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doc

    • 资源ID:4265389       资源大小:852.5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doc

    * 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年八月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浊漳河西源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是浊漳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处北纬36°0236°54,东经112°55113°44之间,北部、东部与浊漳北源接壤,南与浊漳南源毗连,西与黄河流域的沁河为邻。该区域水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地面较平坦, 太焦铁路、沁沁铁路、208国道、长太高速贯穿其中,交通便利。西源河道发源于*县漳源镇余岩村北,流经*县、襄垣两县,在襄垣县甘村与浊漳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干流。主流全长约80km,流域面积168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3217万m3,河道两岸分布有*县、襄垣两县14个乡镇67个行政村及工矿企业单位,其中:*县段全长33.5km,流域面积1007.9km2,涉及*县11个乡镇,283个行政村,主河道直接流经*县县城,涉及沿岸农田0.8万亩,人口5.2万人。在*县漳源镇漳河村建有漳河庙,庙前有泉水出露,泉水在漳源村汇入浊漳河西源,当地习惯以此为浊漳西源之源。漳源村、漳河村,皆是因为居于漳河源头而得名。漳河庙门匾“漳河源头”四字相传为清代康熙年间内阁大学士吴 琠所书,历经风雨沧桑;古沁州志记载:漳河,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去漳源镇可二里许。其地建漳河神祠,有泉汇为巨浸,东南流至镇,与花山水合,故是镇一名交口。南行会北河、固益诸溪间水,其流甚大,至州城北郭外,小河水入焉。又一里经州城西郭,澄清、赤龙二池水来注。又南流二十里,合后泉水。又三十里至万安山之北,会铜革是水,是为本州诸水总汇之处。漳河庙又称张仙庙、通玄先生庙。据沁州志载:此地为八仙之一张果老栖隐处,“先生隐中条山,往来汾沁间,时止漳源”。沁人在漳源隐处立张仙庙,有祷辄应。明初图八仙像于门,改祀漳河庙,昔日曾香火鼎盛,钟磬和鸣。*县境内的浊漳西源流域面积占*县总面积的77.7%,是*县生产和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条件,对*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防洪保安、环境和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西源源头是海河流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经一万多年的风雨沧桑变迁,传载着久远的水系文化和美丽的传说,同时源头保护区也是*县、*市的重点保护区域,关系着当地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地理位置及作用十分重要,治理保护意义也十分重要。源头有泉水三处,一处位于漳河庙前,由龙头涌出,进入庙前水池,之后溢入河道,在漳河村中自西向东穿过,称之为1#泉;一处位于庙后东侧沟内,泉水出流后沿沟底左侧向南蜿蜒230m,与1#泉水汇合,称之为2#泉;一处位于漳河村北的沟内,泉水出流后顺沟而下430m,流向自北向南,在漳河村中与上游泉水汇合,称之为3#泉。三处泉水汇合后向东1.0km左右汇入西源主河道,形成了浊漳河西源的清水源头,目前总出水量为760m3/d。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保护源头,进行修路、建渠、改造环境,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但由于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加之缺少源头保护规划和方案,使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保护。经现场勘察和调查,目前,源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源头的出水量明显下降,由过去的1100m3/d,下降到现在的760m3/d;二是保护区内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落后,卫生环境差;三是河道断面狭窄,淤积严重,多年来未进行综合治理;四是生活垃圾弃置于河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 道,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使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修路、栽树、治水、兴教”战略,将治水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付诸实施。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的目标明确,围绕“八河环绕,九湖围城”的水系建设战略目前已初见成效,完成河道建设工程10余公里,南湖、瘦西湖、东湖新建工程相继完成,县城水系工程联成一体,围绕水城水系的绿化、道路、亮化工程也已投入使用。随着水城建设的逐步深入,水系源头保护治理的要求也已逐步提出,人民要求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从而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在*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浊漳河西源源头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议案,*市人大组成视察组,赴*县漳源镇漳河村浊漳河西源源头,就源头的现场保护、出水量、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视察调研,对源头的保护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将源头保护列入重点项目,并以之带动全县以至全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为此,*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受*县水利局委托,针对西源源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市“一泉三源”保护规划和人大视察组的要求,编制了*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2010年度)。