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数学德育论文(1).doc

    • 资源ID:4375177       资源大小:105.01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学德育论文(1).doc

    寓德育教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寓德育教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数学是普通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备课时,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讲课时,则要善于将德育渗透到知识载体中去。教师如何挖得准,渗透得不露痕迹呢?一、运用数学史料渗透国情教育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和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教师要结合有关数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利用家乡建设中“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现实材料”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如:在学习圆周率的知识时,学习应用时一般都是取314,学生要掌握并且应用根本用不了一节课。但是老师可以把值发现的历史过程讲给学生听。我国在公元前100多年的周髀算经里就记载着“周三经一”,南北朝的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精确地推导出的7位小数,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我国商代形成的十进制,比西方早2000年;公元3世纪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分数除法法则,给出了最小公倍数的严格定义;现代特别是解放以来,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和陈景润等对人类数学发展的贡献,都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生动教材,以激励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地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数学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贡献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数学是有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性精神,它教人诚实、正直,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个命题没有被证明,它就不能纳入到真理宝库中,不管命题提出者的资历和声望。倘若命题得到证明,那它的真理性便得到认同,不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通过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二、提倡合作,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学做人,就是要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求的人。为此,我们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做人。合作交往意识和竞争意识是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要培养学生这些意识,关键是教师敢于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积极思维、集体交流,各抒己见,合作激智,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挥、合作交流、互相竞争的过程。为此,本人把全班同学按前后桌 4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小老师”,在课堂上学习小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讲,由学习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再对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点拨;在课外,先由教师面改“小老师”的作业,再由“小老师”面改小组成员的作业并及时点评。每逢单元考评选一次“优秀小老师”、“优秀学习小组”、“学习进步奖”,给予表扬并给予奖励。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学会竞争、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人格的构建。三、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小学数学教材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渗透点”进行教学。这个“渗透点”可以是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也可以是一个教学过程。例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个或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割、拼的方法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观察比较: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同时,也受到了联系、比较、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特点应用于房屋人字架、自行车的车架;利用平行四边形可变性特点应用与活动的车门、商店门;运用比例分配知识调配药液、混凝土等等。还可以介绍华罗庚等数学家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卓越贡献的事例,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为振兴中华而拼搏的责任感,把远大的理想与现在的生活结合起来。又如在进行统计的教学时,我结合到学校学生乱倒剩饭现象日趋严重的现象补充例题如下:(1)由两名学生测验,数 10 粒需 10 秒钟,则数 100 万粒米需_秒,若按天算共_天。(2)广西自治区在校生约 100 万人,若每人一天节约 1 粒米,一天可以节约_粒米,若 100 粒重约 2 克,则一天可节约_克米,共_千克。通过计算得所有广西的在校生每人一天节约 1 粒米可节约 20千克大米,就是一个人 40 天的粮食,从而引导学生要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四、提供数学欣赏,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数学中随处都存在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数学美主要表现在和谐美、奇异美、对称美、简单美、秩序美、统一美,它是一种真实的、自然的美,但它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的产物,它不象艺术美那样外显。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难体会出数学美的真正含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学原理,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中学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例如讲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点拨学生欣赏奇异美。再如,在“比例”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黄金分割”的有关知识,并对它进行拓展:书法“柳体”中的上下结构的字形上下分界线为黄金分割点;“人物”绘画中的眼睛在人脸中的比例为黄金分割;“美神”维纳斯可算处处存在着黄金分割点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认识到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同时,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分享了学习的快乐,接受了数学的美育,感悟了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使他们向往善良、忠诚、纯洁,远离虚伪、邪恶、庸俗,为他们对抗邪恶势力构筑一道心理防线,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当然,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在中学数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避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尊重教材,针对学生实际,寓德育于知识性和趣味性之中,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搞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才能把德育和数学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陶治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五、示范导行,感染习惯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中年级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老师自身对学生的感染,同样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识记在心,因此老师不但在课堂上应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谨言慎行,让学生耳濡目染,才能在学生中潜移默化,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及补充。教师若能巧妙运用,就能使学科教学和德育相得益彰,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数学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定为三个维度的目标(简称三维目标),并具体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现状,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让学生的品德和智力得到双重发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一、利用数学教材渗透德育教育1.充分挖掘题目蕴含的德育素材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数学知识学习中。人教版新课标的教材中有许多主题图和数据材料中蕴含着德育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材或自编题目,让学生在思想上的有所提升。我们现在的教材,很多内容是要学生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来完成的。开始时个别的孩子不习惯与别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特别好的孩子自己做自己的,做完后还嘲笑做得慢的同学。做得慢的同学自尊心受到了挫伤就想:“不喜欢和某某同学一个小组。”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说:“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乐于助人的人。