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 资源ID:4230479       资源大小:4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纲要求课标要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的发展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复习策略古代中国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文学成就和戏曲艺术。这些艺术的发展及其完善构成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艺术体系。本专题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不同的时代文学艺术的不同特征。学习时应注意把握古代文艺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特征,注意相关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考向预测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专题史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书画的基本特征、文学发展趋势、京剧的形成和艺术特色;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会出非选择题,但分数不大;从命题趋势看,高考将着眼于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注重从通史的角度考查科技及文化的相关史实。知识整合: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天文学1.春秋:观察到哈雷彗星。2.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3.东汉:张衡发明水浑象仪、地动仪,最早提出地球是圆的。【汉代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4.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制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制成水运浑象一,是天文钟和机械史上的一大创造。5.元代:郭守敬革新浑仪为简仪,测定黄赤交角值,编制授时历。【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对指导农业生产作用极大。】(二)数学1.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度量衡;出现筹算计算法。 2.西汉:周髀算经书中记载“勾三股四”。3.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4.三国:刘徽提出割圆术,含有近代微积分思想萌芽。5.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6.元朝:出现珠算法。(三)农学1.西汉:汜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农书。2.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3.元代: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4.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吸收西方知识,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四)医药学1.新石器时代:出现针灸疗法。【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独创了针灸疗法。】2.西汉: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3.东汉: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战国时期的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 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先河。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4.唐朝: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有千金方。5.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创立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五) 四大发明1. 造纸术: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麻纸),不适于书写;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7世纪西传。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13世纪外传。3. 火药: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4. 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六)伟大工程和建筑:战国的都江堰、秦朝明朝的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赵州桥、唐都长安、明北京城。(七)其他: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2.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经验性、技术性、封闭性、社会性。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推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利于世界文化传播和发展。知识点二:书画的起源和演变(一)汉字和书法1、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起源);(2)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金文”;(3)商周:金文;(4)秦朝:小篆通行全国(书同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发展出现混乱状况。内容: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汉朝:隶书盛行。2、书法艺术的发展:(1)魏晋:成为书法艺术【 王羲之书法:虚玄灵动、书圣;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条件:单体汉字字型丰富、数量庞大,为书法艺术准备了材料; 士人群体形成,是书法艺术的动力; 东方审美情趣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社会土壤;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书还是实用性文字;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汉字的艺术性突出;(2)隋唐达到新高峰: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成就: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欧阳询:化度寺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3)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赵佶宋徽宗瘦金体)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特点: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4)明代:书法艺术平民化加强:【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秦汉篆刻宋元入画明中叶以后: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二) 绘画艺术的发展1. 新石器时代:彩陶画,简单、抽象、粗犷而不失浪漫。2. 战国两汉:壁画、帛画。以人物肖像为主,门类丰富,线条流畅。3. 魏晋:出现文人画(东晋顾恺之善画人物,“画龙点睛”,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顾恺之: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开创了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分裂时代中,士人更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论人格融入绘画创作中,于是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应运而生。】4. 唐朝:雍容华贵、风格多样(吴道子“吴带当风”、“画圣”、送子天王图)。5. 宋朝:全面发展;文人山水画繁荣;风俗画是亮点。(“马一角”、“夏半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文人山水画兴起的背景:文人阶层的壮大;理学的兴起。 宋代风俗画和民间绘画兴盛的历史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和娱乐服务色彩加强;文化的普及,民间世俗文化的繁荣。】6. 元明清: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强调个性;风俗画实用性强。(王冕,朱耷,郑燮等)【王冕:墨梅图 朱耷:松鹰图 郑燮:柱石图 】木刻板画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了更具实用性的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杨柳青年画是全国著名的三大传统年画品种之一,五子夺莲形象丰满生动,色彩浓艳明快,对比强烈,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三) 中国画的特点:1. 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2.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3. 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4. 宫廷画、民间画:写实; 文人画:写意。知识点三: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导入: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知识结构:(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1.时间:诗经收集的主要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2.内容:风各诸侯国的民歌(最具思想艺术价值)。 雅宫廷乐曲歌词(大小雅)。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三部分。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我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从何处而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根据以上理论,试分析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诗经产生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在自然条件相当艰苦的黄河流域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农业社会。这个社会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强大的集体力量,需要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而相应地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正是在这种“生存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诗经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二)楚辞1.