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高考材料分析题的应对策略.doc
-
资源ID:4238872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地理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高考材料分析题的应对策略.doc
高考地理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高考材料分析题的应对策略 摘要:材料分析题广泛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所占分值高,难度大,得分低,是不少学生感觉头疼的题目,应引起学生的特别关注。结合作者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本文从材料分析题的教学要求、解题步骤、类型、常见错误现象等方面进行剖析,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突出能力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在高考中,材料分析题广泛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由于这类题综合性、灵活性强,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所以这类题的分数所占比例很高。可以说,材料分析题在高考中有着非常重大的决定意义,想要取得高分,就必须重视材料分析题。但在实际考试中,很少考生能准确地按命题者的要求答题,往往答得不深刻或不全面,错漏较多,不少考生对此类题还心存畏惧,不知从何处下手。由此看来,掌握一些解答此类题目的要领、方法已成为必然。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思维的激励者、引导者、规范者。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借助地理材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获取有效信息,增长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典型材料的分析,使师生双方互动起来,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来完成教学目标。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以使知识内化、活化,达到教学主体的全面、自主的发展,使学生初步学会全面、深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社会生活现象。实践证明,这种题型可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狭小天地,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材料分析题的教学要求1.1材料选择加工的要求 材料分析的前提是对材料的选择加工,材料的选择加工要适当,要求有:材料要新颖、真实、有说服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和加工材料;材料要与所学地理知识、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与教材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学生能利用材料回顾教材,又能利用教材知识解释材料;材料语言表述要明确,能规范学生思维,不要产生歧义。 1.2问题设计的要求 问题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一种手段,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认真设计问题,以新的时代内容充实问题,以新的形式表现问题。问题设计时要三思:一思问题即问题的目的,明确提问的方向,要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场所提问适合的学生,思考问题的难度、坡度、深度、广度、角度,要先弄清考查学生哪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否从材料或所学地理知识中找到答题的依据,设问不要“偏航”,不能太玄。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会失去材料的利用价值;二思学生即思考学生的生理特点、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并对学生将会作出何种回答加以估计,准备相应的应变方案;三思提问方式即个别提问还是面对小组、班级提问。1.3问题解答的要求 问题解答要分三步走:1.3.1 准备,即给学生提供要分析的材料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分析,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材料;1.3.2 启发,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1.3.3 引导,即在问题解答过程中,要不断引导、点拨、激励学生鼓励创新,开阔思维,同时要规范思维,使学生思维向深度、广度发展。最后,在问题解答之后,要及时总结反馈,举一反三,对学生回答正确的要表扬鼓励,对回答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对回答错误的要帮其改正。教师评价的语言要精炼、中肯、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总结自身的经验和不足以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进步。2材料分析教学的步骤2.1研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把握事物特征认真研读试题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深挖材料内涵。材料分析题的材料灵活多变,无一固定模式。有文字型的、图表型的。材料可能是一则,也可能有多则。有单一类型的,也有文字型、图表型混合的,材料长短也各异,有的十分简短,有的篇幅冗长。不管何种形式出现,认真阅读材料是基础,弄懂其中的含义。在阅读过程中,大脑宜高速运转,把材料跟有关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增加理解,这里要注意,课文内容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若只看到一个知识点就此罢休,极易顾此失彼。总之,仔细阅读,弄清楚材料涵义是避免跑题的关键。近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越来越重视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因为试题的呈现形式常常是“提供资料、设置情境、考查能力”,资料有文字(包括文言文)、地图、图像、图表等各种形式,特别是选择题的中心题组内容,需要用资料来概括提示;非选择题的背景介绍,所提供的资料往往不止一项,文字和地图兼而有之。这些对审题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要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问题的要点,情景的关键,解答的条件,思考的提示,一定要认真审视,反复思考,并有所收获,甚至是“悟”出解题的一些非常规内容。知道命题者的设计思路,从什么角度来体现能力要求,从而剖析出命题意图,确定解题的思维过程。例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二(山东、浙江)中14题,利用元代真腊风土记的记载来考查中南半岛的气候和宗教传播问题。从材料中文字可获知的信息有:航线起止点,航行方向,航程与风向;真腊气温及降水状况;信教者衣着服饰,可知为佛教僧侣。此外从图上还可了解到航向、古今地名对照(交趾越南;占城越南岘港;真腊柬埔寨;七洲洋、交趾洋南海)。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根据题干进行思考判断回答选择题了(航行的较佳时间、真腊的气候类型、宗教的起源地和传播方式等)。答问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处理信息的过程。把提取来的信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并迅速调集储备的有关信息,进行不同知识的重组,相似知识的迁移,相关知识的联系,相同知识的归纳等。在整理答题思路是一定要突出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是今天试题的显著特点。又如:全国文综卷三(湖北、湖南)中1-3题。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城 市 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这是提取信息的又一种形式,表中的数据就是回答问题的依据。