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doc

    • 资源ID:4263955       资源大小:4.78MB        全文页数:10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doc

    第一章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投入产出分析,在中国也被称为投入产出 法,在日本被称为产业关联法,而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曾经被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所有这些不同的名称,抽去它们在经济理论上的不同解释,就其作为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来说,原理是一致的。§1.1 投入产出分析本节主要介绍投入产出的定义、关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概念,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一、 投入产出分析的定义可以用一句话给出投入产出分析的定义: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在投入与产出方面相互依存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这里的“经济系统”,可以是整个国民经济,也可以是地区、部门和企业,也可以是多个地区、多个部门、多个国家。所谓“部分”,是指所研究的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一般或者是指组成经济系统的各个部门,或者是指组成经济系统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所谓“投入”,是指各个部门或产品在其生产或者运营过程中所必须的各种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例如工业部门在其生产过程中必须有资本、劳动等最初投入和原材料、燃料、劳务等中间投入。所谓“产出”, 是指各个部门或产品的的产出量的分配与使用。例如工业部门的产出量中一部分作为本部门的投入,一部分作为其它部门的投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作为资本品用于投资,一部分用于出口。根据上述对“投入”和“产出 ”的定义,可以想见,一个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由这些关系将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这些相互依存关系的描述和分析,就可以揭示经济系统中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可以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与把握经济系统。二、 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捷夫(Wassily Leontief)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编制美国1919年、1929年投入产出表,并用于美国的经济结构研究;1936年他发表了关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出分析”(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36.8.);1941年出版专著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在1942-1944年间,他又主持编制了1939年美国投入产出表;1966年出版专著投入产出经济学。列昂捷夫由于在投入产出分析领域的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二十世纪50年代初,西方国家纷纷编制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制各种类型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成为经济数量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联合国于1968年将投入产出表推荐作为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处分别于1966年和1973年出版与再版投入产出表与分析,肯定了它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常规的核算手段。国际投入产出学会已经召开了10多次学术年会,关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 前苏联于1959年开始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先后编制了1959、1966、1972、1977及以后几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在国家制定的“苏联编制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方法指示”中专门列有投入产出一章,将它纳入计划方法体系中,作为国民经济平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欧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都成功地应用了投入产出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在中国的发展 投入产出方法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1959年孙冶方访问苏联,回国后即开始倡导。中国的第一张投入产出表是1973年的61种产品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第一张国民经济全部门投入产出表是于1982年试编完成的1981年23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国务院1986年决定,正式编制全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并且决定,以后每5年编制一次。