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古文史二复习资料【全】 .doc

    • 资源ID:4235164       资源大小:38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文史二复习资料【全】 .doc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一、 宋初文坛开先柳开过渡田锡响应穆修二、 王禹偁与宋初三体宋初三体诗体代表人物风格白体李昉、徐铉、王禹偁宗白;唱和诗;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西昆体杨亿、钱惟演、刘筠宗义山;讲究声律、用典晚唐体林逋、潘阆、魏野宗贾岛姚合;细碎小巧,写清苦幽静王禹偁与三体1、 王禹偁属白体2、 早年学习白居易唱和诗3、 贬官商州后,学习白居易讽谕诗,并从白居易上窥杜甫,说“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4、 近体诗如村行,风格清新,近于晚唐体的平淡清远5、 西昆体系后起,与王禹偁无关三、 王禹偁文论及其贡献1、 王禹偁提出“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的文论。即在传道与有言之外,提出明心与有文实质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2、 贡献:继承韩愈古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先之功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四、 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所起的促进作用诗风:1、 过去认为王禹偁是西昆体流弊的拨正者。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西昆体的流行,在王禹偁故去之后。王禹偁应属宋初三体中的白体。2、 与一般白体诗人不同,王禹偁从白居易的唱和诗转而学习白体讽谕诗,并由此上窥杜甫。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有开先之功,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文风:1、 文论:提出“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实质上要求文道合一与文行合一,并偏重于文。2、 创作:继承韩愈古文文从字顺的一面。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先之功。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五、 西昆体(名词解释)1、 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近体诗而言,广义则包括四六文。2、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3、 西昆体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创作特色为:学习李商隐近体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六、 西昆体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西昆酬唱集:西昆酬唱集是西昆体形成流派的一个重要标志。此集收入作品250首,作者十七人。其中杨、刘、钱三人的作品就有202首。故以此三子为魁首。创作特色:学习李商隐近体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七、 昆体工夫对宋诗发展的影响1、 昆体工夫:西昆体创作时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的创作特色。2、 在宋初三体中,西昆体有意对浅近刻露的唱和诗风做出矫正。与白体、晚唐体相比,昆体诗具有堂庑大、气象宽、思致深的特点。昆体诗歌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音节铿锵,属对工整,设色浓丽而富情感性。昆体资书以为诗,在诗中大量用典,这种以学问为诗的作风,是宋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昆体作为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体现了当时诗歌的风会所趋,是宋诗形成自身特色的第一步。3、 昆体流行的弊病则是诗人过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导致非诗之诗大量出现。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一、 六一风神(名词解释)六一风神是对欧阳修散文美学风格的概括。其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特点:偏于阴柔之美。纡徐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构成要素:笔触多情,一遇感慨便觉精神。文章结构吞吐往复,参差离合。语言平易自然。二、 欧诗的散文化倾向(“胡人以鞍马为家”的风格特色)1、 学习韩愈以文为诗,作诗主气格而贱丽藻,以古文的句法、气势入诗,故可称为古文体诗。2、 本诗用类似散文的语句,写王昭君流落荒漠的悲伤,反衬“汉宫”不知边塞之苦,有以汉喻宋的现实意义。3、 诗中叙事、抒情、议论杂出。三、 欧诗的理趣化的革新特色(戏答元珍)1、 在构思上立足人情物理写景议论叙事,不以感情的鲜明热烈取胜,而以思致的宽和通达见长2、 从而为说理的内容融入诗歌创造了新的表现方式。3、 由此形成新的诗风,在艺术上反映了宋诗重理趣的革新要求。四、 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诗:1、 当时有不少诗人,如梅尧臣、苏舜钦,曾巩、王安石、苏轼等,团结在欧阳修周围,继承发展诗歌创新精神,树立起一代新风。2、 大力彰扬梅尧臣的古淡奇峭、苏舜钦的横放雄豪,他自己的诗也有散文化倾向,变重情韵为重气格,开始了宋诗自具面目,有别于唐诗的时代。文:1、 身体力行的实践他的“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2、 排抑险恶奇涩的“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3、 将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既克服了浮靡文风,又避免了宗经复古,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流畅条达的成熟风格。