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院工程管理毕业设计.doc
前 言四川枣林西镇一级公路新建工程,位于四川省境内。我所编制的范围是K0+000K2+360,本工程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2.36km包括两座圆管涵和一座盖板涵。本设计中我充分的运用了计算机软件,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土方调配我运用了纬地土方调配系统,该软件方便、快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直观的调配土方,成果以土方调配表格的方式呈现,更加直观、准确。横道图的绘制我使用了翰文横道图绘制系统,更加准确的绘制了横道图,运用软件调整施工顺序、缩短工期变得更加方便了,同时还可以形成人力资源曲线,变得更加直观。在预算部分,我运用了纵横软件,这样更方便的查漏补缺,调整造价,同时,取费也更加方便快捷,最终成果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方便使用,不但造价一目了然,还可以充分的了解人工、机械、材料的使用情况,这样有利于造价的控制。1编制说明1.1编制原则(1) 争创精品,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本工程达到内实外美:即工程内在质量优良,外观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色泽一致,表面光洁。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尤其是采用国内外施工新技术和本单位较生疏的新工艺时更应注意。(2) 严格控制工期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工期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搞好工序衔接,力求均衡生产,确保业主要求的合同工期。严格遵守合同签订的或上级下达的施工期限,按照基建程序和施工程序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是施工任务。对工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可根据施工情况,合理组织力量,确保重点,分期分批进行安排。(3) 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组织施工,努力缩短工期。科学安排施工顺序,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安排施工顺序,可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几个施工段,例如施工准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路面工程、附属结构物工程等。在各个施工阶段之间合理搭接、衔接紧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工期,加快建设速度。(4) 重视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5)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尽可能采用流水作业施工方法组织连续、均衡且有节奏的施工,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复杂的工程,应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找出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6) 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尽量减少临时性设施费用;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尽量避免材料二次搬运,正确选择运输工具,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2编制依据(1) 四川枣林西镇一级公路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书;(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3) 公路施工手册、公路桥涵施工手册、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及其他劳动保护法规;(5) 四川枣林西镇一级公路施工现场实际情况;(6) 施工图纸。1.3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 (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5)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 (7)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 (8)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9)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0)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2工程概述2.1工程名称四川枣林西镇一级公路2.2工程概况枣林西镇一级公路新建工程,路线全长5.440Km。本工程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本课程设计起止桩号为K0+000K2+360,全程2.36km,沿途包括两个圆管涵和一处盖板涵,本路段大部分为挖方路段,包括少部分填方路段。设计中尽可能做到土石方填挖平衡,对桥头路基边坡、高填方路基边坡及挖方边坡部分采取浆砌防护措施,对沿河、沿塘路段全部采用浆砌防护的办法,防止水土流失。