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模板.doc

    • 资源ID:4250453       资源大小:153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模板.doc

    附件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格式)项目名称:淡水养殖业投入品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建议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二八年十月九日项目概况表项目名称淡水养殖业投入品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经费需求(亿元)其中国拨(亿元)实施周期3(年)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所属领域能源资源环境 农业 材料制造业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与其他社会事业项目与纲要的衔接性明确列入纲要农业 领域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优先主题以及公共安全领域生物安全优先主题基本属于纲要 领域 优先主题的范畴其他(请说明)项目与重大工程、重大装备、行业重点业务工作或引进消化吸收项目的结合性是现代农业“十大行动” 工程的关键配套技术没有明确的依托工程其他(请说明)项目与部门(地方)科技需求的衔接需求提出单位: 农业部渔业局 其它(请说明)创新类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完成时的应用类型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局部试点示范较大范围推广应用项目组织单位的建议牵头组织单位建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其他组织单位建议: (列前五个)编写说明1项目建议应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支撑实施最新或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并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立项要求。2各有关部门、地方及有关单位结合本行业、本地区等发展需求,提出项目建议,正式行文并同时通过科技部门户网站()上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报送科技部。3报送项目建议书时,应一并附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申报书。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6年,水产品总产量5290万吨,占全球渔业产品总量的1/3,其中养殖产量超过3593万吨,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渔业人口2070万人,劳动力1300万人,占我国农业人口2%,渔业劳均收入达9540元(2005年)。渔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品种繁多、数量充盈的水产品,也为国外市场提供了优质水产品。水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额由1980年的3.6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93.6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30.2%,成为实现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领头羊,多年位居农产品出口首位。然而,近年来随着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生产者在生产中不顾环境容量和自身的技术条件,盲目追求高产,造成各种疾病频繁发生,乱用药成为普遍现象。另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替代渔药和疫苗研发滞后,针对性治疗措施少。此外,良种覆盖率低、饲料技术落后、养殖水域自身污染等也都对水产品质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发生的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不断暴露出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入世至今,我国相继遇到了氯霉素、恩诺沙星、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甲醛、贝毒等近十种有毒有害物质、涉及虾、鳗鱼、斑叉、贝类、紫菜、淡水活鱼、龙头鱼、河豚鱼等十多个主要养殖品种质量安全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水产品的形象和加工贸易企业利益,更导致养殖渔民收益受损,国内市场价格下滑。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背后深刻反映着我们在养殖环境、养殖方式、良种选育、病害防治、养殖用药、饲料生产以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近期“三鹿奶粉事件”引起国家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强化源头管理和规范投入品管理再次被人们提到议事日程。此时开展淡水养殖业投入品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部署纲要指出,要把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作为中长期发展目标,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在“农业”领域明确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创制高效特异性疫苗、高效安全型兽药及器械,开发动物疫病及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预警监测、检疫诊断、免疫防治、区域净化与根除技术,突破近海滩涂、浅海水域养殖和淡水养殖技术,发展远洋渔业和海上贮藏加工技术与设备”等优先主题研究。在公共安全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中,也将生物安全列入优先发展的主题,重点研究快速、灵敏、特异监测与探测技术,化学毒剂在体内代谢产物检测技术,用于应对突发生物事件的疫苗及免疫佐剂、抗毒素与药物等。同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列入重点,农业部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中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作为重点。