避免了古文复兴后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确立起散体文的正宗地位。五、 梅尧臣1、 题材分为二类:干预政治,反映现实和民生疾苦类;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2、 风格:古淡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六、 苏舜钦1、风格特点: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2、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的艺术特色:构思雄奇飞动语言夸张遒劲豪犷中透着悲凉寓含更大更重的思想感情的容量但因欠缺敏锐与分寸而稍显粗放。七、 王安石散文特点1、 其议论文字,无论长篇短制,都结构谨严,析理透辟,概括性强。2、 叙事抒情之作,则随笔挥洒,曲尽其妙,如意畅达而气雄词峻。八、 王荆公体(名词解释)“王荆公体”主要针对王安石晚年的绝句而言。其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王荆公体本唐音而带宋调(复归倾向和体现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对宋诗发展起了不小的影响。九、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 思想内容:上片写空阔萧瑟的秋景,下片感怀六朝盛衰兴亡的旧事。格调苍凉悲壮,为怀古作品的优秀之作。2、 艺术特色:不为传统手法所囿,而是以诗为词,尽情描述,自由抒发丰富和提高了词的表现功能及艺术境界。为苏、辛词开了路。九、 曾巩、苏洵、苏辙·曾巩的古文艺术风格:古雅、平正。叙事议论皆冲和平淡,规矩严密。·苏洵:笔锋老辣、气势磅礴、曲折多变·苏辙:淡泊平和。第三章 苏轼一、 苏轼散文艺术特色议论文:早期政论继承贾谊、陆贽的传统而文笔纵横恣肆。史论则能根据常见史料做翻案文章,见解独到,不落窠臼。在论说风格上,或援古证今,波澜层出或振笔直书,才思横溢,既汪洋恣肆、笔锋犀利,又深入浅出、通俗明晓既文采斐然,又说理透辟。记叙文: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作品。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笔酣墨畅,兼有魏晋文风的自由通脱,又自是宋文的简练和平易晓畅诗情画意,触处皆春覃思妙理,一出于自然小品文:不拘俗套,独抒性灵寓有旷观达识和至理深情。不但言之有物,而且物皆着我之色彩。写作特点:信手拈来,漫笔写成,或寓情,或寓理,或寓气,或寓识,嬉笑怒骂皆为文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是他性格的升华和思想的结晶。总体艺术特色:1、 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的自然真率之美。多用空灵虚拟之笔,自由尽情挥洒,行文如行云流水,气势奔腾而壮阔雄奇句式多变,多用散行单句,又融合骈偶排比,骈散结合,错落有致。2、 善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在描述难于言传的状态、情绪和感受时,往往将其具体化和形象化。并且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议论横生而妙趣无穷。3、 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或化有为无,或化无为有,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令人体会到一种真气内充的蓬勃诗意。二、 苏诗的分类从创作时间分类:以贬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从题材来看,分为:社会政治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和题画诗。三、 东坡体(名词解释)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七绝吐语清丽精美,七古则气格雄健豪放,尤见才气横溢,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这种诗体就是东坡体。苏诗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四、 苏诗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苏轼起了关键性作用。他在宋诗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实不亚于唐代的李杜。尽管他也接受李杜及其他唐代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五、 苏轼诗歌艺术特色1、 以文为诗(以才气为诗)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诗歌的散文化,本非创作正道,但苏轼才力横绝无施不可,竟成为他矜才使气,翻空出奇的手段。苏轼的以文为诗实际上是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由博喻体现的生动丰富的想象力,是苏轼以才气为诗的重要方面(如百步洪其一)此外,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也是诗人才气的表征(如汲江煎茶)2、 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苏轼有意识的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琴诗,以理趣见胜)好议论和重理趣,使苏诗使事用典也较为突出。六、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苏轼改变过去以歌妓口吻作词以便女声演唱的传统,把词的题材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多感事之作苏轼用词来表现政治抱负,吐诉人生感慨,抒写作者多种多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感受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的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七、 苏轼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1、 题材:凡可入诗者皆入词,大大拓宽取材范围。