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铁基锥齿轮模具设计.doc
¥毕 业 设 计论文题目:粉末冶金铁基锥齿轮模具设计 。学 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05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助 教 (2009年5月)宜春学院教务处制目 录1、毕业设计任务书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3、资格审查表4、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5、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6、毕业设计说明书 7、外文资料译文8、外文资料原文?;宜春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题 目: 粉末冶金铁基锥齿轮模具设计 -学 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教研室: 机电工程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5 机制(1) 学 号: 03 姓 名: 张 丽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陈鹏 职称: 助教 教研室主任: 陈敏 审核日期: 说 明1. 毕业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教研室审定,下达到学生。2. 进度表分前、中、后三期由学生填写,每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论文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3.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4. 本任务书在毕业论文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内容根据以下零件图设计粉末冶金模具:粉末冶金是一门制造金属与非金属粉末和以其为原料,经过压制、烧结及各种后续处理工艺制取金属材料和制品的科学技术,它是一项以较低的成本制造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的技术。应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齿轮制品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齿轮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一致性。模具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铁基齿轮的模具设计。设计任务:完成铁基齿轮的模具设计,粉末冶金产品齿轮见产品零件图。设计要求: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齿轮的精度要求。二、研究方案、目标研究方案:1. 粉末冶金模具总体方案设计2粉末冶金模具总体结构的拟定3各模具零件尺寸的设计计算。研究的目标:1. 根据产品零件设计产品的若干副模具,并完成模具总装。2.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并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3.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CAD和三维软件(pro/e或UG)设计模具的能力。三、 读书目清单1.熊春林主编.粉体材料成形设备与模具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胡城立主编.材料成形基础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周曦亚主编.复合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戴枝荣主编.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I)-工程材料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印红羽主编.粉末冶金模具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四、毕业论文进度计划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止日期备注1开题报告前期2 学习相关知识,查阅资料,翻译外文资料1份(1000字以上,并附资料原文)中期3学习粉末冶金模具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粉末冶金冠齿轮模具设计。撰写论文初稿后期6初稿送指导老师审阅,并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058答辩交纸质论文3份,电子稿光盘1份五、主要参考资料1.熊春林主编.粉体材料成形设备与模具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胡城立主编.材料成形基础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周曦亚主编.复合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戴枝荣主编.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I)-工程材料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印红羽主编.粉末冶金模具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六、毕业论文进度表(本表由学生填写,每期分别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前 期( 01月 16 日至01月 22日)学生主要工作:选择一个比较感觉有兴趣的设计题目,选定之后查找一些资料,随后理出一个大致的思路并编写好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中 期( 01月23日至05月08日)学生主要工作:大量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包括中英文资料,随后对粉末冶金技术进行了解,再深入学习粉末冶金模具设计原理与方法,在确定产品的模具设计方案,选择最优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按照思路收集资料并绘制好自己设计所有的图纸。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后 期( 05月09日至 05月30日)学生主要工作:开始编写毕业设计的初稿,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对粉末冶金模具进行设计计算和结构分析,在此期间就老师和同学提供的设计建议进行改进设计,最后定稿后进行答辩。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七、其他(学生提交)1开题报告1份 2外文资料译文1份(1000字以上,并附资料原文) 3论文1份(理科4000字以上,文科6000字以上)4. 设计图纸一套 指 导 教 师: 教研室负责人: 学生开始执行 任务书日期: 学生姓名: 送交毕业设计日期 宜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粉末冶金铁基锥齿轮模具设计 学 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教研室: 机电工程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5机制(1) 学 号: 03 姓 名: 张 丽 指导教师: 陈 鹏 填表日期: 2009 年 01 月 22 日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航空、航天、电子、汽车以及先进武器系统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除了要求材料具有一些特殊性能之外,还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强度、刚度、耐磨、耐热、吸收振动、低摩擦等性能。