以后我们长大后还要接触更多的人,所以我们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就会融洽了。同学们达成了共识:小组合作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又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又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向学生介绍北京奥运会,出示一些有关数据,让学生感受到北京奥运会的盛大情况,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2.利用数学史料充实德育素材数学课本中的“你知道吗?”很多内容都是介绍了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些信息,而且,中国从古至今有许多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在教学圆周长时,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得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还多一些,我就告诉学生这里的3倍多一些就是指圆周率,电脑出示有关圆周率的小资料。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小学的课程中,数学是最容易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一门学科。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一种体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解决的方法是否正确,过程设计是否合理,都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如:在比较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动手实践,体会各自的特性。数学知识都有内在的联系,从中也蕴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它们既是相反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有各自的特征,但正方体又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数学的解题过程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解题时要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理清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学会具体分析,做到有理有据,使学生感受到事实求是的观点。三、加强养成教育数学的学习需要具有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在学习新知时,学生要积极思考,理清思路,勇于发表自己意见。在练习过程中,需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小心验算。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做事有条有理、科学严谨的态度。如:小明从每月的零用钱中储存X元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共捐款多少元?抓住此例,鼓励学生:“如果我们都去学小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议论开了,举出全班50名学生,每月存5元,一年可存3000元,如果全校20个班的同学都行动起来,每年就可存60000元,5年就可以盖一所希望小学我们从小就应养成有“爱心”的美德,要有“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如,在讲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时,给学生出示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过的话:“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算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让学生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全国有13亿人,每人浪费一滴水,乘以13亿都是一个大数字。再比如现在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果把污染的总面积除以13亿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小数字。总之,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创造利于学生发展的成长环境。数学课的德育功能也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捕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形成教育和必需的培养,必然会逐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他们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一定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发展。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透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格魅力,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关键词:德育渗透;潜移默化;数学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觉得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记得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书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原来喧闹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静了。看得出这里刚发生一场“战争”,教室门边的一大块地上到处都是纸屑,我没有批评他们,也没问是谁扔的,弯下腰就开始捡起来。孩子们慢慢聚拢来,一个,两个,三个,大家一起动手,教室很快就干净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就接着上课了,整节课上,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学习非常专心,教学效果很好。 下课后,两个坐在门口的学生主动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承认了错误,表示了改错的决心。原来,他们为了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对方的本子,并赌气扔了一地。才弄得纸屑满地。因此,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有关德育教育的素材,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主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县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告诉他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教材中,还有许多像“你知道吗?”这样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既能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数学规律和运算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讲授是很单调和枯燥的,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大家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应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又如,学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做起,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浅谈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以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经常用到;三年级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可以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四年级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一年级教学“准备课”、“的认识”、“的认识”时,教师可利用插图为媒体,将画面编成数学小故事,通过对画面的处理,使它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解放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教育。中年级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千米,南北相距约千米,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千米,等等。中、高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高年级教学“百分数”时,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另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我国的发明创造,如“九九口诀”和“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以及我国历史上祖冲之的辉煌成就,等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三、勾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孝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四、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中年级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润 物 细 无 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内容提要: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递活动,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渗透时代特征。本文从目前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反思,对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在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 德育 数学美 数学精神 数学素养 教学情景 渗透 生活延伸 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必然需要渗透具有时代社会特征的伦理观、道德观。