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docx

    • 资源ID:4354926       资源大小:32.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docx

    7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1)高温气体灼烧;高温物体烫伤。2)导热油烫伤;蒸汽烫伤;锅炉热水烫伤。3)熔融的沥青烫伤。4)填充料烫伤;高温碳块、电极烫伤。5)铁水、熔渣烫伤。6)机动车的发动机、水箱烫伤。7)气焊气割、电焊时烫伤。8)化学品灼伤9)生产车间一些设备设施温度高,导致车间温度相对也较高,存在高温危害。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能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煨烧厂调温岗位在打开测温孔观察时及吹火道时的高温吹火棒;导热油管、油泵的检修等。(2)中成熔融沥青槽,沥青管及沥青管的清理疏通过程中;成型岗位的高温导热油管等高温部位。(3)焙烧、生产中的高温填充料、出炉时的高温碳块等。(4)气焊气割时火焰、高温割(焊)件烫伤;气管破裂燃烧烫伤。(5)机动车的岗位部件烫伤。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煨烧厂调温岗位在打开测温孔观察时可能被高温气体烫伤脸部;使用吹火棒;导热油管、油泵检修时不戴手套或劳保时烫伤等。(2)中成熔化沥青槽,沥青管及沥青管的清理疏通过程时不采取防范措施和使用劳保,被喷出的沥青烫伤;成型岗位的高温导热油管泄漏烫伤。(3)焙烧、生产中的高温填充料烫伤人员;不小心碰着出炉时的高温碳块等烫伤。(4)气焊割或电焊时劳动保护不当烫伤,气管有破损、老化使用时破裂燃烧烫伤。(5)检查机动车时劳保防范不当接触高温发动机、排气管、水箱等烫伤。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燃烧厂调温岗位在打开测温孔观察时不戴防护面罩;使用的手闷破损、乱丢吹火棒;检修检查导热油管、油泵不戴手套或劳保或防范措施不当。(2)沥青喷出烫伤;沥青管道保温不好;沥青管的清理疏通时劳保品不当,措施不当;导热油管道腐蚀、破损有渗漏、老化、磨损等。(3)焙烧生产中踩踏高温填充料;出炉后即进行碳块清理或靠近。(4)气焊割或电焊时劳动保护不当,气管有破损、老化等现象。(5)检查机动车时未作防范或冷却。2应急工作职责现场指挥:第一发现人发现时为现场指挥,当班长到达后交班长担任,负责现场指挥及事故升级预警上报工作。成员:当班操作人员为现场应急处置的主要成员。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负责用喊话方式进行报警,告知相关岗位操作人员按本岗位操作规程做好停电停机准备,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挑开触电者脱离电源。或电话报告班长。第二、三位发现员工负责报告班长和电工人员,尽快切断电源。其他救援人员: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按应急处置措施和事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救援: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等。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 .1.1发现事故及事故报警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发出警报或按本方案的处置措施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处置,并报告班长。发生事故后,现场知情人应立即向四周呼救,采用喊话等方式尽快召集或告知附近人员协助进行抢救,争取第一时间救出受伤人员。2)班长报告厂长和公司通过电话向保卫部值班室报警班长接到报警后确认事故情况,启动本应急处置方案,按“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通知组织指挥进行救援。3)厂长和值班室向公司职能部门和公司值班领导报告。4)事故单位厂长向公司领导(应急总指挥)报告,5)由公司总经理向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报告或请求支援。6)相关报警电话公司值班室电话:5809037;社会救援电话:120、119;内部人员联系电话情况表,见附件1。7)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等。如向政府部门或医疗机构请求支援时,还应在电话中讲清:确切地点,联系方法(如电话号码)、行驶路线;简要说明事故情况;派人到平果铝大桥-矿山路口准备迎接救护人员。3 .2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现人发现后,通过喊话的方式通知危险区人员撤离危险区按照“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先在有保护措施下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并第一时间淋水。应在烫伤区域外设置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根据不同烫伤类型,按以下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置:a身体衣物着火烫伤的急救措施:脱去衣物或卧倒滚动,扑灭身上的火苗后立即用冷水淋至少十分钟后,清理身上的衣物或用剪刀将身上衣物、鞋子剪开在脱掉衣物,继续用冷水淋或泡至少半小时以上或至疼痛感消失。b沥青、导热油等高温液态物烫伤的处置措施:当身体被熔融沥青或导热油、蒸汽、热水等喷到身体上时,应先用水淋或水泡至少10分钟后,在用剪刀将身上衣物、鞋子剪开在脱掉衣物,继续用冷水淋或泡至少半小时以上或至疼痛感消失。c焊渣等高温物体粘附身体烫伤应急措施:身体上被铁水、焊渣等高温物体粘附时,如旁边有水的,立即开冷水淋附着部位,如旁边没有水的,立即脱掉衣物将高温物体清理掉,然后找水淋烫伤部位至少半小时以上。d热力烧伤包括火焰,蒸气、高温液体、金属等,常用方法如下: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湿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着火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深。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就地打滚压灭火焰,禁止站立或奔跑呼叫,防止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立即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用不易燃材料灭火。冷疗。e化学品烧伤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30分钟以上,一方面可冲淡和清除残留的酸碱,另一方面作为冷疗的一种方式,可减轻疼痛,注意用水量应足够大,迅速将残余碱从创面冲净,头面部烧伤硬首先注意眼,尤其是角膜有无烧伤,并优先冲洗。f其他烫伤的处置措施:发生接触高温物体、辐射等直接烫伤皮肤时,就地用冷水淋或侵泡至少半小时以上至疼痛感消失或减轻为止。经冷水淋或侵泡处理后,观察烫伤部位情况,如小面积烫伤,且皮肤未破时,可以用烫伤膏涂抹并按烫伤膏使用说明进行涂抹即可。如属大面积烫伤,或烫伤严重且破皮时,立即送医院进行处置。g对中暑及有中暑先兆的人员按附件6一般现场急救措施中暑处置措施进行现场处置。3.3扩大应急如事故继续扩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通知厂长(主任),启动专项应急预案。4、注意事项:1)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2)不要弄破水泡,也不能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3)不要急切的脱掉衣物,当烫伤处在有衣物覆盖的地方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小心的去掉衣物。在清除烫伤部位的衣物、鞋帽时,不要强制脱出,以免弄破水泡,必要时应用剪刀等物剪开。4)烫伤过于严重时,时应先用干净纱布覆盖或暴露,并迅速送医院治疗,烫伤处应避免在阳光下直射。5)烫伤的部位也不要过多活动,以免伤口与纱布摩擦,增加伤口的愈合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