提取信息的过程不仅是“有什么”,而且也包括思考,要引申、推导、分析,本组题的资料中三个城市1月气温均低于7月,故判断均在北半球。城市冬季气温较低(但在0以上),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少,说明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雨热同期,这是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而且因冬季气温在0以上,可确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冬季气温低、降水多,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城市终年高温,但降水季节分配差异明显,1月几乎为无雨,7月却达600mm以上,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知道了这些,判断13题中三个城市的名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关自然带的典型植被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2.2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确定观点紧扣原材料,选择合适角度,确立自己的观点。材料分析题考查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只是小部分,重点考查的是地理学发展规律、知识结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的素质。因此,材料分析题的又一关键是根据原材料提炼观点,它是从材料出发,结合自己对课文知识的掌握和实际问题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错误了,满盘皆输。观点正确,但立意不高,深度不够,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同样得不到高分。要抓住问题的要害,解题不必面面俱到,要透过材料来猜测命题人所要考查的内容,从给出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来确定正确的观点,来组织答案。这样,观点正确鲜明,思想深邃、视野广阔,首先在深度、广度上胜人一筹,事半功倍!在2004年的高考前,大家都猜到可能会涉及到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在高考第39题,就考查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掌握情况。但对第3问“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及这个时期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的回答,许多学生却得分不高。就是因为有的学生没有仔细审题,把考查的重点当成了东北地区,实际上从所给的文字材料到地图及矿产的符号,都明确地暗示出考查的重点是辽宁省,而辽宁省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如便利的交通、辽河的水源、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煤铁、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等,但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铁)和燃料(煤),以上各项可从文字和地图上获得思维的线索,应该说难度不大,但不少学生却因为审题不清、观点不明确而失分较多。部分学生分不清资源与能源、原料与燃料的区别,有的学生答了原料忘了燃料,或者答了燃料忘了原料,有的学生只答了丰富的资源。资源包括了原料和燃料。前者没有答全,只能部分得分;后者答案范围太大,不得分。2.3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精心组织答案组织答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的重组和迁移过程。知识的重组和迁移,是高考综合文科能力测试题的解题特点,由于试题的综合性强,仅凭某项单一知识很难解答,必须综合思维,全面思考,甚至是多层次、多角度地把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有时要根据提供的信息,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理解新知识、体会新问题。有的虽然没有学过,但却可以理解和体会,也能解答新问题,这就是所谓用新知识“搭桥”的方法来考查“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组织答案时,除了观点要准确全面、答案清晰简炼外,还要对观点进行必要的剖析与研究,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组织答案,以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与观点密切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比如对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成因、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土高原以及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一定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3地理材料分析题的类型 3.1运用地理材料,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如“热岛效应”,一般教学中未详细讲,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后,便可以独立分析,拓宽知识。可这样设题: 材料1: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区和大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大量消耗能源,除对大气造成污染外,还要释放大量“废热”进入大气。这种人为释放的热,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0.53,或者更高一些。在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的城市尤为明显。如1979年12月13日20时,上海市中心的气温为8.5,近郊为4,远郊仅为3。这样,城市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热岛效应”或“火炉效应”。在这种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雾、云增加,城市上空的风、降水也发生异常。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产生“热岛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城市工业发达,人口集中。) 根据材料内容,在下列方框中绘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大气环流,并回答:为何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上空多云?(图略。城市上空气温高,空气中又多尘埃,上升气流使水汽凝结,故常多云。) 在分析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自己画图分析城市和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还可引导学生分析在哪里植树可以减轻这一现象,工业区的位置放在那里比较合适。3.2运用材料设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2:索菲亚·安蒂波斯技术开发区,位于法国“蓝色海岸”之滨,在这里设立的950家公司共有来自50 个国家的职员1.5万多人,每年向该地区的经济注入28亿美元。开发区建立至今已发生明显变化,当初索菲亚开发区专门吸引大的公司参与,且以美国公司为主,主要开发信息技术,为扩大经济增长,开发区积极开拓新的项目。目前共有202家信息和通信技术公司、49家卫生设备公司、18家能源公司、64家研究和教育机构和617家 服务性公司。 法国硅谷的经验表明,一个科技开发区需要有一个大学作基础。尼斯大学是法国最新的大学,迄今只有29 年的历史,但是今天已发展成设有许多尖端科目,并拥有2.4万名学生的学校。 索菲亚开发区有法国第二大机场和通向意大利的高速公路。去年春天在这里庆祝该开发区建立25周年,“索菲亚”已成为法国滨海地区的一大景观。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开发区内外籍职员比例较大,反映了法国什么国情?