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乡镇卫生局“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doc

    • 资源ID:4258069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乡镇卫生局“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doc

    -范文最新推荐- 乡镇卫生局“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二五”以来,xx县卫生事业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新时期卫生工作指导方针,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医疗卫生工作任务。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建立起了一支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能处理各项医疗卫生工作任务的医疗卫生队伍,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体系,消灭了鼠疫、霍乱、天花、小儿麻痹等传染病,各种地方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保持了较低的发病水平,地方病、常见病、基础性疾病绝大多数在本县内能解决,为全县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保住了一方百姓的健康,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全县医疗卫生基本现状 (一)机构设置 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2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机构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3个,一般乡镇卫生院5个,村卫生室58个,个体医疗机构37个,民营医院2个,门诊部3个,共有编制病床710张,每千人拥有病床4.1张。 (二)人员结构 全县有医疗卫生工作人员951人,其中公立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5人、其他(管理、工勤、财务)人员74人;个体医169人;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66人;乡村医生13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5人。全县公立医院核定编制619名,实有在职在编人员579人,其中执业医师122人,占医生总数的42%,执业助理医师50人,占医生总数的17%,执业护士189人。副高11人,中级349人,初级348人。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以上学历176人,大专学历234人,大专以下学历90人。 二、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各项卫生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为民谋福祉、惠民生、得民意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基层调研,深刻分析困难,着力解决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使我县的卫生工作走出了一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发展路子,特别是自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县按照国家、省、市医改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突出近期五项改革重点任务,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县卫生工作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跨上了政府得满意,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新台阶。 (一)抢抓机遇,加强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十二五”以来,我县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先后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投入建设资金16210万元,实施了新庄卫生院、石龙坝卫生院、船房卫生院、通达卫生院业务综合用房建设项目,120急救中心、卫生监督局业务综合用房、17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新建项目及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改造项目,新增业务用房面积达32787.19平方米。12个医疗卫生机构自筹资金4000余万元购置彩色b超、16排螺旋ct、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等大型诊疗设备25台(件)。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购置的大力投入,使我县的医疗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诊疗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2015年1-9月,门诊诊疗40.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96万人次,实现业务收入16020.3万元。其中,药品收入8494.04万元,占业务总收入的53.02%,患者平均住院天数9.02天。 (二)新农合稳步发展,农村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我县于2006年正式启动新农合工作,通过不断总结,广泛宣传,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使新农合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有序化的道路。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优化补偿,新农合工作成效明显,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一是参合率逐年提高。参合人数由2010年的116938人增加到2015年的122739人,参合率由94.05%提高到了99.63%。二是补偿水平明显提高。乡、村级门诊补偿比例由2010年的40%和30%提高到了2015年的50%和60%,门诊补偿统筹由200元到2015年的25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010年的3万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12万元。三是参合受益率、住院补偿比、门诊补偿比不同程度大幅增长。到2014年底,全县农民参合受益率扩大到了107.35%;住院补偿比、门诊补偿比分别达到了69.35%、56.57%。2013年起我县全面开展市级统筹的农村居民大病补充保险试点工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将农村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及农村居民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感染等重大疾病报销范畴扩大到22种。对参合人员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需个人负担的合规部分予以补偿,通过三年的实施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截至2015年9月30日,累计补偿591.11万元,参合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有效防止参合群众“因大病返贫、致贫”,提高参合农民抗风险能力。 (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群众用药负担得到减轻 自2011年6月1日以来,我县8个乡镇卫生院、58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按要求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的稳步实施,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三统一”供应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将基药零差率补偿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按基药销售金额的15%于次月划拨补助,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429.95万元,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与实施基药前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销售价格平均下降20,次均门诊费用由49.8元下降到44.35元,次均住院费用由1191.7元下降到1172.7元,体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确保了药品质量,规避了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保障了群众的用药安全。