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4311105
资源大小:21.0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仑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工作方案.docx
足北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志愿服务工作实际,以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为核心,以“志愿北仑和谐共创”为主题,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效培育“人人参和志愿服务、人人共享志愿服务”的社会志愿服务文化,着力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体系、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夯实志愿服务基层基础,强化志愿服务工作保障,优化志愿服务环境,完善以党政统筹、共青团主导、全民参和、社会支持、规范化管理、制度化保障为基本格局的具有北仑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三、工作内容和分工(-)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1、优化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实施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构建两级志工委工作制度,完善区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协调管理职能,逐步建立街道(乡镇)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全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协调解决制约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各种问题。发挥共青团组织作为志工委办公室的统筹指导、牵头协作的枢纽作用;充分发挥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职能和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组织管理好各自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服务优化环境,共同为推动全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创建良好条件。(团区委、区综治办牵头,区民政局、区文明办、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外口办、区级有关部门参加)2、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以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志愿者组织建设,着力完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区志愿者协会为龙头,街道(乡镇)志愿者分会、直属志愿服务大队为主体,社区(村)志愿者之家(服务站)、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队(服务站)为主干的指导体系建设,增加各级志愿者组织在社会联络、组织整合、项目推动、资源吸取等方宁波市北仑区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工作方案为深化贯彻宁波市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工作方案和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看法的部署和要求,依据仑委办201246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和各有关单位工作状况,现就宁波市试点项目、北仑区2012年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建设项目一一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目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和”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人民成家立业、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随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奇妙生活的生动实践,是新形势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志愿服务组织可以有效介入社区建设管理、协调城乡社会融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同时,可以有效连接党政和社会资源,在社会自治各个领域发挥主动作用。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定会为我区社会建设供应有效支持,必定会为北仑实现“领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华蜜奇妙新家园”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供应强大动力。二、总体目标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依据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要求,立5、培育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志愿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充分发挥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和非注册志愿者的重要作用。以社会志愿服务项目为重点来引导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公益创投的工作模式,通过项目外包、资金保障、过程限制、绩效评估一系列机制来有效吸引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参和,扶持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提升服务实力和组织管理水平。以志愿服务公共资源共享作为纽带,建立面对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评优评先机制,同时,以集中入驻、托付经营、场所共享等方式吸引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参和管理、运营部分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有效联系凝合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依据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加强对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规范其招募、服务、运行等环节,加强对民间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的引导教化工作。(区民政局、团区委牵头,区文明办、区综治办参加)(二)建立完善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体系1、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开发机制。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调查探讨和开发设计,设计制作北仑区志愿服务项目指导书目,加大对基层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力度。依据“群众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开发志愿服务项目,主动拓展和创新志愿服务领域,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着力开发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有效推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和经常性项目,又不断开发具有行业特点、领域特点的特色项目和短期项目,逐步形成覆盖全区城乡、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不同群体须要的项目体系。(区民政局、团区委牵头,区综治办、区文明办、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外口办、区级有关部门参加)2、深化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围绕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推动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和专业化建设,进一步细化服务分类,整合党政机关、驻仑部队、驻仑高校、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行业系统等专业人才资源,推动专业面的功能。加快推动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完成区志愿者协会硬件环境改造,强化人员和经费保障。打造10个北仑区志愿者招募基地、10个区级志愿者服务示范基地,10个区级志愿服务驿站建设,深化志愿服务有形依托。(区综治办、团区委牵头,区文明办、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外口办、区级有关部门参加)3、深化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和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相适应,依托新型社区,借助综治工作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整合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资源,全面推动社区志愿之家(服务站)建设,形成志愿服务品牌突出、规范管理程度较高、社会效益较好、地区发展比较均衡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志愿者之家的建设,实现覆盖率100%。建立志愿者之家固定的阵地,以志愿者之家为核心组建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制定长效化制度推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教化、活动开展,构建“阵地、组织、机制”三结合的志愿者之家工作体系。(团区委、区民政局牵头,区综治办、区文明办参加)4、强化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组织。