目前已经正式编制了1987、1992、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出表。除了国家级外,我国各地区都编制了本地区的投入产出表,部分部门和企业也编制了本部门和本企业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在经济预测、经济分析、计划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2年在制定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将投入产出核算作为其中一部分。三、 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以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从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的相互依存出发来研究全部均衡价格实现的可能性和条件。列昂捷夫认为,投入产出分析是全部均衡方程体系的简化方案,是“全部相互依存这一古典经济理论的延伸”,“用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全部均衡理论对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相互依存关系进行经验研究”。二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前苏联计划平衡的思想。列昂捷夫早年曾经研究过苏联的国民经济平衡表,尤其是19231924年底的平衡表。 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同时作为理论基础的现象,是与投入产出的创始人列昂捷夫分不开的。四、 投入产出模型 通常所说的“投入产出模型”有两类表现形式,一是投入产出表,二是投入产出经济数学模型。 投入产出表 关于投入产出表,下节将专门介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它是一类最为普遍的投入产出模型,是用数据表的形式将实际经济系统加以模拟。 投入产出经济数学模型 关于投入产出经济数学模型,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它是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用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将实际经济系统加以模拟。§3.2 投入产出分析在经济计划与预测中的应用这是投入产出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也是投入产出分析的优势所在。一、对经济计划的理解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 经济计划与经济预测 多层次的计划二、投入产出分析是经济计划的一种好方法 计划的目标 满足最终使用 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 投入产出分析为从最终使用出发制定计划提供了一种方法 对已有计划的检验 从生产能力出发编制计划是一种传统的计划方法 其缺点是什么? 我国计划工作中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 计划的调整与修正 三、投入产出分析与其它经济数学模型方法的联合应用 与计量经济学方法联合建立宏观经济预测模型 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预测最终使用 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预测社会总产出与国内生产总值 与优化方法结合制定最优计划主要用于部门和企业层次§1.2 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是投入产出表。在任何一个层次上、为了任何一个目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投入产出表。一、投入产出表的原理以表1-2-1所示的假想的某年某国封闭经济的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例,介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该表将国民经济系统分为4个部门,并且假定不存在进出口。 表1-2-1 假想的某年某国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产出投 入 中 间 使 用 最 终 使 用总产出部门1部门2部门3部门4合 计消费资本形成合计中间投入部门196224179160659894479411600部门21667277160925111819713152240部门3320336102432020002203405602560部门4483362561608004803208001600合计480156815368004384271290436168000最初投入折旧4015014080410劳动报酬9522694614002082税利1282534233201124合计112067210248003616总 投 入16002240256016008000 行与列的含义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行表示“产出”,即该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的分配与使用。有多少作为中间使用?被哪些部门使用?有多少作为最终使用?其中作为用于消费和用于投资的高为多少?例如第一行表示部门1的总产出为1600亿元;其中659亿元作为中间使用,被部门1自己使用96亿元,被部门2使用224亿元,被部门3使用179亿元,被部门4使用160亿元;941亿元作为最终使用,894亿元用于消费,47亿元用于资本形成。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列表示“投入”,即该部门生产(或者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要素的数量。有多少属于中间投入?分别由哪些部门提供?有多少属于最初投入?