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原创).doc

    • 资源ID:4237289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原创).doc

    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勉儿五代·詹敦仁盛时方出仕,儒术可谋身。报国丹心赤,传家黄卷新。窗檠宜自勉,蔬饭莫嫌贫。吾老子应少,禄荣须及亲。注释:詹敦仁,五代诗人,福建省安溪县开先县令。敦仁年轻饱学,其诗称绝闽中,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劝谕教化,深得邑人爱戴。辞官后,归隐园田,怡情山水,独善其身,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格魅力。檠,灯。1.这是一首勉励儿孙的诗歌,请简要概括诗人勉励的内容。(至少概括出四项内容)(2分) 2.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诗人推崇儒术,是一位饱学的儒士,这首诗中哪一句的内容与孔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主张相一致?(1分) 3.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古道“诗书传家远”,从这首诗中,诗人主张的“传家黄卷新”也正是这个意思。B、“蔬饭莫嫌贫”,诗人要求儿女能安贫乐道,而不耽溺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C、诗中频繁出现“出仕”、“谋身”、“禄荣”等词,可见诗人也只是一个名利之徒。D、“窗檠宜自勉”,诗人借此勉励儿子要寒窗苦读,挑灯奋战,并时时自我勉励。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本诗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为我们描给了一幅夔州秋景图。请从诗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这幅秋景图的特点。(1分)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面对秋景而生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之愁情,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羁旅思乡的心情。B、首联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巫山巫峡”,诗人所在。并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C、颔联,诗人写到,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D、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牵挂故园。3.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评论本诗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请简要分析,本诗如何通过写景来“虚含兴意”,并表现“暗提京华”的?(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南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因落梅诗“讪谤”朝廷,罢职废黜多年,后屡用屡废,历尽坎坷和挫折,官至龙图阁学士。1.刘克庄的词尤以豪放见长,是苏、辛一派人物。但在这首词中,他却糅豪放于 之中,显示了其独具一格的豪放风格。(1分)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猩红如染,鲜艳娇美。B、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C、上片极写花的可爱,也是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另外,本词引进了“天公”一词,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耐人寻味。D、本词善用抑扬手法。上片的“道是”句是抑,下句的“道是”句是扬,欲扬先抑,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老天爷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 3.有人认为,这首小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具有言外之旨。请结合诗句谈谈诗人的“言外之旨”是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九万里风鹏正举”语出 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分)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B、“我报路长嗟日暮”,作者南渡之后,只身飘泊江南,借此句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旁徨忧虑的神态。C、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领略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D、作者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梦想着要到那没有离乱、悲伤、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是非常消极的。(3)本词与我们通常读到的清照词有何不同?它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北塘避暑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注释:韩琦,字稚圭,河南安阳人,生于福建泉州,天圣年间进士,历官至宰辅,为有宋一代名相。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罢相之时。1.首联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诗首联破题,林幽塘清,洗去暑气袭人的烦恼,使人心旷神怡,超脱于尘世之外。“暑”字一语双关,既指自然之“暑”气,亦指尘寰之烦嚣。B、颔联“谁人敢议清风价”,看似问得荒唐,却有了“无理的意趣”,因为语愈荒诞,情愈炽烈,心愈真诚,也就愈觉有妙想独步。C、颈联采用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借助“水鸟得鱼”表达知足常乐的心态,借“岭南含雨”表达万物皆空的悲观论调。D、作者曾为诗曰:“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尾联诗人借“万柄莲香”,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风流高格调”。贬谪之人,愈能发现自然风物之价值。诗人感慨“谁人敢议清风价”,这与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感慨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1.本词紧扣“春愁”二字展开描写抒情,从全诗分析,词人的这种愁主要是指哪一种情感?(1分) 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草色烟光”句,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运用的是“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实有万千思绪,万千言语。C、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D、“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与执着的态度。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一句名句,它所提供的解读角度往往是多样的,其解读空间也是巨大的。因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把此诗作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境界。试比较该句诗,在柳永、王国维的心中有何不同。(3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注释:陈陶,唐代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今两广一带)人,一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举进士不第,遂耽情于山水之间 ,曾漫游江西 、福建等地。1.从诗歌的题材上分,本诗属于哪一类题材的诗?(1分)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B、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C、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凄凉的枯骨,一边是春闺梦中俊朗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D、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确实,首二句热烈赞扬了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这使得全诗的反战主题大打折扣。3.请比较阅读本诗与姚合穷边词(其二)“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上的不同。(3分) 附:参考答案(1)勉儿的内容:盛时出仕、儒术谋身、丹心报国、诗书传家、寒窗苦读、安贫乐道、禄荣及亲。盛时方出仕。C.(“名利之徒”误)(1)凋伤、萧森。(写出一个即可) (2)A。(本诗没有写到“老病交加”)(3)这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3、(1)婉约。(2)D。(上片是扬,下片是抑,欲抑先扬。)(3)刘克庄一生有才情,有志向,有抱负,却屡遭贬官,备受压抑。词人借老天爷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材的不满。 4、(1)庄子·逍遥游(2)D。(“消极”有误。)(3)清照历来被视为婉约词宗,此词却意境壮阔,风格豪迈,迷离恍惚,充满神奇浪漫的色彩,有别于清照词中常见的“凄凄惨惨戚戚”的特点。本诗抒发了对于自由仙境的热烈渴求,题为“记梦”,实为游仙词,也与清照词常见的抒写个人愁情有很大的不同。起首两句写云天星空,千帆舞动,渲染出神话般的色彩和奇幻氛围,接下来以记梦游仙为线索,通过奇异的仙凡对话来抒情述志,用笔雄劲,气势宏伟,迥非清照词常见的“庭院”“西楼”式的小格局写法。5、(1)抒发了作者超尘拔俗、正直清廉的高尚情操。(2)C。(“万物皆空”有误。“岭云含雨”其实象征诗人心怀家国百姓,却最终被罢相,含蓄地表达他的愤慨之情。)(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6、(1)相思之情。(2)A。(“乐景写哀情”有误)(3)在柳永笔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的是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决心,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而王国维却用之于“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境界,他想借此说明的是,要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就要具备这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舍此别无他途。7、(1)边塞诗。(2)D。(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3)姚诗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描写边镇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美景,委婉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赞扬之情。陈诗采用寓情于事及对比的手法,以将士杀敌的英勇、战斗进程的激烈、伤亡程度的惨重、亲人盼望的无期,来寄寓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及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的批判。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原创).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