概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2.比较:诗体句式语言地方色彩语气助词效果风格诗经四字一句质朴丰富淡不重用“兮”不便展开抒情或描述现实主义楚辞三言至八言辞藻华丽浓重用“兮”格式和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抒情浪漫3. 代表人物及作品:(1) 屈原:战国时楚国大夫,始终热爱楚国和楚国人民。【屈原,我国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遭贵族谗害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国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除贤能的种种罪行。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像,融合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2) 离骚: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反映了楚国黑暗腐朽的统治以及屈原报国无门的悲哀。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五将上下而求索。(三)汉赋1.形成的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经过“文景之治”,汉帝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使文人士大夫争相以写赋为能事。】2. 概念:是一种产生于汉代,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汉赋在诗经和楚辞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成,尤其受到楚辞很大影响。赋体吸收了楚辞的主要特点,铺陈辞藻 、文采华丽、散文韵文并用。】3. 代表人物及作品:(1) 司马相如:是汉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 天子游猎赋:表达了作者规谏之意,要求天子在享乐之后反躬自省。(2) 张衡的二京赋;(3)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四)唐诗1.唐诗繁荣的原因:(1)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太平盛世的安乐给初唐和盛唐的诗人带来诗歌的灵感】(2)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3)科举制度的确立。(4)秦汉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影响。2.时代风格、特色、代表:【唐诗题材丰富,流派众多,体制完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流派方面,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得到英雄气概等。而从创作方法看,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正是他们,把唐诗推上了一个巅峰。】(1)边塞诗(初唐):昂扬进取,岑参、高适、王翰。 (2)浪漫诗(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李白(诗仙)(3)田园诗(盛唐):清新恬静,王维、孟浩然。(4)现实诗:凝重浑厚,沉郁顿挫杜甫(由盛转衰,“诗圣”、“诗史”) 通俗流畅,平易近人白居易(急剧衰落)(五)宋词1.概念: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词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词为什么在宋代得到繁荣发展:宋代商业和城市日趋繁荣,市民队伍壮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便于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2. 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特色:(1) 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代表:北宋的柳永、李煜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2) 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代表: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陆游、岳飞。【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当一种的旧的文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衰退的时候,必有一种新的文体伴随着成长起来。黄宗羲在他的明夷待访录中说过:“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又一尽。”秦之变,是对上三代的一个反拨,而元之变,则是对汉以来整个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在剧烈的冲突和碰撞中,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一种新的文体元曲就产生了。 元曲,与唐诗、宋词被誉为中国诗词高峰的三颗明珠。“诗庄词媚曲俗”,元曲以其清新活泼的风格和贴近生活的表现内容而一新耳目。曲词贵俚俗、贵直露、贵诙谐,而艺术上则以尖巧出奇制胜。如果把唐诗宋词比作大观园中的怡红院、潇湘馆,那么元曲则是稻香村,数楹茅屋、几畦菜花,也能给人以启迪,带来共鸣,带来美感,带来联想。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政治专权,社会黑暗,读书人固有的靠读书求取功名从而获得稳定的社会地位的渠道被堵塞了,处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卑下地位,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射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六) 元散曲:元代兴起的新诗体。1. 基础:宋金俚曲俗谣。2. 特点: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压抑愁闷。3. 社会背景:(1)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元皇帝们也得特别借重理学,推崇儒家。所谓元朝人分十等,八娼九儒十丐,儒生比妓女还低一个档次,戏言而已,实际并非如此,更非法规定制。 从开国皇帝忽必烈,便带了提倡理学的头。他进兵南宋时,亡金的儒士大夫杨惟中、姚枢随军,在湖北俘获了号称“江汉先生”的老儒赵复,便宝贝般地加以保护,延其在国立的“太极书院”讲授理学,选作教学书目的理学著述多达8000余种,使得理学在北方传播,开启了元代理学发展的源头。号称“朱子之后第一人”的名儒许衡,更是受到忽必烈重用,纳其定朝仪官制之议。其后元成宗也曾诏明崇泰孔子,武宗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最典型的还要数仁宗。他做皇太子时便潜心学习儒学,有人进大学衍义,他高兴地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即皇位后,他对孔、孟更加尊崇备至,并敕宋代的诸名儒及本朝的名儒许衡配祀孔庙。他不拘资历地位地广揽儒生,“果才而贤,虽白身(平民)亦用之”。他命将汉文经史蒙译,以在蒙古和色国人中传授。又决定实行科举,用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命题。何以如此?这位皇帝明确回答说:“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又说:“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非用儒士,何以致此?”其意至明矣!总之,他们不能不认可“帝中国当行中国事”,“北方之有中夏者,当行汉法乃可长久”的道理。 】 (2)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巩固小结:先秦时期,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采用四言体形式。在南方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形式楚辞,采用比较灵活的句式。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汉代赋极盛行,作品多围绕贵族的奢侈生活而作,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心。写法注重辞藻,手法夸张,有文字堆砌、形式呆板的缺点。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边塞诗风格豪放,田园诗清新自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名垂千古。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又经历了山河破碎、偏安一隅,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元代散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广受民众欢迎。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散曲多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既表现了元曲作家蔑视正统礼教,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及避世的思想。】(七) 小说的发展脉络1. 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莺莺传2. 宋代:话本小说碾玉观音三国志3.明清小说(章回体裁)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兰陵笑笑生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开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神魔小说的典范世情小说的经典之作4.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晚明短篇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续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小说集3.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力作:曹雪芹:红楼梦(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蒲松龄:聊斋志异(宣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吴敬梓:儒林外史(揭露丑恶的世风百态)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1. 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2. 印刷术不断完善。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粮食需求的刺激。 强化练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2011年重庆卷14)周濆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扫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A汉朝 B南朝 C唐朝 D宋朝2(2011年重庆卷22)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A哈维 B拉瓦锡C道尔顿 D达尔文3(2011年福建卷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名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