(士大夫化,因为在此前,词仅为艳科)2、 手法:有意识的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手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词从歌辞变成独立的抒情诗体。3、 其他:苏轼一面以诗为词,另一方面又维护词体本身的特点。并不是简单的诗词合流。八、 苏词的多样化风格1、 通常认为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但苏词中不仅有豪放的作品,而是有着多样化的风格: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总之苏轼的词风是多样的。2、苏轼词中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并不排斥,而是刚柔相济,可以用“刚健含婀娜”来概括。3、出现这种理解偏差的原因是对“豪放”的理解不同。今人认为豪放是气势豪迈等,苏轼则将豪放与法度对举,主要是指打破法度陈规,意境超脱,扩大词境的总体倾向。九、 苏词的影响1、 苏词的最主要影响是为词这种文学样式品位的提高开辟了道路,准备了条件。2、 北宋灭亡后,苏词分为南北两个支派。直至金元与南宋灭亡,苏词的影响始终不曾衰落。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一、“山谷体”(名词解释)黄庭坚提倡学韩、杜,以要学问为诗。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他作诗造语好奇尚硬,创制拗句、拗律,工于炼字和用典,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句法尤高。于苏诗之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山谷体。二、黄庭坚的诗论夺胎换骨:换骨法:不易其意而造其语夺胎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即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从本质上看,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从陈熟的意象中翻新出奇。(以登快阁为例)三、黄庭坚诗的艺术特点1、 以学杜为宗,用昆体工夫,造老杜浑成之境。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和拗律的体制。2、 用典。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理趣。3、 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宋人律诗显示出与唐音不同的宋调,自荆公体开始,完成于山谷体)四、山谷体的风格特征生新(奇)瘦硬,是对山谷体风格特征的概括,包括求生避熟和求雅脱俗两方面。山谷诗以字句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求生避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诗韵的兀拗美瘦和硬是其诗风脱俗的表现。瘦是指:洗净铅华,摒绝绮艳。硬是指:刚健挺拔,力矫柔弱。为达此境,除命意新奇、谋篇避熟和声律拗拙之外,字句的生新也是极其讲究。工于炼字也是山谷体的特征之一。此外还学习禅家机锋语。使得山谷诗呈现出奇崛精警、生新瘦硬的总体风格。六、后山体(名词解释)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作诗全凭力学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七、后山诗艺术风格陈师道作诗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一味学黄庭坚的瘦硬而又无才无华,虽瘦硬而不通神。但他的一些五言佳作,往往以拙为工,简妙雅淡,瘦而有骨,尽力而无痕,能得老杜神髓。八、 陈与义简斋体的艺术独创性及其贡献陈与义,号简斋。严羽沧浪诗话中,将陈与义的诗体称为“陈简斋体”。陈与义前期诗歌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后期诗歌深受杜甫影响。但能突破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重意境,重白描,对宋诗发展作出贡献。九、 江西诗派的三点特色及三个发展阶段特色1、 是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聚会2、 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依据,而不是以地域为划分(诗派中人并不都是江西人)3、 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治密切相关。发展阶段1、 发展期:北宋后期,以黄庭坚为首的诗人群2、 全盛期:南宋初期,统治者的提倡,出现学者宗江西的局面3、 衰落期:南宋中期以后,陆游、杨万里等人突破江西诗派的范围,江西诗派走向分化。十、 吕本中活法说及其对宋诗发展的作用吕本中提倡的活法(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有定法而无定法),是有意识的“以苏济黄”,将山谷体所代表的江西诗派的“有意于文者之法”和东坡体的“无意于文者之法”辩证的统一起来。其活说法比较全面的反映了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的精神,能消除江西诗派末流的生硬造作之弊,为宋诗发展指出了新途径。第五章 北宋词与南渡词一、珠玉词的艺术特色以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而纤细的内心体验、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伤感。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二、欧词的多样化风格两种风格:深婉含蓄、清新疏隽。直抒胸臆的风格,对苏轼的影响发挥写情婉转细致的特点,对婉约词人的影响。既有小令,又有慢词既雅,也俗。三、柳永对慢词的开创及其贡献1、 在慢词体制的形成过程中,柳永起了关键作用。他大量填写慢词,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就这点而言,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2、 创体与创调是相关连的。