本项目是贯彻国家科技发展纲要,贯彻科技部“十一五”农村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农业部“十大行动”计划,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共性研究,对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是实现现代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过去的30余年,在我国“以养为主”渔业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渔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在规模和总量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增长方式粗放,基础研究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产生了一些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问题,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养殖设施设备落后、生产可控程度不高,养殖清洁生产意识淡薄,养殖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造成养殖病害频繁发生;二是缺乏高效、专用渔药以及相关防控技术,养殖厂家普遍存在盲目使用药物问题,忽视养殖的休药期规定,导致水产品药残超标,直接面临市场准入难关,同时也影响到产品的深加工开发以及出口贸易;三是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不健全,缺乏水产品由鱼池到餐桌过程中质量监控技术,缺少对渔用药物代谢和残留规律的系统性研究,对产品安全储运技术及产品全程质量跟踪与溯源技术研究也几近空白;四是环境质量标准滞后于产业发展,现有标准的指标体系及标淮限量值与产品质量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直接影响着相关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组织实施“淡水养殖业投入品安全评价与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项目,是解决制约我国主导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问题,是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实现水产养殖从单纯产量型到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大迫切需求,对保障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出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增强水产品质量控制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3. 是国家发展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资源更为稀缺,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7%。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极大地受到耕地资源的限制。同时,以耕地资源引出的食物安全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目前易于开发的耕地资源和畜牧资源已基本上得到了较有效开发,今后能用于深入挖掘和开发的将是海洋和内陆水域资源。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1%的人口,水产品所做的贡献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解决了吃鱼难问题,更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渔业生产,既不与粮食争耕地,又不与畜禽争草场,对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 是提升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水产品国际贸易为推进渔业结构调整、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提高渔业附加值、增加就业和渔民收入、提高渔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水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的重视,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逐渐浮出水面,水产品安全卫生突发事件不断:1996年,欧盟以监管体系不完善和产品卫生问题为由,开始对中国贝类产品实行禁运,至今仍未开放;美国也因中国贝类卫生管理与其管理标准不符而限制进口中国贝类;“养殖淡水产品中孔雀石绿事件”、“对虾氯霉素事件”等造成相关产品出口一度停滞,影响到出口创汇。总结这些事件根源,主要是由于渔药、饲料等投入品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因此开展淡水养殖业投入品安全评价与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5. 是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支撑能力的需要近年来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国家给与了充分的重视,渔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础和技术积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全球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和水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与新阶段我国现代渔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标准基础研究薄弱。例如一些药物的药效、毒理和安全性等指标缺乏研究基础,用法用量、休药期、残留限量和检测方法等缺乏技术支撑,影响到这类标准的制定工作。二是标准的配套性和实用性不强。以检测方法标准为例,农业部235号公告中有关水产品的18种限用药物目前仅有3项有检测方法标准,不得检出的29种药物仅有检测标准14项,还有11项未列入制定计划,禁用的适合水产品的24种药物,有8种没有检测方法;海洋生物毒素还仅能以生物法检测,无一精确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持久性污染物检测方法除多氯联苯、苯丙芘外大多空白、一些病原微生物和病毒还缺乏分离检验技术;有害重金属还仅停留在测定总量的水平上,缺乏形态、价态分析的技术。而仅有的标准方法也存在着方法单一、灵敏度低、前处理方法落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相关研究和水产品监控工作的瓶颈。