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doc

    • 资源ID:4240237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doc

    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刘 琼* 彭 艳* 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英语教学在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同时,不能单方面重视外国文化而主张学生忽视甚至牺牲中国文化去迎合西方文化的需要.本文运用生产性语言学习理论,东西方文化互补论,多元文化理论论证中国英语教师应该 能够带动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文化,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素质.而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教育管理部门,教师和学习者改变观念,制度和方法,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实现文化交流和共赢的跨文化交际体系. 关键词:全球化 英语教学 文化双赢 在这个日益开放,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英语进一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应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掀起的学习英语热潮一直方兴未艾,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师,既担负着外语语言传授者的重任,又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骨干力量,对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中心任务.但是"跨文化"是否意味着对外国文化,特别是欧美文化单纯地引进,介绍,传播和崇拜 学习外语是否一定以牺牲本国文化为代价 在引进外国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甚至提升中国外语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修养 外语教师应在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中发挥怎样的文化导向作用 这些都是值得外语教师在科研和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探索的课题. 1. 全球化背景中的我国英语教学实践 长久以来中国英语教学实践盛行的是语法-翻译教学法,着重于对英语语法的讲解,强调对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而对外国文化的涉及微乎其微,其结果是培养了大量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在一定时期内,它满足了我们希望通过对外语的掌握来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但是,随着我国在政治上独立于国际舞台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上漂洋过海实施跨国贸易,教育和学术领域"请进来,走出去",这种教学法的弊端暴露无遗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诧异"层出不穷.80年代后期,我国外语教育界紧跟世界潮流,提出了更注重语言实际运用的交际教学法,提倡交际法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适应我国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等领域参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需要(韩红,2002). 实施交际法以后,我们却有从忽视文化背景教育的极端走向另一极端的趋势,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对外国文化的推崇,尤其是随着英语热的兴起,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而忽略对学生本族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我国教育部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年3月)中规定"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 刘 琼,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哲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哲学;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430074. * 彭 艳,上海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43007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 2 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笔者理解的其中"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可惜的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许多外语教学管理部门和外语教师完全忽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把中国文化内容看作外语学习"以外的东西",把学习中国文化看作"不务正业",例如有外语老师责难外语专业的学生"太不像话了,上晚自习竟然看的是中文书"(张丽霞,1999).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竟然停掉其它所有课程,成天只上英语课.有的教师介绍西方文化时极力赞美西方文明,贬低中国文化,这些或者以应试为目的急功近利的行为,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外的行为,不仅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格格不入,甚至是背道而驰,在无形中贬低了中国文化,挫伤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培养. 中国人民在长期争取民族独立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相互矛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强调保持自我主体性,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使其尽可能"中国化"或形成"中国特色"(俞可平,2002).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保持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价值冲突中的民族文化(马俊峰,2002;孙伟平,2002).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语言界,例如我国外语教育界就有人提出在英语融入中国社会的同时,反映中国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从而发生改变使英语本土化,创造"中国英语"(王东波,2004).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外语教学应该也可以与跨文化交际相辅相成,实现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双赢".以下笔者将主要从生产性双语现象理论,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个人文化素质全面发展这三方面来论证这一观点. 2. 外语教学文化双赢的理论依据 2.1生产性语言学习应成为外语教学的目标 面对英语与本族语的接触,以及外国文化对本土民族文化的冲击,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学界纷纷展开了多层面,多方位的研究,从语言习得和学习的角度,外语教育界和语言学界普遍认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极力倡导培养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英国语言学家Quirk指出英语的全球化传播会引起英语的多种变体,即引起英语的多元化和地域化(Quirk,1970);Schneider提出了英语与当地语接触将衍生出"本土化英语"的语言接触理论(转引自王东波,2004).美国语言学家Lambert提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以后,会产生两种自我文化认同变化:(1) 消减性双语现象,即以牺牲母语和母语文化为代价来学习外语;(2) 附加性双语现象,即在学习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同时保留母语和母语文化(Lambert,1963).北京大学高一虹教授在对中国知名学者,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后个人文化认同的变化进行了调查后提出,外语学习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能发展出生产性双语现象(高一红,2001),即通过外语学习,了解和喜爱异国文化,同时更加促进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实现两种文化互相促进,同步增长(高一红,2004).而这种生产性语言学习应该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目标,也成为我们倡导外语教学实践中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双赢"的应用语言学基础. 