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公路勘测设计电子课件.ppt

    • 资源ID:4262199       资源大小:6.24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路勘测设计电子课件.ppt

    公路勘测设计电子课件,6、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7、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8、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9、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1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公路勘测设计电子课件公路勘测设计电子课件6、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7、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8、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9、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1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公路勘测设计入 门 项 目项目一 公路勘测设计的认知 本学习重点:公路的发展概况及规划,公路的分级和技术标准,公路设计的和 阶段,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工作任务一:国内外公路发展情况调查重点:交通运输网络构成发展概况及规划 1.国家运输系统构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组成及特点.2.公路运输特点,我国公路现状与发展规划,公路发展历史,3.公路现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更易于学习,加深理解内容,拓宽学习空间,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护理医学学科,教学内容抽象,操作性较强,对于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和视频”来创造性地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实现人机交互式运用,能具体化、清晰化抽象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和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1 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 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是多媒体教学的信息符号,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通过计算机集成处理形成媒体信息结合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并发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多媒体反示教系统效果更是突出,多媒体视频演示后,老师示教,然后请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操作结束后,通过反示教系统播放,师生共同总结经验和教训,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能很快记住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1.2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动力,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可想而知,坐在教室里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思想也在教室外。其实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和思维能力,获得的感性知识生动形象。对于内科护理学中的前瞻性新知识、新技术,学生完全没有概念,有时老师无法用语言描述具体过程,这需要借助媒体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3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其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是重中之重。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不断得到提高,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具有成功学习的归属感。1.4 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可通过优化教学信息、增加教学量来增强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及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单一媒体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要认识并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开展内科护理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整体水平。2 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2.1 直接呈现,限制思维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如机械地将由学生头脑想象的知识均以多媒体形式予以展现,将应以文本形式出现的知识一味地以画面、声音替代,将直接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影响教学效果。2.2 局限预设,课堂僵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内科护理学教学有其固有的规律,但护理知识和教学方法改革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甚或难以预测和控制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预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一旦制成并得到应用,说明已经固化了演示内容和演示过程,教师必须按照既定步骤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僵化,有时可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2.3 不求实效,为用而用 表现在多媒体教学评价标准形式化,不论何种教学内容,也不管学生实际盲目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能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甚或晕头转向,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4 花里胡哨,喧宾夺主 盲目追求视听效果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能出现画面背景复杂,不当选择字体、字号和颜色,应用奇形怪状指向不明的按钮,图标活动或翻转等形式不同的缺陷,给人以花里胡哨、喧宾夺主之感,这可分散学生注意力,难以明确重点和难点,不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3 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 3.1 遵循有效性和整合性原则,活化课堂教学 有效性原则。通过视听等手段的多媒体教学能刺激并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但要精选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明确目标的有效刺激,促进问题解决。整合性原则:教学方式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并保持协调一致,通过整合聚集并发挥系统的整体性,来提高教学效果。