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中心项目模板方案.doc
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2.1工程设计概况12.2构件尺寸概况1三、施工部署33.1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33.2施工准备4四、施工方法54.1流水段的划分54.2楼板模板及支撑配置层数64.3隔离剂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64.4模板设计74.5模板制作224.6模板管理234.7模板施工234.8模板拆除294.9模板的维护和修理314.10钢管式脚手架32五、质量保证措施335.1质量标准335.2模板安装及拆除的控制要点34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35七、模板选型计算书39一、编制依据1.1长沙深国投商业中心(1#-3#栋及地下室)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说明、工程量清单、答疑书等。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9长沙深国投商业中心(1#-3#栋及地下室)总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2.1工程设计概况建筑编号建筑面积(m2)结构层数建筑高度备注1#地上8547.39剪力墙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30.95m地下人防面积约876.52m22#地上13153.72剪力墙结构地上17层,地下1层49.45m地下人防面积约1055.33m23#地上13392.96剪力墙结构地上17层,地下1层49.95m地下人防面积约1048.56m2地下车库6990.34框架结构地下一层3.35m/2.2构件尺寸概况2.2.1剪力墙、柱:部位名称墙厚/柱宽(mm)长(mm)层高(m)地下室剪力墙1#栋200/3.35m2#、3#栋280/3.35m外墙300/3.35m柱5005003.35m架空层剪力墙200/1#栋3.45m280/2#栋5.15m3#栋5.65m柱4004002#栋5.15m3#栋5.65m地上主体结构层剪力墙200/2.8m屋顶层剪力墙200/1#栋5.0m2#、3#栋3.0m2.2.2楼板:序号部位名称板厚(mm)跨度MAX层高(m)1地下室顶板4507800×87003.3521-11层1#栋楼板1003300×48002.8m1103900×42002.8m1204500×51002.8m屋面板1204500×51002.8m31-17层2#栋楼板1003300×34002.8m1203300×40002.8m1305100×69002.8m屋面板1203300×34002.8m1303500×37002.8m1405100×69002.8m3#栋楼板1003300×34002.8m1203300×40002.8m1304500×69002.8m屋面板1203300×34002.8m1303500×38002.8m1404500×69002.8m2.2.3梁:部位截面尺寸(mm)跨度MAX(m)层高(m)地下室顶板梁300×50026003.35m300×70057503.35m350×60078003.35m350×70078003.35m400×60048003.35m400×100095513.35m400×145078003.35m600×45087003.35m1#栋2层梁200×300700/3.45m200×45052003.45m3-11层梁200×300700/2.8m200×45052002.8m屋面层梁200×300700/2.8m200×45052002.8m屋顶层梁200×400、45056005.0m2#栋2层梁200×300、350、40050755.15m250×30045070048755.15m400×13030005.15m3-17层梁200×30045070063002.8m400×13023002.8m屋面层梁200×300700/2.8m200×45063002.8m屋顶层梁200×400、500、600、700/3.0m200×70058003.0m3#栋2层梁200×300、350、40045005.65m250×300、400、450、70080755.65m400×13030005.65m3-17层梁200×300700/2.8m200×50063002.8m屋面层梁200×300700/2.8m200×50063002.8m屋顶层梁200×400、60058003.0m三、施工部署3.1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3.1.1模板选型模板设计及加工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根据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短、质量标准高的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综合选型如下:模板选型一览表序号使用部位支模体系1独立柱基、承台、地梁240mm厚实心砖胎模2电梯井集水坑单面支模(一面采用240mm厚实心砖模),吊模,面板18mm木胶合板+60×80木枋(竖向龙骨)+60×80木方(横向龙骨)+48×3.0钢管对撑。