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中心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规程.docx
应急指挥中心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规程目录第一章恐怖袭击事件处置2第二章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4第三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处置6第四章公共卫生事件处置9第五章城市给水管网爆裂事故处置12第一章恐怖袭击事件处置恐怖袭击事件是指境内外敌对势力、恐怖分子针对首脑机关、机场、车站、码头、桥梁、商市场等场所,以及交通、电力、通信、水利、城市标志性建筑等要害设施、部位进行的恶意破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主要表现方式:一是投毒;二是爆炸;三是飞行器撞击,还有纵火、绑架、暗杀、破坏等。一、事件特点(一)突发性强,一般伴随有火灾或建筑物垮塌。(二)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政治影响大,严重破坏社会生产、生活秩序。(H)灾害后果严重,救援难度大,处置不当易发生二次爆炸或垮塌。二、接警调度(一)接警1、XX应急调度指挥中心要问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现场有无人员伤亡,有无发生火灾和建(构)筑物垮塌,现场及周边环境等情况。2、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状况。3、指挥中心应立即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根据指示要求报告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站)指挥中心按照预案调集辖区中队、特勤中队和邻近中队等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中队。2、车辆装备视情调集核生化侦检车、水罐、高喷、泡沫、防化救援、防化洗消、抢险救援等消防车辆,以及防护、检测、警戒、救生、破拆、照明、牵引、起重等器材装备。3、社会力量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卫生、供水、供电、环保等部门到场处置。视情调集挖掘机、吊车、装载车等大型工程车辆参与处置,调请驻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处置。三、处置程序与措施(一)侦察检测1、查明爆炸毒品扩散、建筑倒塌的面积和破坏程度,人员中毒、伤亡及被倒塌建筑埋压情况,伤亡人员的数量、遇险的具体位置等情况。2、查明爆炸对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有无发生再次坍塌的危险性。3、查明有毒、爆炸物品的种类、性质,爆炸撞击后是否造成煤气(天然气)、自来水管道断裂,是否有再次爆炸或垮塌的可能。4、可供救援使用的通道、作业面等情况。5、是否有贵重物资需要疏散和保护。(二)救援准备1、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施警戒或交通管制。2、成立消防抢险救援指挥部,制订救援行动方案。3、进行分工部署,提出行动要求。4、救援人员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准备抢险救援装备。5、协助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关闭水、电、气供应。6、调请医疗急救部门力量到场参与救援。(三)救生排险1、组成搜救小组,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装备,采取多种方法,确定被困遇险人员的数量及其具体位置。2、视情按照“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重伤员后轻伤员,先伤员后尸体”的原则抢救遇险人员。3、协助医疗急救人员抢救重伤人员,疏散能够行动的轻伤人员,对被救人员进行登记,对遇难人员做好标记。4、为防止对待救者造成二次伤害,要利用气垫、方木、角钢等支撑倒塌建筑构件,然后再进行施救。5、当现场发生火灾时,要及时部署力量,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四)现场清理1、会同公安等部门,对现场有无被埋人员进行最后确认。2、救援结束后,将现场移交公安机关或受灾单位。3、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并做好记录。4、安全撤离。五、行动要求(一)处置恐怖事件时,要加强个人安全防护,指挥员要提出行动安全要求。要尽可能配合公安部门同时展开现场取证工作,防止现场物证在处置中丢失或破坏。(二)进入现场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防止因建筑结构变形、倒塌威胁救援人员安全。(三)在确认无再次爆炸危险后,救援人员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救援。(四)有火灾发生且力量充足时,救人与灭火同时进行。并注意准确选用灭火剂,防止造成水渍损失。(五)如夜间发生事故,应及时调集照明设备或车辆到达现场。(六)对现场疏散和抢救的人员必须做好记录。(七)对未爆炸装置应交由防爆专家处置,同时救援人员应撤至安全地带。第二章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众多人员围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拦截汽车、火车,阻断交通,违法游行示威等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事件。在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中,公安消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重要目标的消防安全,一旦出现纵火情形,要及时扑灭火灾。一、事件特点群体性治安事件具有矛盾激化、现场混乱、持续时间长、疏导劝解困难等特点。群体性治安事件表现形式多样,本章主要针对围攻党政机关等单位和拦截汽车、火车的事件。二、接警调度(一)接警XX应急调度指挥中心要问清发生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地点,参与群众的数量,受影响的单位或围堵拦截的公路、铁路的具体位置、情形,现场是否发生暴力冲突等情况。(二)力量调集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指示,报请总队批准后,按照需要出动的警力、车辆,及时调集力量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并视情调集水罐、泡沫、抢险救援等消防车辆,以及防护、检测、警戒、破拆、通信、扩音等器材装备。