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资源ID:4314315       资源大小:26.9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滁州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规划背景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皖、豫两省交界,北依河南 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 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是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主要有涡河、茨淮新河、西观河等多条河流,大部分河流 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穿境而过注入淮河,截至2021年底,亳州市内河航道总里程 358.43公里,通航航道里程236.99公里。亳州港总体规划于2008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对亳州港 的定位是安徽省区域性重要港口,布局有谯城、涡阳、蒙城、利辛4个港区。由 于涡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为亳州港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基础,2015年亳州市港 航管理局针对亳州港总体规划开展了规划调整工作,2018年7月经安徽省 人民政府同意,亳州港总体规划(调整)(2016-2025年)由亳州市人民政府正 式印发。2020年,受亳州市南部供电高压走廊、港宿阜城际铁路蒙城站等重大 工程选址影响,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对亳州港总体规划(调整) (2016-2025年)谯城港区大寺作业区和蒙城港区双涧作业区进行了规划局部调 整。规划批准实施以来,亳州港在腹地城镇化发展、矿产资源开发、粮食生产流 通、产业供给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腹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亳州港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现行的 亳州港总体规划(调整)(2016-2025年)已难以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适应多规合一、技术升级、动能转换、生态大保护的新时期,需要 进一步加强港口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的协调对接,集约、高效利 用岸线资源。(2)为落实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安徽 省建设“一圈五区''和"航道上的安徽”的新要求,需要港口规划进一步适应区域产 业结构的改造调整和优化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3)为实现交通强国、运输结构调整、内河航运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的新目标,需要港口规划深入体现港口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枢纽地位, 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4)为抓住引江济淮工程、涡河航道整治工程等水运基础设施大建设的新 机遇,需要港口规划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港口空间布局,有效指导和支撑地方港口 设施建设,推动亳州地区水运高质量发展。亳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亳州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江济淮工程和涡 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也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现行港口总体规划与新 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尽快开展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是推动亳州港 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亳州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委托华设设计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开展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评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 一步加强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亳 州港总体规划(修订)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22年11月7日亳州市 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委托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亳州港总 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1.2 港口现状1.2.1 地理位置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皖、豫两省交界,上接中州, 下通江淮,西、北两向与河南省商丘市和本省阜阳市相接,东、南两向与本省淮 北、蚌埠、淮南等市相连。