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概念与理解.docx
全球化:概念与理解摘 要:全球化早己不再是新鲜词汇,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刻着全球化的 印记。然而在对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中,人们乃至学者都有着或多或少 的偏见。这些偏见往往表现为把全球化当作单纯的经济过程来看待。本 文拟就对这一偏见进行批判,分析全球化的概念,并基于此得出对全球 化的正确理解。关键词: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一、全球化概念的认识认识全球化应当从其概念入手。一般认为,“全球化” 一词于1944 年出现在一篇英语论文中,并于1961年出现于英语词典中。而作为一 个系统的学术概念和分析工具的全球化,则是由提奥多尔莱维特在 1983年提出的,主要是用來描述全球经济的扩散现象旳。从这里便可看 出,“全球化”从作为学术名词使用时就处于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之中, 这与其在经济中表现地异常显着十分有关。学界在定义“全球化”概念 时,起初一直将之看作经济词汇,适用于经济方面的研究,但随着研究 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和定义这一词语。范广军总结认为, 目前有四类对全球化概念的解释“1、以时间纬度来界定的全球化概念, 它包括历史上的全球化和现实全球化。2、从推动全球化进程中主观力量S张桐.围绕“全球化”概念的刍议J.教学与研究,2015(10):16.*r T LeVitt The GIObaliZatiOn Of Market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3,和客观力量所起的不同作用的角度来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即客观全球化 和主观全球化。3、从全球化的内容來界定的全球化概念,它包括单纯的 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全球化。4、从全球化的后果來界定的全球化。” Ell 因视角不同而带來概念解释的不同体现了全球化涉及涵盖方面的广泛。笔者认为,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应当首先明确全球化的起源,概念的出 现往往在概念所表示的事物出现以后,因此“全球化” 一词出现于20世 纪中叶就说明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全球化。一些学者在追溯全球化的 起源时过于夸张地认为全球化出现于古希腊时期巴笔者赞同“全球化起 源于地理大发现”一说,即新航路开辟以后出现了全球化,其主要特征 有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物种和文明的全球传播。穆尼和埃文 斯在分析定义全球化时就提到全球化“所研究的主题是:作为一整体的 世界及其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 M对全球化主题的抽象把握是正确定 义全球化的关键,也使得解释超越学科藩篱、更为恰当。张世鹏对全球 化概念的解释就具备这一特点,他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具有 许多层次,研究全球化应当避免对单向思维”,“包含了 '成为全球性 的','扩展到全球范围','上升到全球水平','在全球范围内紧 密联系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组成一个整体','着眼于全球范围 进行思考','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等多种含义”,并且“全球化S范广军.全球化概念及其主语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 报,2015(1) :7.I-张研.“全球化”起源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3):1.F唐晓勇全球化起源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04(8) :265.-安娜贝拉穆尼,贝琪埃文斯全球化关键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4:3.这个词汇本身没有主语,很模糊;如要加上一个主语,这个主语实际上 也是多元的,变化不定的。” B这一解释虽然没有对概念进行明确定义, 却对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引导方向的作用。二、对把全球化当作单纯经济过程的批判全球化给人们对明显的感受是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力。自新航路 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蓬勃扩张,如今跨国公司和美元在整个世 界流行。“全球化”一词自使用以来更多地指向了经济的扩散。杨伯淑 的研究就是基于此对全球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的考察。尽管他承 认“全球化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全球 化。”但是他在论述全球化的发展时,仅关注了作为全球化典型的经济 全球化的演变,缺少对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分析。通常认为,在20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国家垄断,而 垄断资本主义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量。正是对这种观点的普遍接受使我们对全球化的认识时常狭窄在经济 问题上。拉尔夫达伦多夫认为“人们经常把'全球性这个词汇草率 地用于那些只是离得很远、在遥远的什么地方发生的事情。事实上是为 数不多的儿个公司企业在整个世界进行活动。”他的观点很明显地是把 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等量齐观。*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J.欧洲,2000(1):12.杨伯淑.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环拉尔夫达伦多夫.全球化漫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16.弗里徳曼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从 1492年到1800年,我称其为全球化版本。这一阶段肇始于哥伦布远航开 启新旧世界间的贸易。第二个时代或可被称作全球化版本,这一时代从 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我们在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全球化版本。”这显然是把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化”相等同了,即 把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起点误认为全球化的起点。弗里徳曼的这一看法是 具有普遍性的,即绝大多数学者都分不清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化这两 场性质完全不同的运动,而是把它们混同了起来。