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综合试题答题思路与试题归纳.doc
1、 比较和描述地理位置² 绝对位置:经度和纬度位置 ²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 ² 板块位置(灾害带位置) 依据题目而言 2、简述地形、地势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法国为例,描述地形分布特点,参考地图册92页)² 主要地形类型:以(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其中一、两种) ² 地势起伏状况² 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² 特殊地形3、以南美洲为例,描述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特点西侧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侧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依次是 4、如何描述气候特征(以欧洲为例)² 温度、降水² 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幅度与变率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² 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² 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² 距海距离: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²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² 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² 地表构成: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²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6、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² 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² 地形:迎风坡、背风坡² 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²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²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² 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²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7、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比较两地气温的异同点)² 纬度位置² 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² 洋流² 海洋和陆地(由于热力性质差异)对等温线造成影响8、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² 季节,夏季较冬季长² 纬度位置,纬度越高夏季日照时间越长² 大气透明度9、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² 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² 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² 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10、描述我国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²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²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² 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最强;² 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最少;11、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为什么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的因素²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² 四川盆地,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1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时空分布规律(参考地图册11页)² 纬度位置随纬度增高而增大² 海陆陆地大于海洋² 地形平原大于山区14、描述河流水文特点²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²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² 结冰期:有无、长短²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²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15、河流水能开发条件的分析(以黄河上、中游梯级开发为例,参考地图册44)² 自然: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有关² 人文: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市场能源广16、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条件分析(以莱茵河为例)² 自然条件u 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u 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u 河道:宽阔平直,水深² 社会经济条件u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以莱茵河为例: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量大,河流航运价值大.17、流域的概念与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地区。影响因素:地形与气候(降水)18、凌汛的成因与影响l黄河凌汛: 河流在水文特征上有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叫凌汛。分布: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东境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时间: 一年两次,结冰时,融冰时发生条件:一、河流有结冰期,二、河流由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19、地上河的成因及影响黄河:下游段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下游地势平缓,流速变缓,泥沙沉积作用强,沿海大陆架平缓,河道加固,随堤坝不断上涨易形成地上河;长江: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泥沙含量大,中游段地势平缓,河流流速变慢,河道弯曲,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强,易形成地上河。20、内、外流河与内外流域,中国的主要内流区分布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1、流域的开发主要内容河流的开发;工业体系的建立;农业结构的调整;旅游等第三产业;22、河流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23、主要水体类型,及水体相互补给的主要方式与特点海洋水、陆地水冰川、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等)、地下水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永久性冰川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24、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25、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黄土高原的南界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6、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28、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u 土地:地形、土壤u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u 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² 市场² 交通² 国家政策² 劳动力² 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31、以湄公河平原为例分析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形成条件水稻种植业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历史悠久32、主要农业生产部门,美国农业生产部门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参考地图册33、地中海地区的主要农业产品与农业地域特点,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时期发生变化的农业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早期对水源进行人工改造:兴修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更适宜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交通运输的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水果、蔬菜、花卉的需求量大增水果、蔬菜、花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34、举例说明,农业区位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市场、交通、技术)35、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和形成条件生产特点:²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²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² 农业生产系统良性循环²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² 市场化程度高;形成条件:²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²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36、分析法国发展葡萄酒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² 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适合葡萄生长,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土壤适宜,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² 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先进;37、工业区位因素及主要工业地域类型² 地理位置² 资源因素:原料、燃料² 农业因素² 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² 市场因素² 科技因素²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² 历史因素² 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² 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²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38、对比德国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兴起区位因素²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运 5.广阔的市场辽中南传统工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 ² 1、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2、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3、广阔的市场² 衰落的共同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 2、环境污染 3、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² 4、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5、新技术的冲击² 综合整治的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 2、发展第三产业 3、优化环境 4、调整工业结构39、简述德国鲁尔区振兴的措施² 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40、说出我国主要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参考地图册49页),简述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见教材)4144、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46、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与地理意义环节略²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² 使陆地淡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² 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² 从低纬向高纬进行热量的传递;² 塑造地表形态;47、全国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参加教材必修146-149页)² 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² 全球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利² 影响水循环,蒸发量加大,地表径流² 改变区域的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事件多发,旱涝灾害频次、强度增加² 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与不稳定性48、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涵义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49、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²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²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²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海拔51、(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及其成因² 全年高温多雨;² 位于低纬,全年气温高;² 受东南信风带控制,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地形抬升,迎风坡形成降水,全年多雨;53、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² 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² 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54、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²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²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²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55、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56、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5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58、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60、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61、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我的大学爱情观目录:一、 大学概念二、 分析爱情健康观三、 爱情观要三思四、 大学需要对爱情要认识和理解五、 总结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