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防灾避险”工作情况.doc
市环保局“防灾避险”工作情况近几年来,我市各级环保部门紧紧围绕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护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环保“防灾避险”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稳步推进我市环保“防灾避险”工作。一、环保“防灾避险”工作基本情况我局高度重视环保“防灾避险”工作,着力加强环保“防灾避险”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长效监管和应急管理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和保障能力,制定了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确保环境安全隐患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全力消除污染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市环保局应急办公室是全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受理中心和各类信息指令上传下达的执行中枢。市环保局应急办公室设有专人负责事件处置过程中应急通讯联络,保证市环保局应急领导小组、市环保局应急办公室、专家咨询组、现场调查处置工作小组及相关部门之间信息联络,收集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综合分析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常规监测数据、核设施运行和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及时向上级领导和部门请示或报告、传达各级领导指示、通报事件处理情况等。市、县(市、区)环保局主管局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局值班室等的联系电话应确保24小时畅通。市环保局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接到发生环境事件报告时,应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物、人员伤害、联系人及电话等情况,并立即向市环保局应急办公室或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市环保局应急办公室接到事件通报后,立即判别事件类型(主要类型为一般性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污染事件、生化恐怖袭击事件、辐射污染事件、核电站事件、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和事件的预警级别。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或其他有关领导,并提出处理建议。根据事件的污染与破坏程度,市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在报经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后,向市政府值班室速报,并提出是否向省环保厅报告的建议,经市政府认可后向省环保厅速报。几年来,我市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环境事件,确保了我市的环境安全,维护了我市的社会稳定。(一)坚持重点排污单位每月巡查制度,加大对影响我市饮用水源安全的排污企业、使用放射源企业、产生或处理处置危险废物企业以及其他重点排污单位的巡查力度,督促重点企业制定防范环境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对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情况进行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三)完善应急监测监察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经常排查、定期分析、信息预警、事前完善、随时化解、应急处理、督导检查、责任倒查”的工作机制,确保在预防和处置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快速、有序。其次加强环境监察和监测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购置设备以加强我局环境监察和监测的应急反应和保障能力。二、存在问题在环保“防灾避险”工作中,我市各级环保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环境应急管理及防灾自救的形式不多,防范、互救、自救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环境应急监测、防护设备不足,环保部门自身人员对环境应急管理了解不够,应急自救知识欠缺。(二)环境应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工作须继续加强。(三)一些地方和企业对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视不够,应对突发重特大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四)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所需经费不足,装备少,应急宣传、培训与演习少。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环保部门将加强对于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的培训工作,在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时加强指导,要切实解决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要加强对涉危化工、重金属、电镀企业和废弃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监管,指导企业编制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督促企业在建设阶段就要配备事故应急池、自动报警紧急连锁装置、环境应急监测设备、防护设备,以及防控污染的药剂等,做到防患于未然。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二)各地需要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指挥系统,抓好环境应急队伍建设,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要大力支持,加大环境执法和环境应急管理投入,配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装备(如环境应急监测车辆等)和监测仪器。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使环境应急队伍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三)强化制度,全面落实责任。重点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四)突出重点,有计划的推进培训工作。一是进一步抓好应急管理业务培训,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善预案编制,形成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二是抓好应急演练和宣传。在全市有计划地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同步加大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和专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