笔者认为,经济力量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的确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经济全球化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地十分明显,与 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全球化始终不只是经济全球化一方面而已,在 政治、文化、环境、教育、法律等诸多方面,全球化都有其独特的体 现。如同朱宗友、范国平所言“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 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的客观过程和趋势。” W 英国学者米特尔曼也有类似的言论,“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 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皿因此可以认为,把全球化当作单纯经济 过程是需要批判的,真正的全球化是复杂多样的。S托马斯弗里徳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4.:2:朱宗友,范国平.全球化概念刍议J.工会论坛,2004(1):95.T T米尔特曼.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生存J第三世界,1994(3) :54.三、全球化的正确理解前文所言,全球化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经济过程来理 解,它在其他领域也存在全球扩散的现象。在国际政治中,全球化是从 “相互依存”的概念中演化而来的,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政治生活的影 响和后果被政治学家们广为关注,他们希望尽可能寻找到一种在不违背 全球化客观进程的前提下增强本土政治力量的妙药良方。全球化时代的 民族国家必须调整其政策以适应这一过程,政治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有个 人的社会意识的觉醒,也增加了政府治理的难度。在对外开发的过程 中,社会也会随之出现一些社会麻烦,这又要求民族国家加强自身的制 度建设和法律建设。在文化领域,全球化“就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起作用的文化的生长与加 速发展的复杂的整体过程,特别是世界整体意识和全球文明的形成过 程。”文化全球化塑造了一种属于现代世界并适用于各个国家的价值观 念,即在异质世界中制造普遍化。在这种情况下,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关 系就显得十分突出。应当认识到,全面吸收外来文化,摒弃本土文化和 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坚守本土文化是两个极端的民族文化倾向,前者是 自卑,后者是自负。这两种倾向和选择都不利于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浪潮 中生存发展。赫尔徳和麦克格鲁利用理想形态分类将全球化解释者们分为两类:全 球化论者(the globalists )和怀疑论者(the SCePtiCS )。通过这一 划分和两类学者对全球化的关注,赫尔徳和麦克格鲁得出全球化带来的 -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J国外社会科 学,2001(3) :45.跨洲际流动不仅是地区间联系的增强,“也是一个深刻分化并充满激烈 斗争的过程” CI: O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民族经济、民族 文化都面临舶来品的冲击,随之产生的便是对抗,即反全球化。反全球 化运动可以为我们理解全球化的过程提供新的思维,使我们更能辩证地 认识全球化,即“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着矛盾的过程, 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有一体化的趋势,也有分裂化的倾向;既有 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 土化。” ®四、总结因此,笔者认为不能仅仅简单地把全球化仅仅看作是经济过程,对全 球化的正确理解应当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 济过程,也是政治的和文化的过程,并且覆盖了社会中的诸多方面。第 二个层次,全球化给一部分人带来了利益,也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它既有好处,也有问题。“当代全球化已经使地域主义方法论变得不合 时宜了,我们无法再单凭地域空间来理解世界地理,对这一问题的重新 定位也改变了我们理解社会关系中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心理学等 其他内容的方式。”“不断迅猛发展的全球关系使国家民族面临着种族 主义和区域民族的竞争,也面临着非地域团结、世界主义情感以及混杂 认同的威胁。”3-戴维赫尔徳,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y黄炼.全球化学术探讨J.社会科学动态,1999(12) :8,-简阿特斯图尔特解析全球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参考文献:1 张桐.围绕“全球化”概念的刍议J.教学与研究,2015(10):16.2 T. LeVitt. The GIObaIiZatiOn Of MarketsJ. HarVardBUSineSS Review, 1983,.3 范广军.全球化概念及其主语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 :7.4 安娜贝拉穆尼,贝琪埃文斯.全球化关键词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4:3.5 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J.欧洲,2000(1):12.6 杨伯淑.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7 拉尔夫达伦多夫.全球化漫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3) : 16.8 托马斯弗里徳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4.9 朱宗友,范国平.全球化概念刍议J.工会论坛,2004(1) :95.10 丁米尔特曼.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生存J.第三世界,1994(3) :54.11 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3) :45.12 戴维赫尔徳,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I.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3 黄炼.全球化学术探讨J.社会科学动态,1999(12) :8.14 简阿特斯图尔特.解析全球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2011:334-5.15 唐晓勇.全球化起源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社,2011:334-5.版),2004 (8) :265.16 张研“全球化”起源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fJ. 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