2.2东西方文化可以相互补充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价值冲突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对21世纪的人类社会仍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儒家文化中"得道多助,和而不同",道家崇尚自然,墨家兼爱互利等文化精髓能够为人类社会合理和健康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汤一介,1999).而季羡林先生提出"东西文化互补论",认为以分析思维见长的西方文化造就的科学技术已经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候反常,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物种灭绝,能源匮乏等,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西方文化已经穷途末路.而东方文化以综合思维见长,强调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将超越西方文化,形成兼收东西方文化精华以东方文化为主导的新的文化时代,把人类文化发展推向新的高度(蔡德贵,季羡林,2001).199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集会宣言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2003年9月120多位来自各国的学者在"中国文化与世界和平论坛"中明确指出:"中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 3 有助于实现世界和平".世界教育基金会副会长Jacques Marion指出:"中国为推进世界和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因为中国地广人众,也因为中国文化建立了人与人之间人道和道德的关系,这是建立稳定与和平社会的基础"(新华网,2003). 这一切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精神值得并需要中国学生继承并向世界传扬. 2.3全球化进程需要多元文化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一体化与多元化同步增强的过程.世界的一体化发展并没有取消反而要求强化个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个性,特殊性又只能在这种一体化的现代化进程中才能显现出自己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欧阳康,1999) 从文化交往的角度,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才越具有世界性,突现出自己的意义和地位,为各国人民所喜爱.具有深厚民族文化修养的个人也越具有魅力,越能够赢得外国人的尊重. 某大学外语系Z教授多年来在跨文化交往中,一直受到所到各国友人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尊重,被美国,澳大利亚等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进行中国书法,国画,四书五经等方面的讲座,还被某跨国企业聘为顾问.其人格魅力都来自于他在东西方语言文化方面的深厚修养. 1998年11月,纽约州议会全票通过一项议案,表彰中国的Y医生为人类的健康和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所做出的巨大贡献.Y医生在北美与其所在大学的研究机构的人员一起作实验,治疗病人,并做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主题的多次讲座,使不少西方人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无所知到"佩服得五体投地"(胡超,2001).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国许多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和文化名人都是兼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外国文明精髓,并具有良好的跨文化心态,通过对二者的兼收并蓄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并为世界文化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这一切都说明,东西方文化并非尖锐对立,非此即彼,二者只能取其一,或者以一种取代另一种,而是能够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学习外国文化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本国文化,外语教师应以生产性双语现象为教学目标,通过情感,态度,人本化等因素,引导和培养学生全球化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批判性地对比,分析,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多种文化相互促进. 3. 建构文化双赢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体系 在具体的教学科研与实践中,如何实现生产性双语目标,通过交际教学法实现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双赢的目的 笔者认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外语教育管理部门,外语教师及外语学习者多方面共同努力,建构一个中西文化双赢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体系,从转变观念,教学管理,教师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保障以文化双赢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施. 3.1把树立全球化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提到战略高度,从观念和制度上保证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施 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要转变观念,把外语教学从狭隘的外国语言和知识学习的观念和单纯追求"通过率"等功利观念中解脱出来.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既有全球化视野,看到不同文化交往的必要性,又要树立多元文化意识,消除对待不同文化的偏执心态.而外语教师站在传授外语,传播外国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手段的最前沿,也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素质为后盾为培养中国青年学生对待外国文化的良好心态做出贡献. 学生也要转变观念,改变外语学习是知识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掌握外语只是掌握交流的一门工具,把外语学习过程看作是自己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过程,而不是为了通关考试而学,也不是为了找到工作增加砝码.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记硬背为灵活运用,变掌握词句语法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 4 为掌握交际技能,变单纯追求西方文化为中外文化兼收并蓄,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人文素质. 3.2分析和探讨中外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根源,寻求文化共通性,从方法上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指导 外语教学和研究可以从探讨中外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根源入手,并指导教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形式的文化与不同种族人民的文化根植于其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态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思维语言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情感喜好等生产,生活条件之中,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情感,价值,信仰,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形态各异的文化都各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但也有其局限性和落后性.我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了解,学习并研究外国文化,把他们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观照,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长短处,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性. 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也强化了文化一体化趋向,"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一体化与多元化同步增强的过程"(欧阳康,1998伦).