2.3设计标准2.3.1.主线设计标准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23.0米其中: 中央带宽度: 0.5+2.0+0.5米行车道宽度: 4×3.5 米硬路肩: 2×2.5米土路肩: 2×0.5米2.3.2.线形要素标准平曲线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200米;极限最小半径: 125米;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1500米纵坡:最大纵坡: 6最小纵坡: 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最大坡长: 1200米(坡度为3时) 1000米(坡度为4时)800米 (坡度为5时) 600米 (坡度为6时)竖曲线要素: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2000/14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 1500/1000米;竖曲线最小长度: 70米2.3.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2.3.4.路面设计标准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100KN;2.3.5.道路平面交叉标准平面交叉路线尽可能为直线、并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度。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宜设置为平坡,当条件受限制时,纵坡不大于3。所有的平面交叉口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设置了警告标志、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等,在主要的交叉口还设置转弯车道。 3施工组织机构3.1施工组织结构图 为保证本工程优质、快速、安全的建设,特组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成项目经理部,围绕本工程既定目标,实施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下设一名项目经理和一名总工程师,项目经理配备一名项目经理助理,设置七个部门分管不同工作,其中工程部下设置六个工作队。(详见下图)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预算部财务部材料部工程部质检部技术部临时工程队路基土方队路面施工队拌合站队涵洞施工队排水防护队项目经理助理测量部图3.1 项目部人员岗位职责与部门职能分配3.2施工队伍的选择我们将利用自身优势,组织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精良的施工队伍,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全面履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实施三个统一原则,即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优质高速的完成全部工程内容。4、工程量计算4.1 路基工程4.1.1土方调配见附表14.1.2清除表土 厚度30cm (1)填方路基S=(23+23*1.5h)*h*0.5L=20+20=40m平均高度=(0.52+0.5+4.13)/3=1.72m填方路基清表宽度=23+1.5*1.72*2=28.16mQ=40*28.16*0.3=337.92 m3(2)挖方路基L=100+20+(1620-1440)+1880-1760+2360-2260=520m填方路基清表宽度=23+0.6*1.5*2=24.8mQ=520*24.8*0.3=3868.8m3(3)半填半挖路基L=2360-520-40=1800m半填半挖路基清表宽度=23+0.6*1.5*2=24.8mQ=1800*24.8*0.3=13392m3 合计清除表土Q=17598.72m3 天然密实方=17598.72/1.16=15171.31m3平均运距=(1.8s*1.4+0.56s*0.78)/2.36s=1250m图4.1弃土场示意图4.1.3整修路拱Q=24.8*2360=58528m24.1.4整修边坡Q=2.36*2=4.72km4.1.5零填及挖方路基Q=24.8*20=496m24.1.6本桩利用Q=37886.4/1.16=32660.69m34.1.7远运利用Q=2601.6+836.2+667.7+5241.7+235.6+4148.0+203.4+6127.4+139.9+4492.9=24694.4m3平均运距=(2601.6*56+836.2*60+667.7*18+5241.7*151+235.6*39+4148.0*107+203.4*30+6127.4*182+139.9*20+4492.9*87)/24694.4=120.16m4.1.8弃方Q=32488+11855.0+28673.9+7038.6+112.9+17709.5+2838.3+40485.6+492.9+ 708.6+22362.4=157727.1m3平均运距=(32488*1615+1185*1312+28673.9*1151+7038.6*1000+112.9*710+17709.5*547+2838.3*513+40485.6*846+492.9*1027+708.6*1077+22362.4*1632)/157727.1=947.9m4.2排水工程4.2.1边沟S=0.6*0.6+0.5*0.6*1.5*0.6+0.5*0.6*0.6=0.99m2Q=0.99*2360*2=4672.8m3 图4.2.1边沟示意图4.2.2截水沟S=0.2*(1.8+0.6)*0.6=0.72m2 Q=0.72*(52+1800)=1670.4m3 图4.2.2截水沟示意图4.2.3排水沟S=0.8*0.6+0.5*0.8*1.5*0.6+0.5*0.8*0.6=1.08m2Q=1.08*100*7*2=1512m3/1.16=1303.4m3 