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两者迥异。柳永的创体是基于他的创调。据统计,在宋词的八百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个是由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的体制至柳永而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都蔚然风起。3、 柳永在词体和词调方面的开创,为宋词在表现功能和艺术风格的拓展方面奠定了基础。四、柳永词的俚俗特点1、 题材:歌妓词、城市生活的词2、 手法:浅近俚俗、词语尘下。五、柳永雅词艺术特点1、 以赋为词。把赋体笔法引进到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抒情结合起来。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如雨霖铃。2、 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以赋为词发挥了慢词的铺叙之长因此可以对事情发生的场面和过程进行逐层描绘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的不同情感心态从而大大扩展了词的叙事言情空间。这在他的羁旅行役词中体现得很充分。如八声甘州,被苏轼誉为“不减唐人高处”。柳永的这类词直接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背景为其行踪所及的关塞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六、柳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 柳永创制慢词长调,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且变旧声为新声。2、 篇幅增长,使词体恢张,可开阖变化,便有了驰骋才情的余地,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使得词广泛流行于社会,遂有与五七言诗争胜的局面。3、 其俚俗词还词以曲子词本色,与传统雅词分庭抗礼。其中都市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题材;歌妓词一反传统手法,表现得浅近直率;其羁旅行役词则达到不减唐人妙处的高度成就。七、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点以抒情为主,较少叙事,能化景物为情思,避免了质实,显得空灵婉转而富有情致,具有情、辞兼胜的艺术特色。它清丽典雅,婉曲蕴藉,但于婉约含蓄里有凄苦的缠绵,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厉的情感。八、秦观词的情致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用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这种情致是将传统小令的含蓄蕴藉、秀雅缜密,与柳永那种长调慢词的真率自然和通俗流畅中和之后所形成的一种新风格。九、晏幾道词的艺术风格多用情景互衬的手法,造语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不露雕琢痕迹。善于吸取慢词的创造经验运用于令词的创作,言情委婉细腻而清新俊逸,有丰富的层次感和清刚顿挫之美。此外,还善于化用前人成句。十、贺铸六州歌头的风格特征此词为贺铸的压卷之作。笔力奇横,声调激越。用边塞激越苍凉的歌曲,表现他有心报国而无路请缨的郁郁不平之气。十一、周邦彦苏幕遮·般涉词的艺术风格写羁旅过程中的感受,言情体物融为一体。清丽深厚,深美闳约。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体物工巧细致,用笔缜密典丽,已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十二、周邦彦词集大成的三个表现1、 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2、 从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3、 从创作风格方面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十三、周邦彦兰陵王·越调·柳及六丑·中吕·落花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柳此词为咏柳之作,实际上是就惜别写身世之感。对柳的物态描写,紧扣着“京华倦客”的思绪来写。每一笔景物勾勒都有每一笔勾勒的作用,可以令读者于思索后体会出一种深厚的意味,而不流于浅薄重复。落花这是一种羁旅词,看似咏落花,实为自叹身世之作。在叙事抒情中,不说花落春去,却说有花惜春;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又忽然离开人事而插入景语,实写与虚拟纵横交错,呈现回环往复、纡徐复杂的局面。十四、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1、前人评价清真词,或说奇崛、深劲;或说浑厚和雅;或说沉郁顿挫。这并不矛盾,而是互相关联的。深劲是指笔力,浑厚是指意境,沉郁顿挫是指其风格。(如西河·大石·金陵怀古)2、清真词还具有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的长处。对柳词的扬弃,做到能雅能俗,亦清亦丽。3、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对字面和意境两方面进行融化,形成一种较完备的语言运用艺术。4、周邦彦妙解音律,工于倚声。以四声入词,并且以文字之声律应和乐曲的音调,达到词与乐的完美结合。十五、易安体的艺术特点李清照的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其特色主要有三:1、 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2、 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3、 倜傥有丈夫气。十六、辛词分类及特点英雄词1、 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有豪气英风2、 或激越或深婉的壮志未酬的苦闷和悲愤农村词1、 清新纡徐、真淳朴素2、 对赋闲生活并不满意,颇多牢骚语咏春词艳情词妩媚。