地貌呈西北、东南向斜长形,南北长约150公里,东 西宽约90公里。亳州是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涡河航道 纵贯亳州,为亳州水运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1.2.2 港口现状1.2.2.1 发展历程亳州港目前有谯城、涡阳、蒙城及利辛4个港区。谯城港区位于亳州谯东镇大寺集,自1978年亳州大寺集涡河节制闸建成后, 由于未建设船闸,大寺以上的航道被隔断,节制闸以上货物转移到大寺港转运后, 大寺港成为涡河上重要中转港。2008年,大寺集100吨级船闸建成,涡河复航 至上游河南太康马厂,谯城港区中转功能逐步弱化。涡阳港区位于涡阳县城,始建于建安十四年,涡阳曾是涡河上的主要商埠之 一。1966年兴建席桥客货运码头,1971年源阜铁路通车又新建了水铁联运综合 性建港码头,1996年又在原建港码头址上建设两座简易散货码头。近年来新建 码头主要以散货码头为主,靠泊能多在300500吨级。蒙城港区位于蒙城县城,始建于建安十四年,蒙城曾是涡河上的主要商埠之 一。1972年在闸上兴建一座直立式码头,1977、1978年县磷肥厂和化肥厂分别 在厂址附近兴建踏步码头和直立式码头。1980年县粮食局兴建一座直立式码头。 近年来新建码头主要以散货码头为主,靠泊能力多为300500吨级。利辛港区位于利辛县城,地处阜蒙新河北岸,1971年阜蒙新河通航后,兴 建一座混凝土码头。随着1984年茨淮新河全线通航,利辛港区已成为利辛县的 重要货运枢纽。L222港口设施概况亳州港是安徽省重要港口,是皖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亳州港目 前共划分为谯城、涡阳、蒙城、利辛4个港区。其中,谯城港区下设大寺作业区、 涡阳港区下设城关、西阳2个作业区;蒙城港区下设双涧、常兴2个作业区;利 辛港区下设阚瞳作业区。截至2021年底,亳州市全市共有码头泊位32个(货运泊位23个,水上加 油泊位1个,客运泊位8个),泊位总长度1696米,设计年通过能力943万吨、 4万人次,其中500吨级泊位14个,300吨级泊位8个,100吨级泊位10个(含 8个客运泊位)。由于2018年的环保整治和对非法码头的打击,亳州市泊位数和 码头通过能力下降较多。分港区来看,亳州港目前仅谯城港区、涡阳港区、蒙城港区拥有生产性泊位, 其中谯城港区有货运码头泊位6个,旅游码头泊位8个,岸线长度合计445m, 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00万吨、4万人;涡阳港区有货运码头泊位10个,岸线长 度合计736m,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60万吨;蒙城港区有货运码头泊位7个,水 上加油泊位1个,岸线长度合计515m,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83万吨。1.2.3 航道现状亳州市共有内河航道6条,分别为涡河、茨淮新河、西观河、阜蒙新河、利 阚新河、惠济河。截至2021年底,亳州市内河航道总里程358.43公里,其中IV级航道64.59 公里,V级航道33.4公里,Vl级和VII级航道252.57公里,等外航道7.87公里。 通航航道里程236.99公里,其中IV级航道64.59公里,V级航道33.4公里,Vl 级和VIl级航道139公里。目前,亳州港没有永久性锚地,均为临时性锚地。124发展现状存在问题(1)现代综合港口供给不足截至2021年底,亳州全市共有码头泊位32个(货运码头泊位23个,客运 码头泊位8个,水上加油泊位1个),泊位总长度1696米,设计年通过能力943 万吨、4万人次,其中500吨级泊位14个,300吨级泊位8个,100吨级泊位10 个(含8个客运泊位),“十三五”期间虽建成投产了双涧码头、陈大一期码头和 城东一期码头7个泊位,但从总量来看,亳州港泊位数量、岸线长度、设计通过 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与亳州市高峰时期的港口吞吐量是不匹配的,不能满足腹 地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运的需求;从码头泊位结构来看,高等级、现代化的 码头泊位较为不足,500吨级泊位仅占泊位总数的44%,且码头功能十分单一, 绝大部分仅能提供简单的装卸服务,主要运输货种以矿建材料、粮食这两种大宗 散货为主,现代化综合性港口供给不足。(2)多式联运发展较为滞后对于大宗物资运输,铁水联运既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最大 程度发挥“大批量、低污染”的绿色优势;对于港航物流企业,铁水联运又是丰富 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运输结构调整,推 动大宗物资运输向水路和铁路转移、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是主攻方向之一。长期以 来,亳州市多式联运发展水平较低,港口生产全部依靠公水周转,目前尚无港口 作业区能够直接连接铁路。