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对完善水产品标准体系,规范投入品市场都将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通过“淡水养殖业投入品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项目的实施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对全面了解我国淡水养殖业投入品的总体状况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养殖产业的总体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了解我国淡水养殖业投入品的基本状况,对推动水产养殖的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养殖技术、产品质量,增强水产投入品质量意识;二是加快提升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消费信心,扩大国内外消费市场;三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四是提升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开展“淡水养殖业投入品安全评价与监控技术”研究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全面提升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实现整体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是现阶段十分迫切的任务。(二)项目实施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1. 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对养殖投入品的安全评价,可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水产品质量的公信度,增加养殖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出口创汇,从而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可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国内产品畅销、出口产品通畅。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虾、鳗鲡、大菱鲆曾在国内消费不畅,长期以来出口也受到巨大障碍。2006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农业出口总额的30.2,出口额达93.6亿美元。随着项目的完成,对潜在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全面改善主导养殖品种质量安全,大大提升水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高出口总量、拓展新的国际市场,使水产品出口额增额空间在20亿美元以上。另外,通过开展本项调查研究,为建立环境质量控制规范、养殖投入苗种质量规范、优质安全饲料标准、渔用药物使用技术规范、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平台等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完善水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将为全国水产养殖单位进行健康养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上述规范的推广应用,可提高养殖成活率、提升饲料产品合格率、正确使用绿色安全药物、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素质;涉及的养殖品种100多个,估计该技术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达100亿元以上。2. 社会效益分析在社会效益方面,项目的实施除了针对三聚氰胺提出了应急性研究,也首次对淡水养殖业投入品进行全面调研,全面了解三聚氰胺等高危化学品在淡水养殖业投入品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安全评估。这对政府、国民消费者了解水产品质量安全,正确调控水产品质量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共性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将提出影响养殖产地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的主要环境因子的种类及其基准水平,建立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价评估方法、水产养殖产品和投入品质量安全控制与评价技术、药物残留控制与合理使用技术等研究成果,建立较为完备的监控技术体系,为消除未来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隐患,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提高出口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变我国水产品出口屡受绿色壁垒限制的窘境,确保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可产生重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二、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一)主要目标(项目目标的涵盖范围要与项目名称相对应;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考核;其目标在35年内能够完成。)1. 总体目标针对目前养殖水产品中安全卫生隐患突出,突发事件不断,养殖过程投入品使用不规范及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问题,本项目以摸清养殖水产品污染“家底”和建立养殖水产品安全监控体系为目标,从养殖过程和产地环境重大与急迫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入手进行研究。建立和完善急需的检测技术,摸清水产品养殖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现状;查清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养殖环境因子种类及其基准水平,建立养殖环境质量评价、评估方法;建立养殖投入品安全评价技术,对主要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淡水养殖业投入品质量信息平台和追溯体系,实现主导品种的标准化生产。项目实施将支撑建设我国新型水产养殖标准化生产模式,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水产养殖业整体实力和养殖产品国际竞争力。2. 具体考核指标(1)建立不同投入品、水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测和确证技术并形成标准;建立淡水养殖业投入品、水产品、环境中污染物以及微生物检测技术40项以上,形成检测方法标准草案35项以上。(2)研究提出不同淡水养殖业投入品、水产品以及环境中三聚氰胺、有害污染物、有害微生物、药物残留等限量标准建议值10项以上。