3.2 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缩短时空限制。3.3 注重学科特点,切勿喧宾夺主 内科护理学乃至护理专业教学的最终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娴熟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提高的能力,适应临床护理岗位的需要。不根据学科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或出现直接呈现、局限预设、不求实效、为用而用、花里胡哨等缺陷,可导致课堂僵化,喧宾夺主,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 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忽视护生对知识的反馈,教师作为主导地位,护生缺乏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束缚护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知识有限,不能及时更新护理前瞻性知识,导致护生并不了解新的护理理论和技能,缺乏临床护理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水平差,不能直观认识护理知识,降低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传统教学不能直观生动地反映教学内容,深层次护理知识探讨匮乏,课堂气氛并不活跃,有时也很难表达并完成具体的护理操作,降低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正确处理并认清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师生特点以及教学资源的不同来制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够提供生动、新颖的图片与影像,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不但可大大缩短课堂时间,留出部分时间以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当堂解疑,以确保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快速消化课堂知识;同时还可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丰富多彩的画面上,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厘清学习思路,积极参与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枯燥的护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能将复杂内容简单化,通过清晰的图像表达加深学生印象,使其进一步理解护理知识和技能。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Military Academies CHEN Guangyao(The Fifth Training Brigade of Xian Air Force Flying Academy,Meishan,Sichuan 620000)Abstract Military academies must focus on constructing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thus fundamentally guarante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ies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By add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arget system and excitation system in to the inner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of military academies.1 背景介绍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高等教育界开始关注并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近十年来,各级把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工作,作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工作、推进教学工作评价、加强教育质量调查和研发全军院校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等举措,全军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建立。但总体而言,军队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制度和实施方面还有待改进,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任重道远。2012 年中央军委颁发了2020年前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我军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总体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以法规制度为保证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院校逐步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入手,论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进而分析军队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2 军队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传统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思想方法最初的两个发展阶段。现已逐渐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1961 年,通用电器公司经理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在其论著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TQM理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全”字,即:(1)全局性。协调各个部门,有效发挥各个部门分散的质量职能,组成一个有效的整体。(2)全程性。把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有关因素控制起来。(3)全员性。全员参与质量管理。(4)管理方法的全面性。TQM理论已经在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军队院校可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由教学质量保证指挥子系统、信息收集子系统、评价与诊断子系统、信息数据处理子系统和保障信息反馈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控制与保障综合体系。该体系应当既注重目标管理,又注重过程管理,注重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序性、定量化和标准化,是一个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2 ISO9000 理论 198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OS)颁布了一套全世界通行的质量管理与保证方面的标准,也即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其基本思想是“质量是在生产的整个过程当中形成的,必须在生产的全过程始终监控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该标准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反映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上,如关注客户、领导作用、过程方法、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基的决策等。