亳州水运正处在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尚 为空白的多式联运是水运发展的主要短板之一。(3)支持保隙水平有待提升亳州港总体规划(调整)(2018年)在谯城港区大寺作业区、蒙城港区 双涧作业区、蒙城检查站、利辛港区阚暄作业区规划了服务区,服务区具备船舶 加油、加气、LNG加注以及船员生活服务功能。截止目前,规划的水上服务区 尚无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现有的支持保障设施仅能满足过往船舶最基本的需要, 亳州市水上支持保障水平较低。随着亳州市航道条件的改善、亳州港吞吐量的发 展,亳州市的船舶流量将有很大的提升,现有的支持保障水平无法满足亳州市水 运发展的需要,支持保障水平有待提升。1.3 规划概述1.3.1 规划范围及年限L3.L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亳州市境内的涡河、茨淮新河等航道岸线及相关的水域、陆域。1.3. L2规划年限规划年限:基准年:2021年;水平年:2025年、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 年。1.3.2港口性质港口性质:亳州港是安徽省重要港口,是打造高水平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 区的重要支撑,是亳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是区域综 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亳州港是具备临港产业开发、多式联运等功能, 以矿建材、煤炭、粮食、件杂货为主兼顾集装箱、石油化工和客运的综合性港口。 亳州港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拓展临港产业开发、多式联运和旅游客运等功 能。1.3 3吞吐量预测根据对腹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运输和港口货物流量流向等 的综合分析,预测到2025年、2035年、2050年亳州港吞吐量达到2200万吨、 3600万吨、6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万TEU、5万TEU和30万 TEU;客运量分别达到12.5万人次、30万人次和60万人次。134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根据岸线自然条件和岸线利用的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周边产业布局和港口 发展需求,亳州港共规划港口岸线利用31段,岸线总长度为28138米,其中已 利用岸线1696m(已建货运泊位23个),规划货运岸线19578m,锚地岸线2300m, 服务区岸线3780m,船厂岸线680m,旅游岸线1800m。135港口总体布置规划根据港口作业区与码头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开发利用状况,以及亳 州港未来吞吐量预测情况,结合港口发展条件,在与城市总体规划、航道网规划 等相关规划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定位亳州港4个港区功能如下:(1)谯城港区:下辖大寺作业区、沙土作业区、东港码头和谯城旅游码头。 主要功能是服务谯城区综合物流发展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以及服务河南部分地 区,为过往船舶提供检修和生活用品,加水加电服务,同时兼顾旅游客运功能。 承担集装箱、件杂货、化工品、煤炭、粮食、水泥、矿建材料等货种的装卸、储 存和中转业务。(2)涡阳港区:下辖陈大作业区、涡阳城关作业区、西阳作业区和旅游码 头。主要功能是服务涡阳县城区以及高炉镇、西阳镇等周边区域综合物流发展和 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同时兼顾旅游客运功能。承担煤炭、矿建材料、水泥、 件杂货、化工品等货种的装卸、储存和中转业务。(3)蒙城港区:是亳州港的核心港区,是亳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撑。下辖田桥作业区、小涧作业区、蒙城城关作业区、双涧作业区、常兴作业区、 移村服务区和旅游码头。主要功能是服务蒙城县以及双涧镇、城关镇等地区的综 合物流发展和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承担建筑材料、水泥、煤炭等货种的装卸、 储存和中转业务,为过往船舶提供检修和生活用品,加水加电服务,同时兼顾造 船修船和旅游客运功能。蒙城港区应按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要求强化枢纽 功能,完善集疏运体系。(4)利辛港区:下辖阚瞳作业区,主要功能是服务利辛县城区以及阚瞳镇 等周边区域综合物流发展和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承担煤炭、矿建材料、水泥、 件杂货等货种的装卸、储存和中转业务,为过往船舶提供检修和生活用品,加水 加电服务。亳州港作业区共规划5个主要作业区、7个一般作业区(码头),4个服务区 岸,18段旅游岸线,岸线总长度28138m,其中已利用岸线1696m (已建货运泊 位23个),规划货运岸线19578m,锚地岸线2300m,服务区岸线3780m,船厂 岸线680m,旅游岸线1800mo可形成码头通过能力约6958万吨,规划陆域用地 规模为602.69公顷。