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案新部编本.doc
-
资源ID:4261119
资源大小:104.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案新部编本.doc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将相和教学设计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利用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三、教学重难点:1、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2、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四、教学准备:1、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断。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设计意图: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的学习课文。】2、板书课题。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设计意图: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又突出了题眼“和”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检查预习,自学新词。 (1)课件出示要检查的生字,让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可以让其他的学生解答,学生说不出来的教师可以解答。如: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设计意图:在学习中积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必须,这一环节既使学生积累了词语,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初读课文,学生自悟。(1)分组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评价一下文中的某个人物吗? (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胸怀宽广;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秦王阴险狡诈)【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学生已经对人物有了初步感悟,学生乐于表达,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仍旧是浅层的,概念化的,尚需进一步揣摩。】2、选读重点句段,自主感悟人物。(1)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先进一步了解他,好吗?(2)请同学们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细细去读,感悟他的个性想法。(学生读书、批注、讨论。)四、交流感悟,情境促读 课文中关于蔺相如的哪些细节描写,引发了你对他的进一步了解,请谈一谈。学生讨论,交流: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交流: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机智的蔺相如当时是以怎样的语气跟秦王说话才使得秦王把璧交给他的呢,请同学读一读。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交流:“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了非常喜欢和氏璧的秦王,请同学们在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3、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探讨: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蔺相如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暴4、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奋起反抗,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强暴,不畏牺牲。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设计意图:以蔺相如为切入点重点研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去揣摩人物的个性品质,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五、置留问题,激发研读兴趣1、蔺相如的出色表现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下读一读有关于他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下来。2、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词语。2、回顾课文内容。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大将风度以及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二、研读人物,体会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1、“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卓越表现令赵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这引发了廉颇的不满,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2、研读人物,体会表达(一)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课件出示:“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a、“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哪儿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渑池会见时,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b、你怎样理解蔺相如的这段话?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二)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在这里“嘴”指什么?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一张嘴”吗?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讨论、交流、点拨: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三、思维扩展,深化认识1、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么?(蔺相如具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而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有这样两位大臣,赵王是非常幸运的。)2、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什么关系?(“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板书:爱国【设计意图: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部联系是本课的难点,而通过整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的课文内容,再通过教师巧妙的引领,这个难点不攻自破。】四、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义1、一个知错就改,另一个真诚相待,都是多么难能可贵!从此过后(出示齐读)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师:同心协力这四个字浓缩为一个字,就是课题中的和。是呀,俗话说:“人和百事旺,家和万事兴”,国家也一样,正由于将相二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保卫赵国,秦国很多年都不敢再来进犯赵国。2、从此,“负荆请罪”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将相和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同学们,这篇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文学著作,曾被当代文学家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想知道廉颇和蔺相如和好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建议你去买一本史记来读,你会感受到历史名著刻画人物形象的不同魅力。【设计意图:回扣课题,既是对故事意义之提升,同时也在于引导学生由读一篇课文到读整本的名著。】五、小练笔廉颇“负荆请罪”,他会对蔺相如说些什么?蔺相如热情相迎,又会怎样对廉颇说呢?拿起笔,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物,想象他们见面的情景,把他们可能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如果能够用上课文中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好。【设计意图:此处写话,一是体现读写结合的理念,同时意在使学生迁移运用课文中用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等表达方式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学板书设计 将 和 相 廉颇 蔺相如知错能改 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课堂小测 一、读拼音写汉字。w r zhàn páo d yù fù jng qng zuì( ) () () ( )dà chényn nuò wán bìguzhào() () ()二、比一比,再组词。璧( ) 秦( ) 廉( )壁( ) 泰( ) 镰( )避( ) 奏( ) 谦( )渑( ) 侮( ) 换( )蝇( ) 诲( ) 唤( )三、读课文填空。将相和这篇课文讲了三个故事,分别是_,_,_.第一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第二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第三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