是一种寓刚于柔或振柔为刚的秀美,以雄健清劲和悲慨深沉的情思为底韵的婉媚。缠绵悱恻而婉媚纤丽。率真质朴而情致凄切。十七、辛词对意境的开拓1、 苏辛并称的主要原因是继苏轼以诗为词之后,辛弃疾以文为词,使得词脱离音乐之后仍能作为一种新体格律诗而独立存在。2、 辛弃疾的英雄词,极其雄健沉郁,不仅提高了词的品位,而且极大的开拓了词境。3、 辛弃疾的农村词真淳朴素,在此前的文人词中很少出现,对词境也是一种开拓。十八、辛词艺术风格(稼轩体)辛词被称为稼轩体。这是由辛弃疾创立的一种基调悲放,既豪放又不失温婉本色的词体。辛弃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和胆气,突破了词的传统体制和写作方法而另辟新境,就其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十九、辛词语言艺术特点议论纵横善于使典用事语句精炼警策、雄放雅丽吸收民间语言而通俗化、口语化二十、辛派词人作者特点作品分析张元幹(芦川词)长于悲愤,极发扬蹈厉之至;用词作武器参与政治斗争张孝祥(于湖词)借景抒情(忧愤)即景抒情(清隽)过洞庭。洒脱。用自然美景衬托清旷胸襟。陈亮(龙川词)以豪壮著称。开政论入词之创举。刘过(龙洲词)气势贯注,流畅自然。但流于平直和率意,开叫嚣粗豪之风。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一、 陆游诗歌艺术成就及其多样性1、陆游诗歌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贯穿于他诗歌中的强烈爱国热情至死不减,是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特色。2、陆游诗歌诸体皆备。古、律、绝都取得很大成就,艺术风格多样。他于律诗致力最勤,至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3、 陆游诗歌的最显著特征是善为悲壮,或表达沦陷人民收复失地的愿望,或斥责主和派卖国行径,或控诉投降派贻误国事的罪恶勾当或抒发为国报仇雪耻收复失地的夙愿(书愤,学杜。阔大,沉雄)4、 除爱国诗外,陆游晚年还写了大量清新秀逸的闲适诗。他的绝句小诗有远味,有丰神,写得清新细腻、简淡自然,且明白如话。5、 此外,他还发挥了宋人好议论的特点,在绝句里抒发议论,有散文化特征。(1、3为陆游诗的爱国精神)二、 陆游词和散文词:分为激昂慷慨和清新秀逸两种风格散文:记叙文成就突出老学庵笔记趣味盎然,内容丰富。新鲜、敏锐。入蜀记是旅行日记,也是自传的一部分。文字简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妙趣。三、 诚斋体及南宋诗风转变诚斋体:1、 杨万里,号诚斋。他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2、 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3、 杨万里的诚斋体诗多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诗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最为出色的是绝句。诚斋体与南宋诗风的转变:1、 杨诚斋作诗,由江西入而不由江西出。诚斋体被公认为“活法”诗。所谓活法,是指作诗不破坏规矩,而又能变化不测,达到艺术规律和创作自由的统一,给人以圆转自然的印象。2、 在艺术上,杨万里得力于半山体、唐人的晚唐体,同时并不全盘否定江西诗派,而是继承了宋诗的创新精神和活法,表现了向唐诗典范的回归。在诗歌创作中,重自然机趣,变深刻为浅近,理趣减少了,感受细腻了,生活的小情趣增加了,所以状物写情无不入妙,这成为南宋后期四灵诗风和江湖诗风的先导。四、 范成大田园诗艺术特点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将田园牧歌式田园诗和新乐府式田家词、悯农诗融会为一,赋予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第八章 南宋中后期词一、 清雅词(名词解释)姜夔创立清雅词一宗,是清雅词派的开山祖师和代表。清雅词的特点是:用健笔写柔情,以江西派瘦硬笔法入词,救传统婉约词的软媚。以洗练空明的语言,清新刚劲的笔调写感受和心境善于遗貌取神,于虚处着笔,追求言外之意,清幽窈渺,意境空灵含蓄。二、 梦窗词艺术特色1、 讲究字面漂亮和章法绵密(继承周邦彦)2、 风格上追求典雅含蓄(受姜夔影响)3、 独创性:长于修辞和隶事,修辞:以纤丽为工,以奇彩为妙,运意深远而用笔幽邃,蕴藉而不刻露。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再加上主语的省略,构造出一种局部形象鲜明而总体意境朦胧的画面(七宝楼台说)隶事:用近于“意识流”的结构方式,把不同的时空场景浓缩杂糅在同一时空中,想象丰富,联想奇特,意境扑朔迷离,情思脉络隐约闪现而无迹可求,强化了艺术创造的巧妙性。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过渡与呼应,加上用典过多,失之于晦涩。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一、 永嘉四灵(名词解释)1、 南宋后期诗风的主要代表之一永嘉四灵,指的是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这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都是永嘉人,又由于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故称为永嘉四灵。2、 四灵以宗唐为号召,实际上只是学习晚唐贾岛姚合的晚唐体。诗风清苦冷僻,刻画太甚而流于纤仄。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在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半。二、 江湖诗派(名词解释)1、 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诗派的作者大多是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在相互酬唱中形成相近的作诗习气。2、 江湖派诗人多效四灵体,宗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他们多着意于苦吟,而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所以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贵。江湖诗派的领袖为刘克庄,其他成就较高的则有戴复古、方岳等。三、 刘克庄学习众诗自成一家;在江湖诗派发展中的作用1、 刘克庄早年与其他江湖诗人一样,取法四灵,宗晚唐(如早行)。