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本五年级上册《黄河东流水》091130.doc
-
资源ID:4375695
资源大小:1.60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师大版本五年级上册《黄河东流水》091130.doc
北师大版本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主题二“沿着江河走下来” 课题1.黄河东流水教学设计执教:西关实验小学 林秋茹一、教材分析从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切入,引领学生探寻我们国家和民族之源,从大江大河的源远流长,体验和感悟伟大祖国的空间分布概况和时间沿革,体验和感悟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日益走向繁荣富强,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产生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二、教学背景分析 广州处于珠江流域的下游,学生对河流的发源地和流程的概念很模糊,认识很少,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内容“三级阶梯上的国土”与地图来认识黄河流域的情况。加深对“母亲河”的认识,知道中华儿女在大河流域繁衍生息,增强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的情感。三、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2、了解黄河流域地区的概况,感受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提高认识地图、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2、教学难点:从对黄河流域的认识,上升到对母亲河的热爱。五、教学课时:4课时,本设计为第2课时六、课程资源整合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等相关图片;歌曲黄水谣黄河颂;黄河视频资料。七、教学过程预设一、激情导入1、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请听来自黄河的声音。【黄河奔流视频】 果真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形象地描述了【画卷翻开】,黄河蜿蜒曲折,翻卷黄沙的壮观景象。2、回顾我们上节课了解的内容,一起告诉老师【指图说:黄河景观图】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雪山上的泉眼渗出泉水,汇合成无数道溪流,这就是最初的黄河水,她轻快、温柔,孕育广阔的草原,使这里水草丰美。黄河顺着地势向东方奔流,越过高山,穿过深谷,一反宽容之态,变得狂放不羁,挟雷霆万钧,裹千里泥沙,向大海扑去。黄河流经九个省级行政区,考考谁的记性最好:(指名说)它们分别是【ppt:流程图,flash指示路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是我国(第二长河)。你们的记性真好!作为炎黄子孙,这节课就让我们化成黄河里的一朵浪花,跟随她一起畅游黄河流域这片神奇的热土吧!二、九曲黄河天上来 1、【景观图、三级阶梯图】请同学们自由读读p52,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黄河流域景观图”,思考为什么有“九曲黄河天上来”这种说法?预设A:(生:黄河流向形成“几”字形。有些资料也提到黄河曾经几次改道,所以“九曲”就是指黄河比较蜿蜒曲折,)师:对,你看资料看得很仔细。民间也有流传“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的说法。可“天上来”是什么意思呢?(到预设B、C)预设B:(生:黄河从我国第一级阶梯跃下,经第二、第三阶梯奔向渤海。)【ppt: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生:从高原到平原。)会看地图,好!预设C:(生:黄河到了下游,淤积在河床中的泥沙多达4亿吨,是黄河成为高出地面10余米的“悬河”。)【ppt:悬河图示】师:请同学们好好看图,下游的黄河成了“地上悬河”,悬在了地面上,悬在了人们的心上。黄河每年平均输送沙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看来“黄河”之名是名副其实的。我们弄懂了“天上来”的含义,可“九曲黄河”又是什么意思呢?(回预设A)2、小结:黄河就是这样,横亘在中华大地上,从雪山走来,朝大海奔去。真是“九曲黄河天上来”。【贴板书:九曲黄河天上来】3、你还从“九曲黄河天上来”部分,获得什么信息?能否通过书上的“黄河景观图”介绍一下? (生:黄河上游穿过了松潘草地,从龙羊峡一直东行,冲过一连串上游峡谷,穿过西北大都市兰州,跃下我国第一级阶梯,转而北上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青铜峡,挺入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一路滋润着人称“塞上江南”的千里河套地区。) 师:在黄河宁夏至内蒙河段,黄河流经河套地区,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着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生:流经主要城市:流经了西宁、兰州、银川等大城市。)(生: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师:是的,黄河的性格在这里变得强悍、顽强。(生:壶口瀑布,落差100150米,是黄河风光最神奇、壮丽的一段。)师: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巨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象征。(生:黄河下游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泥沙多,适宜进行农业耕种。)4、小结:同学们很会看书,学习地理知识有方法,能结合地图来作说明。三、华夏文明齐体验1、【黄水谣】亘古流淌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养育了各族炎黄子孙。丰富的水资源,适宜的气候,易于开发的土地,是孕育人类文明的物质条件。古老而又年轻的黄河,就以她独特的方式造就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我们在探究“黄河东流水”时,根据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分了几个小组深入了解黄河流域的文明情况,分别是黄河传说组、黄河遗迹组、黄河名人组、黄河诗篇组。