3剪力墙采用定型和散拼模板,面板18mm木胶合板+60×80木枋(竖向龙骨)+48×3.0双钢管横向龙骨+14对拉螺栓拉结(地下室外墙及其他防水墙体采用止水螺杆)。4框架柱采用定型模板,面板18mm木胶合板+60×80木枋(竖向龙骨)+48×3.0双钢管柱箍+14对拉螺栓拉结+48×3.0钢管(斜撑)。5框架梁采用定型模板,面板18mm木胶合板+60×80木枋(竖向龙骨)+48×3.0双钢管横向龙骨+14对拉螺栓拉结。采用48×3.0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大梁下方立杆顶端设置U型顶托。6楼板采用散拼模板,面板18mm木胶合板+60×80木枋(背楞)+48×3.0横向及纵向水平钢管(或采用U型顶托)。采用48×3.0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立杆顶设置U型顶托。7楼梯采用封闭式模板,面板18mm木胶合板+60×80木枋(背楞)+48×3.0 扣件式钢管(斜撑)。8阳台(飘窗)面板18mm木胶合板+60×80木枋(背楞),采用48×3.0钢管斜撑,与外架分开搭设。9后浇带采用48×3.0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立杆顶设置U型顶托。支撑体系与地下室顶板支模体系分开,单独搭设。3.1.2质量要求:模板设计及加工质量的标准按现浇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混凝土外观要求应达到: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粉刷或仅需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3.2施工准备3.2.1技术准备3.2.1.1施工前必须仔细审核图纸,有关的图纸问题必须在施工前解决,计算各种模板和支撑的数量。3.2.1.2应根据不同部位进行模板的配模,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模板配制情况,掌握支模过程中的重点部位。3.2.1.3根据模板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完全、技术交底工作并落实到位。3.2.2机具准备机具及工具准备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 格功 率数 量1锤子重量0.25、0.5Kg/500个2单头扳手开口宽(mm):1719、2224/3圆盘锯MJ-1063KW2台4手电钻砖头直径12-20mm6把5手提电锯M-651A1.05KW4台6手提电刨0.45KW4台7活动扳手最大开口宽65mm8钢丝钳长150、175mm9墨斗 、粉线带若干10砂轮切割机配套2个11水准仪S31台12垂铅仪J31台13钢卷尺50m、5m若干14直尺23m若干15工程检测尺2m16线坠17撬棍3.3.3材料准备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 量计划进场时间1胶合木模板18×915×183018×1220×2440片所需材料由木工施工员计算统计后报物资部进行统一采购材料按工程进度分批进场2方木60×80×3000m3顶托个4钢管A48吨5扣件个6止水螺栓A14个7普通螺栓A14个8铁钉吨四、施工方法4.1流水段的划分±0.00以下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中按后浇带划分五个流水段进行施工,±0.00以上主体工程施工分别以1#、2#、3#栋主体为I、II、III段施工(详见下图),施工区段内将分段分层平行与流水施工以及立体交叉作业的方式进行施工。4.2楼板模板及支撑配置层数4.2.1楼板底模板全部采用18mm胶合木层板,次龙骨60×80mm、主龙骨A48钢管,均采用A48×3.0钢管支撑,配置U型顶托使用;4.2.2支撑体系的选择:地下室层高3.35m,主楼部分,1#栋一层3.45m,标准层2.8m,屋面层5.0m,2#栋一层5.15m,标准层2.8m,3#栋一层5.65m,标准层2.8m,屋面层3.0m。4.2.3地下室车库顶板支撑架体采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排距不大于1100mm,纵向间距不大于1100mm,步距1500mm;加设垂直剪刀撑,纵向通长两道水平间距6000mm左右,横向间距9000mm左右,从端头开始设置(见附图一)。4.2.4地下室主楼顶板支撑架和地上部分楼面支撑架根据梁位置先确定立杆位置,梁两侧立杆间距900mm,再搭设板底满堂红架体,立杆纵横向排距不大于1200mm,步距不大于1500mm,梁板脚手架纵横连接成整体(见附图二、附图三)。4.2.5支撑架管的数量应考虑按三层配制,U型托相应配备,钢管底铺设木垫块,立杆位置用墨斗按间距甩线,上下层立杆垂直在同一位置。