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对人的素养是如此,对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因而,我们培养的孩子不仅要具有文化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尽量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徜徉在浓浓的知识传承和道德影响的氛围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一、 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问题反思 目前,忽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数学教师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观念。 1数学无德育。 这类教师从心底里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没有德育任务,因而教学中只讲“数学味”而抛弃“思想味”,品味单一。其实,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非常明确的德育任务要求:如辨证唯物主义观的启蒙、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科学价值观的建立、数学素养的提升等等。如果教师认为这些不是德育的内涵,不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与要求,那么就很可能会回到“课本代表一切” “知识代表一切”的老路上,必将无助于学生的成长。例如:“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就是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演算、检验、估算等态度与习惯,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应该说,在数学教学中并不缺德育内容,也不是没有德育任务和要求,缺少的只是发现、挖掘、利用及实现要求的行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同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还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2数学缺德育 。这类教师从客观上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缺乏德育素材,因而教学中只有“数学味”错失了“思想味”,调味不当。其实,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非常丰富的德育素材资源:如“近似值”的学习,就有助于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培养。但有些教师总认为数学仅是一门工具学科,本身就不具备德育的功能,内容上也缺乏德育素材,因此教学中不讲德育只讲数学,结果白白丢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好时机,也丧失了数学科学观建立的源泉。比如 “统计(一格表示2)” 的教学,我就曾在一次大型的观摩活动中听到过一位教师是这样来处理教学过程的:课一开始,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用筷子夹弹子的游戏,由于弹子很难夹,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夹出的弹子都可以在规定的统计图中用一格来表示1个,这时只见教师灵机一动:“刚才同学们都夹的很认真,老师每个小组奖励4个弹子。”小孩子十分高兴,可台下听课的老师一片哗然。尽管这位教师在课的设计安排上非常精致,可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应变”,成了上千教师议论的焦点。为什么?就是因为,统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尊重事实、强调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性,而教师对数据的随意更改,虽然获得了数学教学的素材,达到了数学知识教学的目标,但却失去了统计的科学价值,失去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强调科学的统计观的良机,这无疑是非常失败的。 3数学德育化 。这类教师从主观上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强调德育,因而教学中“思想味”冲淡了“数学味”,本末倒置。其实,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非常清晰的德育目标定位:那就是德育是数学教学的“副目标、” “辅目标”,它的定位是渗透。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培养人,数学课一定要渗透德育,不然总会显得美中不足。熟不知这种愿望太强烈之后,有时就难免会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弄巧成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使数学失去原有的“数学味”。比如“时分秒”的教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飞天的情境导出新课,本无可厚非,也能无形中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的上进心,但如果一定要强调飞天的意义,要学生向杨利伟学习,长大成为科学家,那么就会冲淡“时分秒”学习的数学味,使教学的目标发生偏移,不但思想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知识教学的目标也无法达成。再如,教学中采用“植树图”,就一定要学生说出爱生活、积极参加绿化的豪言壮语,也将会是教学的失败、德育的失败。 二、 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视角分析 数学是真的、善的、美的,数学中丰富的历史故事、众多的数学人物、辉煌的数学成就以及深刻的数学思想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数学教学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1挖掘数学的德育因素。 数学不仅是工具性的,也是人文性的,只要学习者善于去挖掘,勇于去发现。 (1)数学美的熏陶数学的美感体现在它的简洁美、抽象美,体现在它的外在形体美、内在逻辑美,体现在它的知识应用美、数学素养美等方面,而这份美自然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好资源。比如数学形体美:七巧板的形象生动和变化无穷,美!数学线段图的简洁直观,美!而在学习了“比的意义”以后,我们可以开展评选最美的四边形的活动,然后结合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黄金分割的奥秘,美!再如数学抽象美:抽象的数可以代表丰富的具体的物,奇!未知的字母可以表示无穷的具体的数量,妙!简单的法则可以展现庞大的运算规律,神!教师只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抓住时机,让学生领悟数学的无尽魅力,体验到科学的数学知识所蕴涵着的巨大的人文力量,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鉴赏和审美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2)数学精神的培育 数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数学理性精神、数学求真精神、数学创新精神、数学合作与独立思考精神等。这些精神的培育既是数学教学的任务,又是学生的发展所必须的;既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求真、求美、求善的过程。因而,充分展开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数学精神的培育。 (3)数学素养的养成。 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符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逻辑思维提高的过程、是常规方法掌握的过程、是数学实践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数学素养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信息和能力,也包含着丰富的数学人文内涵。因此,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受到思想熏陶。 2激活生活情境的德育功能。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道德教育的主旋律也是强调“回归生活”。因而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自然就是数学与德育的良好结合点。 (1)情境本身的德育影响。教材中有许多情境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德育影响,并不需要老师的刻意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德育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仅以第五册为例,翻开课本,我们就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第7页外出游园租车,很多学生能注意将老师算在出游的人数内,这不就是学生“尊敬师长”思想的表露吗!第10页“植树”的主题图利用时,不少学生主动要求参加植树,这不就是学生“环保意识与绿化行动”的表达吗!第25页进行“哪几只动物可以走过”练习时,学生编出情境,以动物的对话来叙述行走的先后,这不就是学生“互助互让”品质的表现吗!等等,不一而举。此外,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又经常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和改编,使得原来许多不具有直接德育影响的内容,由于加上生活的情境,就具有了符合学生生活经历和认知实际的德育功能。 (2)情境分析的德育渗透。许多情境粗看只是问题情境,编排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教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在进行情境分析时,却可以自然地、不经意地渗透德育。比如,新世纪数学教材上都编排有“数学故事”的内容,故事情境的分析完全可以自然地渗透德育,仅以第三册教材为例,就有:第17页“买书找钱”的“生活礼貌”教育;第41页“金鱼和鱼缸”的“保护生命”的教育;第83页“分草莓”的“团结友善”的教育等等。此外还有许多“数学游戏”同样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当然,除了课本材料以外,许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创设的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更是完全具有德育渗透的功能。 (3)生活延伸的德育渗透。生活是数学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离开生活,数学将变的没有价值,德育也会失去意义。教师应及时将数学精神从情境延伸至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感受德育。比如第四册“认识角”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角、动手做角等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角,又感受到角的美,还无形中渗透爱生活、爱公物等的教育,可谓一举多得。再比如从时分秒、年月日的学习到生活中的应用;从搭配问题的学习到生活中去肯德基吃饭;从长度单位的学习到房间的装饰等等。这些数学学习的生活应用都可以成为德育渗透很好的途径。此外,新课程数学教学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而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学生数学知识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学德育论文(1).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