由金属基粉体材料制备的零部件如齿轮、链轮、轴套等,在工业上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使金属基粉体材料成形的模具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也加强了对这方面模具研究的投入与开发。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成形加工工程中,模具逐渐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模具是实现粉体材料成形的关键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毛坯或成品零件是材料成形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产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通过对粉体成形模具的设计,能够更深层次了解粉末冶金制备工业零件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模具设计经验,为以后从事机械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1.我国模具发展现状 80年代以来,中国模具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这些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集体和私营的模具企业在广东和浙江等省发展得最为迅速。例如,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从事模具制造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多达数千家,成为国内知名的“模具之乡”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为了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纷纷加入了对模具制造的投入,例如科龙、美的、康佳和威力等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多集中于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现已有几千家。例如,江苏无锡的微研有限公司为一日本独资企业,员工有200余人,拥有精密数控模具加工设备60余台,1998年其模具产值超过2亿元。中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内已能生产精度达2微米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最多已达160个,寿命12亿次。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现在已能生产48英寸电视的塑壳模具、大容量洗衣机的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模具。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国内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等。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方面,国内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及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在汽车模具方面,现已能制造新轿车的部分覆盖件模具。其他类型的模具,例如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铝合金和塑料门窗异型材挤出模等,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可替代进口模具。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等等。特别在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技术上存在明显差距,这些类型模具的生产能力也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而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2.我国模具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在中国,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具在制造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认识到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许多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发展,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从事模具技术研究的机构和院校已达30余家,从事模具技术教育的培训的院校已超过50余家。其中,获得国家重点资助建设的有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机电研究所精冲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郑州工业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模具的电加工和数控加工技术、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技术、新型模具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中国模具的工业调整发展。1999年中国大陆制造工业对模具的总市场需求量约为330亿元,今后几年仍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对于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需求的增长将远超过每年10%的增幅。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自民用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包括粉末冶金模具行业在内的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家电及相关产业配套的粉末冶金制品的配套量都有快速的增长,其中以冰箱与空调压缩机配套量的增长更为突出。随着粉末冶金制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其他与粉末冶金相关产业如缝纫机、通信、电动工具等多个领域中粉末冶金配套量的增长也不可忽视。这就推动了粉末冶金模具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轿车产量少、品牌杂,这使得中国的粉末冶金模具行业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目前,家电的冰箱和空调压缩机粉末冶金模具仍占有较大的比例。今后随着粉末冶金模具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主机用户对粉末冶金模具技术认知程度的提高,粉末冶金模具使用范围将得到扩大,使用比例也将提高,国际汽车零部件厂家在中国采购力度的加大,市场对粉末冶金模具的需求量将更大。早在1989年,在国务院颂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模具被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首位。1997年以来,又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开始对部分模具企业实行了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所有这些国家对模具工业采取的优惠政策也将对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未来粉末冶金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家电工业、摩托车工业、汽车工业的相继兴起与发展,中国的粉末冶金模具制造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世界范围内,粉末冶金模具制造技术及模压制品成形技术仍处于成长期;而对中国来说,粉末冶金模具制造技术与模压制品成形技术处于导入期。