4.3隔离剂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4.3.1脱模剂:本工程隔离剂全部选用水性脱模剂4.3.2使用注意事项:4.3.2.1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到位(必须对板面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板面的油污和锈蚀),凡不符合要求的模板不准擅自作主刷脱模剂;4.3.2.2检查脱模剂质量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应向班组长反映,采取措施,不合格脱模剂不准使用;4.3.2.3刷脱模剂要专人进行,涂刷要薄而匀,不准漏刷,不准有流淌痕迹,4.3.2.4不得积存脱模剂,脱模剂要随用随领,剩下的要交回集中存放保管,防止浪费和变质;4.3.2.5涂刷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防止散落在建筑物、机具、和人身衣物上,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茬处;涂刷完的模板不能浇水,不得长时间放置,还要防雨刷或落上灰尘,影响拆模;4.3.2.6漏刷脱模剂的模板不得使用,更不能在支模后再刷脱模剂。4.4模板设计4.4.1±0.00以下模板设计4.4.1.1垫层模板本工程基础垫层为100mmC15细石混凝土垫层,垫层侧模采用18mm胶合木模板做面层,60×80木方做背楞,沿垫层边线设置模板,用钢筋头或木桩固定牢固。4.4.1.2地下室底板、承台模板本工程地下室车库底板及主楼基础底板均为400mm,基础暗梁尺寸为600×400mm,柱基承台厚度400700mm,桩基承台500900mm。侧模全部采用240mm厚实心砖模,用M10水泥砂浆砌筑,砖胎模内外侧及顶部采用20厚的M10 1:2水泥防水砂浆抹平,不同部分砌筑高度不同,顶面标高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控制。垫层混凝土表面干燥后,按图纸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工作。柱基、桩基承台模板4.4.1.3地下室外剪力墙模板(1)侧模采用18mm胶合木模板做面层,60×80木方做竖向龙骨,48×3.0双向钢管做横向龙骨,穿墙螺栓采用14止水螺栓,止水环为方形80×80mm,止水钢环厚度5mm。穿墙对拉止水螺栓(2)按墙体规格预制大模板,模板的接缝采用企口的接缝方式,配制以单张915×1830分别配制,上下两块模板间设企口接缝,模板配制时进行编号,在现场模板拼接时对号拼接,确保模板接缝严密,防止漏浆。模板接缝方式(3)胶合木模板与木龙骨(木方必须平直,木节超过截面1/3的不准使用)接合,竖向木龙骨间距250mm,A14对拉穿墙止水螺杆设5道,竖向间距为200、600、600、600、600,横向间距为500mm,墙体高度模板1830mm+1070mm,模板的拼装及止水螺栓安装形式如下图所示。地下室外剪力墙模板(4)安装时将模板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拧紧螺栓,并在模板内外两侧采用钢架管进行支撑。(5)在墙体模板合模前,必须检查钢筋、预埋管件、各类直径的洞口、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并将侧壁墙体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6)合模时采用带止水环的螺栓固定,模板安装好后要求其接口严密、刚度大、强度高、表面光滑,为保证结构自防水砼的防渗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在对拉螺栓中部必须加焊止水环,止水环与螺栓必须满焊严密。(7)地下室外墙支撑如下图所示。地下室外剪力墙支撑图4.4.1.4地下室独立柱模板地下室独立框架柱尺寸为500×500mm,柱模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模板配置高度为:1830mm+1000mm,次楞采用60×80mm木方,间距220mm,主楞采用A48×3.0钢管架,间距550mm,加固用双钢管斜支撑设置两道。独立框架柱500×500支模平面图独立框架柱500×500支模立面图4.4.1.5附墙边框架柱、角柱模板附墙边框架柱尺寸为500×500mm,角柱为500×500mm,模板采用18 mm厚胶合木模板,模板配制高度为:1830mm+1070mm,次楞采用60mm×80mm木方,间距230mm,主楞采用A48×3.0钢管,主楞水平、竖向主楞双向交叉设置,用对拉止水螺栓分别从两侧将板体拉紧,如下图所示。附墙边柱模板角柱模板4.4.1.6地下室顶板框架梁模板(1)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600mm×4001450mm,大部分梁截面尺寸为350×700mm以下,其中WKL1、WKL3截面尺寸为450×1450mm,WKL5截面尺寸为400×1000mm。(2)一般框架梁(梁高小于700mm)侧边模和梁底模板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梁侧模水平次龙骨为60×80mm木方,间距200300mm,竖向A48×3.0钢管主龙骨间距550mm;梁底支撑60×80木方纵向设置间距150200mm,A48钢管作梁底主龙骨间距550mm;边梁另加钢管作斜顶拉杆;架子底立杆纵横弹线,上下层立杆尽量在同一直线上,如下图所示。