(3)研究获得环境、饲料中三聚氰胺残留在养殖水产品中的传递规律及其在主要养殖水产动物体内蓄集和代谢规律;摸清养殖主要药物以及激素类添加剂等在主要水产品养殖环境污染物在典型养殖生物中的传递规律与机理,选择性建立污染物生物富集与代谢动力学模式;系统查清影响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水平及分布规律,摸清水产品养殖环境污染物在养殖生物中的传递规律与机理,建立污染物生物富集与代谢动力学模式,完成水产养殖过程中主要环境污染物在重点养殖品种中的富集、代谢规律;揭示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和诺瓦克病毒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和传播机制,在分子水平阐明两者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完成研究报告20项以上。(4)完成三聚氰胺、抗生素、激素、微生态制剂、掺杂使假投入品以及杀虫剂(菊酯、甲醛)、水质改良剂等投入品风险评估研究报告10项以上;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水产品养殖环境污染物检测分析和评价方法,完成水产品养殖产地环境质量风险评价研究报告23项;完成水产品中有害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2项以上,提出水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准则和应用指南各1个。(5)查清投入品中禁用抗生素、激素以及菊酯、甲醛等杀虫剂高危化学品的获取途径、使用方式,完成大宗养殖鱼类苗种、渔药、饲料及添加剂、水质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投入品和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及风险评估报告610个。(6)研究完成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调查与管理的规范或标准草案3项、渔用药物及淡水养殖业投入品使用技术规范草案10项以上。(7)建立水产品和渔用饲料中三聚氰胺残留数据库1个,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数据库1个,建立产业链信息采集、分析、发布平台;开发基于混合条码技术的渔业产品数字化管理平台软件1套,并在部分养殖企业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数字化管理试点。(8)发表论文120篇,获得专利5项以上,培养学术带头人20人、科研骨干200人,培养研究生60名。(二) 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本着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远近结合的原则,紧密围绕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渔业增产和渔民增收的四大需求,抓住严重制约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我国主导养殖种类的健康养殖模式和产品安全保障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设置了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第一是对目前国内强烈关注的“三聚氰胺”残留在水产养殖过程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研发关键检测技术并进行风险评估,设置课题2个;第二是对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投入品和产地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对影响养殖水产品安全的重要隐患进行安全评价,设置课题3个;第三是对目前制约水产品安全卫生工作的投入品和产地环境关键检测技术进行研发及标准创制,设置课题4个;第四是对养殖过程的重要安全卫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设置课题3个;第五是建立养殖投入品追溯管理和质量信息平台,设置课题3个。课题总数为15个,具体课题设置如下。1. 养殖水产品及投入品中三聚氰胺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本课题针对我国淡水养殖业投入品中存在违规使用三聚氰胺,潜在安全卫生隐患严重等问题,从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入手,研究水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技术,跟踪检测水产品及渔用饲料等投入品中三聚氰胺残留,摸清三聚氰胺在水产品及淡水养殖业投入品中污染现状,并研究其在主要养殖水产动物体内的蓄积、代谢和消减规律。 课题1:养殖水产品及投入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研究及风险评估检测技术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养殖投入品中三聚氰胺现状不清是制约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将研发水产品及养殖投入品中三聚氰胺残留检测技术,摸清目前养殖投入品中三聚氰胺污染现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研究内容(1)对三聚氰胺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建立水产品和渔用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和确证方法;(2)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水产品、渔用饲料和饲料原料等投入品中三聚氰胺残留污染现状进行全面普查,摸清三聚氰胺在水产养殖领域违规使用和残留现状;(3)对目前水产品和养殖投入品中三聚氰胺污染现状和影响进行风险评估。考核指标(1)建立水产品和渔用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和确证方法,形成检测方法标准草案23项;(2)建立水产品和渔用饲料中三聚氰胺残留数据库,完成三聚氰胺在水产品中风险评估研究报告;(3)发表论文35篇,培养研究生23名。课题2:三聚氰胺在主要养殖品种体内代谢动力学和消减技术研究针对目前养殖水产品中三聚氰胺危害现状不明,潜在安全卫生隐患严重等问题,从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入手,进行三聚氰胺在主要养殖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探讨其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消减技术,建立养殖水产品中三聚氰胺限量标准。主要研究内容(1)以主要养殖品种对虾、鲆鲽鱼、鳗鱼、大黄鱼、罗非鱼、鲈鱼、鲤鱼等为研究对象,进行三聚氰胺在养殖水产动物体内的蓄积和代谢规律研究,研究探讨水产品中三聚氰胺残留的消减技术;(2)研究三聚氰胺在环境、饲料、养殖水产品生产链中的传递及其在水产品中代谢与残留消除规律,对水产品中三聚氰胺残留进行毒理学评价,尝试建立水产品中三聚氰胺限量标准;(3)研究三聚氰胺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的影响,建立饲料中三聚氰胺限量标准。