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规范讲座.doc
公民道德规范讲座 作者: 日期:公民道德规范讲稿 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许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根据会议的安排,由我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道德这个话题,提高对公民道德规范的认识。什么是道德呢?道德是一个千古话题,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教育来维系的,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话说:“生活因道德而美好,事业因道德而成功,社会因道德而进步。”公民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恪守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树立家庭美德,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履行的职责。一、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1年9月2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标准的统一。其中:第一:“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爱国”是指公民应当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保守国家的机密,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层次的要求。公民应当维护法律确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尽法律所规定的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是指我国公民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彼此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TO之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公民能否明礼,关系到世界对我们国家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评价,因此“明礼”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经济活动中要诚信,杜绝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诺言,忠诚待人。第三:“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和睦友好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对他人友善的人,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能否团结、友善,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也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要做到团结友善,必须怀着友好的愿望,抱以彼此平等的心态,必须对已严、对人宽,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 第四:“勤俭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身的道德规范。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义务,应当懂得没有勤奋努力就不会拥有社会财富的道理,推崇勤劳,反对懒惰。公民还应该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享乐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断进取,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五:“敬业奉献”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积极从事一定的职业,并衷心崇敬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工作岗位。因为职业是公民与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将会渐渐远离正常的社会交往。同时职业也是我们谋生的手段,对待职业或事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和自我的需要。二、社会公德主要规范:我国社会公德主要规范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放幻灯图片)第一: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就是由野蛮向文明的过渡。人应该脱离野蛮变得越来越文明,所以文明成为了现代社会公德的一个首要内容。作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人们的行为文明状况,集中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文明教养程度,而礼貌则是这种文明程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文明礼貌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基本道德信息,体现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尊重。从文明礼貌的角度讲,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比如要做到衣冠整洁,举止文雅,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一种礼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注意讲究礼节,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公共场合,在集体活动中,自觉遵守群众活动的秩序或规定,并且相互礼让,这也是文明礼貌需要。第二: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助人为乐,作为社会公德的社会人道主义道德要求,具体体现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特别要求做到: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年人,关怀残疾人。多为他人着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帮助那些陷入困难之中的人们,积极维护正义,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第三: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物、集体的财产,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活动、实现共同利益的物质保证。所以,以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或者说有良心的人,是决不应当有意去破坏这些公共设施的,相反地,应当像珍惜与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去精心保护这些公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而损坏公物,化公为私,这是很可耻的行为,除了要受到法律制裁之外,还应当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第四:保护环境,强化生态理念遵循环境道德规范的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发展之间关系。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的精神生活、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爱护自然生态环境,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已成为现代社会环境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环境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们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实质上也是对人类本身的热爱,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牛命价值的重视。自觉遵守这样的社会公德,我们应当把这些道德要求体现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上,比如要千方百计节约自然资源,爱护花草树木,决不伤害国家规定要加以保护的野生动物,注意维护人文景观;按规定防治废渣、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等。第五: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有很强的法制意识,有必备的法律知识,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认真执行各项法令、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社会成员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那他也做不到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与法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般说来,违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违背道德的行为。所以,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实质上也是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适用于各行各业,是对各种职业的共同要求。第一:爱岗敬业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深刻认识。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职业都是社会生活所离不开的,都需要有人去做,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不论做任何工作或劳动,只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辞辛苦,就可以说是爱岗敬业。第二: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 “立身之本”,是“立业之基”。“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光明磊落,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第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指对人对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称道的职业道德。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待人处世做到公正、公平,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第四: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在为他人服务。服务群众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对每一个从业者的要求,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思想。第五: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指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不论从事任何职业,从业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要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当然,奉献社会并不意味着不要个人的正当利益,不要个人的幸福。奉献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奉献越大,收获就越多。四、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第一: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第二: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男女平等既要反对“大男子主义”,也不赞同“夫人专政”或“妻管严”,以及重男轻女的思想。第三:夫妻和睦夫妻和睦要求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忠诚、相互帮助。夫妻之间相互平等对待,相敬如宾,是夫妻和睦的关键,也是建立美满幸福家庭生活的关键。第四:勤俭持家勤俭持家强调勤劳与节俭,是我国传统的家庭美德,是持家最根本的行为要求。节俭不是吝啬,不是淡漠人情,而是弘扬淳朴、善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第五:邻里团结邻里团结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重要的是邻里之间要相互尊重,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