一般梁模板边梁模板(3)WKL5(400×1000mm)模板与一般梁相同,梁底加设一根承重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1100mm,如下图所示。顶板框架梁400×1000模板平面图顶板框架梁400×1000模板支撑体系(4)WKL1、WKL3(450×1450mm)加设两道A14拉螺栓,间离分别为150mm,500mm。,如下图所示。顶板框架梁400×1450模板(高低差部位模板)4.4.1.7地下室顶板框架暗梁模板、顶板(薄壁方箱空心楼盖)模板(1)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框架梁为暗梁,结构尺寸为600×400mm;地下室顶板为薄壁方箱空心楼盖,板厚为450mm,薄壁方箱尺寸为600×600×250mm,如下图所示。(2)地下室顶板框架暗梁及顶板模板,次龙骨采用60×80木方,第一道设置离墙边距离不大于350mm,然后按间距200250mm逐一排放,主龙骨采用A48×3.0脚手架双钢管,配合U型顶托支撑,上部铺设18mm厚胶合木模板,用钉子钉牢,模板拼缝处采用对接硬拼。(3)地下室顶板框架暗梁、顶板(薄壁方箱空心楼盖)支模体系采用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1100mm,扫地杆设置纵横双道,离地高度不大于200mm,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00mm,并每隔4排立杆在顶层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地下室顶板框架暗梁、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见下图。地下室顶板框架暗梁、顶板模板及支撑4.4.1.8 柱帽模板(1)柱帽模板采用60×80木方做次楞,A48×3.0双钢管做主龙骨,配合U型顶托进行支持,次楞上部铺设18mm厚胶合木模板,用钉子钉牢,模板拼缝处采用对接硬拼。柱帽区域立杆支撑间距为900mm,板下立杆支撑间距为1100mm。(2)框架柱、柱帽侧边模加固:框架柱侧边模从施工缝向下200mm左右,底部用A48钢管扣件柱箍卡紧,防止漏浆;柱帽侧边模采用60×80木方做次楞,A48钢管做主楞及斜支撑,如下图所示。柱帽模板及支撑体系图4.4.1.9 排水沟模板排水模板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60×80mm木方做背楞,并用木方交叉对称牢固,对撑间距为1米,在底板钢筋绑扎后开始立模,如下图所示。排水沟支模4.4.1.10地下室底板(地梁)、外剪力墙体、顶板(暗框梁)后浇带模板(1)地下室底板(地梁)后浇带模板采用A14200钢筋网架,包裹双层钢丝网后,分别与板底钢筋、止水钢板、板顶钢筋焊接牢固,在后浇带边缘用60×80直木方通长设置,并用铁丝固定在板顶钢筋上,防止移位,如下图所示。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模板后浇带支模时用钢筋网架 (2) 止水钢板钢板的接头采用焊接,两块钢板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两端均应满焊,焊缝高度不低于钢板厚度。焊接之前应进行试焊,调试好电流参数。电流过大易烧伤甚至烧穿钢板,电流过小又起弧困难,焊接不牢固。止水钢板大样(3)地下室顶板(暗框梁)后浇带模板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模板及支撑体系应设计为独立支撑体系,与其它模板支撑体系分开,在拆模时单独留置后浇带模板及支撑体系。地下室顶板后浇带3.5m范围内单独独设立支撑体系:后浇带下方两侧立杆间距1000mm,两侧板底支撑立杆间距为1100mm,配置模板尺寸为1500mm+915mm+1500mm。地下室顶板(暗框梁)后浇带模板顶板后浇带模板拼接立面图顶板后浇带模板拼接平面图(4)外剪力墙体后浇带模板外剪力墙体后浇带模板4.4.1.11电梯井、集水井、消防水池模板电梯井坑、集水坑等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和60×80mm木方制作成筒模,钢筋绑扎完成后,用塔吊将筒模吊到安装部位安装,在混凝土浇筑前压上配重,防止上浮。底板集水坑、电梯井坑筒模如图。电梯井、集水井、消防水池筒模4.4.1±0.00以上模板设计4.4.2.1架空层框架柱模板架空层独立框架柱尺寸为400×400mm,柱模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模板配置高度为:1830mm+770mm(1#栋)、1830mm+1830mm+790mm(2#栋)和1830mm+1830mm+1290mm(3#栋),次楞采用60×80mm木方,间距220mm,主楞采用A48×3.0钢管架,间距550mm,加固用双钢管斜支撑设置两道。独立框架柱400×400模板平面图架空层独立框架柱400×400模板立面图4.4.2.2框架梁模板本工程架空层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400mm×300700mm,标准层及屋面层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00×300700。