考核指标(1)建立水产品和不同养殖品种渔用饲料中三聚氰胺限量标准草案23项;(2)研究获得主要养殖水产动物体内三聚氰胺的积累和残留规律46项; (3)研究获得环境、饲料中三聚氰胺残留在养殖水产品中的传递规律。(4)发表论文5篇以上,培养研究生3-5名。2. 淡水养殖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现状调查与安全评价养殖环境质量和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投入品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我国水产养殖对象多达100余种,地域广阔、环境多样,养殖过程中投入品众多而复杂,存在潜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课题拟将分区域、分对象、分产业环节地对水产养殖中饲料、添加剂、渔药、苗种等投入品以及环境污染物进行广泛调研。旨在掌握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投入品种类、使用方式、使用量和使用效果,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分析养殖投入品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为建立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课题3: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投入品普查与安全评价针对我国海水养殖过程中投入品苗种、饲料、添加剂、渔药等进行调查,了解沿海养殖区域主要养殖品种的投入品品种、使用量、使用效果,及其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根据普查结果对苗种、饲料、添加剂、渔药等投入品进行安全性评价。主要研究内容(1)按南北地域对养殖对虾、石斑鱼、军曹鱼、大黄鱼、鲆鲽类、刺参、花鲈、黑鲪、真鲷、河豚、六线鱼、卵形鲳鲹等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品种的投入品种类、使用方法、使用效果进行调查。按养殖品种、养殖环节、形成投入品调研报告。 (2)通过对苗种进行追踪监测,摸清大规模苗种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掺杂使假的情况以及常用药物和高危化学品;定点、定种,对其苗种和养成全过程进行药物残留监测,分析苗种药物残留对后续养成期生长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3)对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的主要投入品饲料及其添加剂的品种及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饲料成份和质量,检验饲料中可能存在的禁用渔药、添加剂或其它有害物质。(4)调查总结微生态制剂的品种、使用方法、使用量和使用效果;分析主体菌株对养殖微生态特征的调控作用,以及掺杂菌株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不利影响。根据调查分析,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主要微生态制剂进行安全性评价。(5)掌握禁用抗生素、激素以及菊酯、甲醛等杀虫剂高危化学品的获取途径,从养殖动物的生理学、毒理学、行为学以及生长、成活、养殖效益等方面评价其危害程度,并进行对人的风险性评估。考核指标(1)完成我国海水养殖投入品调研报告35项。(2)查清投入品中禁用抗生素、激素以及菊酯、甲醛等杀虫剂高危化学品的获取途径、使用方式以及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完成上述高危投入品的风险评估报告35项。(3)查清苗种携带抗生素种类、残留时间以及对后续养成期生长和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4)完成微生态制剂主体菌株和掺杂菌株对养殖微生态特征的作用以及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5)编写我国海水养殖投入品使用技术规范草案;发表论文1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5名。课题4:大宗淡水养殖品种投入品普查与安全评价我国大宗淡水养殖品种投入品的品种繁多,基础研究薄弱,安全性评价体系缺乏,监管体系不顺畅,掺杂使假现象普遍,安全隐患问题严重。研究对人体健康有不良作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规律及残留限量,对渔用投入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普查,了解养殖投入品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为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研究内容(1)分不同区域,对我国淡水养殖鲢、鳙、草、鲤、鲫、鳊、鳜、罗非鱼、斑点叉尾鮰、鲟、黄鳝、淡水虾、河蟹、龟鳖等重点品种的投入品种类、使用方法、使用效果进行调查。按养殖品种、养殖环节、形成投入品调研报告。(2)对我国大宗淡水养殖品种所有投入品进行安全评价,重点评价苗种(掺杂使假、药物残留等)、饲料(添加的抗生素、激素、添加剂及其重金属等)、限量使用渔药、高危化学品、微生态制剂等投入品,分别形成评价报告。(3)调查研究限量使用渔药、重金属(如镉、锌、汞、铅、砷、铬)以及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二噁英、苯并芘)等在养殖动物体内的残留规律、残留限量和残留安全性评价。考核指标(1)完成大宗淡水养殖品种苗种、渔药、饲料及添加剂、水质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投入品的调查报告35项。(2)提出大宗淡水鱼饲料中和养殖动物体内抗生素、添加剂、激素和重金属(如镉、锌、汞、铅、砷、铬等)、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二噁英、苯并芘)的安全限量建议值。(3)分别评价苗种、渔药、饲料及添加剂、水质改良剂、微生态制剂等投入品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提交安全评估报告510项。(4)发表论文1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5名。课题5:养殖环境质量调研与安全评价水产品养殖产地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产品质量的安全。由于种种原因,水产养殖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对环境污染物给水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认识不清,给产地环境质量管理带来困难,并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本课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养殖环境质量调研,全面掌握水产品养殖环境质量状况,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建立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体系,为水产品养殖环境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1)对水产品养殖主产地进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现状调查。