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喜庆节介绍PPT模板.pptx
“庆新春 迎新年”传统习俗知识班会,汇报人 xxxxx 汇报时间 2019年01月,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 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关于“年”的传说,目录,历史发展,节日起源 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 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 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 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 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 的“立春”,名称介绍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春节历法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 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 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 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 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 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历史发展 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 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 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 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风俗习惯,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拜新年,年夜饭,钱压岁,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扫尘,除夕,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 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节日活动,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 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 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 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正月初一 压岁钱。正月初一是“鸡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 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 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 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 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正月初二 回娘家。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 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 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 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 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在这一天 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 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正月初四 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 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 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 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时令食品,腊八粥,“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谢谢观看,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