英美国等发达国家积极推广和应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IS09000为基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除了TQM理论和ISO9000 理论外,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例如高等教育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现代大学教学理论和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等,也是军队院校在构建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需要参考和借鉴的。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体系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相关理论也各有所长,因此,笔者认为,军队院校应当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借鉴ISO 质量认证体系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并以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重新思考教学质量问题,有效推进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3 军队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本研究的前期文献调研发现,现有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普遍认为组织子系统、监控与评价子系统、信息反馈在系统、教学研究与服务支持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应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理论,将目标子系统和激励子系统纳入院校内部教学质保体系,形成包括组织子系统、目标子系统、监控与评价子系统、信息反馈子系统、教学研究与服务支持子系统和激励子系统在内的“六位一体”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六个子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全程性、全局性和全员性。3.1 教学质量目标子系统 教学质量目标值或目标状态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申玉波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军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与军校的才培养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均指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所应当达到的目标。笔者认为,我军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系统不仅应该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果性要求,而且要重视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质量和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等。3.2 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子系统 组织子系统指的是在学校领导,也即校党委和主管校长的领导下,以质保职能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教务处)为主形成的灵活、通达、权威、高效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组织系统主要包括决策指挥层面和执行运作系统层面。决策指挥层面即健全的教学工作校级领导体制,统领全局;执行运作层面则是指职能部门和教学基层单位,负责把各项决策落实到具体的运行中。3.3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子系统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为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子系统。监控体统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实现:其一,行政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监控;其二,学术专家对教学工作实施的督导。教学评价系统是指一个以评价目的为出发点,由独立的评价机构和权威的评价队伍组织实施,依据科学的评价体系,如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通过严格规范的评价程序,对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专业和课程、教学条件、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体统。3.4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子系统 信息与反馈机制是将在教学质量保障活动中经过系统收集、存储、处理所得到的信息,反馈给质量保障目标、质量保障主体、质量保障内容、所作结论等,并进行调控。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储存、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等几个部分。我军院校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还有很多应该改进的地方。首先,应当进一步开发和疏通信息渠道,加大教员和学员的评价参与度,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评价结果和各类信息。其次,应及时分类和提取收集来的信息,保证信息的有效性。第三,要重视信息的存储,做到责任到人。3.5 教学研究与服务支持子系统 教学研究与服务支持子系统主要包括科研体系和教学服务支持体系两个部分。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和教学工作密切相关。部队院校应当把教学研究系统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建立一个专兼结合的教育科学研究队伍。服务支持体系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基础。服务支持系统包括丰富的图书资料、电子网络信息平台和高质量的后勤服务等。良好的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可以为教学与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坚实的物资保障,为教学质量保障保驾护航。3.6 教学质量保障激励子系统 军队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需要院校管理人员、教员和学员的共同参与。能否成功调动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教员和学员的积极性是军队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建立激励子系统也是我军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工作。目前,军队院校的相关工作中,一般只是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而没有形成一个稳定长效的激励系统。4 小结 现阶段,军队院校教育总体上正处于整体转型期,院校训练任务也进行了较大调整。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各级各类部队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把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巩固教育基础、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中之重。