1.2 工程概况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河道防洪、文物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在项目的规划实施中,要围绕全面建设和再现浊漳河西源源头自然生态和秀丽景色,构建和谐文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目标,针对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人水相亲,和谐自然”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坚持综合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期实施。通过对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综合治理保护,要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使源头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当地人居生活、生产和自然环境的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根据以上治理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治理原则,提出西源源头治理保护的任务为:(1)对西源源头河段进行河道治理,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源头的整体治理保护奠定基础。(2)结合源头河道整治,对河道两岸配套建设人行道、人行桥、防护栏杆,保护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与方便,对道路两侧进行景观绿化。(3)对源头保护区内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行水源涵养林建设、草地建设、退耕还林等植被建设与管护,有效保护水源地;配合封山禁牧,通过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渐转向良性循环;(4)宣传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政策,实行节水措施,按照水源地保护的规划和要求,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类水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禁止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保护源头泉水资源。(5)改善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沼气池、改圈、改厕,推广清洁能源,实施集中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解困工程,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严格监管,垃圾、污水禁止弃置、直接排放于河道内,保护水源不受污染。(6)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壮大经济实力。围绕源头,大力发展生态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议保护区内全部列入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补偿。有效地防治了水源地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7)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生态环境执法体系,推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维护源头保护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秩序,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本次2010年度工程主要完成源头河道的综合治理,包括河道的清淤、护砌,满足河道设计洪水标准下的正常泄洪要求;修建溢流坎、跌坎,泉水出流后在河道形成连续的景观水面;庙前平台整修铺设;安装防护栏杆,修建人行便道和修建人行桥等河道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护砌,修建溢流坎6个,跌坎1个,治理河道长度312m;下游两处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其中,2#泉水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5m,3#泉水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0m;庙前平台平整铺砌1400m2;配套设施建设,河道两侧安装防护栏杆350m,桩号0+195处修建人行桥1座,沿河道修建台阶3处5个,新建2座凉亭和1座标志性建筑。工程概算总投资143.3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17.02万元,临时工程6.64万元,独立费用12.84万元,预备费6.83万元。主要工程量: 土方开挖7815m3,土石填筑3858m3,混凝土108m3,砌石2219m3。主要材料用量:水泥232.9t,钢筋、钢材3.94t,汽油0.32t,柴油7.85t,砂921m3,石子139m3,块石2396m3。用工2.94万工时。工程建设期一年。