1.3.6 服务区及锚地规划本轮规划一共布置有5个水上服务区,分别在大寺作业区、西阳作业区、双 涧作业区、移村服务区、阚暄作业区;7处锚地,分别在大寺作业区、涡阳城关 作业区(普通锚地和化工专用锚地各一处)、西阳作业区、双涧作业区、常兴作 业区、阚瞳作业区。新建水上服务区具有处理污水、垃圾回收、加水及补充日常 生活用品等功能。1.3.7 支持保障系统岸线规划亳州港市内作业区分布广、船舶活动分散,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 条例实施细则及交通、公安两部有关文件规定,设置水上消防站和相应的配套 设施。亳州港各作业区的陆域可依托城市消防设施,不能依托城市消防站和成规 模的作业区应自设消防站,并配备水上消防系统,保障作业区水、陆域消防安全。 根据相关防火规范及港口工程消防要求,对于可依托城市或工业园区的消防站的 作业区其室外消防用水可采用由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管网以低压制供水。 对不能依托城市或工业园区消防站的作业区,其室外及室内消防用水则需设置临 时高压消防系统或常高压消防系统供水。危险品码头消防按照危险品码头防火要 求考虑。同时,在港口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环保绿化、岸电配套、船舶污染 物岸上接收转运设施、油气回收装置等建设需。1.4 自然地理状况141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 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襟江带淮, 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端,上接中州,下通江淮,西、北两向与河南省商丘 市、周口市和省内阜阳市相接,东、南两向与本省淮北、蚌埠、淮南等市相连。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o5-35o05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 长约150km,宽约90km。下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 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截至2021年底,我市常住人口 498.6万人。全市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8374km2。1.4.6 地形地貌亳州境内为黄泛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处淮北冲积平原的泛滥带堆积区, 区内地形平坦,城区地面高程一般为37.238.6m,相对高差在1.4m左右。总体 上,亳州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约150km,宽约90km。辖境与黄河决口 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 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 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m;东南以利辛县 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m,相对落差20.5m。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 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 貌特征。亳州市为典型的堆积性地貌,地貌类型主要有冲积平原、剥蚀冲积平原 以及微地貌。(1)冲积平原:由全新世黄泛堆积物组成,分布于境内油河集以北广大地区, 沿涡河发育的为泛滥微高地。一般比远离河两侧地区高出0.53.0m,主要为淡 黄色亚砂土。在泛滥微高地外与剥蚀平原相接地带为泛滥坡平地,地势低平,向 南北倾斜,亚粘土为主,厚约0.54.0m。(2)剥蚀的冲积平原:其坡向与黄泛冲积平原大体一致。这些平原自全新世 以来,一直受剥蚀,次级地貌类型主要为河间平原,分布于南境古城一带,地势 低平,主要为晚更新世棕黄色亚粘土夹少量砂碣。(3)微地貌:东北部和南部多浅平洼地(当地称“湖洼地主要的有原清游 湖、舒安湖低洼地带(即今油河三岔口以下和包河入境处)。缓岗一般呈条状分 布,少数为独立的缓岗,较大的有位于城郊的南北虎头岗、东西钓鱼台、南五里 岗、牛屎孤堆、青凤岭、东西观稼台、明王台、望花台、四女孤堆及伍员庄户等 遗址,均高出一般地面,为缓岗地貌。亳州市土壤主要是砂喷黑土,其次是潮土、棕壤土类,并有少量石灰土在涡、 蒙两县的山丘周围分布。根据资料统计,亳州市有活动断层穿过,中心城区及周 围主要活动断层为涡河断裂,在第四纪有强烈活动,并发生过两次6度以上地 震。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为0.05g,相应基本地震烈度为度。143气象与气象特征亳州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为热带海洋气团和 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地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 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 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 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4,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5,最冷月平均气 温为-0.1 ,极端最高气温为42.1 ,极端最低气温为-20.6;平均年降水量807mm, 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其中7月份雨量最多达216mm、占全年降水量的26.78%, 冬季降水较少,占全年降水量的6%。