军队院校在新一轮教学评价工作中,应当不断学习和借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按照目的性、系统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的原则,构建一个包括目标子系统、组织子系统、监控与评价子系统、反馈子系统、教学研究与服务支持子系统和激励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在内的“六位一体”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军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注释 牛丽红等.军队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4-15.陈文贵.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构建D.天津:天津大学,2005.申玉波.军队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赵军.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3):224-226.,公路勘测设计,入 门 项 目,项目一 公路勘测设计的认知,本学习重点:公路的发展概况及规划,公路的分级和技术标准,公路设计的和 阶段,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工作任务一:国内外公路发展情况调查重点:交通运输网络构成发展概况及规划 1.国家运输系统构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组成及特点.2.公路运输特点,我国公路现状与发展规划,公路发展历史,3.公路现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工作任务二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认知,重点:公路分级,公路分级的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应用公路分级:(JTG B012003):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功能、性质分级,为五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速度行使,对道路几何尺寸有一定的要求,把这些要求用指标的形式定下来,这些指标称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法定的技术要求,公路设计是必须遵守.2.技术标准具体由各项技术指标:设计车辆、设计车速、行车道宽、平曲线半径、行车视距、最大纵坡度等组成.3.公路等级选用原则.4.各级公路交通量的预测,交通量预测的规定.,工作任务三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和程序认知重点:理解解释;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交通量,公路设计依据,通行能力.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程序.了解公路勘测设计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设计依据 1.设计车辆:公路主要供汽车行使,对于混合交通的公路还有一部分非机动车,车辆的几何尺寸大小、性能对公路几何设计起决定作用.选择有代表性的车辆作为设计车辆是必要的.,2.公路路幅宽度、平曲线半径、视距、纵坡、合成坡度竖曲线与车辆有关。时间标准根据车辆的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三类型:小客车、载重车、鞍式列车汽车外廓尺寸即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运输的汽车及汽车列车 3.公路设计时:车高:以载重车及半挂车的高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4.设计车速: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在公路上行使只受公路自身条件的限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使的最大速度.5.交通量:指在单位间内(每小时或每昼夜)通过公路某一横断面处的往返车辆数折合成“标准车”的车辆总数。a.设计日交通量 b.设计小时交通量 6.通行能力,主 导 项 目,公路勘测设计,项目二 公路外业勘测重点:解释公路外业勘测的目的内容,掌握外业勘测的计算勘测方法.标准规定.,工作任务一:公路初测1.目的任务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场对各比选方案进行勘测,并且确定采用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所需要的文件.初步设计:对路线方案进一步核查落实.并对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进行测量,及图上定线.,2.准备工作.收集资料a.各种比例的图纸,国家的相关控制点b.收集自然、地理、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c.收集沿线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道路规划资料.d.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公路测设、施工、养护挡案资料.室内研究确定方案:.现场勘测.其他资料调查.资料整理,2.初步设计的内容与步骤a.平面控制测量,主控制网的贯通及控制网的平差.b.(GPS)定位测量.(平面控制)c.确定公路的等级.d.采用现场定线法进行导线中线测量e.对原有的控制点检测.3.高程测量:.高程系统建立,布设水准点.4.地形测量5.路线测量6其他调查测量7.内业设计计算.,工作任务二:公路定测,重点:掌握公路定线测量的内容程序,定线测量测量计算方法.1.任务内容 及分工2.定线测量各组任务及工作.选线组.导线测角组.中线组.水平组.横断组.地形组.调查组.内业组,工作任务三公路勘测综合调查,1路基、路面及排水勘测与调查;2小桥涵勘测;3大、中桥勘测;4遂道勘测;5路线交叉勘测与调查;6沿线设施勘测与调查;7环境保护勘测与调查;,8沿线筑路材料调查;9渡口码头勘测与调查;10改移公路、铺道、连接线的勘测与调查;11占用地、拆迁建筑、构筑物调查;12临时工程调查;13伐树、挖根、除草的调查;14概算资料调查;,项目三公路选线 重点:公路选线的原则,各类地形条件下路线选择、方案比较.工作任务一路线方案选定 重点:公路选线的原则,步骤.公路选线是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地形、地质、地物及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经济上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合理,符合技术标准规定道路.目的根据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自然条件选定一条合理的路线,质量好费用低,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结构稳定经久耐用的道路.,1.选线原则.应用先进的手段对路线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多方面的比较,选择最优方案.保证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费用省,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低技术指标,也不片面的追求高技术指标.选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少占田地.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从行车迅速、安全、畅通,施工养护经济,使路线的平、纵、横协调配合,路线短捷顺适纵面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注意文物、环境及历史古迹的保护.选线应对工程地质地形及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深入勘测.结合路线走向合理选择桥位.路线选择应该坚持”便民不扰民,靠村不进村”的原则.2.选线步骤全面布置逐段安排具体定线,路线选方案比较,重点:方案比较的目的,方法1.原则性方案比较a.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b.