人类得以以整体为单位追求共同价值和共同目标,如追求全球理,全球治理,全球民主,全球环境等已成为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互相交流,消除障碍,寻求文化共通性的基础.我们正是在这种探讨文化个性与共性,发展文化多元性与一元性,寻求文化差异性与一元性的过程中,寻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点,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3.3外语教学应以人为本,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或国际交流课程,聘请具有良好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修养的教师任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堂示范,小组讨论,情景对话,分组辩论,邀请外教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手段,模拟和创造一个跨文化交际的场景,让中国学生消除与外国人交流中出现的文化障碍,同时又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活泼的语言交际的过程.应将知,情,意三者贯穿其中,一方面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模拟真实或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也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团结合作,自我评价的能力,以满足他们的道德,情操,情绪,态度,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这里倡导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外语教学管理者服务于学生,教师尊重学生,课堂教学围绕学生进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和课堂活动的参加者.与此同时,教材设计,课堂软硬件设施,桌椅安排等等都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合学生开展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学校和教师还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与外国人的交流之中,其中既包括面对面的语言,情感交流,也包括通过高科技通讯设备的交流,如网络,电话,传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解决实际交际中遇到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并在解决冲突和障碍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3.4外语教师通过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实现文化双赢目标 一方面,我们的英语教师本身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还应该有较高的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功底,了解和熟知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对如何解决东西方文化冲突有切身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这是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对教育事业,对国家以至全人类怀有崇高的责任心,摆脱外语教育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或外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错误观念,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指导学生通过外语学习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参与到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去,并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为国家,为全人类做贡献.这是外语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素质.只有达到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知识水平影响和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外语教师除了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之外,还要随时注重自己的再学习,再提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讲座,读书班,以及各种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学校也要为提升教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 5 的文化修养提供条件.例如有的学校为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开办论语,道德经等经典名著读书班,都是非常受教师欢迎并让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受益匪浅的举措.学校应为在岗教师定期开办这样的培训和读书班,并把培训内容拓展到哲学,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文明礼仪,道德伦理,科学史等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去. 4. 结 语 人员,货币的全球化流动,互联网,影视传媒,通讯,消费品的全球化流通,已经打破了不同文化的天然屏障,使不同文化得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对话和沟通.这些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外部条件并提出新的挑战.我们不能停留在旧的外语教学观念和方法上,把英语当作一门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教导学生使用这个工具,打破语言文化障碍和隔阂,实现跨文化交际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只有当我们建立这样一个以文化交流和文化双赢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目标和体系,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Lambert, W. E.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Part II: 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Bilingualism.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63(14): 114-121. 2. Quirk, R. Elicitation Experiments in English Linguistic Studies in Use and Attitude. Miami: University of Miami Pr. 1970. 3. 蔡德贵,季羡林. 东西文化互补论. 新华文摘. 2001(10): 137-141. 4. 高一虹."1+1>2"外语学习模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 高一虹等.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6. 韩 红. 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外语学刊. 2002(1): 105-111. 7. 胡 超. "天人合一"观与跨文化交际.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53-55. 8. 马俊峰. 全球化条件下的价值观念冲突与文化安全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6): 7-9. 9. 欧阳康. 欧阳康自选集.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10. 欧阳康. 哲学研究方法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11. 孙伟平. 文化价值冲突及其调适.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6): 12-147. 12. 汤一介. 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 文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9(8): 47-51. 13. 王东波. 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山东社会科学. 2004(8): 94-96. 14. 新华网. XNAS, Xinhua News Agency. 76249.htm. 15. 俞可平(主编). 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3,266. 16. 张丽霞. 传统文化修养与跨文化交际,文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9(8): 52-54. (责任编辑:朱晓珍,刘妮娜,甘艳芬) 关键字: 英语教学 中国 文化 全球化 标的 背景 实现 双赢

    注意事项

    本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教学文化双赢目标的实现.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