2 水文2.1 流域概况浊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流域呈扇形分布,上游有南、北、西三大支流,俗称南源、北源、西源。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处北纬36°0236°54,东经112°55113°44之间,北部、东部与浊漳河北源接壤,西部与黄河流域的沁河为邻,南部于浊漳南源毗连,该区域水资源丰富,太焦铁路、沁沁铁路、208国道、长太高速贯穿其中,交通便利。浊漳河西源发源于*县漳源镇余岩村北,河道全长80km,流域面积1669km2。流经*县定昌镇(县城)、段柳乡、新店镇,襄垣县虒亭镇、夏店镇,在古韩镇甘村与浊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干流。浊漳西源在*县境内的流域面积1007.9km2,主河道长33.5km,流域平均宽25km,河道平均纵坡6.5,涉及该县11个乡镇,283个行政村。浊漳河西源主要支流有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郭河、徐阳河、淤泥河等。该流域边缘地区大部分为石山区和土石山区,西部、南部地带山区有松林覆盖,其余地区均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情况不佳(植被覆盖率12%),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西源在二神口(*县襄垣交界)出界处河谷高程为海拔917m,区域内平均海拔10001100m之间。2.2 气象本工程流域地处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多年平均降雨量557.5mm,汛期69月降水量405.3mm,占全年降水量的72.7%。流域全年日照时数在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为9.1,最热在7月,最冷在1月,最大冻土深度76cm,全年无霜期18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32.2mm。流域内多年平均风速为1.1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1m/s,年主导风向为NW风向。2.3 洪水2.3.1 暴雨洪水特性本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特性是强度大、历时短。大洪水多发生在78月,由于暴雨的特性以及流域植被和地形特性,流域的洪水特点是来势迅猛,陡涨陡落。2.3.3 设计洪峰计算1、计算方法本河道流域面积很小,附近没有水文测站,也没有洪水资料,设计洪水分析按无资料地区考虑。设计洪水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计算,采用山西省水利厅批复的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1991年6月)(以下简称“手册”) 中的经验公式进行校核。2、设计控制断面河道属于浊漳河西源的一条小支沟,本次治理段位于下游泉水汇入段,长度270m左右,洪水计算断面取治理段的中部、3#泉汇入口下游(治理段桩号0+217),以此断面计算的洪水作为本次治理河段的设计洪水。断面以上流域面积3.27km2。2、洪峰流量计算洪峰流量计算根据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QpK×Fn式中:Qp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采用10年一遇标准; K径流模数,查得K=7.5;F计算断面控制流域面积,(3.27km2);N面积参数,查得n0.80;将以上数据代入,Qp19.35 m3/s。采用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中的经验公式进行校核。QpCp×H1·p×f 0.3×FN式中:Qp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根据河道治理要求和防洪标准规定,采用10年一遇洪水标准;H1·p计算流域形心处设计频率一小时点雨量(mm),查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得H1·5%30mm;F计算断面控制流域面积(km2),F=3.27 km2;f流域形状系数;f=B/L=0.376;N综合面积指数,N=p×F-np;查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得p=0.88,np=0.059;Cp、p、np随经验公式地类划分及频率而异的经验性系数或指数,查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Cp0.55;将以上数据代入,Qp18.53m3/s。两个公式计算成果相近,设计洪峰流量采用19.35 m3/s。3 地质3.1 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县北部,区域内地形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地表以剥蚀作用为主,呈波状起伏,沟谷较为发育。地表高程在1446.0m1026.7m之间。 3.2 地层岩性区内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零星出露于流域西北部山梁,多由浅肉红、灰黄色砂岩及灰绿、灰紫色泥页岩组成,出露厚度为080m。新生界第三系(N)零星出露在区内山坡地带,岩性为土黄、灰绿、棕红色粘土及砂质粘土。第四系(Q)广泛分布于区内沟谷及两岸台地与山坡地带,为一套松散层堆积物:中更新统(Q2)主要分布于河道两岸台地下部,一般由粉质粘土、砂质粘土组成,夹有数层古土壤层及钙质结核;上更新统(Q3)主要分布于台地上部及冲沟中,一般为黄土状土或砂质粘土,局部冲沟中由砂及砂砾石组成;全新统(Q4)多在河道及支沟的河床及河漫滩分布,主要由粉质粘土、中细砂及砂砾石组成,厚度为230m。3.3 地质构造及地震本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的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断带的中部,西部与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断带相连,东部与娘子关坪头坳缘翘起带接壤,东南部和*新裂陷相邻。区内构造格架受北北东向褶断带控制,由次级轴向近南北向宽缓的背斜向斜组成,轴长度一般315km,褶曲两翼岩层倾角418°,呈平缓褶皱或开阔褶皱。区内地震受新构造运动制约。