通过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开发创新相结合,中国粉末冶金模具产业和技术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未来粉末冶金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信在“十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4)电火花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80%左右。(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真空热处理。模具表面处理除完善应发展工艺先进的气相沉积(TiN、TiC等)、等离子喷涂等技术。(7)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8)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三、 本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是粉末冶金铁基齿轮模具设计,包括阴模、模冲、芯杆、模套的设计,并根据该齿轮在实际应用的具体要求选用压制成形设备。四、 本课题研究方法:1.利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收集粉末冶金模具的相关资料;2.利用机械手册和相关书籍合理选用齿轮参数;3.结合产品的实际需求绘制齿轮产品零件图,确定产品的结构、相关尺寸和精度要求;4.模具强度验算,模具能完成压制的强度条件是其承受的最大压应力不超过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保证模具不会受压制力而破坏。5.根据以上条件用CAD绘制图纸,用pro/e进行齿轮模具的实体建模并装配。五、 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1.研究的目标:了解粉末冶金模具设计;2.主要特色:铁基粉体材料模压成形齿轮已经被用于很多高精密工业领域。这种齿轮材料增强体主要是无机物和其它金属。以这种材料压制成形的齿轮有如下优点:(1)高强度比、高模量比;(2)热胀系数小,尺寸稳定;(3)良好耐磨性和高温性能(4)良好抗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5)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在设计模具时,主要考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3.工作进度:在设计初期,大量的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大量参考文献中有关机械设计、粉末冶金模具设计等方面的资料,完成复合模具结构设计;在设计中期,初步定下设计方案,并对所研究的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最后开始设计,绘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六、 参考文献:1.熊春林主编.粉体材料成形设备与模具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胡城立主编.材料成形基础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周曦亚主编.复合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戴枝荣主编.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I)-工程材料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印红羽主编.粉末冶金模具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7.李建军主编. 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CAD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20048.刘博主编. pro/模具设计典型案例详解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李云鹏主编. 模具制造工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0.行业机械频道. 中国模具工业技术发展现在及其方向分析R 北京. 200711.孙桓主编. 机械原理M.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12.杨宏亮等.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原理及应用A. 西安: 陕西金山集团模具公司. 200613.陈晨等. 粉末冶金模具设计中的影响因素A. 株洲: 湖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00014.韩凤麟等. 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热处理R. 上海:中国机械协会粉末冶金分会. 2003 15 . 殷国富主编. UG 产品设计实例精解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宜春学院 2009 届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表题 目粉末冶金铁基锥齿轮模具设计学生姓名张丽专业机制班级05机制1学号03检查内容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开题报告 外文资料翻译中、英文摘要软硬件验收设计(论文)期间考勤情况累计旷课时间学生自查说明学生签名: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说明是否进行答辩及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成绩 年 月 日宜春学院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责任,其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 期: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宜春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 宜春学院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论文题目: 粉末冶金铁基锥齿轮模具设计 学 院: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05级 姓 名: 张丽 指导教师: 陈鹏 职 称: 讲 师 (2009 年 5月)宜春学院教务处制粉末冶金铁基锥齿轮模具设计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 张丽指导老师: 陈鹏摘要:粉末冶金是一门制造金属与非金属粉末和以其为原料(复合材料),经过压制、烧结及各种后续处理工艺制取金属材料和制品的科学技术,它是一项以较低的成本制造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的技术。本次毕业设计主要介绍粉末冶金模具设计的一般过程,是针对铁基齿轮这个具体产品来进行设计的。在设计中进行的一些工作有:产品材料选择,压制设备选择,设计参数选择(像烧结收缩率、压制回弹率),模具尺寸及精度计算,模具材料选择,热处理分析,模具结构分析及选用,模具成形及装配,图纸的绘制。其中,模具成形及装配是借助于pro/e三维软件进行的,摆脱了复杂零件模具设计的复杂,减轻了工作任务。再把三维模具零件图向二维工程图转化。在设计工作中,图纸的绘制有很大一部分在二维AutoCAD软件中进行,像尺寸标注,标题栏创建,示意图绘制。关键词:粉末冶金、模具设计、结构分析、装配。