图4.2.3排水沟示意图4.3机械碾压4.3.1挖方路段Q=23*2320=53360m24.3.2填方路段Q=(35.43+40.45)/2*20+(40.45+0)/2*20=1163.3m34.4挖路槽挖掘机挖土:Q=23*0.6*2320=32016m3/1.16=27600m3天然密实方自卸汽车运土:Q=23*0.6*2320=32016m3/1.16=27600m3天然密实方平均运距=(1000s*2+1360s*2.18)/2360s=2.1km图4.4 拌合站示意图4.5路面工程4.5.1底基层 石灰土 2-1-7-19 厚度28cm L=2360m宽度=(10-0.28*1.5*2)*2=8.32m拌合:S=18.32*2360=43235.2m2运输:Q=43235.2*0.28=12105.9m3摊铺:S=18.32*2360=43235.2m24.5.2基层 图4.5路面结构示意图水泥稳定碎石 厚度20cmL=2360m宽度=23m拌合:S=2360*23=54280m2运输:Q=54280*0.2=10856m3摊铺:S=2360*23=54280m2平均运距=(1000s*2000+1360s*2180)/2360s=2103.7m4.5.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度=5cm拌合:Q=2*9.5*0.05*2360=2242m3运输:Q=2*9.5*0.05*2360=2242m3 摊铺:Q=2*9.5*0.05*2360=2242m34.5.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度=4cm拌合:Q=2*9.5*0.04*2360=1793.6m3运输:Q=2*9.5*0.04*2360=1793.6m3摊铺:Q=2*9.5*0.04*2360=1793.6m34.5.5.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厚度=3cm拌合:Q=2*9.5*0.03*2360=1345.20m3运输:Q=2*9.5*0.03*2360=1345.20m3摊铺:Q=2*9.5*0.03*2360=1345.20m34.5.6沥青透层Q=95*2*3*2360=134520m24.5.7拌合站安拆Q=1*1/5=1/5座4.5.8培路肩 30cm厚Q=0.75*2*40=60m24.6涵洞工程 图4.6圆管涵示意图4.6.1 K0+200圆管涵查公路小桥涵手册,选择圆管直径d=150cm,壁厚=14cm,基础垫层厚度t=15cm,基础宽度B=242cm,基础垫层体积=1.08 m3单孔每延米工程量:200号钢筋砼(管节长度100cm)0.714 m3,安装重量(管节长度100cm)1.785t涵长=23+3*1=26m钢筋砼圆管涵直径d=150cm,涵长26m,管节长度100cm,洞顶填土高度H=1m>0.5m,每管节钢筋总重55.2kg,绑扎铁丝重量0.28kg,总重55.48kg.每管节长度100cm,用200号砼0.714 m3,每个管节重1.785t安装总重量:Q=0.714*26=18.56m3 定额号:4-7-5-4钢筋总重量:Q=55.48*26=1.44t 定额号:4-7-4-3 基础垫层总体积Q=1.08*26=28.08m3 定额号:4-11-5-2 200号钢筋混凝土 Q=0.511*15*2=15.33 m3 定额号:4-7-4-2八字翼洞口墙身高200cm,缘石0.2 m3洞口各部分尺寸:h=11cm,G1=218cm,w1=126cm,c1=114cm,c3=114cm。缘石0.2 m3,侧墙身3.5m3,侧墙基础(入土40cm)2.0 m3,翼墙身5.7 m3,翼墙基础(入土40cm)3.4 m3,截水墙(管节长度100cm)1.1 m3,洞口铺砌1.8 m3,抹面3.9 m2缘石:Q=0.2*2=0.4 m3 定额号: 4-5-4-6 侧墙身:Q=3.5*2=7 m3翼墙身:Q=5.7*2=11.4 m3合计 Q=18.4 m3 定额号:4-5-3-5 侧墙基础:Q=2.0*2=4.0 m3翼墙基础:Q=3.4*2=6.8 m3合计 Q=10.8 m3 定额号:4-5-2-1洞口铺砌:Q=1.8*2=3.6 m3 定额号:3-2-1-3砂浆抹面:Q=3.9*2=7.8 m2 定额号:4-11-6-17人工挖基坑:Q=(1.5+2)*0.27*0.5*26=12.29m3 定额号:4-1-1-14.6.2 K0+260圆管涵涵上填土高度2.18m涵长=23+3*2.18=29.54m人工挖基坑:Q=(1.0+0.54)*0.27*0.5*29.54=6.14m3 定额号:4-1-1-1浆砌块石墙身:Q=1.71+1.2+4.39=7.3m3 定额号:4-5-3-5基础:Q=1.02m3 定额号:4-5-2-1C20混凝土管基:Q=13.23m3 定额号:4-6-1-3C20混凝土墙帽:Q=0.19m3 定额号:4-6-3-4砂砾垫层:Q=7.02m2 定额号:2-1-1-2预制混凝土圆管涵:Q=9.7m3 定额号:4-7-4-2预制圆管涵钢筋:Q=1.146t 定额号:4-7-4-3安装预制圆管涵:Q=9.7m3 定额号:4-7-5-44.6.3 K2+100盖板涵填土高度0.5m涵长=23+3*0.5=24.5m人工挖基坑:Q=128.4 m3 定额号:4-1-1-1台身:Q=0.87*24.5=21.32m3 定额号:4-6-2-2台基:Q=0.6*24.5=14.7m3 定额号:4-6-1-1台帽:Q=0.16*24.5=3.92m3 定额号:4-6-3-3铺砌:Q=0.42*24.5=10.29m3 定额号:4-5-2-1钢筋:Q=4.99*24.5=0.12t 定额号:4-6-3-9油毡:Q=2.3*24.5=56.35m2 定额号:4-11-4-4洞口翼墙身:Q=3.0*2=6m3 定额号:4-5-3-5翼墙基础:Q=2.7*2=5.4m3 定额号:4-5-3-1截水墙:Q=0.8*2=1.6m3 定额号:4-5-3-1洞口铺砌:Q=1.3*2=2.6m3 定额号:4-5-3-5抹面:Q=2.0*2=4.0m2 定额号:4-11-6-17盖板 中部盖板 0.99*1.98 边部盖板 0.99*1.98盖板钢筋:Q=25.2*24.5+28.8*2=0.675t 定额号:4-7-9-3预制板混凝土:Q=0.31*24.5+0.01*24.5+0.48*2+0.01*2=8.83m3 定额号:4-7-9-1安装盖板:Q=0.31*24.5+0.01*24.5+0.48*2+0.01*2=8.83m3 定额号:4-7-10-14.7 临时工程汽车便道:Q=1.5+0.5=2km4.8 沿线设施路面标线:Q=6*2360*0.15=2124m2里程碑:Q=3*2=6块百米桩:Q=26*2=52块4.9定额选用见附表15.