±0.00以上框架梁模板同地下室顶板一般梁模板设计。4.4.2.3剪力墙模板(1)本工程±0.00以上剪力墙截面尺寸为200mm,280mm(主要以200mm的墙体为主),模板采用定型大模板,现场配模加工,塔吊吊运进行安装。(2)定型大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与木龙骨(木方必须平直,木节超过截面1/3的不准使用)接合,竖向木龙骨次楞间距250mm,A14对拉螺杆设4道(外套塑料套管或竹筒套管),竖向间距均为700mm,横向间距为500mm,墙体高度模板1830mm+770mm(1#栋),1830mm+1830mm(2#栋)、1830mm+1830mm+1290mm(3#栋),2#,3#栋墙体超过3米,必须采用分段浇筑砼进行,每段浇筑高度不超过2米。(3)模板的拼装及对拉螺栓安装形式如下图所示。±0.00以上剪力墙模板4.4.2.4楼面板模板(1)楼面板模板采用A48×3.0双钢管做主楞,配合U型顶托支撑,60×80木方做次楞,第一道设在靠墙边150mm,按间距250300mm逐一排放,上部铺设18mm厚胶合木模板,用钉子钉牢,模板拼缝处采用对接硬拼。配板的方式应先用标准尺寸的整块胶合板对称排列,不足部分留在中央及两端,用胶合木模板锯成所需尺寸嵌补。板缝均用胶带封缝,确保砼表面光滑平整。(2)楼面板支撑体系采用满搭满堂红脚手架,立杆支撑排距不大于1200mm,纵距为不大于1200mm,底部离地200mm处设置双向扫地杆,向上水平杆间距1500mm,U型顶托下100mm处设置一道水平杆,U型顶托自由端长度不得大于300mm。(3)模板支设如下图所示:楼面板模板及支撑体系图4.4.2.5楼梯模板楼梯模板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踏步侧板两端钉在梯段侧板木档上,靠墙的一端钉在反三角木上,踏步板龙骨采用60×80mm木方间距不大于200mm作次楞,A48×3.0脚手架管做主楞及斜支撑。制作时在梯段侧板内划出踏步形状与尺寸,并在踏步高度线一侧留出踏步侧板厚度定上木档,具体支设方法如下图所示。4.4.2.6构造柱模板(1)填充墙的构造柱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木模板,60×80mm木方做竖向次楞,A48×3.0水平双钢管做主楞,两端用A14对拉螺栓拉接,如下图所示。构造柱模板平面图(2)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每隔80mm设设置一道对拉螺栓与内墙拉结,对拉螺栓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20mmm开始,每隔800mm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见下图所示。构造柱模板支设立面图4.5模板制作4.5.1地下剪力墙、框架柱、梁模均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60×80mm木方龙骨,A48×3.0钢管拼装大模板;主体工程剪力墙模板和框架梁采用18厚胶合木模板,60×80mm木方龙骨,A48×3.0钢管定型模板,其他部位均采用散拼模板。4.5.2模板的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平严。4.5.3模板不应有不平、翘曲现象,验收合格后,按规格类型编号标识。4.5.4阴阳角的制作4.5.5模板的拼缝方式4.6模板管理4.6.1模板按规定位置进场存放,存放场地地面需进行硬化处理,模板不能沾染泥土。4.6.2模板堆放时模板面应朝外,堆放应留有便于清刷模板的距离,大模板堆放应搭设专门架体,大模板堆放应稳固,防止被风刮倒。4.6.3模板拆除后应吊运至指定场地堆放,禁止堆放在楼板上。4.6.4大模板堆放区需设有安全维护,并悬挂安全警示牌,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4.7模板施工4.7.1模板施工工艺流程4.7.2模板施工的一般要求4.7.2.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能力;上下层支架的主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4.7.2.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4.7.2.3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梁侧模与梁底模交接的阴角处和梁侧模与楼板模交接的阳角粘贴海绵条、挤紧。4.7.2.4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4.7.2.5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4.7.3剪力墙模板施工4.7.3.1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挂外架子安装内横墙模板安装内纵墙模板安堵头模板安装外墙内侧模板合模前钢筋隐检安装外墙外侧模板预检。4.7.3.2在下一层的外墙砼强度不低于7.5Mpa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挂金属三角平台架,作为支模及操作平台;内墙面将直接利用达到砼操作强度的楼板面作为支模及操作平台。