其中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各为多少?例如第一列表示部门1的总投入为1600亿元;其中480亿元属于中间投入,由部门1自己提供96亿元,部门2提供16亿元,部门3提供320亿元,部门4提供48亿元;1120亿元属于最初投入,劳动投入为952亿元,资本投入为168亿元。 各个象限的含义如果按照双线将表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称为象限。左上为第一象限,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是投入产出表最重要的一部分。右上为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用于最终使用的情况。左下为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所“消耗”的最初投入的情况。右下为第四象限,主要反映转移支付,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一般不收集这部分数据。 几个平衡关系 将表1-2-1中的数字用符号表示,并将部门数量扩充到n,见表1-2-2。 表1-2-2 某年某国n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产出投 入 中 间 使 用 最 终 使 用总产出部门1部门2部门n合 计消费资本形成合计中间投入部门1 部门2部门n合计 最初投入折旧 劳动报酬 税利 合计 总 投 入 表中符号的含义不言自明。表中数据应该存在如下关系: 经济系统的总产出等于总投入。即 每个部门的总产出等于总投入。即 所有部门最终使用之和等于最初投入之和。即 每个部门最终使用不等于最初投入。即 请读者自己思考为什么存在上述关系。二、投入产出表的分类 投入产出表种类繁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分类。 按照“部分”的不同含义划分 经济系统可以按部门划分成为若干部分,也可以按产品(或劳务)划分成为若干部分。于是形成了两大类投入产出表。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如果将经济系统按部门划分成为若干部分,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称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具有以下特点: 表中数据的计量单位是价值量单位; 不管部门数量为多少,都函盖整个经济系统; 每个部门可以按列求和,得到总投入; 应用价值很大。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格式如表1-2-2。实际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对最终使用和最初投入还需要进行细分。例如,1997年中国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分别有6部门、40部门和124部门;在最终使用中,将消费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将资本形成分为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还包括出口和进口;在最初投入中,将税利分为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如果将经济系统按产品(或劳务)划分成为若干部分,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称为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具有以下特点:表中数据的计量单位是实物量单位;不管按产品(或劳务)数量为多少,都不能函盖整个经济系统;每种产品(或劳务)不可以按列求和,得到总投入;一般不编制第三象限; 应用价值不大。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格式如表1-2-3。我国曾经编制过1973年61种产品、1981年146种产品和1992年151种产品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表1-2-3 1992年中国151151种产品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表式 (表待补) 按照“经济系统”的不同划分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投入产出表划分为以下几类: 国家表 地区表 部门表 企业表 国家(地区)间表各种表的格式将在第三章中分别介绍。除了国家(地区)间表比较特殊外,其它各种表的主要区别在于“部门”的划分和“进出口”的处理两个方面。 按照编制时间划分 描述表所谓描述表,即描述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例如1997年已经过去,我们收集有关1997年的数据编制而成的1997年投入产出表。 延长表所谓延长表,即不是通过实际调查,而是通过某些方法将已有的投入产出表延长至其后的某一年(该年的经济活动已经发生),而得到的那年的投入产出表。例如,我国曾经将1987年实际编制的投入产出表延长至1990年,得到1990年投入产出表;也曾经将1992年实际编制的投入产出表延长至1995年,得到1995年投入产出表。关于延长表的方法问题,第二章中将专门介绍。 计划表 如果通过某些方法将已有的投入产出表延长至其后的某一年,而该年的经济活动尚未发生,而得到的那年的投入产出表,称为计划表。我国没有编制过计划表。 按照用途划分 普通表 即具有最广泛应用价值的普通格式的投入产出表。 专门表为了某种专门目的而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例如,为了研究能源与经济的关系而编制的能源经济投入产出表;为了研究信息与经济的关系而编制的信息经济投入产出表;为了研究水资源与经济的关系而编制的水资源经济投入产出表;为了研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编制的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 本书将在第三章详细介绍各类专门投入产出表及其应用。它已经成为投入产出分析的最重要的应用方向。 投入占用产出表投入占用产出表也是一种专门投入产出表,但是它的结构比较特殊,在普通表的“投入”与“产出”之外,引入了“占用”部分,所以将它单独列出。