从新构造运动分区看,区内处于平缓隆起拱形构造区,即晋东南拱形构造带内。南东部与*新裂陷区相邻。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1g,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区域构造稳定性好。3.4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按地下水含水介质和赋存条件的不同,工程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河谷部位的河床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中更新统砂砾石土及砂层,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及河谷两侧碎屑岩类裂隙水补给,水量较为丰富。地下水流向由两岸向河谷,由上游向下游,总体流向由北西向南东方向。2、碎屑岩类裂隙水分布于河谷两岸表层基岩中,含水层为三叠系砂岩,地下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在沟谷低洼地段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流量较小。3.5 治理段工程地质1、地质构造治理河段没有基岩出露,河道两岸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发育黄土冲沟,地质构造较简单。2、冻土深度本区属于季节性冻土,冰冻期自当年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底。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工程区最大冻土深度0.76m。3、河道治理段特征治理段河道长400m左右,起点为1#泉出流处,终点为出漳河村之后,全部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沟谷狭窄,宽度在2050m,沟谷两岸分布有一级阶地,阶地高出河床约25m。两岸一级阶地地层下部以中更新统(Q2)粉质粘土为主,上部为上更新统(Q3)黄土状土或砂质粘土。河床地层上部为粉细砂、粉土,厚约0.52m,底部为粉质粘土。河道弯曲,比降较大,在2.38%。主河床宽1020m,深0.71.8m,河床高程1036.31026.8m。在1#泉出流后50m处和2#泉汇入口处,修建有两个溢流坎,干砌石结构,坎前淤积,砌体漏水。3.6 工程地质评价1、渗漏问题工程区地基土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粉细砂等,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因此,工程区地基土不存在渗漏问题。2、边坡及基础抗滑稳定治理段河道两岸均为黄土台地,经过多年冲刷、剥蚀,边坡已处于稳定,河道不存在边坡稳定问题。治理河段地基土层局部含淤泥,其余为粉质粘土、粉细砂层,分布连续,地基土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地基抗滑稳定性较好。3、冲刷问题由于河道地基土层均为松散沉积物,抗冲刷能力较差,河道坡降较大,存在冲刷问题。3.7 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主要为修建浆砌石护岸,所用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块石料、碎石料和砂料。设计土方填筑量约7815m3,块石需用量2396m3,砂料需用量921m3,石子139m3。段柳乡双沟村至新店镇北城村一带河道右岸多处有块石料场,料场至施工现场平均运距30km,料场地层为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三段浅灰绿中细粒长石砂岩,其强度指标可满足工程设计指标要求。本工程选择碎石料场为襄垣县后堡镇周王山石料场。该料场位于后堡镇东部的周王山,有乡村公路与208国道相通,交通运输方便,料场至施工现场平均运距60km。料场地层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深灰色、灰色中厚层状致密灰岩,质地较纯,储量较大,可满足工程设计指标要求。砌石用砂采用松村附近河道开采的天然砂料,其数量质量均可满足本工程浆砌石用砂要求,平均运距20km,混凝土用砂从*县县城购买河北砂,数量质量均可满足设计要求。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1.1 社会经济概况*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市北部,素有上党“北大门”之称。全县总面积1297km2,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总人口17.2万,粮食总产值105600吨,2008年县财政收上亿元,人均经济收入2589元。境内矿产资源贫乏,但自然资源丰富。 全县有耕地40万亩,地表水域面积2.4万亩,较大的河流有8条,中小型水库9座,养殖水面万余亩。浊漳河西源源头位于*县漳源镇漳河村,源头保护区面积15.0km2,涉及漳源镇的交口、寺沟、庄立、漳河、麻地沟、堡则沟等11个自然村,总人口2381人,耕地面积11000亩,播种面积为4043亩,该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4.1.2 基础设施状况*县地处交通要道,太焦铁路、208国道纵贯全县南北,沁沁铁路、沁涉公路横跨东西,交通极为便利。  *县四面分别与襄垣、屯留、武乡、沁源接壤,位居*市北五县中心;南距*市72km。周边四县矿产资源丰富,皆可为其所用。浊漳河西源源头所在的漳河村位于208国道西侧1.0km处,有乡村道路与国道相连,交通方便;村内水、电设施齐全,通讯网络覆盖全村,但村内经济条件相对落后。4.2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境内的浊漳西源流域面积占*县总面积的77.7%,是*县生产和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条件,对*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防洪保安、环境和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西源源头是海河流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经一万多年的风雨沧桑变迁,传载着久远的水系文化和美丽的传说,同时源头保护区也是*县、*市的重点保护区域,关系着当地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地理位置及作用十分重要,治理保护意义也十分重要。