降水年际变化大,最丰水年份降水量为 1369.1mm,最枯年份仅为486.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46mm。本地区春夏两 季多偏南风和东南风,秋冬两季多北风和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6ms,静风频 率10%。亳州市多年最大风速”.5ms (西风)。1.4.4 水文水系规划范围涉及河流主要为涡河、茨淮新河。涡河涡河为淮北平原跨豫、皖两省的骨干排水河道,为淮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 于河南省开封地区黄河南岸,流经开封、尉氐、通许、太康、杞县、柘城、鹿邑 和安徽省的亳州市谯城、涡阳、蒙城和蚌埠市的怀远等县区,于怀远县城东北隅 汇入淮河。总流域面积15905k?,河道全长380km,其中安徽省境内流域面积 4340km2,河道长225km。亳州市大寺闸以上流域面积1053Okm?,约占全流域 的66.5%。涡河河源地面高程为78.0m,入淮河口地面高程为19.0m,地面总高 差59.0m,平均地面坡降为1/6500,河道断面上宽约230250m,底宽约50-IOOm, 河深约1315m,在高程37m以下的河槽,平均断面为1553n,最大泄洪流量 为2500? s,达20年一遇泄洪标准。涡河1#特大桥桥址处设计流量为3120m3s, 涡河2#特大桥桥址处设计流量为3503m3so涡河安徽段沿线建有大寺、涡阳、蒙城三大枢纽。1935年6月淮委在谯城 区设立了水位观测站,1978年大寺节制闸建成之后在大寺闸下设立了水文站; 涡阳节制闸始建于1958年底,1971年在涡阳闸上、闸下设立了水文(位)站; 蒙城节制闸建成于1960年,1971年在蒙城闸上、闸下设立了水文(位)站。(2)茨淮新河茨淮新河是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一条大型人工河道,是以防洪排涝为主,兼有 灌溉、排涝、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工程。河线起自阜阳市境内茨河铺闸, 向东经插花、阚瞳、上桥3座河道节制闸,于蚌埠市怀远县荆山南入淮河,河道 全长134.2km,截引黑茨河、苑河全部来水及西观河上中游来水,组成独立的茨 淮新河水系,流域面积696Okm2。茨淮新河工程与1971年11月开工建设,1980 年春完成。茨淮新河河道上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茨河铺、插花、阚瞳、上桥4座大型控 制枢纽(包括上桥和阚瞳2座大型翻水站),其中茨河铺闸为分洪闸(可分泄颍 河洪水2000m3s);插花、阚瞳、上桥3座河道节制闸主要为蓄水灌溉(3座河 道节制闸有效调节库容4350万m3),上桥和阚瞳2座大型翻水站可分级从淮河 抽水补给茨淮新河。其中插花枢纽由节制闸、船闸等建筑物组成;阚瞳枢纽由节 制闸、船闸、翻水站和站前灌溉引水闸及排涝闸等建筑物组成;上桥枢纽位于茨 淮新河出口,距淮河5km,由节制闸、船闸、翻水站和站前灌溉引水涵、排涝涵 及跃进沟穿茨淮新河地下涵等建筑物组成,主要作用是节制新河灌溉水位、抽引 淮河水发展灌溉,结合荧河洼、跃进沟排涝。上桥翻水站总装机6台,共9600KW, 抽水能力120n?/s;阚瞳翻水站总装机4台,6400KW,抽水能力80m3s°1.5 环境敏感区及保护要求(1)亳州各港区临港人居环境,评价识别了 16个邻近的县、镇和村等敏感 点O(2)亳州港涡阳港区涉及安徽道源国家湿地公园,利辛港区涉及白鹭洲风 景区。(3)亳州港各港区临近分布的文物保护单位。(4)亳州市内及乡镇各级自备水源的取水口及水源保护区水质;亳州市辖 区范围现有8个饮用水厂:其中亳州市第一自来水厂、亳州市第三自来水厂、涡 阳县自来水厂、蒙城县自来水厂、利辛县自来水厂均取用地下水为水源;利辛贾 桥水厂、蒙城第三自来水厂、常兴自来水厂取用茨淮新河水源。本次规划港区不 涉及5个取用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同时规划的码头利用岸线不在茨淮新河水源 一级和二级保护区范围内。(5)亳州市港各港区临近的耕地、湿地、林地、基本农田。1.6 环境影响分析161水环境影响评价小结规划的各码头顺岸式布置,各港区规划建设对所处河段的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较小。规划实施不会对涡河及茨淮新河岸线稳定性、水流流态、泥沙冲淤、滩地 演变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新建港区设计和建设时必须注意排水管网的建设,充分利用市政污水处理 能力;在市政污水尚不具备处理条件的港区,涡河航道港区污水必须自行处理达 标后部分回用,多余部分可排入涡河,茨淮新河航道港区废水禁止排放,废水可 依托罐车清运至区域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到港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油污水应 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随着港口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港区职工人数将进一步减少,同时各种环境保 护措施也将更加先进。