三、处置程序与措施(一)侦察询情指挥员到场后,应及时与现场总指挥部联系,了解事态发展过程、程度,领受处置任务。对现场情况进行仔细侦察,掌握重要保卫目标基本情况。(二)处置准备1、成立消防指挥部,制订重要目标保卫方案。2、进行分工部署,强调纪律作风,提出行动要求。3、落实安全防护,准备相关器材装备。4、确定灭火剂的供给方式。(三)处置措施1、做好消防指挥部及车辆、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止受到参与群众的攻击。2、预见可能发生的纵火方式,做好灭火救援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迅速有效地扑救。3、现场发生爆炸、施毒、垮塌、踩踏等情况,应积极参与救助受伤被困人员,疏散围观群众,控制事态发展。4、视情对参与群众进行政策宣传,稳定闹事者的情绪,防止事态扩大和人员伤亡。5、如事态发展需要用高压水枪、水炮冲击驱散人群时,须有省、市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命令方可执行。四、行动要求(一)严格执行政策,坚决执行命令,处置时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二)把握政策界限,慎用警力,正确判明事件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置措施。尚未引起灾害事故和暴力骚乱事件时,不能使用警力和装备与集结人群对峙,不能对群众采取强制措施,不能使用高压水流驱散人群。(H)要按照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矛盾激化。进行政策宣传时,要熟悉政策,语态温和,不要使用过激语言。(四)对于群体性事件引起的建筑物垮塌、爆炸、毒害和火灾事故,必须加强第一出动,迅速有效处置,防止贻误战机。(五)在处置中要保持高度警惕,对事态的发展要有预见性,防止出现纵火、砸车和伤人事故。(六)完成任务后,应及时清点人数,收集、整理装备,安全撤离现场。第三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处置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人为因素造成危险化学品、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泄漏从而导致大面积空气、地面、地下、水体污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破坏公共秩序的事件。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中,公安消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污染区的灭火救援、为污染区提供饮用水和协助洗消。一、事件特点(一)突发性强。因操作不当、人为破坏、灾害衍生等原因突然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往往猝不及防。(二)后果严重,可致大量人员患病甚至死亡。重大环境污染直接污染大片区域的饮用水源、空气,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快速传播蔓延,短期内可造成大量人员患病甚至死亡。(三)污染环境,洗消困难。危险化学品、有毒物质、放射性元素污染空气、地面、水体、物品,全面、彻底洗消困难,将在一定或较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四)社会影响大,造成公共秩序混乱。重大环境污染灾害事故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一旦发生将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容易引起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二、接警调度(一)接警1、XX应急调度指挥中心要问清发生污染事件的类型、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需要救援单位的详细地址等情况。2、及时与环保、卫生、防疫部门取得联系,掌握污染基本情况,并跟踪事态发展状况。3、指挥中心应及时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报告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站)指挥中心根据发生污染的具体情况和上级指示,按照应急预案调集辖区中队和特勤中队进行处置。2、车辆装备根据事件情况调集相关灭火救援车辆和防护、洗消、检测等等器材装备。3、社会力量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环保、安监、气象、卫生、防疫等部门协助处置,请求驻军防化部队支援。三、处置程序与措施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环保、卫生、防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救人第一,先控制后处置,有效防护,彻底洗消”的原则进行处置。(一)侦察检测1、通过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等方法,掌握污染区域、程度和发生灾害的基本情况。2、通过环保、卫生、防疫部门了解污染的防护办法和处置要领。(二)设置警戒依据环保、卫生、防疫部门划定的污染区域,设置警戒区。(三)安全防护在空气、地面、地下和水体污染情况下,进入警戒区人员要按照现场危险等级和环保、卫生、防疫部门的意见采取防护措施。现场安全员必须认真检查进入警戒区的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情况,并做好记录。(四)灭火救援1、由干部率领救援组,在环保、卫生、防疫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协助下,进入警戒区开展灭火、抢险救援行动,视情掌握灭火时机。对从警戒区域救出的人员应迅速移交卫生、防疫部门。2、了解形成污染的危险源,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注意被污染水源的排放,采取中和稀释污染源的办法减轻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用围堵导流的方法控制污染源排放。(五)合理供水制订供水方案。警戒区发生火灾时,供水车辆必须首先满足灭火需要。协调当地政府利用非饮用水等水源向消火栓、消防水池供水、蓄水,确保消防用水。(六)运送饮水针对水体污染状况,选定经过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合格的洁净水源,制订取水、送水方案,严密组织,为警戒区内的单位、居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七)全面洗消在警戒区与安全区之间或附近的空旷安全地带分类设置人员和器材装备洗消场,进行全面洗消。