2、 中年时即有意转尚古体,尊韩,向陆游靠拢。追求一种抑扬开阖,悲愤慷慨的诗风。(如戊辰书事)3、 他后期的创作中,更加有意识的追踪陆游、杨万里,并且受到杜甫、韩愈、李贺及晚唐诗人以及张籍、王建等乐府诗人的影响,多方面吸收唐诗的艺术营养,并熔铸了宋诗的时代内容以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使他成为江湖诗人中成就最大的诗人。4、 刘克庄名气很大,又喜欢提携后进,在江湖诗派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5、 在后期,他不仅简单批评江湖诗派的小家数,而且还从实践上力图调和江西和晚唐,以走出一条新路。四、 妙悟(名词解释)1、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妙悟”说,这是严羽诗学思想的核心。2、 “妙悟”一方面是指学习欣赏诗歌而言,着重于对诗歌作品“妙处”的把握,靠的是“渐修”。3、 另一方面是指诗歌的创作而言,只要“渐修”到了家,那么就可以在对自然和对社会直观中顿悟,产生创作灵感,这才是真正的“妙悟”。4、 严羽的“妙悟”虽然包括“渐修”,但最后的着重点还是直观顿悟,没有顿悟,渐修也就失去了意义。五、 兴趣1、 严羽所说的兴趣,就是“别趣”。有广狭二义。2、 广义是指诗歌的美感魅力;狭义则专指盛唐诗歌特殊的审美趣味。3、 兴趣是一种主观的审美经验,不等于意境,而是由外物形象兴发出的审美情趣,是感性直觉触发。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 辽金文学一、 辽代诗歌耶律倍海上歌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以小山喻已。在契丹语中,山是汗之意。耶律洪基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蕱西风吹不去。辽诗中少有的纯诗之作。构思巧妙,意境空灵。懿德皇后萧观音伏虎林应制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惧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充满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威风,有以武力吞并南宋和朝鲜意寺公大师醉义歌辽诗之绝唱。1、诗中所用典故和思想旨趣均来自汉文化;2、采用汉诗歌行体,但融入契丹民族的刚健质朴的粗犷气质。风格独特。二、 借才异代(名词解释)借才异代说是由清人庄仲方首先提出的。它揭示了金初文学的起因及其性质。占据金初诗坛的,几乎全是由宋入金的作家,以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最具代表性。三、 国朝文派诗歌风格国朝文派:金大定、明昌年间,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金代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等人。他们的创作风格与此前“借才异代”的一批由宋入金的文人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1、 蔡珪:气象承平但骨力苍劲。开创了一种与借才异代诗人不同的北国雄健诗风。2、 党怀英:继蔡珪而起的著名作家。其诗体物精细,寄兴高妙,有魏晋陶谢之风。3、 王庭筠:作诗以黄庭坚为法,诗律精严生新,却没有险怪生涩之病。四、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1、 将结局改为大团圆的喜剧结尾。摒弃了女人是祸水的道德说教。2、 将张生由热衷功名的风流才子改为忠于爱情的志诚情种。使崔、张之间恩怨转化为他们与崔老夫人之间的矛盾。3、 红娘这一角色被极大丰富。五、 诸宫调(名词解释)指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缀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散文和韵文两部分组成,采用唱歌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六、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全面系统的一组论诗绝句。1、 他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唐、宋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标举正体,贬斥伪体。2、 他颂扬魏晋风骨,又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真淳,质朴,和有英雄气,这就是元好问眼中的汉魏正体所在。3、 对于唐人,有褒有贬。他认为唐人佳处在于善于学习古代正体。而对孟郊、李贺、李商隐提出批评。4、 对于宋人,持批评态度。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一味求奇,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七、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作家元好问兼备北方民族豪健英杰的气质和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堪称金代文学史上的一代伟人。他的论诗诗、丧乱诗以及清雄顿挫的词作,标志着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和独特价值。1、 论诗诗。唐宋以来最全面系统的论诗绝句。2、 丧乱诗。具有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形成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岐阳三首)3、 词。以豪放为主,但又能融汇婉约情词的韵致,形成清雄顿挫而深婉明丽的成熟风格,是继辛弃疾之后宋金词坛上的又一大家。第二章 前期元杂剧一、 元杂剧(名词解释)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1、 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就是四大套曲子。2、 楔子篇幅较短,放在开头交代剧情,相当于序幕。3、 在表演上以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用宾白。二、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思想内容:1、 作者将李、杨之间的爱情放在安史之乱这样一个背景上来表现,不仅对亡国教训有所总结,更时时流露出无常和伤感的情绪。