4.7.3.3安装内横墙、内纵墙模板,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安装顺序,将模板按顺序吊至安装位置初步就位,用橇棍按墙位线调整模板位置,对称调整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或斜杆螺栓。用托线板测垂直校正标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立即拧紧螺栓,合模时,采用穿墙螺栓将两块模板予以锁紧。4.7.3.4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模板,可以用木板或用铁板根据墙厚制作,模板要求严密,防止浇筑内墙砼时,砼从外端头部位流出。4.7.3.5安装外墙内侧模板,按楼板上的位置线将大模板就位找正,然后安装门窗洞口的模板。4.7.3.6合模板前检查钢筋、水电等预埋管件、门窗洞口模板、穿墙套管是否遗漏,位置是否准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断面过多等,并将墙内杂物清理干净。4.7.3.7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时,先将模板放在金属三角平台架上,再将模板就位,最后穿螺栓紧固校正;内墙面模板则直接吊放安装在已测设定位好的墙根位置,采用钢架管或对拉螺杆固定好两侧面模板,墙面模板安装时,必须注意施工缝模板的连接处的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4.7.3.8安装时,需检查每道墙上口是否平直,然后用扣件或螺栓将两块模板上口固定。4.7.4框架柱模板施工4.7.4.1支模程序: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支模搭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模箍及穿对拉螺杆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清除杂物封闭清扫口。4.7.4.2框架柱模板采用厚度18mm厚的胶合木模板、60mm×80mm的木枋,安装时,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保证柱的施工精度。4.7.4.3通排柱需先装两端头柱模,经校正、固定后,再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框架柱。矩形或多边形框架柱按照截面形状及大小进行配板,预拼成一面一片的竹胶合定型柱模侧板。安装前,先将模板内侧面涂刷脱模隔离剂,就位后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同时将相邻两侧模板的连接面卡紧,再依次安装完其它各侧面的侧面模板。4.7.4.4柱顶与梁交接处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高和宽,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侧板及底板的厚度。在框架柱各侧面模板安装就位、合模后,将采用A48×3.0双钢管柱箍进行加固,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的尺寸及间距;对断面尺寸较大的框架柱子进行支模时,需在框架柱模板各侧面的对侧面一定的间距内用带塑料套管的对拉螺栓进行对拉,对模板进行固定;在对拉螺栓或角钢柱箍安装完成后,应用线锤检验,仔细较正,保证柱模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的范围,最后再在柱四周采用钢管脚手架设拉杆和斜撑固定,确保垂直度和稳定性。 4.7.4.5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4.7.5梁、板模板施工4.7.5.1本工程为现浇框架梁板,模板采用18厚木胶合板现场散拼,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体系。4.7.5.2支模程序:(1)梁支模程序:放线搭设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安垫块支梁侧模固定梁模夹支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2)板支模程序: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支模龙骨安装模板、安装柱梁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等检查校正交付下道工序。根据支模的程序及后续的扎筋、砼浇筑程序,梁、板模板将同时进行支模。4.7.5.3模板的支设:(1)在支设梁板模前,先根据楼面找平层的水准点或屋面找坡的坡度点,用水准仪在支撑系统上做好水准点和屋面上下坡度点,进行弹线控制,以便于模板安装在相同的水平面上,确保楼面砼的平整度以及屋面找坡面的排水坡度。