深化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行动,推动各区域、各行业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以村(社区)、规模企业为重点,以和谐促进会等融合组织为依托,以注册、自愿和有组织服务为主要形式,全面建立区、街道(乡镇)、村(社区)和规模企业三级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组织。2012年全区外来务工人员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5000人,外来务工人员100人以上的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300人以上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组织建成率达到50%。拓展志愿服务项目,主动打造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品牌。规范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落户积分和相关激励工作。(区外办牵头,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公安分局参加)源的运用效率。(区民政局牵头,团区委、区综治办、区人力社保局、区级有关部门参加)5、强化志愿服务项目实施规范。推行志愿服务协议制度,规范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对可能危及人身平安、身心健康的,供应连续两个月以上专职志愿服务的,为大型社会活动供应志愿服务的,组织志愿者在行政区域以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涉及境外人员的等五种情形实行志愿服务书面协议制度。实行高风险志愿服务强制保险制度,在高风险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办理和风险程度相应保额的人身意外损害保险。(区综治办、团区委牵头,区人力社保局、各保险企业、区级有关部门参加)(H)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体系1、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以宁波市志愿服务条例为依据,出台北仑区注册志愿者管理方法和北仑区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管理方法,规范调整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运行、评价,提升志愿者注册率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规范程度。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申请、实施、协议、评估、考核和嘉奖等一系列环节,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的高效管理。(团区委牵头,区综治办、区文明办参加)2、完善志愿服务信息化工作制度。结合宁波才智城市建设,构建特色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涵盖志愿者服务计量、志愿服务信息共享、志愿服务活动集结的制度规范,打造“注册便利化、服务模块化、运行才智化”的志愿服务工作信息化平台,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在志愿服务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之间的无缝链接,建立健全电子化、效率化、人性化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志愿者卡、证(志愿者证)、网(志愿者网)、线(志愿者热线)、心(志愿者服务中心)联动机制,实现全区注册志愿者的电子化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壮大平安建设、生态环保、金晖助老等专业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相连接,推动医疗卫生、社会维稳、抢险救灾、心理救济、综合保障5个大类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深化应急救援志愿者储备库建设,切实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区综治办牵头,团区委、区红十字会、区慈善总会、区卫生局、区文明办、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区级有关部门参加)3、强化志愿服务项目培育的媒体平台和阵地依托。推动建立资源共享的志愿服务项目媒体合作平台,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等媒体向社会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服务需求、整合社会资源,以媒体互动的形式建好特色的媒体帮办志愿服务站。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培育的阵地建设,激励和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公共服务场所和医院、福利院、养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青少年宫等公益事业单位创建长效的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基地,更加广泛地搭建志愿服务项目生成平台。(区委宣扬部、区民政局牵头,区旅游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交通局、区城管局、区广播电视中心、团区委、宁波日报开发导刊编辑部、区级有关部门参加)4、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和需求对接机制。建立全区统一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发布和服务供应对接平台,并建设和之配套的区志愿服务信息集成后台保障体系。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生成机制,支持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志愿服务需求进行调查评估,确定志愿服务项目,刚好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布和人员招募机制,突破志愿者的隶属队伍关系限制,激励志愿者在志愿者组织的统筹支配和合理调配下,依据自己特长和意愿,自主参加专业团队,主动承接服务项目,提高志愿服务资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健全荣誉管理。(区人力社保局、区外口办、区教化局牵头,区文明办、团区委、区综治办、区文广新闻出版局、区民政局参加)四、保障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工作组织保障,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组建项目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各相关责任部门要依据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部门和人员,强化基层基础,细致部署落实,形成上下左右联动机制,全面推动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主动作用。2、强化项目实施。各单位要结合宁波市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工作方案甬社管20129号、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看法仑委办201246号文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创建性地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设计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工作载体和项目,分解工作任务,细化目标要求和时间进度,有效加强工作指导。要有效收集、整理、反馈和沟通相关信息,动态把握实施进度,全面评价实施效果,客观分析发展状况,为下一步推动供应科学的依据,务求实效。3、强化考核督查。推动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细化任务分解,落实量化考核指标,牵头单位要切实肩负起组织协调责任,责任单位要切实发挥功能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形成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培育机制工作考核和工作督查机制,做到日常督查和整体考核相结合,在全过程督查的基础上确保任务顺当完成。管理。(区经信局、团区委牵头,区综治办、区文明办参加)3、构建志愿服务资金保障制度。完善包括财政支持、社会捐助、组织自筹在内的多元化志愿服务资金保障体系,加大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对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探究“政府购买服务”、“资助服务项目”等方式,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和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有机连接。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投入,规范和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运作,开设针对志愿者的表彰嘉奖、医疗救助、抚恤安置等工作机制。(区财政局、区综治办牵头,团区委、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市文明办参加)4、完善专业化培训制度。制定志愿者培训工作标准,构建分级分类志愿服务培训体系。筹建区级志愿者学院,建立相关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联合驻仑高校共建志愿服务培训基地,重点提升志愿者专业化服务实力。加强志愿者骨干队伍培训,发展壮大以基层团干部、专职社会工作者和长期参和志愿服务的资深志愿者为主体的骨干队伍,着力提升业务骨干的项目策划协调和组织管理实力。探究志愿者分级轮训机制,加强通用学问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实力培训,切实提升志愿者学问技能水平。(团区委、区文明办牵头,区人力社保局、区综治办、区民政局、区红十字会、区慈善总会、区公安分局参加)5、完善普及化保障激励机制。强化对志愿者的综合激励,发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志愿者激励机制建设上的作用,加强对志愿者的正面引导。制定落实志愿服务激励政策,对于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在就业创业、积分落户、享有公共服务方面赐予优先,将培育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和实力纳入学校素养教化内容,制定措施激励十六周岁至十八周岁的青少年参加累计一百小时的志愿服务。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社会评价体系,建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