2、 对唐明皇既讽刺、批评,又赞赏、同情。讽刺其昏庸,批评其荒淫,赞赏其风流,同情其遭遇。这就形成唐明皇形象的复杂性,也造成了作品内容的复杂性。艺术特色:将全剧的重心和高潮放在第四折。第四折写唐明皇退居西宫养老的孤寂生活,作为帝王,唐明皇享受常人难以企及的富贵,但却无法避免一般人都会遭遇到的痛苦。通过剧中人物的遭遇,将作者对盛衰难料的幻灭感,追忆往昔的怀旧情绪,以及孤独寂寞和失落的情绪表达得百转千回,淋漓尽致。三、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1、 把“和亲”视为国家衰弱的象征,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2、 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到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的对汉元帝做了美化处理,把他描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3、 在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四、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艺术手法1、 戏剧冲突以度脱和被度脱为中心2、 人物塑造以度脱和被度脱为中心3、 现实内容被纳入超现实的神仙梦幻术中。五、试叙西厢记的艺术成就王实甫西厢记艺术成就体制突破结构改编人物塑造词章之美打破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象是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采用两条线索展开剧情。1、张、崔、红娘与崔老夫人之间的矛盾2、张、崔、红娘之间的矛盾。张生:虽是一介书生,却能不顾门第悬殊,追求相国小姐。见到意中人就将功名抛诸脑后,百折不挠,将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做到一般读书人能做而不敢做的事。人物语言充分戏剧化、个性化,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打破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改由末、旦轮流主唱。使得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更为巧妙合理,弥补董西厢的不足,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如将赖婚发展为三赖)莺莺:将风情万种的品行赋予本应端庄娴淑的身份。既敢于突破禁区,又得时时顾及身份。形象立体、丰富。做到了一般女子敢想而不敢做的事。唱词以经过提炼的民间口语为主,又融化前人诗词佳句,形成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使得剧情安排更完美,人物形象塑造更细致全面。红娘:剧中最光彩的人物。出身低微却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第三章关汉卿一、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及其悲剧性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中反映的内容和人物遭遇,是以元代贪官污吏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的社会现实为根据的,属于社会公案剧。1、 窦娥的品格:是封建社会中孝女和节妇的典型。她安份守已(守寡后自叹命苦),逆来顺受(蔡婆婆说要窦娥嫁给张驴儿,窦娥不想忤逆,暂忍了),事事为他人着想(宁愿自己蒙冤,不愿婆婆受拷打)。但正是这些善良品格,成为她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2、 反抗精神:第三折中窦娥赴刑场前“叱天骂地”的唱词,直斥地不分好歹,天错勘贤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3、 悲剧性:窦娥形象是孝女节妇的典型,完全符合统治者所提倡的程朱理学标准,但这种高尚的品行却将她推上刑场。正因此,窦娥的叱天骂地才有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在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之后,张驴儿依然逍遥法外,贪赃枉法的官吏竟然加官晋级。作者只能使窦娥化为鬼魂,以非人间的力量来解决人间的问题。由于鬼魂的力争,才使得沉冤得雪,更加说明了现实的荒谬。第四章后期元杂剧及其他一、录鬼簿的贡献钟嗣成录鬼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一百五十二人,剧目名称四百四十余种,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一手的珍贵历史资料。1、 作者将元代重要的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和“方今才人”两大类进行介绍,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他们的简历和剧目,在为剧作家立传的过程中,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面貌。2、 许多元杂剧作家由于有此书著录,才为后人所知,真正成为“不死之鬼”。如: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关白马王等。方今已亡名公才人:郑光祖,宫天挺,睢景臣等。已死才人不相知者:胡正臣等。第五章 元代散曲一、 散曲(名词解释)1、 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2、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3、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的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4、 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

    注意事项

    本文(古文史二复习资料【全】 .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