(法国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须引进外籍工人。) 该开发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措施是什么?(引进外资;开拓新项目) 该开发区在位置分布上反映的要求是(A、D) A、环境洁净优美 B、接近消费市场 C、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D、接近高等教育区 该开发区工业部门特点是(B、D) A、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B、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 C、具有“临海型”布局特点 D、具有“临空型”布局特点 本题是以课外的材料来考查世界高技术工业的特点。在解答时,要先分析材料,弄清考查的重点是世界高技术工业的布局和产业特点,再结合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来解答。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硅岛、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中部地区成为世界微电子中心的因素有哪些。3.3运用地理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材料3: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即将被藻类所占据。目前太湖的藻类比十年前增长了5倍,部分监测点的藻类数量已超过每升1亿个,整个湖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富至富营养化过渡状态。如不加治理,太湖将面临因全部富营养化而窒息死亡。 目前,太湖沿岸每年农业中化肥使用量达200300万吨,农药58万吨,其中约有50%的化肥和农药随雨水流入湖泊河道,仅农业和生活污水足以使太湖水中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太湖沿岸工业区多,每年有近10亿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使每个中小城市周围的地面水都受到严重污染,形成黑水带,并随河网扩散而影响太湖。此外,太湖还以博大的胸怀容纳着养鱼、水运和旅游业带来的污染。人们在呼唤:救救太湖!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文中提到太湖可能窒息死亡的依据是什么?(水中富营养化现象) 为什么说太湖可能窒息死亡?(水中营养元素增加,引起藻类过度生长,促使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这样大量积累了有机物质。随着有机物分解和藻类生长,水中氧气被大量消耗,使太湖出现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 ) 文中所列太湖营养元素的积累来自哪些污染方式?(农业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养鱼、水运、旅游业污染) 太湖水体污染给沿岸居民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使居民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若有害金属元素污染物,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导致“公害病”发生。另外,给养鱼、旅游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居民经济收入。) 本题主要考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及带来的危害,类似的还有赤潮、咸潮的形成,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后,还可以引申一下,让学生自己分析在珠江口最容易发生赤潮的原因以及咸潮的成因和治理措施。3.4通过相关地理材料的考查,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材料4:在一般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 。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其形成原因是:人为排放的SO2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SO2富集,在水汽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硫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材料5:调查表明,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南已形成相当范围的酸雨带, 而且明显地分为三个酸雨片区:西南酸雨区(包括重庆和贵阳周围地区)、华东酸雨区(包括上海、苏杭地区)、中南酸雨区(包括长沙、广州、南宁地区)当前,酸雨比较集中且危害较重的是四川省。材料6:据1993年环境临测结果表明,重庆的酸雨频率为80%,全年酸雨PH值平均为4.38,最低为2.8。在这里不仅雨水受到酸化,雾水、露水和雪水也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1994年以来重庆连续4次出现酸性“黑雨”现象,尤其是1994年元月上旬的一场“黑雨”,PH值为3.92,与家用食醋相当!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酸雨”与自然界的酸性降水在成因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前者是人为原因造成,后者是自然原因所致。) 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为什么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强的现象?(一是北方地势平坦、开阔,冬季风强,不利于SO2等酸性气体富集,二是北方降水频率较南方小,空气干燥使酸雨出现机会少,而南方相反。) 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四川省(特别是重庆地区)为什么酸雨频率高?(四川省大部位于盆地中,盆地内工业大量排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加之盆地湿度大,静风频率高,大气扩散条件差,有利于酸性气体污染富集,在多雨、多雾的盆地内容易形成酸雨。) 学生对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比较熟悉,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上其他酸雨区的成因、预防的措施。类似的还有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以及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材料分析题类型多样,也可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4材料分析教学中学生常出现的几种错误现象4.1撇开材料或不能超越材料。论点、论据与材料完全没有联系;不懂得对材料进行理性思考,只会搬用材料。4.2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固,应用不灵活。由于地理原理掌握不扎实,在分析应用地理原理时,出现了思维混乱、口语化、随意回答的现象。例如:考生没有弄清大规模垦荒与大水漫灌对土地的不同影响,从而造成答题思路的混乱。4.3基本概念理解肤浅,把握不准确。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仅仅进行想当然的、直观的理解,没有掌握概念的实质。例如对水资源、水利资源和水力资源的区别把握不准确。4.4审题能力较弱,答非所问。在急于答题的心理影响下,学生匆匆审题,忙于答题,结果答非所问,事倍功半。其根源是部分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没有掌握一定的审题技巧,又急于求成缺乏从容的心态。4.5论述角度不清,或角度单调。观点不准确、笼统;从单一角度阐述,不会由此及彼。4.6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逻辑性较差。2004年试卷地理材料分析题已达47分。随着材料题的大量出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学生的回答往往条理不清,写到得分点上的较少。总而言之,材料分析题作为一种综合题,须多加重视,掌握解题的方法、要领,但涉及到具体内容,则要根据材料灵活处理。参考文献:2004年全国高考地理真题精解,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新华文摘1993年第8期 任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