规划实施后,港口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还可能进一步削减。 只要能够采纳港区生活污水治理措施的相关建议,并配套相应设施,基本不会给 涡河、茨淮新河水质造成污染影响。茨淮新河为淮水北调清水通道,且涉及到安 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因此,本次评价要求茨淮新河航道规划作业区、码头各类污 水应由罐车清运至区域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得排入茨淮新河及其支流水 系。规划实施后,在取水口上下游保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安全距离内取消规划 岸线布置。危险品码头岸线布置在该作业岸线应尽量远离水厂水源取水口,并做 好污染防治与风险应急措施。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正常运营情况时对临近下游的 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无影响。同时,应加强其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措施。1.6.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小结本轮规划中粉尘排放量最大的作业区在采取除尘措施后,即本轮规划预测的 低方案模式下,颗粒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燃1小时均值均满足大气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一次值。预测范围内PMIO在叠加区域削减源的环境影响后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 -20%,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改善。163声环境影响评价小结对于港口装卸作业噪声,集装箱码头、件杂货码头和散货码头昼间的噪声防 护距离分别为88m、45m、40m,夜间的噪声防护距离分别为260m、141m、123m。 通过对规划布局与居民集中区的关系识别,规划实施过程中对港区作业区对港区 周边居民区声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噪声预测可知,疏港道路两侧70m内区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 影响,因此,为避免及减少疏港公路运输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影响,提出以 下预防和减缓措施:(1)规划疏港通道在具体选线过程中应尽量避绕居住区、学校、疗养院等 声环境敏感目标;(2)疏港通道在具体设计中应进行工程方案比选,优先采用地道、路堑形 式,并考虑足够的达标防护措施;(3)建议规划部门进行功能区规划和城市规划时,应重视拟建项目的影响。 具体应满足如下要求,以避免对沿线功能区造成不利的噪声影响:(4)建议规划部门进行功能区规划和城市规划时,应重视集疏运通道的影 响。应对沿线地区的功能加以限制,禁止在沿线噪声超标区内新建疗养院、学校、 医院、居民区等声环境敏感目标。道路两侧尽量布置仓储、工厂、绿化等用地类 型,临街建筑物要合理规划布局以避免对沿线功能区造成不利的噪声影响。16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亳州市垃圾处理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港口生活垃圾处理的容量需求。各港 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清运车、清扫车、垃圾箱等。(2)亳州港产生的危险废物应严格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加强登记、管理。 建议港口企业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转 移联单管理办法与安徽省、亳州市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签订接收协议。 165环境风险分析根据历史事故统计和风险识别,结合本次港口实际情况,亳州港可能发生的 风险事故主要是油品运输码头船舶碰撞或误操作引起的溢油事故、普通散杂货码 头船舶碰撞引起的燃料油泄漏事故、油品/仓储区泄漏事故。亳州港溢油事故最大泄漏量约为IOt,水上溢油主要为小规模溢油事故。从 溢油发生到9.34min以前为油膜的惯性扩展阶段,9.34min24.39min为粘性扩 展阶段,24.39min312.97min为表面张力扩展阶段。丰水期时,油膜的最大扩 散距离为溢油事故发生点下游59407.04m范围内;枯水期时,油膜的最大扩散距 离为溢油事故发生点下游16217.39m范围内。在丰水期油膜到达引用水源地上游 二级保护区边界时间为30分20秒,油膜厚度为0.061mm;到达上游一级保护区 边界时间为40分52秒,油膜厚度为0.039mm;到达取水口时间为46分11秒, 油膜厚度为0.032mm。为保护水体水质,必须通过严格的环境管理,尽量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并 通过建立有关制度、完善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和制定溢油应急计划,采取适当的 控制溢油事故措施,以控制溢油事故的污染。码头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立即启 动溢油应急计划,采取事故应急措施,降低溢油事故对环境的影响。