在*县漳源镇漳河村建有漳河庙,庙前有泉水出露,泉水在漳源村汇入浊漳河西源,当地习惯以此为浊漳西源之源,漳源村、漳河村皆因居于漳河源头而得名。漳河庙门匾“漳河源头”四字相传为清代康熙年间内阁大学士吴 琠所书,历经风雨沧桑。源头共有泉水三处,一处位于漳河庙前,由龙头喷涌而出,进入庙前水池,之后溢入下游河道,在漳河村中自西向东穿过,称之为1#泉;一处位于庙后东侧沟内,泉水出流后沿沟底左侧向南蜿蜒230m,与1#泉出流的泉水汇合,称之为1#泉;一处位于漳河村北的沟内,泉水出流后顺沟而下,流向自北向南,在村中与上游泉水汇合,出流长度约430m,称之为3#泉。三处泉水汇合后向东1.0km汇入主河道,形成了浊漳河西源的清水源头,目前总出水量为760m3/d。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保护源头,进行修路、建渠、改造环境,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但由于源头区域经济落后,源头保护投资不足,漳河源头15km2的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未得到改善,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保护。经现场勘察和调查,目前,源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源头的出水量明显下降,由过去的1100m3/d,下降到现在的760m3/d;二是保护区内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落后,卫生环境差;三是河道淤积严重,多年来未进行综合治理;四是生活垃圾弃置于河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使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4.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修路、栽树、治水、兴教”战略,将治水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付诸实施。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的目标明确,围绕“八河环绕,九湖围城”的水系建设战略目前已初见成效,完成河道建设工程10余公里,南湖、瘦西湖、东湖新建工程相继完成,县城水系工程联成一体,围绕水城水系的绿化、道路、亮化工程也已投入使用。随着水城建设的逐步深入,水系源头保护治理的要求也已逐步提出,人民要求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从而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在*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浊漳河西源源头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议案,*市人大组成视察组,赴*县漳源镇漳河村浊漳河西源源头,就源头的现场保护、出水量、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视察调研,对源头的保护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将源头保护列入重点项目,并以之带动全县以至全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4.4 防洪标准的确定西源源头治理保护本年度工程为源头段河道的综合治理,从1#泉出流后的主河道开始,至河道出漳河村之后,长度约450m,防护对象为沿河两岸的乡村道路、耕地和漳河村。根据本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洪规范(GB50201-94)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规定,防洪标准取为10年一遇洪水标准。4.5 河道治理的原则、目标和任务4.5.1 治理原则针对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人水相亲,和谐自然”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坚持综合治理与保护并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分期实施。4.5.2 治理目标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是:1、通过对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综合治理保护,全面建设和再现浊漳河西源源头自然生态和秀丽景色,使源头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当地人居生活、生产和自然环境的明显好转,提高保护区人民生活质量。2、弘扬西源源头传载久远的水系文化,通过综合治理保护,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3、通过对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综合治理保护,带动全县以至全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本年度工程的治理目标是:通过河道综合整治,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满足河道防洪要求,保护沿河居民、道路和耕地安全,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为源头的整体治理保护奠定基础。4.5.3 治理任务根据以上治理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治理原则,提出西源源头治理保护的具体任务为:(1)对西源源头河段进行综合整治,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源头的整体治理保护奠定基础。