(2)梁侧板、底板以及楼(屋)板的底模均全部采用厚度18mm厚的胶合木模板,用60×80mm的杉木枋作背楞,在安装模板时,楼板模和梁底模的搁置要利用木枋的窄边,并把水平拼缝搁置在木枋上,竖向的梁侧模的拼缝也要用木枋的窄边压住,胶合板采用胶带纸或双面胶带盖缝。楼板模边要压在墙、柱的竖向模板上。在主梁端与墙、次梁与主梁交接部位,要求主梁或次梁的底模、侧模搁置在墙或主梁的衬口档上,以保证接缝严密及刚度要求。(3)模板支撑系统:根据梁板的浇筑部位,综合考虑各种荷载的影响,计算确定出满堂红模板支撑系统,使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和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影响,操作时将严格按照经计算后的间距进行立杆和斜撑的搭设。支撑立杆的高度一般为支模楼层梁、板的底标高扣除模板及木枋厚度,根据支撑净高采用定型、定尺的钢架钢管进行支设。有起拱要求时,可根据拱高塞上垫木进行解决,支撑立杆的间距一般控制在800mm1200mm之间,水平杆一般控制在1500mm以内,在其底部应增设200mm高的扫脚杆,支设时还必须设置剪刀撑。(4)当对1000mm以上的深梁支模时,由于在浇筑砼过程中侧压力较大,仅在侧板外支设横档、斜撑不易撑牢,将采取用PVC管套对拉螺栓将两侧模板拉紧的方法,以防止胀模,其它则与一般梁支模方法相同。为便于深梁绑扎钢筋可先装一面侧板,钢筋绑好后再装另一面侧板,PVC套管和对拉螺栓在钢筋入模后再安装。 (5)对跨度大于4米或悬挑长度大于2米的梁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1/10003/1000起拱,对跨度大于8米的梁和3.6米的平板,支模时按1/400起拱。4.7.6梁、板模板施工4.7.6.1楼梯包括楼梯段、平台梁及平台板,平台梁、平台板模楼梯包括楼梯段、平台梁及平台板,平台梁、平台板模板的构造与楼板模板基本相同,楼梯段模板由底模、搁栅、牵杠、牵杠撑、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模等组成。4.7.6.2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休息平台模板,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在底模上弹出梯段宽度线,依线安装外帮侧模,靠墙立反三角木,然后在反三角木与外帮板之间逐块钉踏步侧板。安装模板时要特别注意斜向支柱(斜撑)的固定,防止浇筑砼时模板的移动。对楼梯施工存在的踏步尺寸不准及容易踩坏现象,需采用封闭式支模方法,在砼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准人员通行,确保楼梯整体性及外观质量,楼梯踏步高度保证均匀一致。4.7.6.3楼梯模板采用采用封闭式模板,木胶合板现场散拼,支设方法见楼梯模板图。4.7.7构造柱模板施工构造柱需待填充墙体砌筑完成后,方可进行扎筋、支模、砼浇捣。构造柱模板包括内外两侧的侧模,侧模采用竹胶合板与木枋拼装而成,其宽度稍宽于墙体马牙齿口宽,高度同于结构层高,在构造柱的侧模上部设一处浇料口,用于砼的浇筑。将构造柱内钢筋扎结好后,即可将内外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就位与合模,沿两侧模板的垂直向设14的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的间距与墙体马牙齿口的间距相同,对拉螺栓最好是穿过马牙齿口的进墙灰缝,不宜穿透砌块)将两侧模固定在砌筑墙体上。4.7.8圈梁模板施工框架填充墙体的圈梁模板:由横楞、侧模、夹木、斜撑和搭头木等组成,圈梁底砌砖墙顶面为底模,侧模高、长加一皮砖厚,以便支模时两侧的侧模夹住顶皮砖,安装时在离圈梁底第二皮砖,每隔1.2m左右放置楞木,侧模立于横楞上,在横楞上钉夹木,使侧模夹紧墙面,两侧打好斜撑,用来悬空支撑模板。4.8模板拆除4.8.1模板拆除前,由木工工长提出拆模申请,试块试压合格后,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拆模时应按顺序拆除,先非承重模板,然承重模板;先侧板,后底板, 遵循行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先拆除连接件,再进行拆除其模板,以防混凝土面破损或拉裂。4.8.2侧模拆除的要求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碰挠而松动。模板拆除时,在脚手架上铺木脚手板一层,将模板及支撑先拆卸在脚手板上,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4.8.3底模拆除的要求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4.8.4墙、板模板的拆除4.8.4.1模板拆除顺序: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4.8.4.2墙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 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4.8.4.3楼板模板拆除(1)应先拆掉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