同学提醒 b.提示自己啃手指不卫生 c.自己握拳 d.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c.其他: 6.你身边有啃手指这种行为的人吗? a.有(是谁: ) b.没有 c.没注意7你啃手指同学对你的态度是: a.嘲笑 b.不理会 c.帮助提醒8你的任课老师纠正过你的这种行为吗? a.纠正过(1、点名提醒2、告知家长3、私下谈话、4、其他: ) b.没有纠正过9学校有这方面的科普宣传吗? a.有(1、宣传栏2、广播3、科普活动4、其他: ) b.没有10你的家长知道你有这种行为吗? a.知道 b.不知道11如果知道,家长纠正过你的这种行为吗? a.纠正过(1、只是提醒2、戴手套3、涂黄连4、训斥惩罚) b.没有纠正过12你希望通过什么方法纠正这种行为?(可多选) a.去医院就诊 b.看心理医生 c.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帮助 d.创造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感谢你的参与!)

    注意事项

    本文(东交民巷小学六年级杨冲霄行为与社会科学.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