1.7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本次规划环评提出的相关环保措施建议在审查后可纳入规划文本。(1)进一步明确建设绿色生态港的目标,把循环经济和景观港的要求切实 融合到港口的发展战略中,把生产高效、生态和谐的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思想贯彻 到港口建设的全过程。(2)在本轮规划修订阶段,在新建港区设计和建设时必须注意排水管网的 建设,充分利用市政污水处理能力;在市政污水尚不具备处理条件的港区,涡河 航道港区污水必须自行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多余部分可排入涡河,茨港新河航 道港区废水禁止排放,废水可依托罐车清运至区域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到港船 舶产生的生活污水、油污水应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3)为了防止粉尘污染,在散货装卸作业机械设备上采用封闭式廊道或半 封闭式运输系统和集尘器,在卸船机抓斗、料斗卸料口、皮带输送机交叉处设置 喷水抑尘装置,选用雾化喷嘴,喷洒雾化薄膜;露天散货堆场配置喷淋设施,设 置满足堆场覆盖和高度的自动喷头,增加表面货料的颗粒比重和粘性,并对堆场 进行篷布覆盖,减少起尘;对运输车辆设备进行改造,实行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 减少出港车辆运输中对空气造成的污染;采用绿化设施进行隔离,减小风速和吸 滞粉尘,在不影响作业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绿化面积,选择速生高大、适合本地 环境的植物;通过安装防风网控制堆场区域内的风流场,减小堆场风速和粉尘运 动量。(4)建议在作业区卫生防护距离内、堆场边缘应设IOm左右宽的防护林带; 加气泊位及储罐区的卫生防护距离内和码头前沿应设812m防护林带。防护林 带的设置应考虑与港区其它绿化以及河滨景观带之间的协调,。(5)合理安排码头施工期,适时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开展水生生态影响监 测,制定珍稀水生动物意外伤害应急救护预案,落实生态修复和增殖放流费用。(6)亳州港本轮规划实施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耕地,选址时应尽量少占耕 地,对于耕地占用情况,严格遵守“先补后占,占一补一''的原则,先补充与占用 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再实施相关建设内容。1.8 评价结论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的规划布局和规模总体符合中国水生生物资 源养护行动纲要、安徽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182030年)、引江济淮规划、 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8年修 改)等,修订后避让了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岸线,并经过资源整合和功能 优化,缩短了总体港口岸线的长度,并将与亳州城市生活矛盾比较突出的港区功 能进行了修订,规划修订从环境保护角度具有积极的意义。规划实施的资源需求与亳州市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港口建设和营运期间的 污染物排放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显著不良影响。在落 实规划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事故预防与应急措施后,规划港 区的环境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涡河亳州段无饮用水源取水口,茨淮新河亳州段 设置有3个取水口,这对亳州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实施应严 格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生态保护方案,并指导和约 束涡河、茨淮新河岸线的合理开发。规划实施不得恶化涡河、茨淮新河河道水质, 不得影响涡河、茨淮新河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交通 运输效益,提高岸线资源利用效率,与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和生态绿色港口的目标 一致。在对规划方案进行局部调整和优化、对岸线功能进行适当修正、解决部分 规划不协调问题、严格落实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环境风险事 故应急能力,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减缓生态影响的基础上,规划的实施不会给 亳州市环境承载力带来较大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环 境保护角度分析,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具有环境可行性。

    注意事项

    本文(亳州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