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与沿线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合以及用地情况.C.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对公路的影响.沿线的劳动力、材料.的供应情况.D.沿线的历史文物、革命史迹、旅游风景的关系.,2.详细的方案比较详细的方案比较是在原则性详细的方案比较之后进行的量的比较,包括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详细计算.一般用于局部方案比较.技术指标的比选:A.路线总延长系数=L/Lo L路线方案的实际长度 Lo路线起点终点间直线距离B.路线技术延长系数11=L/L1 L1路线控制点间的直线距离.技术指标:专角数,专角平均数.的比较.主要材料数量比较.费用、利润的比较.,3.方案比较的步骤方法A.收集资料;B.在图上布线初拟方案;C.初步比选,确定比选方案;D.实地视察,踏勘测量;E.进一步比选,确定推荐方案.4.方案比较的实例,工作任务二各类地形选线平原地区选线,重点:地形特征,选线特征,布线要点.1.自然特征:平原地区主要指自然坡度在3以下,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地形平坦地区.农田水利沟渠纵横交错;村镇建筑设施多,排水困难,地下水位较高,河流多等.2.路线特征:地形对路线的限制不大,平纵横的线形指标容易达到要求,路线特征;平面线形顺直,转角小平曲线半径大,纵断面上坡度平缓.,3.布线要点:A.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B.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C.处理好路线与城镇居民的关系D.注意农田、水利与路线的关系E.充分利用原有公路F.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岭区选线,重点:选线特征,沿河线、山腰线、越岭线、山脊线布线要点,选线方法.山岭区路线常常由沿河线转到山腰线转到山脊线转到越岭线.自然特征1.地形条件: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公路线形差,工程难度大.2.地质条件:岩石多、土层薄,地质地质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多复,选线时应处理好路线与地质的关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路基稳定.3.水文条件:河流迂回,河岸陡峻;暴雨集中、流速快、流量大,冲刷和破坏力大.4.气候条件:气候多变,气温低,温差大,空气稀薄,气压低.山岭区路线一般有顺山沿河方向和横越山岭方向.路线布设以纵面线形为主,然后考虑平面横断面线形.,沿河线:1.沿河线指河谷方向布设线:走向明确,能够充分的为沿线居民服务.但是沿河线受洪水影响大,工程艰巨桥涵构造物多,工程地质复杂.,2.布线要点:沿河线布设线主要解决的问题路线走河流那一岸;路线设于那一高度;路线走那一岸跨河流.这些问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选线时应考虑解决以下问题:.河岸的选择: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城镇、工矿和居民点的影响.线位高低:低线位(高出设计洪水位不多)路基一侧临近水边.高线位(高出设计洪水位较多),不受洪水影响.桥位的选择:利用河曲跨河,越岭线:越岭线是指路线与河谷及分水岭方向横向相交时布设的路线.路线特点;路线克服的高差大路线的平面和横面取决于纵坡(纵断面)的安排.,1.布设路线的要点.垭口的选择:垭口的位置,垭口的高度选择垭口两边展线条件.过岭线标高确定:垭口的地质水文条件,垭口两边的地形.2.过岭线的三种方式:浅挖垭口;深挖垭口;隧道方案.3.展线布局: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4.展线布局的步骤:拟订路线的大致走向;试坡布线;分析落实控制点决定路线布局.,山脊线1.山脊线是指路线沿山脊线方向布设的路线,山脊线的平面线形随山脊线布设,纵面线形随控制垭口的高差变化而起伏.有利条件:山脊线一般工程数量小;地质水文条件好路基病害少;排水条件好人工构造物少.不利条件:线位高,服务差;不利于养护;材料供应困难.2.布设路线的要点.控制垭口的选择:垭口是山脊线布线的关键,选择垭口时应考虑山脊两侧布线结合考虑.试坡布线:垭口之间的应以平均坡在山脊或山脊两侧以平均坡控制布线.垭口之间的平均坡超过规定时可以利用山脊两侧的地形展线.,丘陵区选线,重点:掌握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法丘陵区自然特征:山丘连绵起伏,岭低脊宽山坡平缓相对高差小.路线特征1.丘陵区选线的特点.局部方案多.路线平、纵、横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路基与半挖半填为主.2.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式.平坦地带-走直线.斜坡地带-走均匀线.起伏地带-走中间,项目四 公路定线重点:解释纸上定线实际定线,掌握纸上定线实际定线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放样方法.工作任务一实地定线 重点:解释以点定线,放坡定线,掌握实地定线的方法.,1.以点定线:当路线不受纵坡限制时,定线以平面和横断面为主确定路线.关键是以点定线,以线交点.控制点的加密:a.经济性控制点.b.控制性的控制点.穿线交点.2.放坡定线放坡放坡定线3.定平曲线:单交点法;双交点法;回头曲线定线法.,工作任务二:纸上定线 重点:掌握纸上定线的方法,正确的使用仪器工具进行实地放样.1.纸上确定路线.定导向线:a.在地形图上确定路线控制点及路线方案.b.纸上放坡确定线.c.定导向线.修正导向线,定平面.2.实地放线a.穿线交点法:支距法,解析法(利用坐标方位角).b.放线:拨角法;直接定点法;坐标法.,纸上移线重点:掌握纸上移线的方法步骤1.纸上移线的条件.路线平纵标准前后不协调,需要调整JD,改变R的.路线填方、挖方、构造物工程量大的.增加工程数量不大但能提高平纵线形标准的.,2.纸上移线的方法步骤a.在图纸上按比例标注各桩位置b.根据纸上移线的目的在纵断面图上试定合理坡度,读出填方、挖方的数值.c.根据填方、挖方的数值在横断面上找出最经济或控制性的线中心位置.d.计算交角确定半径,计算曲线元素e.移线,计算比高,重新进行平曲线、纵断面的设计f.计算线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表,项目五 路线平面的设计重点:公路的组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相关规定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超高、加宽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运用标准,能进行平面设计计算.,工作任务一路线平面线形组成分析,直线重点:直线的测设、计算,标准关于直线的规定 1.直线的特征 2.直线长度限制:直线最大长度 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回头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3.直线设计要点 直线的适用条件 直线运用,圆曲线半径 重点:理解解释圆曲线,圆曲线的几何要素,结合实际确定圆曲线半径,理解、掌握、应用标准、范关于圆曲线半径的规定,设计计算圆曲线.1.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2.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 R=V2/127(i)的意义.影响圆曲线半径计算的要素:横向力系数;考虑驾驶员的操作;考虑燃料消 耗和轮胎磨 考虑乘车舒适.3.圆曲线最小半径:标准规定圆曲线半径有三类: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考虑设了超高后满足行车安全,适当考虑起码的舒适性,公式:R=V2/127(f+ib),公式中f ib的取值.、一般最小半径:考虑设了超高后行车安全性和舒 适,公式:R=V2/127(f+ib),公式中f ib的取值、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考虑不设超高也能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公式 R=V2/127(f-ib),公式中f ib的取值.4.圆曲线半径的选用.,缓和曲线 重点:解释缓和曲线,标准设置缓和曲线的规定,掌握缓和曲线的设置计算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有利于驾驶员操作方向,.消除离心力的突变,.完成超高和加宽过渡.