所谓“占用”,例如对固定资产的占用、对劳动力的占用,不同于“消耗”,但是也是任何一个部门或者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所以编制投入占用投入产出表,具有实际意义。本书第三章也将介绍。三、对“投入”概念的深入认识理解投入产出表,关键要理解“投入”的概念。下面通过1997年中国12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一些实际数据帮助读者理解“投入”的概念。 表中“种植业”行与“种植业”列交点的数据为11625925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表中“化学肥料制造业”行与“种植业”列交点的数据为13707776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表中“铁路货运业”行与“种植业”列交点的数据为270958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表中“金融业”行与“种植业”列交点的数据为521007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表中“固定增产折旧”行与“种植业”列交点的数据为3063269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表中“铁路货运业”行与“居民消费”列交点的数据为455376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表中“教育事业”行与“汽车制造业”列交点的数据为22288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表中“电机制造业”行与“固定资本形成”列交点的数据为1371477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我国1997年大力加强铁路建设,为什么表中“铁路货运业”行与“固定资本形成”列交点的数据只有174497万元?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 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建筑业,为什么表中“建筑业”行与各个部门列交点的数据都比较小? 钢是主要的资本品,为什么表中“炼钢业” 行与“固定资本形成”列交点的数据却为0? 水泥也是主要的资本品,为什么表中“水泥制造业” 行与“固定资本形成”列交点的数据也为0? 城镇居民消费的物品但是通过商业部门购买的,为什么表中“商业” 行与“城镇居民消费”列交点的数据只是11153464万元,只占城镇居民消费总额179806594万元的6.2%?第四章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4.1 问题的提出 投入产出模型可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两大类。静态模型分析研究某一个时期的再生产过程,其内生变量属于某同一时期;动态模型分析研究若干时期的再生产过程,研究各个时期再生产过程的相互联系,其内生变量涉及到很多时期。一、投资过程的动态化 前述的按行建立的投入产出基本模型,反映了产品从生产、分配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完成的,即 (4.1.1)从(4.1.1)式看不出时期的生产和、以及、时期有什么联系,而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很紧的。首先,要实现时期的产出量,需要、时期为其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投资,以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同样,时期也要为、时期的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投资。投资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把不同时期的再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如果把最终产品分成两大部分: 其中,为时期的最终净需求,包括消费、非生产性投资、净出口等,认为它是在时间上独立的,可以由外生给定的。而为时期的生产性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认为它在时间上不独立的,不可以外生给定的。显然,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多少,是由、时期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决定的,流动资产的投资是由时期所需增加的产出量决定的。用列昂捷夫的话来讲,投资的数量是应该事后知道而不是事前知道的。于是(4.1.1)式写成 (4.1.2)由于的内生将时期与、时期相联系,静态模型就变成动态模型。二、生产过程的动态化 严格讲,生产过程,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和分配使用,也不是在一个周期内完成的。这称之为生产过程的动态化,但由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对“期初”、“期末”的恰当处理,这种动态过程可以简化为静态。所以,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中,一般不涉及这一方面。三、系数的时变 投入产出模型中最重要的两组系数,即直接消耗系数和投资系数是随时间而改变的。一些教科书把系数时变的模型也称为动态模型,是不合适。这些系数在模型中不是变量,而是参数,而动态模型,是指内生变量的不同时期值同时出现的模型。 第二章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编制投入产出表是应用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从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种产品)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可以得到反映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关系的主要数据,这样就可以把投入产出分析应用于经济计划、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可以编制各种投入产出应用模型。