重点对池塘的水体和底泥进行抗生素、重金属、激素、有机污染物等高危投入品的定量检测。(2)通过试验生态学和毒理方法,进行敏感污染物的生物效应试验。分析高危化学品对养殖环境产生的富集、生态失衡以及对养殖对象产生的生物富集、代谢与传递、毒理、生长抑制和产品质量安全等副作用;进而通过水产品的食物传递,对高危化学品残留进行风险评估。(3)水产品养殖环境指标污染物的筛选、安全基准及监测技术研究。进行水产品养殖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及风险评价体系及安全预警预报技术研究。(4)水产品养殖产地环境现状对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影响评估。(5)水产品养殖产地的环境风险甄别和类型划分。考核指标:(1)系统查清影响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水平及分布规律,完成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及风险评估报告35项。(2)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水产品养殖环境污染物检测分析和评价方法。完成水产品养殖产地环境质量风险评价研究报告23项。(3)摸清水产品养殖环境污染物在养殖生物中的传递规律与机理,建立污染物生物富集与代谢动力学模式。(4)建立水产品养殖产地环境评价和预警预报方法体系,尝试业务化预警预报。(5)发表论文1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5名以上。3. 主要危害成分关键检测技术研究及标准创制本课题针对我国水产养殖产地环境、饲料、苗种、药物、化学污染物以及有害微生物检测技术缺乏、标准不全,制约安全卫生工作开展的现状,建立急需的关键检测技术,为水产品安全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课题6:养殖产地致污环境因子的甄别技术研究及基准标准研究本课题针对我国水产养殖产地环境安全性危害因素研究中的不足或部分空白,筛选经环境介质传导给养殖生物的主要污染因子,甄别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或存在隐患的致污环境因子,构建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保障技术体系。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近年影响水产品出口或国内消费的部分热点污染物(如氯霉素、孔雀石绿、硫丹),以及部分潜在危害因子(如己烯雌酚、甲基睾丸酮、甲醛、氯丹、三氯杀螨醇),研究其在养殖产地环境中的检测方法。(2)研究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的调查方法、评价技术与风险分析方法。(3)研究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的等级划分、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技术。(4)研究地理标志水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认证与质量控制体系。主要考核指标(1)筛选、试验并建立污染危害因子残留的检测方法6-9项:包括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甲醛、氯霉素等残留浓度检测方法2-3项,沉积环境中己烯雌酚、甲基睾丸酮、甲醛、硫丹、氯丹、三氯杀螨醇等残留量检测方法4-6项。(2)起草并形成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调查与管理的规范或标准草案3项:水产养殖产地水质调查采样技术规范草案,水产养殖产地沉积环境质量调查采样技术规范草案,水产养殖产地环境质量分级标准草案。(3)发表研究论文10篇或以上,培养研究生5-6名。课题7:水产养殖饲料中有害物鉴定、检测技术研究及标准创制针对我国水产养殖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检测标准缺乏、检测技术不完善的问题,研究水产养殖饲料中化学污染物、霉菌毒素、违禁添加物等主要有害物质的多残留高效检测技术,创制急需的检测技术标准。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水产品及饲料中阿散酸、洛克沙胂、激素等违禁添加物的多残留高效确证性检测技术,建立检测方法标准。(2)研究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建立检测方法标准。(3)研究水产饲料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等化学污染物的多残留高效确证性检测技术,建立检测方法标准。(4)研究砷、镉、汞等重金属的形态检测技术,建立检测方法标准。考核指标(1)建立水产养殖饲料中阿散酸、洛克沙胂、10种激素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残留确证性检测技术,209种多氯联苯、16种多环芳烃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多残留确证性检测技术,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黄曲霉毒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砷、镉、汞的形态检测技术。制定水产养殖饲料中有害成分鉴定和检测技术标准10项以上。(2)提出水产养殖饲料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阿散酸、洛克沙胂、砷、镉、汞最大限量标准建议值。(3)发表论文8篇以上,培养研究生6名。课题8:水产食品和饲料中生物(危害)因子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以水产品和水产饲料为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新技术,发掘水产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诺瓦克病毒特异性分子标记和转基因原料、产品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鉴定方法,并对其流行变异规律和致病微生物在海洋食品中富集量的地域性、季节性变化特点进行监测,为地区性的致病微生物防御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为保证我国水产食品的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我国食品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1)发掘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诺瓦克病毒特异性分子标记和靶点,建立特异、灵敏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快速复合检测方法。