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为做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报告的相关工作,市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在赵建国和刘嘉文同志带领下,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了专题调研,2-4月先后走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斗门区、金湾区、高新区多条行政村以及部分农业企业,听取村“两委”、基层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了解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4月26日,赵建国、刘嘉文同志率队开展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专项代表视察活动,并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和收集金湾区、斗门区和高新区等的意见和建议。5月16日,市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农业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初步审查。结合委员们初审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委员们对市政府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成效给予了肯定,认为我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呈现出新的活力。(-)注重制度引领,推进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各区因地制宜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区域发展重点,持续加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斗门区出台斗门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扶持经济薄弱村,高新区出台高新区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市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物业经济工作方案也在加紧征求意见中。(二)深化产权改革,村级活力不断增强2019年10月底我市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已确认集体成员户数5.9万户,成员人数25.9万人,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治理机构得到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全市各区均已建立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其中区级平台4个、镇级平台12个,建立平台以来累计交易为18454宗,成交总金额57.79亿元,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三)培育典型模式,发展形式丰富多元积极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通过自主经营、村企合作、资本运作等方式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多业化的发展途径。发展了斗门区乾务镇夏村富山工业园区生活配套区项目、莲江村“莲洲有品一家一品”家庭式创业模式,金湾区鱼塘村的村企合作华晨商业大厦建设项目、沙脊村“创美庭院”庭院经济项目,高新区会同社区“大学小镇”项目,鹤洲新区海岛民宿、游艇休闲码头和水上浮台创收项目等一批新业态,加快拓宽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并为农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自主创业机会。(四)推进试点工作,探索发展物业经济以经济薄弱村为工作重点,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当前,我市根据计划分三个阶段做强做大村级集体的物业经济,第一阶段(2022年),选定了开展“村村有物业”试点村13个(斗门区11个、金湾区2个),实现100%行政村年总收入均超过100万元。第二阶段(20232024年),消除物业经营性收入薄弱村。到2024年底,85%的行政村有物业经营性收入。第三阶段(20252026年),全面完成“村村有物业”任务。到2026年底,100%行政村有经营性物业收入。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村收入较低在我市122个行政村中,村集体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村仍有H个,一些区位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优势不突出的村,集体收入增长乏力。同时还有无物业经营收入的村40个,占比约三分之一。(二)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收入来源单一我市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土地发包和租赁,村集体普遍招商引资能力较弱,经营、投资等收入占比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较低,缺乏可持续发展载体,自身发展乏力。(三)村级集体组织“刚性”支出增加,运行压力增大基于疫情等因素,村集体组织的各项社会事务支出增加,村集体收入在解决日常事务运作以及村民分红后,可供发展的资金较少。(四)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人才和培训、村干部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三、意见和建议(-)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部署要求之一。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对于稳定农业农村基本盘、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央有要求,农村有需求,农民有呼声。市政府要加大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关于“产业第一”“民生为要”的工作部署,在“四区”叠加的历史机遇下,以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二)拓宽发展思路,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一要盘活资产打造物业经济。鼓励村集体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闲置老房子、废旧商铺和旧厂房等资产和村集体留用地,通过自主改造或企业项目合作,探索开展“飞地物业”模式,提高土地利用及其物业经营价值,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推进经济薄弱村的“村村有物业”试点工作,做到“一村一策”,分类给予资金或政策支持,确保物业经济试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要立足优势资源发展美丽经济。立足我市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岭南特色文化、水乡文化、古村落、海洋海岛、田园风光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渔业等美丽经济,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来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增收。三要突出特色培强产业经济。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冷链物流、特色农业综合体、农产品电商等进行合作,大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尽量把延长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在农村,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三)突出政策引导,营造集体经济良好发展环境一要强化用地保障。要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逐步解决村集体的历史留用地指标落地问题,优先保障村级集体物业经济发展所需用地指标。要支持鼓励和引导国有、民营企业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溢出效应。二要加大资金支持。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物业经济,资金优先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要优化金融服务,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三要鼓励村企合作。健全完善村企结对制度,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村民就业等方面深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增强农村自我造血能力。(四)加强人才培育,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关注农村发展缺人才的现实问题,要注重乡村人才建设。在加大引人、留人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乡土人才培养。要发挥“头雁”工程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打消村干部求稳怕乱、不敢发展、不想发展的顾虑,增强主动担当、主动发展意识。同时,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进一步更新观念,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广泛参与到电商、物流、旅游、信息等新业态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推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