施工方案5.1路基工程本工程段路基设计宽度为23m,全线路基分一个区段施工,投入一个施工队,路基排水工程投入32人,清表投入18人,路基土方投入80人,。本段排水于2009年4月19日开工,到2009年4月22日结束,清表工程于2009年4月21日开工,到2009年4月24日结束,路基土方于2009年4月23日开工到2009年5月24日结束。5.1.1 测量放线在公路两侧沿线每间隔150m布置一个测量控制网点,轴线定位(坐标)点与高程测量控制点合用。控制点沿工程中心线两侧交错间隔布置,形成多个封闭三角形控制体系。控制点采用不锈钢钢钎预埋在混凝土墩中,标明点位号、坐标点及高程数据。混凝土墩埋入土中至少0.8m,保证过程中不松动、位移。不用时,钢钎用铁盒盖严进行保护。在接管工地以后应立即对永久性标桩进行检查,并将遗失的标桩在14天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测量必须编制专门的测量施工组织设计。(1) 平面控制方法首先,采用TC1700全站仪对业主提供的坐标基桩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呈送业主、监理和设计,以便确定基桩的可靠性。如果复测后需要调整,必须将调整值书面报业主和监理,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 在对基桩复测的基础上,在工程稳定、可靠、通视良好的位置加设三角网加密桩,确保施工测量的精度。根据设计中心线要素,用普通经纬仪测量复测中心线和工程结构控制桩的相对位置;采用“极坐标法”(仪器:TC1700全站仪)投设道路中心点(线)的坐标及测量控制桩。投点、放样时,必须有两个控制点作为后视点。(2) 高程控制首先采用NA2水准仪对业主提供的标高水准原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呈送业主、监理和设计,以便确定基桩的可靠性。如果复测后需要调整,必须将调整值书面报业主和监理,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原点,按照设计规范加密引测临时水准控制基准点(部分与轴线控制点合用),标高测量遵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引测结果必须记录在案。临时水准控制点的设立,对利用轴线控制点的水准控制点,先进行复测闭合(每个点必须经过两个以上永久水准点的校核),经监理认可后再进行加密。考虑季节变化及环境的影响,工程两侧的高程基准点,定期以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为依据进行复核。根据道路两侧的高程控制基准点,使用S3水准仪往返水准测量,引测道路施工标高控制点。5.1.2 清除表土(1)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配合清理表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堆放场地。 (2)清除沿线水田、低洼地带、旱地表层耕植土,清除标准为不含植物根系及有机质土为止。(3)沿线范围内建筑垃圾清理运输至指定堆放场地堆放。(4)清除出露大块石并回填夯实。5.1.3 路基排水本路段排水工程包括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三种形式。施工安排按图纸确定排水构造物的位置和标高,进行施工放样测量。路基排水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坡比放样、开挖和砌筑,防止超欠挖,对超挖部分一定要夯填密实,防止雨水冲刷坍塌。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浆砌圬工的石料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采用色泽均匀,结构密实,不易风化,无裂纹的硬质石料,镶面用片石,宜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且边缘厚度不小于15cm。水泥砂浆用料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严格按照计量施工。在运输过程或在储存器中发生离析、沁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在透水性较大的土壤上设置截水沟时,沟底及沟壁应以不透水的材料加固。施工时应尽量根据地形情况把填方边沟或排水沟平面和纵面线形布置流畅以利于排水和美观。由于沿线地表植被茂密,施工前对地表进行清理,仔细核对排水构造物的设置位置、形式,以确保排水沟渠与实际地形相适应。(1) 边沟所有挖方路段均设置暗埋式边沟。边沟采用下宽60cm靠路一侧1:1.5比例,另一侧1:1的梯形截面。当挖方路段有超高时,暗埋式边沟尺寸加深为1.0m×0.6m。为汇集流到路堤坡脚处的路面水流,在路堤坡脚外2.0m处设置边沟,并将边沟水引排至桥涵或排水沟中。路堤坡脚处边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6m,沟深0.6m,两侧坡率1:1,边沟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沟壁厚30cm,砌体底部设10cm厚砂砾垫层。施工方法平曲线处边坡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度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2) 截水沟当地面横坡陡峻时,堑顶截水沟采用矩形横断面,沟宽0.6m,沟深0.8m,底部设10cm厚砂砾垫层,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厚度0.3m;其它地段采用梯形横断面,底宽0.6m,沟深0.6m,两侧坡率1:1.0,其下设10cm厚砂砾垫层,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加固厚度0.3m。