【贴板书】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体验华夏文明。【板书:华夏文明齐体验】等会请各组派代表到台前汇报,并把能概括所研究内容的一句话贴到黑板上。在小组汇报时,请大家都动脑筋思考:这些资料与黄河有何联系?2、先民择水而居,黄河流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这些故事见证了黄河的历史与变迁。请黄河传说组向我们介绍一下。【黄河传说组学生汇报】预设A:“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师:从“大禹治水”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为人民谋利) 是呀。黄河曾给这里的人们带来过灾难,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大禹就是其中一个。“黄河传说组”的描述真精彩!被誉为我们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带领我们的远古先人在这里扎下了民族的根基;大禹征服自然的顽强精神也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这些广为流传的传说、家喻户晓的名字,世代传诵于炎黄子孙口中。【板书:炎黄大禹孕河魂】3、其实,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最早就是在黄河两岸生活、劳动,大河奔流,一泻千里,她积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然,也沉淀着不少文物遗迹。看看黄河遗迹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黄河遗迹组学生汇报】黄河遗迹组的同学资料真会收集资料。【指板书景观图】上游地区西宁塔尔寺,古丝绸之路,甘肃的麦积山石窟、长城的西止点嘉峪关,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西安的秦兵马俑,山西平遥古城、晋祠,洛阳龙门石窟,开封铁塔等。但这只是黄河流域遗迹的一小部分。早在100万年前,流域内已有人居住,留下了多处遗址。【ppt:遗迹图】请同学们看遗迹图,发现了什么?(生:大量古遗迹集中在黄河流域范围内)其中,南田猿人文化、半坡文化是其中的代表。【ppt:南田猿人、半坡遗址图】除此以外,【指板书:景观图】黄河还造就了西安、洛阳、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可见流域内是处处见历史。【板书:古迹文化载史册】4、黄河流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哺育了无数中华名人。老师来考考你,如果让你说出黄河流域中最有名的一个人,你会想起谁?(轩辕黄帝)为什么?(炎黄子孙)是呀,他被称为“人文始祖”。 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与黄河流域有关吗?请黄河名人组向大家介绍。【黄河名人组学生汇报】黄河名人组的同学汇报的资料十分齐全,可见,他们课前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这些名人是黄河孕育的孩子,是他们发展了黄河文明,而黄河文明则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指景观图东流】【板书:历代名人留足迹】5、黄河奔流不息,她壮观的美景,往往是艺术家、诗人们最爱捕捉的瞬间。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万丈豪情。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黄河的诗篇吗?【指名说】 下面还是请黄河诗篇组的同学向大家汇报吧。【黄河诗篇组学生汇报】(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上游(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甘肃,塞外,黄河上游(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写黄河从高原向大海奔流(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西,黄河中游(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黄河下游(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这些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真实地描绘了黄河不同地段的壮观景色。可见,黄河造就了这些文人墨客,黄河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素材,而他们把黄河精神融入了诗篇中,成为千古绝唱。请同学们接着老师读诗句。【前4句】【板书:诗篇力作颂神韵】6、小结:经过互相交流,相信你们一定从中有所收获。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什么?(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板书: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华夏文明的摇篮】四、万丈豪情入襟怀【指黄河全景图】1、是呀,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想在黄河的每一段驻足,因为黄河流域壮丽的河山,各种奇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悠久的文明史,古老的文化,共同构成了黄河所独有的丰富内涵,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2、【视频:黄河的根与力】有人问: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我们说,在黄河的神韵中。有人问:中华民族的“力”在哪里?我们说,在黄河的波涛里。你们呢?有什么想说?【学生谈感受】3、黄河,对炎黄子孙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她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文明和发展。有人说,黄河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下一次课,我们将探究黄河的精神。板书设计:黄河东流水华夏文明齐体验九曲黄河天上来炎黄大禹孕河魂黄河传说历代名人留足迹黄河名人 传世力作颂神韵黄河诗篇古迹文化载史册黄河遗迹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华夏文明的摇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