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科研》读书心得.docx
手把手教你做科研读书心得关于教科研的重要性,相信我们一线教师都非常清楚,但是大家第一反应也许是它跟评职称,选名师密切相关。实际上,教研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钱伟长说过“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他的这番话揭示了研究之于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所说,教育科研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我们教育本身的需要,或者说科研就是教育本身。事实上,从身边许多名师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成功的秘诀惊人的相似一一他们特别喜欢做科研,科研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个人成长的一条捷径。我是一个从教14年的高中英语一线教师,先后参与过两次市县级课题研究,但对于科研工作一直是一知半解,好多细节更是稀里糊涂。为了加速我个人的专业成长,有效开展英语学科组的教科研工作,这两年我也尝试申报参与了郑州市级课题研究。在进行教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惑:如何进行成员分工、如何撰写课题中期报告、如何搜集研究素材、如何把教科研工作与自己的学科教学工作融为一体等等。正当我们迷茫之时,胡远明主任手把手教你做科研一书,正好解答了我心中积存多时的诸多困惑。刷新了我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更新了课题研究的观念,让课题研究概念混沌模糊的我逐步走出了迷雾,看到了阳光。手把手教你做科研一书一共分为6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通过具体的案例、朴实的语言,让我们对如何选题、如何立项、如何选用研究方法、如何收集材料、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如何进行课题结项等,都有了十分清楚的认识,有效解决了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困惑。我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研读完毕,收获颇丰,感触颇多,在这里给大家简要分享一下:首先,它让我更新了对中小学广大教师的科研工作的认识。谈到科研,很多一线老师都觉得很神秘,很高深,似乎只有专家,学者和教授级别的人才有资格搞科研。这本书揭开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我们的教科研工作中小学广大教师的科研就是基于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研究就是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立足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立足于自己的作业建设,立足于自己的户外基地活动,立足于自己的课程开发和社团活动等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留意自己的教学,认真梳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的有价值的小问题。其次,它让我清楚了选题的标准。关于如何选题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问题,因为以前总是想着,怎么样选出一个新颖点的课题?怎么样包装的高大上一点,一下能让评委老师眼前一亮,立马通过。可以说很多时候我的选题都准确地跳入了胡主任的选题十大雷区(97-99页),尤其是雷区之二(问题难产)和雷区之三(臆想课题)。要么问题不聚焦,要么就是根据新形势凭空想象一个研究方向,根本没有基于自己的教学实际。看了第二章,我明白了选题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题要来自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与教学与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2)选题应具有问题性,要求问题必须明确具体。(3)选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及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要可控制。通过丰富的案例,尤其是一个课题的四次修订过程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课题的问题的基本特征:一是真问题。问题要真实,这是课题研究的底线。它必须是透过日常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现象捕捉到现象背后的真实问题。二是小问题。对于我们一线老师而言,我们每天面对的大多是细节问题和琐碎问题,这就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小问题同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三是自己的问题。课题研究工作是为了自己有效开展工作,而不是为了别人而研究课题。四是具体问题。问题应该是具体的,清晰的,而不是抽象的或模糊的。我们可以逐条表述,这样更为条理。再次,它让明白了如何科学地进行课题成员分工。我本人也做过两个课题,对于成员分工以往都是很笼统的概括一下,比如成员A负责开题报告和结项报告,成员B负责调查问卷和分析结果,成员C负责学生动员D负责过程性材料的整理等,这些看起来是有分工,但是并不科学,也不具体,成员之间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合作,不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我比较喜欢胡主任在150页关于课题分工的形象比喻一一吃甘蔗:每人只是吃了其中的一小节。事实上,甘蔗的每一节滋味是不太一样的,因此他们也就只能品尝到自己所分得的那一节甘蔗滋味,至于其他部分甘蔗是什么滋味就无从知晓了。作为课题组的老师们来说,每一个人都应该熟悉和了解该项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并积极参与其中的问题解决和探索,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技能和专业素养。胡老师给出了解决办法:以子课题的形式,把课题的研究内容的几个方面分配下去,让每一名课题组成员都承担一项子课题,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这样分工比较明确,而且每一名成员都参与了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每个方面内容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题。每隔一段时间,课题组成员就可以在一起研讨,分别就所研究的子课题进行交流与沟通,交流和分享好的做法与经验,同时也要提出子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因此,课题组既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这样,课题研究中课题组的老师们才会真正尝到研究带来的快乐和专业成长的自信。最后,它让我了解了结项报告的核心部分。每一个进行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渴望自己的课题如期结题,收获成功的喜悦,然而由于对于课题研究了解不足,结项报告不理想,导致课题夭折的情况时有发生,胡主任在书中明确指出结项报告核心部分是主要做法和经验,需要我们重点去梳理,把它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表达清楚。同时他总结了七大致命伤,提醒老师们一定要避免:(1)实践缺失。主要体现在主要做法和经验部分的内容不够详实,问题解决策略或者方法不够具体(2)案例堆砌。主要体现在主要做法和经验往往数不清,道不明,只是贴了大量的案例。(3)工作总结。主要体现在把工作和研究混为一谈,把结项报告的内容等同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只是把一年来的工作,不管跟课题是否相关,统统总结了一下。(4)内容混乱。主要体现在序号混乱,格式杂乱,排版不规范,图片或案例插入随意等。(5)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背景,研究过程,主要做法和经验和研究成效等核心内容不一致。(6)拼凑字数。主要体现在把开题报告的东西全部照搬,案例或课例太长,参考文献太多。(7)拒绝查重。主要体现在完成结项报告后不主动查重,盲目自信,让自己的重复率接近临界点30%,导致一票否决。我们在认真了解了这些误区后,就会在自己进行撰写结项报告时,有意识的去避免,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增加通过的机率。这本书真的是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指路明灯,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的鲜活案例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有效进行科研工作。学习完手把手教你做科研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选课题没那么难了,它与我们的工作实际很近,完全可以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分工明确了,以子课题的形式逐步分解,这样才能有效推进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体问题,分析问题,然后采取策略,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它真的值得每一个想要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反复拜读,一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