使线形美观 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等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必须设置缓和段以满足曲率半径过渡的要求.2.缓和曲线的性质.汽车转弯行使时的轨迹方程.回旋曲线:曲率随曲线长度成正比例增大的曲线,即半径随曲线长度成反比例减小的曲线。即:S=C/RC=SR 令C=A2,S=LS,则:LS=A2/RA2=LS R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控制离心力加速度的增长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LS=v3/Rs0.0213V3/R 或 LS 0.035V3/R.根据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最合理的最小时间为3s5s为好,采用3s,故 Lvt=Vt/3.6,即 LS V/1.2 根据超高渐变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绕内边轴旋转时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Ls=b ib/p 绕中轴旋转时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Ls=b/2(i1+ib)/p.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要求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即缓和曲线切R线角在329 之间最好 因=Ls/2R=A2/2R2,故:R/3AR,S1LSS2,S1,S2为=329 时所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标准规定了各级公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设计时缓和曲线长度应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4.直角坐标以缓和曲线计算 5.缓和曲线省略条件:,直线的运用:(一)适宜采用直线的路段.不受地形地质影响的平坦地区和山间的开阔谷地;2、市镇及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3、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4、路线交叉点前后;5、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二)采用长直线线形时,注意:1、纵坡不应过大;2、同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组合适宜;3、长直线下坡路段的平曲线,必须设置标志牌,并增加路面抗滑能力;4、最大长直线,当设计行车速度大禹60Km/h,其长度不得大于70Sd 行程。(三)最小直线长度的限制:1、同向曲线间,必须大于6V(云南省为2.5V);2、反向曲线间,必须大于2V(云南省特殊四级公路为为1.5V)。,圆曲线的运用1、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半径;平面线形的设计要求: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两相邻的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段,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型、凸型、复合型等曲线,以免产生断背曲线;3、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一组合成S型曲线,使其连续、均衡;,4、曲线线形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曲线间应插入足够长度的直线段或回旋线,以利行车安全 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计算行车速度6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计算行车速度愈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愈应周全;6、平面线形设计应在地形、地物、地质等各种具体条件的基础上选用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组合,应合理地运用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回旋线)地形要素,不得片面强调以直线或哦以曲线为主,或必须高于某一比例等。各级公路隧道与公路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有关规定。,工作任务二平曲线超高、加宽计算,重点:全超高横坡超高缓和段的计算确定.掌握横断面超高值的计算1.平曲线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 原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移或倾覆,为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故设置超高。目的:为了使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获得一个向内侧的横向分力,以克服离心力,减小横向力。标准规定: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圆曲线上应该设超高.全超高横坡:圆曲线起点至终点的横坡是一个固定不便的值,称为全超高横坡。用ib表示。2.全超高横坡的确定 超高与公路等级、圆曲线半径、路面类型、交通组成、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关.标准规定了最大超高横超高的过渡;,3.超高缓和段 缓和段设置条件和原因:超高的过渡、加宽的过渡、线形美观、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坡。超高缓和段的形式;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1)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内边轴转;(2)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简称绕中轴旋转;(3)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外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外边轴转;如图所示:绕内边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长L05米;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长L1;c: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高横坡ib,长L2;绕中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长L05米;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长L1;c: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高横坡ib,长L2;,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超高过渡段a.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4.超高缓和段长,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应考的因素:(1)超过渐变率:由于在超高缓和段上逐渐超高,引起行车道外侧边缘或内侧边缘的纵坡逐渐增大或减小,使边缘纵坡与原路线纵坡与原路线设计纵坡不一,这个由于逐渐超高而引起外侧边缘与路线原设计纵坡的差值称为超高渐变率。用p表示(2)超高渐变率太大,路形不美观,太小,纵向排水困难;(3)绕内边轴旋转时的超高渐变率计算:Lc=b ib/p绕中轴旋转时的超高渐变率计算:Lc=b/2(i1+ib)/p,5.横断面超高值计算绕内边轴旋转(1)圆曲线上的全超高(ZYYZ或HYYH)外侧路肩边缘超高值hc hc=h1+h2 h1=ai0 h2=(a+b)ib hc=ai0+(a+b)ib中心线处的超高值hc hc=h1+h2=ai0+bib/2 加宽后的内侧路肩边缘的超高值hc

    注意事项

    本文(公路勘测设计电子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