当路堤边坡上侧汇入路界的地表径流量较大时,在路堤坡脚2.0m以外设置路堤截水沟与边沟功能合二为一。截水沟断面为梯形,底宽0.6m,深0.8m,两侧坡率1:1.0,其下设10cm厚砂砾垫层,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加固厚度0.3m。施工方法截水沟挖出的土,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进行夯实,台顶应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适当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截水沟的出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截水沟施工时应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大致沿等高线布置,而不应受一般征地界的限制。路基排水设施应顺直圆滑,做到排水流畅,方向明确。(3) 排水沟为将边沟水流、截水沟、边坡和路基附近的积水及路面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之外,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底宽80cm,沟深60cm,一侧坡度1:1.5,另一侧坡度1:1,每300m设置一条排水沟。为减少坡面冲刷,路堑边坡平台设置平台排水沟。一般路段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沟深0.4m,沟宽0.4m,壁厚30cm,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底部设10cm厚砂砾垫层。施工方法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形,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大于500m。低填方段与高填方段的排水沟衔接处宜做成斜交;沿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2m;当因纵坡过大产生水流速度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冲刷流速时,应采取表面加固措施。排水沟沟底标高应高于涵洞涵底铺砌标高。沟底纵坡宜大于0.5%。排水沟在铺砌之前,对排水沟进行修整,沟底、沟壁坚实平整,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5.1.4 路基土方(1)土方开挖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得乱挖或超挖。开挖时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根据开挖地段的路基中线,标高和横断面,精确定出开挖边线,并提前作出截、排水设施,土石方工程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路基开挖逐层施工,土方开挖以挖掘机配自卸式汽车进行挖运。开挖弃方在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置,若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应尽早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修改相应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但弃土场的位置不能选在沿江、沿山坡和其它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开挖中要注意边坡的整修,避免边坡不顺,而当发现土层性质变化时,将及时修改开挖边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挖方标高应按照设计标高开挖避免超挖,挖好的土石方路堑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以JTJ051-93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进行检验,其压实度均不应小于95,若不符合则进行翻松碾压,使压实度达到要求。若挖方路床以下土质不良时,将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换填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压实。 (2)弃方的处理 在挖方路段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土石方开挖、调运施工方案,该方案包括挖方及弃方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等。 当弃土场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必须提前将更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弃土场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质量控制要点 正确标出边桩线,施工中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及时纠正偏差。 坡面平顺光滑,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土质边坡预留的30cm保护层由人工从上至下顺坡修整。 开挖时,经常注意山坡的稳定情况。每天开工、收工前均对坡面、坡顶附近进行检查,发现有裂缝开口坍方迹象或危石、危土立即处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要暂停施工。5.1.5 挖路槽路槽开挖采用挖掘机、自卸汽车组合的方法。