Abstract: Powder metallurgy is a technique, which uses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powder (composite) to produce metallic material and parts through compction, sintering and post treatment, and which is used for forbricating high performance ferrous parts at a low cost. This graduation design primarily introducted the general process about the mould design of powder metallurgy, it carried on the design work to a concrete product what is the gear with iron base. In the course of design, some jobs which were launched included the choice of product material, the choice of repressive device, the choice of design parameter( for example, the shrinkage from the sinter and rebound proportion after compaction ), mould dimension and precision calculation, the choice of mould material, the heat treatment analysis, the analysis and choice of the mould construction, the mould shape and assemble, the drawing. Among these, the mould shape and assemble were finished by means of pro/e software. It unloaded the complexity of the mould design to the complex part, and relieve the assignment. Then, the pro/e software trans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uld part into two-dimensional engineer drawing. In the course of design work, the drawing mostly finished through the AutoCAD software, for example, the label of the part size, the creation of title column, the drawing of the other schematics.Key word:Powder metallurgy, mould design, construction analysis, assemble.目录1. 绪论1模具的发展历史1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及前景1 粉末冶金模具制造工艺的一般步骤3 2.粉体模压成形与压模设计概述4 模压成形原理及过程4 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 4 压制过程中粉末运动规律5 渐开线直齿轮模具设计分析 73模具设计及计算9 产品参数化建模与工况分析 9 产品精度分析与工艺确定10 粉末冶金压制设备的选择 11 成形模具参数设计12成形模结构设计14模具材料的选择15 4. 基于pro/e的齿轮模具结构优化设计 16 产品零件的pro/e建模16 产品零件的pro/e模具成形及生成工程图17 模具装配245粉末冶金模具的热处理 276.全文结论27参考文献29致谢30 外文资料译文 31外文资料原文 321.绪论 模具的发展的历史模具是一种古老的成形工具。利用“型”或“模”的概念,以制造器件,它可追溯到陶器、青铜器时代。形成“模具”的概念,即作为工业产品生产的成形工具,则是近100-150年之间逐步形成的概念。形成模具工业化生产,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即:手工制造阶段,主要工具为锯、锉、凿和锤等;半机械化和机械化阶段。此时,车床、刨床已成为模具制造的主要机床。当应用铣床、磨床制造模具时,则模具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的初始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约上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专门为汽车制造冲模的模具厂。此后,研发成功了多种模具成型件,所用材料为高速钢,C12,硬质合金等。同时,还研发成功了电火花加工与成形磨削加工配套工艺。还制订了模具零部件标准,逐步形成了模具标准件专业化生产体系。从1975年开始,由于计算机现代化机床工业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模具标准化为基础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现代模具生产体制,普及了模具CAD/CAM/CAE系统。同时,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了上万个模具厂或与之相关,相配的材料、标准件、机床等工业企业。从而,在工业国家相继建成了模具工业体系。 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及前景粉末冶金制品工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层出不穷,瞬息万变,当前正在致力于研究与开发将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密度提高到cm的制造技术和粉末原料,预计2010年以前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实际上,现在些粉未冶金零件的密度己达到了cm,例如法国Sintertech生产的同步器环。当前值得注意的一些技术发展动向是:温压、模壁润滑、高温烧结、金属注射成形、烧结硬化及软磁复合材料等。对粉末冶金机械零件行业而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温压是最重要的技术进展之一。据瑞典赫格纳斯公司估计,全世界用温压生产的粉末冶金零件己有38种,生产线共有20条,还有20多家公司正在进行试验(见表1)。温压的可能用途见表2。实际上,现在用温压生产的粉末冶金零件远比表1中所列者多。如上所述,台湾保来得公司就己用温压生产40多种零件了。表1 :1996年全球温压的动态美 国欧 洲远 东生产线1064在生产的零件20315在试验的公司一些1010表2 :温压的可能用途应 用优 点螺旋齿输(电动工具)泵轮连杆凸轮链轮同步器毂螺旋齿轮(变速箱)软磁零件增高强度增高强度增高疲劳强度减少磨损增高切削加工强度增高强度增高弯曲疲劳强度较高密度粉末锻造兴起于七十年代初。1981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宣布粉末锻造汽车发动机连杆试制成功,并投入了生产。但是,真正投入大批量生产和使用的是美国的Masco Tech Sintered Components与福特汽车公司,预计到1998年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000万根。到1993年底,这家公司共生产了粉锻连杆2500万根。但是,1994年温压工艺出现后,福特汽车公司认为粉锻连杆不久将达到应用的顶点,最终将为一次压制一次烧结的连杆所替代。他们认为“未来是属于一次烧结连杆的”。在粉末冶金零件生产中,为了减少粉末颗粒之间和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的摩擦,粉末混合料中都添加有一定量的润滑剂,诸如硬脂酸锌等。要除去这些润滑剂始终是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生产中一个难题。能否将润滑剂混入粉末中改为喷涂于模壁上,是长期探索的一条途径。据文献报导,用铁粉(F0000)和钢粉(FN0205,Fe 进行的试验表明,在密度em³cm³的范围内,模壁润滑者比将润滑剂掺加于粉末内者,生坯强度可增高128%127%(对于F0000)和66%139%(对于FN0205),而两者的烧结件强度相差很小,可认为在试验的误差范围之内。现在,美国Gasbarre Products己采用模壁润滑,其系统已在市场出售。烧结硬化是将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烧结过程和借助于通过炉子冷却带时进行淬火硬化结合起来的一项新工艺。在美国MPIF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