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地球的自转说课稿.doc

    • 资源ID:4235337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球的自转说课稿.doc

    地球的自转 科教071 潘人杰 07081118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本节内容有: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昼夜交替等。这是继上学期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后,又一次接触地理知识。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课标大大降低了难度,而且有很大的直观性。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虽然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学生早已具备的知识,但教材上要求的用橡皮泥或纸做十字向标来了解地球自转,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第二、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而主要是了解各种地理现象。第三、不是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用事实说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再讨论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且要让学生明确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并不只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能用地球仪科学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能把教学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实际 相联系。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难点: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四、学情分析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基本的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3、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因此教学中利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是知识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五、教法与学法根据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则以及教材特点,为了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降低难度,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感性的实验探究法,并贯穿使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本节内容较抽象,限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生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如播放地球自转视频,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等,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情况,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根本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所以,学法指导可分为: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有了疑问才会有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其他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六、教学设计的原则运用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实验及电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功能,扩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化解教学重难点。如:活动一地球的自转实验,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实验,直观、感性的体会地球自转的方向;活动三通过视频了解昼夜交替现象,明确其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积极参与归纳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的好处,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用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七、教具准备:地球仪,橡皮泥,火柴杆,地球自转及昼夜交替现象的视频课件八、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到底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古代的人们对此有过很长的争论。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你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二)探究新知:由讨论得知,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引出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是如何自转的呢?请学生上来表演(再用课件观察地球的自转视频)为了更好地感知地球的自转,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活动一地球自转实验。(小组合作)1、利用蜡烛火焰模拟太阳,再利用火柴杆和橡皮泥制作一个十字方向标,再将小红旗插在垂直方向标的平面上。并利用橡皮泥把方向标和小红旗粘在上海附近的经纬线的交叉点上,使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2、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红旗与蜡烛火焰之间的方位变化以及蜡烛发出的光线相对于小红旗的照射方向。总结:一天之内,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到自转。过渡:很多同学都有着同样的一个梦想,象杨利伟一样遨游太空为国争光,在太空中俯看我们的家园地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太空中不同角度观察地球,地球是怎样转动的?课件观察:正上方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顺时针 过渡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我们可以在黄金时间看更多的赛事,而美国纽约的市民要看我们白天开设的项目的现场直播,却要半夜起来,你能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引导学生回答)活动二: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用作图验证,当太阳照射时,地球的一半地方处于亮的半球,另一半地方处于暗的半球。 问 :宇宙的天体都有昼夜现象吗?(只要学生回答出太阳是自身发光,无昼夜现象就可以了) 追问 :地球上的昼夜为什么会交替?(地球的自转) 问 :根据生活经验,你能告诉大家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有多长?(学生介绍,播放课件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活动三:边观看课件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边读课文图“昼半球和夜半球” 讨论 :你知道如何区分晨线与昏线吗?(学生介绍)思考讨论: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至于过分寒冷)(三)活动应用在地球上找一找,哪个国家位于地球上我国的背面?现在我们在教室里学习,那个国家中人大多数人在干什么?(四)巩固小结1、假如你是地球,你将如何向天外来宾介绍你自己的自转情况?(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归纳本节主要内容,教师再总结,整理)2、作业:课本第110页练习1、2,作业本B本第43页1-6九、板书设计第1节 地球的自转一、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自转1、 方向:自西相东2、 周期:24小时二、昼夜交替(晨昏线)反思:地球的自转,可以说是学生的基本常识,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起探究,一起把一些疑惑一一解决。起到很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球的自转说课稿.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