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doc

    • 资源ID:4264588       资源大小:1.51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doc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018年10月22日,第26号台风“玉兔”生成,24日,“玉兔”加强为超强台风,“玉兔”超过“山竹”最大风速65米/秒,成为新的2018年全球风王。据此回答13题。1.要准确掌握台风的生成、移动及发展状况宜采用()A.人工拍摄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D.多媒体技术2.一艘正行驶在上海沿海地区的渔船遭受台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海事部门要确定出该渔船的准确位置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人工观测3.要准确快捷地统计台风造成的灾害信息,主要依靠()A.遥感技术B.人工统计 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当地时间2018年1月27日,位于菲律宾阿尔拜省的马荣火山持续喷发,熔岩喷射高达3千米。火山周围的居民被迫撤离。下面是卫星在火山喷发后不久拍摄到的卫星图像。读图回答5、6题。5.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雷达6.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火山灰漂浮速度火山灰影响的范围火山灰漂浮的方向此时段当地的风向A.B.C.D.2018年第3号台风“杰拉华”(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于3月29日5时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大约1 55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5.2度、东经135.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下图为“杰拉华”的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7、8题。7.获取台风“杰拉华”图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信息高速公路8.救灾决策部门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土壤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地质构造分布图A.B.C.D.(2019·北京高一检测)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读图,完成9、10题。9.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下图中的()10.该技术()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材料二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1)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B.监测震灾的动态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D.控制灾害的发生(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3)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018年10月22日,第26号台风“玉兔”生成,24日,“玉兔”加强为超强台风,“玉兔”超过“山竹”最大风速65米/秒,成为新的2018年全球风王。据此回答13题。1.要准确掌握台风的生成、移动及发展状况宜采用()A.人工拍摄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D.多媒体技术2.一艘正行驶在上海沿海地区的渔船遭受台风袭击后,发出求救信号。海事部门要确定出该渔船的准确位置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人工观测3.要准确快捷地统计台风造成的灾害信息,主要依靠()A.遥感技术B.人工统计 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解析】1选B,2选B,3选C。 第1题,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瞬时的云图资料,及时发现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第2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精确确定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因此渔船的定位需要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解析】选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导航、定位功能,而“获取”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解译”“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当地时间2018年1月27日,位于菲律宾阿尔拜省的马荣火山持续喷发,熔岩喷射高达3千米。火山周围的居民被迫撤离。下面是卫星在火山喷发后不久拍摄到的卫星图像。读图回答5、6题。5.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雷达6.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火山灰漂浮速度火山灰影响的范围火山灰漂浮的方向此时段当地的风向A.B.C.D.【解析】5选A,6选D。第5题,本题考查遥感的相关知识。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是应用遥感技术获得的。第6题,从火山喷发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获得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影响范围、此时段当地风向等。2018年第3号台风“杰拉华”(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于3月29日5时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大约1 550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5.2度、东经135.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下图为“杰拉华”的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7、8题。7.获取台风“杰拉华”图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信息高速公路8.救灾决策部门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土壤类型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地质构造分布图A.B.C.D.【解析】7选A,8选B。第7题,据图可知,获取的是台风大范围的图像信息,因此需要用到遥感技术。第8题,本题实质考查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水系分布、植被等因素有关,因此救灾决策部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是水系分布图、地形分布图。(2019·北京高一检测)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读图,完成9、10题。9.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下图中的()10.该技术()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解析】9选D,10选B。第9题,需要注意的是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但是由于比例尺不同,图2的比例尺是图1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空间范围较大,所以,当两幅地图进行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图2的比例尺扩大到与图1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两倍。结合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B错误,D正确。第10题,该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其图层叠加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材料二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1)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B.监测震灾的动态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D.控制灾害的发生(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3)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 【解析】第(1)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既不能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2)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出现河道间断,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等。第(3)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进行实况监测,并且在灾后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答案:(1)BC(2)地震后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3)对灾情进行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对灾情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工作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解析】第(1)题,堰塞湖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和湖坝崩溃造成的洪水灾害。第(2)题,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使监测的范围扩大、速度加快、效率提高,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第(3)题,对堰塞湖的应对,一方面要加强监测,另一方面要设法疏导湖水,再者对下游居民要及时疏散。答案:(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2)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可以为地震、滑坡、堰塞湖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下游居民。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