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运转正常 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稳步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一是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核定和岗位设置,实施了“按岗定编、竞聘上岗和合同制管理”。共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208个,与改革前相比增加编制30个。二是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度。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按服务对象满意度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拨付专款。各乡镇卫生院、共公卫生机构也制定了内部绩效考核办法,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了财政长效补偿机制。自实施基药以来,中央、省、市财政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药的补助,县级财政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销售成本金额的15%按月给予补助,同时调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性收费,提高了医保报销比例,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运转。四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历史性债务进行化解,累计化解基层医疗机构历史遗留债务554.15万元,债务化解率100%。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缩小 自2009年10月起,我县实施了以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重点管理对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5年的努力,该项目工作已基本规范。截至2015年9月底,截至2015年9月底,建立全县城乡居民健康电子档案129830份,电子建档率75.61%。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89块。儿童常规疫苗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保持在95%以上。管理高血压患者8136人,糖尿病患者2040人,重性精神病患者791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明显。狠抓落实,努力做好光明工程工作,近5年来,共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90例。自2009年实施“降消”项目以来,共对7038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兑现补助经费263.74万元,补助率达100%。完成农村卫生厕所建设2700座。免费为5383名农村妇女实施乳腺癌筛查。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差距逐步缩小。 (六)妇幼健康计划顺利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以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为重点,以实施妇幼健康计划、”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等项目工作为载体,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宣传,落实措施,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一是强化了县乡两级产科能力建设。在加强县乡两级产科人员技术培训的同时,争取项目或自筹资金对县乡产科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利用项目资金购置了价值160余万元的彩超一台,县医院自筹资金配置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仪,8个乡镇卫生院也配置更换了产科设备,全县12家医疗机构继续获评“爱婴医院”称号。二是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通过电视台、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加强了妇幼惠农政策的宣传,各医疗助产机构制作了墙体标语、电子标语和宣传展板,印制了宣传册,张贴了宣传画对大众进行了广泛宣传,使我县的妇幼优惠政策宣传覆盖面达到了98%以上。三是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大幅提高。2015年1-9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45%,与2011年相比分别提高了6.2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6.43。 (七)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疾病防控工作成绩显著 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重点疾病,重点防治”的原则,以免疫规划,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控为重点,扎实开展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结核病、麻风病、艾滋病、碘缺乏病、钩体病、寄生虫病的防控及食品、学校、职业卫生监测工作。在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设置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食品检验机构资质通过省级认证,12个医疗机构设置了传染病发热门诊,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8个乡镇级预防接种门诊配套设施完善,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疾病防控效果突出。“十二五”期间,全县传染病网络直报率100%,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儿童计划免疫合格接种率由2010年的98.06%上升到目前的99.44%。三是艾滋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县累计艾滋病感染者应随访管理67人,实际管理67人,管理率100%;cd应检测67人,实际检测61人,检测率91.04%;hiv阳性配偶应检测19人,已检测15人,检测率78.9%;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结核病症状筛查60人,筛查率100%。四是结核病、地方病、麻风病等实现规范化管理,防治效果突出。 (八)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坚持以中医院为龙头,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抓手,以创二级甲等中医院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要求,制定出台xx县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推进中医工作协调健康发展。县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康复理疗科”、“排石专科”、“糖尿病专科”、“针灸推拿科”等重点专科得到加强,并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省级评审验收;完成基层中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总投资94.374万元,其中省级补助30万元,医院自筹64.374万元(硬件投入48.374万元,软件投入46万元)。 “十二五”期间全县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15年10月,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均有中医诊疗设备,其中6个乡镇卫生院能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58个村卫生室中有15个村卫生室能运用3种以上中医疗法。 (九)规范行政综合执法,医疗执业环境得以净化 自成立卫生监督机构以来,坚持以食品(食品监管于2011年移交县药监局)和医疗市场监管为重点,以公共场所、职业、生活饮用水、学校监管及传染病监督为突破口,加大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依法办理案件,规范了领域市场经济秩序,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了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精选优质资料为亲奉上,欢迎你的阅读和下载,谢谢!给多资料请进本人主页去搜索。 9 / 9

    注意事项

    本文(乡镇卫生局“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