(2)结合源头河道整治,对河道两岸配套建设人行道、人行桥、防护栏杆,保护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与方便,对道路两侧进行景观绿化。(3)对源头保护区内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行植被建设与管护,有效保护水源地;配合封山禁牧,通过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渐转向良性循环。(4)按照水源地保护的规划和要求,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类水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禁止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保护水资源。(5)改善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沼气池、改圈、改厕,推广清洁能源,实施集中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解困工程,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保护水源不受污染。(6)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庭院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议保护区内全部列入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补偿。(7)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生态环境执法体系,推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维护源头保护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秩序,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本次2010年度工程主要完成源头河道的综合治理,包括河道的清淤、护砌,满足河道设计洪水标准下的正常泄洪要求;修建溢流坎,泉水出流后在河道形成连续的景观水面;安装防护栏杆,铺设庙前平台,修建人行桥等河道配套设施。治理范围从1#泉出流后为起点,到漳河村桥处为终点,包括庙前平台上游段河道在内,主河道长度312m。 4.6 治理方案根据西源源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程的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确定本工程的治理方案。河道开挖疏浚:部分河段断面狭窄,加上河道从村庄通过,两侧垃圾等多年堆积,导致断面狭窄、淤积,不满足河道设计标准下的行洪要求,因此,首先应对治理段河道进行开挖疏浚,理顺河势,扩大断面,满足行洪要求。根据河道现状情况和水力计算比较,确定河底设计宽度为7.09.0m。河道纵坡调整:河道坡降较大,据测量资料,从1#泉出流后的河道起点到河道出漳河村后的治理段终点,长度400m,河床高差在9.51m,平均纵坡2.38%,存在河床冲刷问题,需要对河底采取防护措施。设计采用修建溢流坎和跌坎的形式,溢流坎和跌坎后修建消能设施,一方面可以蓄水形成一定水面,满足景观要求,一方面可以调整河道纵坡,减小洪水冲刷。河道护砌形式:河道现状均为土质边坡,没有防护,综合考虑河道行洪和景观要求,河道防护采用浆砌石和混凝土砖的形式,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矩形,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结构,高度满足平时蓄水需要,确定为0.61.5m;上部为坡式护岸,坡度1:1,采用空心混凝土植草砖铺砌(空心内植草)和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两种;护岸顶部留平台,宽度1.02.0m,采用彩色混凝土砖和混凝土植草砖铺砌。庙前平台平整铺设:对庙前水池周边场地进行平整扩大,平台及周边地势总的是西高东低,平台东侧回填后修筑浆砌石挡墙,西侧则需修建排水沟;场地平整后,铺设混凝土彩砖和混凝土植草空心砖。其他配套设施:沿河道两侧布置防护栏杆、台阶,两岸宽敞之处规划种植花草树木,进行景观绿化。4.7 洪水水面线计算根据确定的河道宽度、河道纵坡和设计洪峰流量,推算各断面处的设计洪水位。1#5#溢流坎平时蓄水,采用实用堰形式,坎前蓄水水深0.5m左右,坎上游面为垂直,泄洪时洪水从坎顶溢流。根据坎的结构布置,属于曲线型实用堰,采用曲线型实用堰公式计算堰前水深,坎上游蓄水长度很短,蓄水段壅水高度可忽略不计,坎前洪水位作为一个水平面考虑。式中:每孔净宽;闸孔孔数;包括行进流速水头的堰前水头,即;行近流速;自由溢流的流量系数,根据堰型、堰高、堰前水头、堰顶宽度等,取0.35;侧收缩系数,取1.0;淹没系数,为自由堰流,取1.0。 跌坎衔接的河道,由于跌坎的分割,各段河道应根据各自的设计纵坡、河道宽度分别计算,采用明渠恒定均匀流公式计算。式中:糙率,对于河道底部取0.03,两侧护岸护坡取0.025; 河道纵坡;过水断面面积,m2;水力半径;设计洪峰流量,m3/s。按照上述公式,得出治理河段P=10%设计洪水位计算结果,见表4-1。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河段设计洪水位成果表(P=10%)表4-1起止桩号比降(%)河底宽(m)流速(m/s)平均水深(m)设计河底起止高程(m)备注0+000-0+0451.109.02.001.511036.0-1035.860+045-0+0851.109.02.031.501034.98-1034.740+085-0+1101.308.03.200.721033.42-1033.110+110-0+1501.607.03.501.251031.52-1030.960+150-0+1831.207.03.501.251030.22-1030.080+183-0+2671.307.03.501.251029.58-1028.62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 设计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2)防洪标准(GB50201-94);(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6)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5.2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确定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项目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属乡村四等村防护工程,堤防工程级别为5级,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标准。