(2)采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以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和诺瓦克病毒为主要对象,建立海洋食品中主要致病微生物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技术。(3)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等检测水产饲料和水产品中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进行水产饲料及原料的转基因检测技术研究,建立检测方法。主要考核指标(1)获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诺瓦克病毒特异性检测标记。(2)揭示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和诺瓦克病毒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和传播机制,在分子水平阐明两者的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3)建立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和水产饲料及原料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创制检测方法标准2项。(4)发表研究论文5篇或以上,培养研究生3-5名。课题9、水产养殖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针对目前养殖过程中渔用药物使用隐患严重,药物残留检测方法不全,制约监控和研究工作开展的现状,从添补目前我国水产品中禁用和限用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和标准空白入手,研发精确定量、多残留检测技术及方法标准,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监控水平与国际同步。为进出口水产品的安全监测、预警和控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建立水产品中盐酸多西环素、阿苯达唑、氟甲喹、苯唑西林 (苯唑青霉素)、地美硝唑、苯甲酸雌二醇、甲硝唑、苯丙酸诺龙、丙酸睾酮、胺苯砜、呋喃苯烯酸钠、硝基酚钠、硝呋烯腙、毒杀芬(氯化烯)、林丹、洛硝达唑、酒石酸锑钾、锥虫砷胺等药物残留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和确证方法并形成标准草案。(2)建立养殖环境中溴氯海因、戊二醛等消毒剂的检测技术并形成标准草案。(3)研究建立水产品中抗生素类、激素类多残留检测方法并形成标准草案。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药物残留检测技术15项以上并标准草案。(2)建立多残留检测方法23项,同时检测15种以上药物残留。(3)发表论文58篇,培养研究生23名。4. 水产养殖主要投入品的毒理及代谢动力学研究针对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质量安全隐患众多,标准制定缺少基础研究支持,以及养殖过程中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对目前重要水产养殖动物危害的主要病原和常用药物进行药理、毒理和药效等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主要污染物在养殖水体中的安全限量以及水质改良剂的合理使用技术,为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课题10:水产养殖中药物安全性评价及残留限量标准研究本课题针对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合理用药或滥用药现象突出,水产品中药物残留合格率低、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对目前危害我国重要水产养殖动物的主要病原和常用药物进行药理、毒理和药效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建立甲砜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喹诺酮类、磺胺类、甲醛、阿维菌素的安全使用技术,为水产养殖科学用药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喹诺酮类、磺胺类、盐酸多西环素、盐酸沙拉沙星、甲醛、甲砜霉素等给药剂量、给药方法、温度、种属等主要因子对药物在水生动物体内代谢和残留的影响,确定药物在动物体内的靶组织、残留标示物,建立可食组织中药物残留量的预测模型,开展药物残留风险评估研究,通过膳食营养调查和暴露评估提出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的限量指标。(2)研究水产动物体内阿苯达唑、吡喹酮、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及代谢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残留消除规律、最高残留限量及休药期,制定其合理使用技术规范。(3)研究药物对水产常见致病菌的体内外抑菌作用,复制主要疾病感染的疾病模型,建立药代-药效模型,阐明影响药物代谢的分子机理和极限存留时间,建立药物残留控制和安全使用技术。(4)进行水产养殖过程药物残留本底调查,研究药物残留对养殖动物肠道、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特定微生物结构、数量、定植抵抗力和耐药性的影响,查清药物通过生殖繁育等途径向养殖动物体内富集、迁移、转化途径,建立药物残留安全评价模型。考核指标(1)完成盐酸多西环素、盐酸沙拉沙星、喹诺酮类、磺胺类、甲砜霉素、盐酸多西环素、阿苯达唑、吡喹酮、阿维菌素等药物的比较代谢与残留动态研究,制定其在水产品中残留限量标准,建立药物安全使用技术规范。(2)进行阿维菌素、甲醛、溴氯海因、戊二醛等渔药在养殖环境中的残留限量、休药期及其对产品风味、质地、安全影响机制研究,提出水产养殖药物残留风险评估报告。(3)发表论文20篇以上,培养研究生8名。课题11:激素类添加剂代谢动力学和代谢产物毒理研究本项目针对我国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为增加产量,使用激素类添加剂如甲基睾丸酮、已烯雌酚等用于促进生长,而这些激素类添加剂在水产品中的代谢动力学和代谢产物毒理研究相当缺乏、安全隐患问题严重,为此需开展其在水产品中的残留规律、代谢动力学和代谢产物毒理研究,分析食用含激素类添加剂的水产品对人类的危害性,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不同生长期的罗非鱼、乌鳢、甲鱼等水产品中甲基睾丸酮、已烯雌酚的残留检测,探明成鱼是否仍存在激素类添加剂,分析其残留在不同时段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2)开展罗非鱼、乌鳢、甲鱼等的甲基睾丸酮、已烯雌酚代谢规律研究,研究在不同养殖规格、不同水温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及其残留消除规律。(3)开展激素类添加剂的代谢产物毒理研究,分析其对人类的危害性,以小白鼠为试验材料,模拟添加不同浓度甲基睾丸酮、已烯雌酚,研究不同时段、不同组织中小白鼠中甲基睾丸酮、已烯雌酚的毒理和危害性。考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模板.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