洗消后要经环保、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后方可撤离。根据实际情况,器材装备应在安全地区存放24小时以上方可归队执勤。(八)现场清理1、协助环保、卫生、防疫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完成现场清理任务。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安全撤离。四、行动要求(一)消防部队在污染区域的救援行动必须在环保和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进行。(二)归队后应做好参战人员的饮食、医疗卫生等保障工作。密切观察其健康状况。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隔离观察,并做好每日登记。一旦遇有突发疾病,应及时治疗并报告。(三)在污染区域使用的器材、装备,应分开单独存放,进行洗消、日晒等安全处理后方可使用。不得将战斗服装、器材等带入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域,应放于通风较好的安全区域。第四章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是指某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或疾病在短期内造成大量人员感染并死亡,造成巨大社会影响、破坏公共秩序的突发事件。如2003年在我国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在世界多个国家出现的禽流感等。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安消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疫区实施灭火救援,为疫区提供饮用水和协助洗消。一、事件特点(一)传染性强,易致人死亡。传染性疾病极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传播,传播快、发病快、致死率高。(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公共卫生事件中病毒、病菌污染空气、地面、水体和建筑物、物品,全面、彻底洗消困难,将在一定或较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三)社会影响大,造成公共秩序混乱。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一旦发生将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破坏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容易引发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二、接警调度(一)接警1、XX应急调度指挥中心要问清疫区是否发生火灾以及火灾地点、起火单位、燃烧物质等情况,了解疫情的名称、发病人数和发生疫情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等情况。2、及时与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控部门取得联系,掌握疫情资料,跟踪了解疫情发展状况。3、指挥中心及时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报告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站)指挥中心根据接警的情况,判定火灾或疫情,按照上级指示,调集辖区中队和特勤中队进行处置。2、车辆装备根据现场情况,调集核生化侦检车、水罐车等车辆和防护、侦检、洗消等器材装备。3、社会力量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卫生、防疫、气象、环保等部门协助处置,请求驻军防化部队支援。三、处置程序与措施消防部队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灭火救援,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灭火救援行动必须在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严密、防护到位、行动迅速。(一)侦察检测1、通过外部观察、询问知情人等方法掌握疫区灾害情况。2、通过卫生、防疫部门掌握疫情防护办法和要领。3、查明发生火灾的地点、起火单位、燃烧物质等情况,以及在疫区扑救火灾的注意事项。(二)设置警戒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在病毒污染区设置警戒区域。(三)安全防护在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情况下,进入警戒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在只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传染情况下,按照卫生、防疫部门意见确定防护标准。现场安全员必须认真检查进入警戒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情况,并做好记录。(四)灭火救援由干部率领救援组,在卫生、防疫、疾病防控人员的参与指导和协助下,进入警戒区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对从疫区域救出的人员应迅速移交现场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采取防疫措施。(五)运送饮水针对水体污染状况,选定经过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合格的洁净水源,制订取水、送水方案,严密组织,为疫区单位、居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六)全面洗消在灾害事故现场与安全区之间或附近的空旷安全地带分类设置人员和装备的洗消场。灭火救援任务结束后,参战人员不得急于卸装,所有进入疫区的人员和相关器材装备应先撤至洗消场,进行全面洗消。洗消后应经卫生、防疫、环保人员检测后方可撤离。器材装备要在安全地区存放24小时以上,方可归队执勤。消毒剂的种类、浓度、用量、使用方法等应根据疫情的不同,向卫生、防疫、疾病控制等部门咨询后而确定。1、洗消原则(1)洗消与封锁自净相结合与人员生活密切相关的地区和场所应立即进行洗消处理。而对很少有人进入的地区,可将其封锁,待其自净。