5.3 工程布置5.2.1 工程总体布置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项目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有河道开挖疏浚工程、河道防护工程、溢流坎和跌坎工程、下游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工程、庙前平台平整铺砌工程和防护栏杆、台阶、交通桥等配套设施。治理范围从西源源头1#泉出流处为起点,河道出漳河村之后为终点,河道治理段长度312m,以庙前交通桥为界,分为上下游两段,上游段长度40m,下游段长度272m。根据河道特点及河道治理原则,结合现场实地勘查分析研究,在保证河道行洪畅通的前提下,考虑生态景观布置和交通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工程布置思路:一是根据河道平面布置、纵横断面设计和水力计算成果,对河道现有断面拓宽,河底疏浚,使其达到设计要求;二是对治理段河岸进行护岸护坡,根据景观蓄水、防冲和生态治理要求,采用不同的护砌形式,布置溢流坎和跌坎;三是对沿途泉水汇入口段进行治理,包括开挖、护砌等;四是修建栏杆、台阶、凉亭等配套设施;五是修整铺砌庙前平台。工程主要内容为:(1)河道开挖拓宽,岸坡护砌,修建溢流坎6个,跌坎1个,治理河道长度312m;(2)下游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其中2#泉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5m,3#泉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0m;(3)庙前平台工程,平整铺砌1400m2,修筑平台东侧护岸,修建西侧排水沟,安装栏杆;(4)配套设施建设,河道临道路侧、临房屋侧安装防护栏杆350m,沿河道两侧护坡布置台阶3处5个,桩号0+195处修建跨河人行便桥1座。新建2座凉亭和1处标志性建筑。5.2.2 河道拓宽疏浚工程河道本身断面狭窄,加上多年的淤积,行洪能力不足,因此必须对河道断面进行开挖拓宽、疏浚整治。庙前交通桥上游段河道,治理长度40.0m,分为蓄水段和沉沙段。考虑满足景观蓄水和行洪要求,泉水通过庙前平台的水池溢流至上游蓄水段河道,保持一定的蓄水深度,水面与下游河道相通,水面高程即为下游1#溢流坎坎顶高程,蓄水段河道长度15.0m。河道现状宽度5.09.0m,深度4.0m左右,设计对其开挖护砌,底部宽度达到5.510.0m。蓄水段河底高程1035.5m,蓄水段上游沉沙段河底高程1036.6m。河道平面布置随自然地势保持弯曲,断面设计为复式断面,下部矩形,上部为梯形,边坡坡度1:1。交通桥以下至漳河村段(桩号0+0000+272),河底宽度在1.58.0m之间,0+110以上段底宽在4.08.0m,0+183以下部分断面狭窄,底宽在1.52.0m左右,均不满足行洪要求,需要开挖拓宽。设计河底宽度达到7.09.0m,河底淤积部分开挖疏浚,以满足行洪和蓄水要求。5.2.3 河道防护工程河道现状均为土质边坡,没有防护。综合考虑河道行洪和景观要求,对河道两侧岸坡进行护砌。河道采用复式断面,下部为矩形,两侧采用M7.5浆砌石护岸,重力式挡土墙形式,挡墙高度0.61.5m,以满足景观蓄水和行洪防冲要求;上部为梯形,坡度1:1,采用混凝土空心植草砖铺砌(空心内植草)和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两种。浆砌石护岸沿河道全段设置,高度随蓄水高度、两侧地形确定,两侧岸坡高度不大、或紧临道路时,可直接采用砌石护岸,不设护坡;两侧岸坡高度较大、或地形宽敞处,按蓄水高度确定护岸高度,上部设护坡,采用混凝土空心植草砖铺砌,空心内植草,混凝土植草砖规格为300×300×60mm,空心直径100mm。庙前平台上游段河道和0+1830+230段右岸,上部岸坡高度在4.07.0m,设计采用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三维网具有极好的固土效果,可提高边坡的抗冲刷能力,植物生长起来后形成的复合保护层可经受高水位、大流速的冲刷,施工简便,造价相对于混凝土护坡和砌石护坡也较低。本次设计共布置河道防护长度312m,其中:庙前交通桥上游段40m,交通桥以下至漳河村段272m。5.2.4 溢流坎和跌坎工程1、溢流坎根据景观蓄水要求,在河道内适当位置布置溢流坎,以满足防洪要求为前提,蓄水后形成水域景观,与源头人文景观相结合,构造源头的灵动水系,改善生态环境。河道内原有两个溢流坎,分别位于桩号0+044处和0+079处,采用干砌石结构,坎上游面和顶面水泥砂浆抹面,漏水严重,坎前淤积,设计对其拆除重修,结合河道开挖对此段河底进行清淤疏浚。新修溢流坎共6个,其中:庙前平台上游段河道1个,布置在上游蓄水段河道进口处,主要起拦沙沉沙作用;平台下游段河道布置5个,1#,2#基本沿原有坎的位置布置,1#溢流坎布置在桩号0+045处,坎顶高程1036.38m,坎前蓄水高度0.52m,水面向上延伸通过庙前交通桥至上游河道,蓄水水面长度90m;2#溢流坎布置在桩号0+085处,坎顶高程1035.23m,坎前最大蓄水高度0.50m,水面向上延伸至1#溢流坎处。其余3个分别布置在河道桩号0+150、0+183、0+267处。溢流坎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临水侧混凝土衬砌,WES标准型剖面,上游侧垂直,下游侧坡度1:0.6,?基础埋深1.2m。在溢流坎后布置消力池,以减缓水流从坎顶下泄后对河道的冲刷。消力池长度5.0m,池深0.5m,宽度与河底宽度一致。消力池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底板厚度0.6m。消力池底板下设碎石垫层100mm,底板设排水孔,排水孔采用UPVC塑料管,管径60mm,间距1.5×1.0m,梅花形布置。溢流坎设计参数详见表5-1。溢流坎设计参数表表5-1跌坎位置(桩号)坎前河床高程(m)坎顶高程(m)坎后河床高程(m)坎底宽度(B)备 注进口1036.601037.101035.501.95上游河道1#0+0451035.861036.381034.981.812#0+0851034.

    注意事项

    本文(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