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相比,实物型表的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单一,而且许多国家已不编制实物型表,例如前苏联1977年、中国1987年、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中都没有实物型表。所以,本章的内容主要针对价值型表的编制。§2.1 概述编制投入产出表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例如,日本编制1975年产业关联平衡表(即投入产出表),以行政管理厅为主,十一个省厅合作,成立了专门机构。从1975年5月确定方针,到1978年6月分布第一批结果,1980年3月印发全部结果,共花费近五年时间。又如,前苏联编制1977年部门联系平衡表,一次性调查的规模为:40000个工业企业、23000个建筑单位、5000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数万个运输、商业、采购企业和单位以及40000个非生产领域的企业和单位。在我国,目前的计划、财务和统计口径与投入产出表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是编表的不利因素;但另一方面,我国有较为健全的统计体系和统计队伍,有大量统计资料可供应用,只要在编表时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统计资料,选择既满足编表要求又符合国情的编表方法,是能够较快地编制出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我国第一次正式编制的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仅用了两年时间。由于编制投入产出表的艰巨性,所以除极少数国家(例如北欧的挪威、瑞典等)每年编制外,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数年正式编制一次、每年修正一次的途径。我国国务院曾发出通知,决定每隔5年编制一次全国表(逢二、七年度),在两个编表年度间修正一次(每逢O、五年度),即可满足应用的需要,又可节省一定的人力财力,是比较适当的。下面首先就表的编制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要点作些讨论。一、四种调查方法的选择通常有四种调查方法: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关于它们的概念,在统计学中已经介绍了。这里主要介绍它们在投入产出表编制中的应用。普查,主要用于所有总量数据、重要的中间投入数据(例如发电的煤耗等)和所有进出口数据的调查。因为这些数据要求完整与准确。重点调查,主要用于大部分中间投入数据和投资构成的调查。例如钢铁部门的中间投入数据,必须对占总产量90%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关于投资构成,必须对大中型投资项目进行调查。典型调查,主要与重点调查配合使用。对于重点调查之外的部分,例如数量很多但产量很低的小型钢铁企业,只需要选择几个典型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推算即可。抽样调查,主要用于数量众多、又无重点的调查对象。例如居民消费构成、商业等部门的投入构成等。二、两种收集数据方法的选择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可以按行收集数据,也可以按列收集数据。按行收集数据,如果以生产产品的企业和提供劳务的单位为调查对象,则要求这些基层单位提供它的产出量(产品或者劳务)的去向,是如何分配和使用的,然后逐级汇总。但在实际上,基层单位无法提供这样的数据;如果以产品或者劳务的使用者为调查对象,则对于每一种产品或者劳务,都要向全社会进行调查,很难实施。所以不采取这种方法。按列收集数据,即要求生产产品的企业和提供劳务的单位提供它的投入(产品或者劳务)的情况,然后逐级汇总。基层单位可以提供这样的数据,所以一般都采取这种方法。三、两种价格的选择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编制中一个颇麻烦的问题是价格问题。在实际中碰到的价格问题很多,下面仅讨论两点普遍的价格选择。 在不变价和现价之间,一般选择现价 用现价,可以与统计取得一致,大量的统计数据可以直接引用。在我国,增加值的计算、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消费额与投资额的计算,等等,都是采用现价。采用现价的缺点是减低直接消耗系数的稳定性,并使得不同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可比性差,因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产品的价格变化是不一致的。 在生产者价格与购买者价格之间,一般用生产者价格 生产者价格指出厂价,购买者价格指到货价,二者之间相差流通费用,包括运费和商业物资费用。为什么在投入产出表中一般采用生产者价格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投入产出表平衡的需要。例如,钢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煤炭5000万吨,每吨以出厂价20元计,按生产者价格计,在钢铁部门列与煤炭部门行的交点应填入10亿。假设这5000万吨煤的运费为2.5亿,则在钢铁部门列与运输部门行的交点应填入2.5亿(当然还应加上其它消耗物资的运费)。这样,从煤炭部门这一行来看,所有部门的消耗相加、再加最终产品才能等于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总产出。如果采用购买者价格,在钢铁部门列与煤炭部门行的交点填入12.5亿,则横行相加不能平衡。从纵列来看,也只有按生产者价格计,才能平衡,否则将使流通费用重复计算,纵列相加不等于总投入。二是直接消耗系数稳定性的需要。在编制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时,应使影响消耗系数稳定性的因素越少越好。如果以购买者价格计算,则得到的消耗系数还将受到流通费用变化的影响,使其稳定性更差。