(2)做好个人防护在洗消作业时,救援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针对性的防护装具。2、人体洗消可使用洗消帐篷或其他淋浴装具分组淋浴,肥皂搓擦二次,温水(3840。C)冲洗15分钟。3、牲畜的卫生处理一般用肥皂及清水冲刷。有条件地可先进行消毒剂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和浓度与人员卫生处理相同。消毒时,防止药物流入牲畜眼内。4、服装装具的洗消(1)煮沸。应煮沸30分钟以上,煮沸时要适时搅拌,勿使衣物漂出水面,可在水中加入合适的消毒剂,提高消毒效果。(2)消毒剂浸泡。浸泡时,药液要淹没被消毒的衣物。消毒后,立即用清水漂洗,以免衣物被腐蚀。(3)熏蒸。可选择相对封闭的空间,将服装挂起薰蒸。蒸蒸时,室温应在20。C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再加上合适的消毒剂。5、食物和餐饮具的消毒污染严重的少量食物以销毁为宜。需要消毒的食物和餐饮具,可按照下列情况分别处理。(1)食物与餐饮具。煮沸或流通蒸汽作用30分钟以上。餐饮具还可用远红外消毒器,消毒温度在140-150°C,作用15-20分钟。(2)有外包装的食物。可用消毒剂擦拭二、三次,放置一定时间,然后去除包装。(3)蔬菜、水果。用消毒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可杀灭各种病毒,食用前用清水洗净。6、室内消毒(1)擦拭。用消毒剂擦拭,用量以表面湿润为度。(2)喷洒。用普通压缩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使用消毒剂同擦拭法,可根据墙壁吸水能力酌情增减。对密闭程度较好的房间,可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3)薰蒸。对密闭性较好的房间,可用消毒剂水溶液直接加热熏蒸消毒。7、室外地面消毒用消毒液喷洒,用量酌情确定。通常地面温度愈高,药物用量愈小,所需作用时间也愈短。8、器材装备洗消车辆与大型装备可用多用途喷枪喷刷消毒剂进行洗消,处理后用水冲去滞留药物,金属物品应擦干、上油,防止生锈。通讯工具、光学仪器及其他精密器材,可用消毒剂熏蒸消毒,对不怕潮湿或腐蚀的外壳可用消毒液擦拭。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以防物品损坏。(七)现场清理1、协助卫生、防疫、环保部门和事故单位完成现场清理任务。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3、进行洗消,安全撤离。五、行动要求(一)消防部队在疫区的救援行动必须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进行。(二)归队后应做好参战人员的饮食、医疗卫生等保障工作。密切观察其健康状况(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隔离观察,时间与疫病的潜伏期相同),并做好每日登记,遇有可疑情况,及时报告。(三)在疫区内使用的器材、装备,应分开单独存放,并再次进行洗消、日晒等安全处理后方可使用O不得将战斗服装、器材等带入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域,应放于通风较好的执勤位置。第五章城市给水管网爆裂事故处置城市给水管网爆裂是指由于城市改造、野蛮施工、老化锈蚀等原因造成城市给水管道突发性爆裂,大量自来水涌入城区街道、单位,造成爆管片区单位、居民缺水和局部区域淹水的事件。在城市给水管网爆裂事件中,公安消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城市给水部门制止爆裂管道的泄漏,抽排重要目标或受灾居民家的积水,为缺水的单位、居民提供饮用水。一、事件特点(一)大多为突然发生。在城市改造挖掘、野蛮施工,车辆不慎撞断地上消火栓,以及地下管道,老化锈蚀或操作不当造成给水管网爆裂,突发性强,瞬间喷涌。(二)局部区域的“洪水效应”。地下水管断裂后,大量压力水喷涌而出,瞬间积水很深,淹没街道、建筑进水,尤如洪涝灾害。(三)社会影响大。给水管网爆裂造成城市交通堵塞或中断,单位、居民缺水,局部区域淹水,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扰乱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四)造成众多单位、居民缺水。由于城市供水管道发生爆裂,导致大片城区停水,造成水荒。二、接警调度(一)接警1、XX应急调度指挥中心要问清发生水管爆裂的区域、地点和现状,了解交通道路和附近单位、居民等情况。2、及时与城市供水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断裂水管口径、压力、泄漏量,以及抢修需要的时间。3、指挥中心及时将警情报告值班领导,并报告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站)指挥中心按照水管破裂特点和现场情况,调集辖区中队,并适当调集增援力量。2、车辆装备视情调集水罐、抢险救援等消防车辆,以及手抬机动泵、虹吸泵、堵漏等器材装备。3、社会力量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供水、环保、城建等部门协同处置。三、处置程序与措施(一)实地侦察1、通过城市供水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询问观察了解管网爆裂原因、爆裂程度和泄漏范围。2、了解爆裂对周围交通、建构筑物的影响和危害程度。3、了解周围有无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遇湿易燃易爆物品。(二)救援准备1、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实施局部交通管制。2、拟定堵漏、重要目标和居民家排水以及后续提供居民饮用水的实施方案。(三)处置排险1、配合供水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关闭供水线路阀门。2、视情引导和疏散周边居民。3、利用下水道、污水井排除积水。4、疏散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遇湿易燃物品。一时无法转移疏散的要做好有效的保护,防止发生其他事故。5、用消防车或手抬机动泵抽排重要目标积水。(四)输送饮水制订供水方案,严密组织实施,为缺水区域的单位、居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五)现场清理1、清除水管爆裂处路面的淤积物,冲洗街道。2、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安全撤离。四、行动要求(一)救援车辆不宜停靠离管网爆裂处较近的地方。(二)在未关闭供水阀门前,维护好现场秩序,防止强水流携带冲击出的物体砸伤人员。(三)利用下水道、污水井排除积水时应在井口设置明显标志,防止车辆、行人坠入。(四)注意现场安全,防止其他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