槽底以上20cm土方采用人工挖除,将土方翻运至沟槽边,装上自卸车外运。挖掘机摆放位置结合支护形式和沟槽宽度,摆放在沟槽中间或沟槽侧边挖土。挖掘机选择长臂或前臂可滑动的机型,以利于在支护、支撑限制条件下沟槽挖土,提高效率。开挖至地下水位时,设置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沟槽内水抽排出沟槽外。开挖至槽底时,设置30×30cm排水沟,在井位基础旁侧设集水井,使用污水泵将水排出。保持在清除槽底土方、安装管道过程中槽底不受水浸泡。5.1.6 土方调配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经现场实地考察,本着就近调用,少占耕地的原则,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1) 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某一断面的土石方而言,会发生三种情况。一是挖去多余的土,形成路基,或者本桩有填有挖,利用了本桩的土后,还有多余,需要调走(挖余);二是借其他地方的土,形成路基,或者本桩有填有挖,利用了本桩的土后,还不够,需要借土(填缺);三是本桩有填有挖,利用本桩的土填挖平衡(本桩利用)。针对这些情况,“挖余”有两种处理方法:调至其他断面利用或弃土废方。“填缺”也有两种解决办法:从其他断面调土或从路外借土。土方调配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1调配原则(1)先横向后纵向,填方首先考虑本桩利用,以减少借方和调运方数量。(2)综合考虑不同的施工方法、运输条件、地形情况等因素、采用合理的经济用距。(3)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或防止由于取土或弃土导致水土流失、河道堵塞、塌方等生态环境的恶化,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工程造价可能有所提高,但远低于由于生态破坏后为恢复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4)土和石应分别调配。不同性质的土石应分别调配,以便分层填筑,分别计价。(5)考虑到施工的因素,土石方一般不跨深沟或上坡调运;借土、废方要考虑借土还田,整地造田,排灌养殖,使公路建设和其他相关方面形成良性循环。2调配的方法与步骤如下:(1)填表计算;在完成了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并复核无误后,计算并填写路基土石方计算表中的“本桩利用”、“填缺”、“挖余”各栏,其闭合式为:填方本桩利用+填缺挖方本桩利用+挖余(2)分析判断:根据“填缺”、“挖余”的分布情况,分析调土的方向和大致的数量,然后按施工方法、运输方式选定经济运距,并以此综合其他因素确定最大调运距离,确定调配方向和数量。经纵向调运后如有填方不足,应考虑借方,本桩利用后又未调运的挖方按废方计。(3)表格填写: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并把结果填人相应栏中。在“远运利用纵向调配示意”栏内,用箭线表示调配方向,并标注调运土石方数量及超运运距的级数(一级记为,二级记为,以此类推),在“借方数量及运距”和“废方数量及运距”栏内分别填入本桩路外借土的数量和本桩的废方,分母填入相应的级数。最后计算总运量。总运量是本桩废方、借方、调运数量与级数乘积的总和。5.2 路面工程该工程底基层采用28cm厚石灰土,基层采用2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路面结构为:透油层1道(不计厚度)+5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透层油1道(不计厚度) +4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透层油1道(不计厚度) +3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5.2.1底基层的施工石灰土底基层施工规范规定,当底基层压实厚度小于180mm,且承包商压实机具通过试验确能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时,可按单层施工;而当其厚度大于180mm时则应分两层或多层施工。 中心厂拌拌和重点在土场。经试验批准用于石灰土底基层施工的土场,用平地机将土场整平,根据土场土质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实度确定土层翻拌深度,该深度应和路拌机的拌和能力相适应。翻拌深度确定后,即可根据石灰剂量、每袋石灰的质量计算出石灰的摊铺范围。具体操作时,应先将土场用石灰粉划成若干个矩形块,一方面可以控制总的用灰量,另外给摊铺、拌和提供了作业范围。对于每袋石灰粉则应在土层上作出卸置标记。当石灰粉人工拆袋均匀摊铺完成后,用推土机松土器在确定的翻拌深度内,将土和灰一起翻松2遍,根据土质天然含水量的大小,确定焖灰晾晒的时间,但不应超过24h。焖灰过程中,由于石灰和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土的含水量降低,塑性指数减小,土颗粒容易粉碎。然后,用稳定土路拌机在全深度范围内按路拌法的要求进行拌和,通常拌和2遍。确认拌和均匀后,用推土机将石灰土推起成堆,用装载机装车,运往摊铺现场。用推土机推堆和装载机装车时,应避免推起下面的素土。 摊铺混合料应根据铺筑层的厚度要求,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然后将混合料按每半幅两排均匀卸在下承层(路拌法)上,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摊铺后石灰土的整型、碾压、养生均与路拌法相同。5.2.2 基层的施工(1)施工放样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必须对底基层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 用全站仪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