国外也有按购买者价格编制投入产出表的,但那样的表基本上没有实际用途。三、三种概念的部门的选择 实际中存在三种不同的“部门”,各自具有不同的含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编制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是很重要的。1. 产品部门(纯部门)产品部门,也称纯部门,是一类产品的集合,这类产品具有相同的用途、生产工艺和投入结构。例如,“钢铁产品部门”是钢铁产品的集合,可以包括铁矿石、生铁、钢、钢材等产品,但不包括由钢铁企业生产的机械、焦炭等产品。产品部门的总产值应是列入该部门的各种产品的全社会总产量与其价格相乘后对所有产品求和。所谓全社会总产量,即包括在一个企业内部自产自耗,并没有出厂的部分,例如,一个钢铁企业生产的生铁主要用于本企业炼钢,并不向厂外销售,也计入全社会生铁总产量之中。因我国工业统计中主要采用“工厂法”,即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出厂产品才计算产值,象上述的生铁就不计入企业总产值之中。所以,按产品部门的总产值计算的全社会总产值是高于统计上的“社会总产值”的。我国按“产品法”统计的部门,主要为农业、运输业等和工业中的电力工业。例如,统计中的种植业总产值,就是直接从主要农产品的全社会总产量(主要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茶叶、烤烟等)中计算得到的。2. 产业部门(混部门)产业部门,相对于上述纯部门也称混部门,是一类独立核算的企业的集合,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属于同一产品部门。实际上,在每个企业中,除了生产主要产品外,还或多或少地生产一些次要产品,这些次要产品虽然与主要产品不属于同一类,但在“工厂法”统计中没有将它们分开。例如,“钢铁工业部门”,是一批钢铁企业的集合,在钢铁工业部门的总产值中,也包括钢铁企业生产并销售的不属于钢铁产品部门的其它产品(例如机械、焦炭等)的价值。再如,我国有几十个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但同样是石油化工企业,有些属于“石油工业部门”,有些则属于“化学工业企业”,依企业出厂产品产值中煤油产值和化工产值所占的比重决定,如果化工产值高于炼油产值,哪怕只高出一点点,该企业也就列入化学工业这个产业部门之中。一般情况下,产业部门的总产值计算不同于产品部门,它所属的企业的出厂产品才计算产值,企业内部自产自耗部门不计入总产值。由于产业部门与产品部门在定义上的不同,不难看出,同一产品部门的产品可能由不同的产业部门生产,而同一产业部门可能生产不同产品部门的产品。例如,同是焦炭,可以由钢铁工业产业部门所属的钢铁厂生产,也可以由炼焦工业产业部门所属的焦化厂生产。同一钢铁工业产业部门,可以生产属于钢铁产品部门的产品,也可以生产属于焦炭产品部门、机械产品部门的产品。3. 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是一批企业的集合,这批企业在行政上同属一个管理部门。显见,同一管理部门下的企业,可以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例如,冶金工业部管理的钢铁企业属于钢铁工业产业部门,而它管理的耐火材料企业则属于建材工业产业部门。反过来说,同一产业部门的企业,可能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与产品部门的关系更是显而易见的。应该明白,上述不同的“部门”,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管理部门是实际存在的;产业部门只是在计划、统计中存在,在我国,计划指标是按产业部门口径制定下达,由管理部门执行,统计数据由管理部门收集,然后按产业部门口径汇总公布;而产品部门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中并不存在。4.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对“部门”的要求按照投入产出的理论,其价值型表的部门应是产品部门,即纯部门的概念。投入产出理论的一个假设,就是一个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一种产品只由一个部门生产,就是纯部门。按纯部门编制投入产出表,得到的直接消耗系数比较稳定、能较准确地反映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它除了受价格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的。如果按产业部门编制投入产出表,其直接消耗系数还将受产品结构的影响,稳定性较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与计划、统计口径一致的“产业部门”是最普遍应用的部门概念,为了使投入产出法能在经济分析、预测和政策评价发挥作用,也为了减少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困难,以“产业部门”作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部门也是可行和必要的。5. 部门的划分部门划分或粗或细,决定着投入产出表的规模,究竟多少部门为宜,如何划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尽可能与现行统计口径一致,可以更多地利用现有统计资料。例如我国现行工业统计中,把工业分成十四个部门: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缝纫及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其它工业。每个部门下又分为若干个小部门,例如化学工业中又分为化学矿开采工业、基本化学原料工业、化肥工业等。如果在编表时尽可能地保持这些部门的完整,则有许多统计资料经过适当调整后即可使用。 尽可能地考虑到应用的方便。例如,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研究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那么在编表时应尽可能地把轻重工业分开,同一部门中既有轻工业又有重工业的应分开,例如将机械工业分为重机械工业和轻机械工业,将化学工业分为重化学工业和轻化学工业。 尽可能地适应本地区的经济特点。本地区较为发达的可以分得细一些,本地区较弱的行业则可粗一些。 