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报告.ppt
三亚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目录,三亚旅游资源的概况三亚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三亚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三亚旅游资源评价 三亚旅游保护与开发建议,三亚的旅游资源(一),自然景观:三亚,地处北纬18,位于中国海南岛最南端,是地球上迷人的风景地带。面临南海,海湾众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亚龙湾与三亚市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海上的东、西二岛仿佛是南海的一张大门,为宽阔的海面增加层次感,海雾飘过,两岛掩其中,凭添了几分神秘感。集山、海、河自然美景于一体,构成三亚市独特的自然景观,三亚的旅游资源(二),人文景观:三亚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10大风景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热带海滨风景旅游资源密集的地区。这些旅游资源在我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同类旅游城市相比也略高一筹。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天涯海角览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大东海风景区、鹿回头公园、海山奇观风景区、三亚湾风景区、落笔洞、南田温泉、椰子洲岛、蜈岐洲岛海景乐园,此外还有崖州古城孔庙怀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已避风登陆遗址能雕像等人文景观。,主要分布的旅游资源,亚龙湾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天涯海角大东海西岛,蜈支洲岛热带海洋动物园京润珍珠博物馆三亚湾椰梦长廊鹿回头,开发历史阶段(一),萌芽阶段: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为海南旅游也带来了发展机遇,1981年底海南工作会议决定将海口和三亚作为我国的动用度假区重点先行建设。,开发历史阶段(二),成长阶段:1998年,海南省旅游局联合海南日报和中国旅游报评选出20个优秀景区和20条旅游线路,其中亚龙湾、三亚南山、成为第一批全国优先发展旅游项目。三亚也因此而获得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开发历史阶段(三),发展阶段:2000年亚龙湾国家度假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天涯海角旅游区荣获4A等级。2007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第一站。,三亚旅游资源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努力,三亚旅游也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在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2005年各酒店接待人数为406.59万人,2006年年累计到454.9万人,到了2010年已接待人数为748.09万人,基本上常形成了档次较高、吃住行游购乐各项设施配套成龙的旅游接待体系。旅游业作为三亚的龙头产业。日益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三亚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续 表,续 表,续 表,续 表,三亚旅游资源的评价(一),在资源的数量方面,三亚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有33个,在旅游资源主类上,地文观景、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的资源单体分别为15个、7个、10个、1个,分别占总数的45%,21%,30%,3%。由此表 明:三亚旅游资源主要以地文观景和生物 景观为主,水域风光类和天象与气候为辅。,三亚旅游资源的评价(二),在资源功能方面,三亚丰富的有特色的滨海资源和山丘、森林自然资源适宜开展纤秀、度假、康体、疗养等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森里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适宜进行观光、科普、科考、教育等生态旅游活动。所以,应该把避寒、休闲、度假、康体、疗养作为三亚自然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三亚旅游开发与保护(一),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开发与保护冲突 目前,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虽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破坏问题已初步凸显。在过去的旅游发展中,三亚市重开发轻保护,出现了一些掠夺性经营行为已严重影响到三亚市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三亚旅游开发与保护(二),2、低水平开发建设,缺少整体的有机协调。由于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与企业之 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缺少整体有机的协调,导致旅游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建设,盲目模仿、近距离重复开发建设突出,导致旅游项目同质化,彼此竞争激烈、利润低、经营差。,三亚旅游开发与保护(三),3、可持续发展理念亟待增强 三亚市部分旅游产业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 员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淡漠,如 旅游开发项目往往受经济利益驱使而导致 破坏性开发;导游和旅游服务人员对游客 的环保宣传教育少;都制约着三亚市旅游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一),1、科学规划,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关系。在开发过程中,要将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做到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2、要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树立精品意识,有效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树立精品意识,走品牌开发之路,通过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三亚市旅游产业的规模。,对策和建议(二),3、增强环保意识,普及环境教育。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把旅游区 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对策落实到每一个旅 游行业参与者身上。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环境知识与公民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计划,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和谐的重要性。,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