编制国家表时尽可能考虑到国际间比较。通过各国投入产出表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许多有意义的定量的结果,所以在考虑部门划分时,如有可能,则要参照国际上通常的划分方法。 要考虑数据收集的难易。一般讲,部门分得细些总是好的,但会给收集数据带来困难,使工作量大大增加,使编表时间过长而不能及时提供应用。对此要全面考虑。前苏联曾编制过1959年、1966年、1972年、1977年投入产出表,其价值表部门分别为83、110、112、119。我国已经正式编制的国家表、地区表的部门数目也在100左右,1987、1992、1997年的国家表分别为100、118和124个部门。四、两种进口(或调入)处理方式的选择 在国家投入产出表中要涉及进口产品,在地区投入产出表中要涉及调入产品。因投入产出表主要反映本国(或本地区)产品的分配使用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所以要把进口(或调入)产品区分出来。一般讲,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称为竞争型,一种称为非竞争型,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 竞争型方式竞争型方式的特点是,在产品的分配、使用上不区分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而在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设置“进口”列,列出每个部门产品进口总量,从分配和使用的产品中加以扣除。由于在中间产品和最终使用的产品中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不加以区分,即二者处于“竞争”状态,由此称之为竞争型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便,数据收集较容易,应用也方便。在数据收集时,不需要生产者区分他所消耗的产品是本国生产还是进口,而应用时,例如用于预测,只求得他所需要供给的某种产品的总量,允许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之间的竞争。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未能反映进口产品的使用情况。由上述优缺点,不难发现,对于那些本国(本地)可以生产,甚至是主要生产,又需要少量进口(调入)的产品,宜于采用竞争型方式处理;而对于那些主要依赖进口的产品,研究进口总量及分配使用显得相当重要,则不宜于采用竞争型方式。实际上,国家表,尤其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本国有较强的生产能力,进口产品数量只占产品总量中很小份额,所以一般对进口采用竞争型方式。而对于地区投入产出表,由于地区经济的特点,总是有长有短,许多类产品主要靠外地调入,所以对调入一般不宜采用竞争型处理方式。2. 非竞争型方式按非竞争型方式处理,则要把进口(调入)产品在分配使用上(即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与本国(本地)产品区分开来,于是一般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第象限被分成两部分。由于进口与本国产品完全区分,不存在二者之间的竞争,故称为非竞争型处理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清楚地反映了进口(调入)产品的使用情况;缺点是收集数据困难,一般讲用户并不知道所使用的产品来自何处;另一个主要缺点是应用不方便,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将每个用户使用的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的比例固定化。例如,报告期生产10万吨生铁,消耗本地区铁矿石和外地产铁矿石各为10万吨和8万吨,那么计划期需生产20万吨生铁,是否一定要本地提供铁矿石20万吨、外地调入16万吨呢?其实不一定如此,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由上可见,非竞争型方式适宜于那些本国(本地)不能生产或很少生产、主要依赖进口(调入)的产品。在实际上,地区投入产出表中对调入产品往往采取非竞争方式,而国家投入产出表不宜采用这种方式,理由前面已经讲述了。五、三种流通费用分解方法的选择为了实现按生产者价格编制投入产出表,必须对购买者价格中的流通费用进行分解。一般可有三种方法。 直接分解法每一个部门或每一个企业在计算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物资的价值时,直接将流通费用扣除,按生产者价格计算。这就要求提供各种产品的生产者价格(即出厂价格),如果没有,只有让基层企业直接分解。在我国,一个生产单位如果直接向另一生产单位购买物资,其运费由供货单位垫付,收货单位接货后,一并向供方支付包括运费在内的款项。然后在财务上以一笔帐记入,并不分清其中多少是运费。所以若要求生产单位直接分解流通费用,就要从一张张到货单据上查找,可以想象,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这样,也还不能完全分解,因有些物资来源于流通部门,对这些物资还必须弄清它们由生产单位到达流通部门的流通费用。 按行分摊法这是一种近似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各部门或企业按购买者价格填报各项消耗物资的价值量,然后由运输、商业物资等部门提供按货类划分的流通费用,再按比例分摊扣除。例如,表2-1-1中每格左边的数字是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钢铁部门、电力部门各消耗煤炭部门产品12.5亿、25亿。若铁道部门提供该年运送煤炭产品的货运收入为25亿,则将这25亿按比例从各部门对煤炭产品的消耗额中扣除填入铁道运输行中。结果出现每列中右边的数字,这数字就是扣除了铁路运费以后的数字。对其它交通部门运费以及商业物资费用,都按此办理,就将流通费用分解出来了。 表2-1-1 流通费用的分摊 单位:亿元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总钢铁部门电力部门小计消费积累小计产出´煤炭部门12.5 1025 20

    注意事项

    本文(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