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教案.doc
-
资源ID:4228493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鲁科版高中化学《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教案.doc
课 时 授 课 教 学 案序号: 主备 审查: 课 题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型新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分析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2认同科学家的实验结论,找出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3列举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教学难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教学方法诱导思考、讨论交流、分析讲述。教 具多媒体课前自主学习【学习指导】课前自主学习,回答下列问题并达到相应要求。(ABC)1(记忆)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及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2.(记忆)核酸的种类及DNA的组成单位3.(记忆)肺炎双球菌的类型有 和 ,其中 具有致病性,致病机理是 4. (记忆)噬菌体是一种 ,组成噬菌体的物质有 和 。 噬菌体的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课堂组织课堂导入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板书)预习矫正教师收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研讨一格里菲思实验(1928)学生:阅读教材P43图32,描述实验过程及现象:第一组实验过程:_。实验现象:_。第二组实验过程:_。实验现象:_。第三组实验过程:_。实验现象:_。第四组实验过程:_。实验现象:_。【讨论1】学会发现问题:你认为哪一组实验的实验现象有些不可思议?学会提出假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现象呢?谈谈你的猜测。学会实验验证:针对你的以上假设,你打算如何进行实验验证?谈谈你的思路。教师:I、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答疑,收集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II、组织学生解答生成性问题,并分析讲述(PPT):问题研讨二艾弗里实验(1944)阅读教材P44图33,分析回答:第一组实验说明:_。第二组实验说明:_。第三组实验说明:_。学会得出结论:你认为以上实验最终证明了什么?教师:I、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答疑,收集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II、组织学生解答生成性问题,并分析讲述(PPT):<随堂检测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看是否有S型菌产生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到各培养基中,培养R菌,观察是否发生变化问题研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目的:验证噬菌体中哪种物质与遗传有关?实验材料: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过程:(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评价)【讨论2】材料: 阅读教材P45第1自然段前3行,讨论并回答:35S和32P两种同位素分别对T2噬菌体的什么结构进行标记?为什么选用35S和32P两种同位素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能否选用14C或18O?材料:根据教材P45页图36,分析回答: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离心?离心后沉淀在离心管底部的是什么?检测两支离心管的放射性,有何实验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尝试结合实验现象,作为你的结论)教师:I、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答疑,收集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II、组织学生解答生成性问题,并分析讲述(PPT):<随堂检测2> 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A 病毒中有DNA,但没有RNAB 细菌中有DNA,但没有蛋白质C 遗传物质包括蛋白质和DNAD遗传物质是DNA课后探究: 烟草花叶病毒(TMV)是基本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体内无DNA,请设计实验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课堂总结核心知识梳理序号知识点识记理解分析应用1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4烟草花叶病毒实验5生物技术在探究遗传物质中应用课后学习1(ABC)课堂训练:完成学案上的课后探究问题,并尝试做出实验结论。2.(ABC) 必做作业:完成非常学案中例题及变式训练。 选做作业:完成非常学案中的课堂自主检测教后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通过实验探究课,因此在本节课中始终以实验贯穿始终,因此,每一个实验的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果仅仅去让学生感受一下的话学生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过程中来,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发现假设验证质疑的实验思路,在不断的提出怀疑中也在不断的明确实验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的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因此,本堂课的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而对学生的引导,除了语言上的引导,在学案上的问题设计就尤为重要。而本节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教师在教学引导上还是存在问题,讲课过程中语言的精炼性和启发性还需要改进;二是在教学时间上的控制,尤其是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时间控制过长导致了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分析时间有些紧张。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设计,进一步的认识了学案导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基于导学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本堂课中体现的比较到位,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比较有梯度和启发性。另外,本节课中每一个问题的主题清晰,都体现了发现探究质疑结论的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三,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学生成了课堂学习和交流的主体。通过本节课的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在教学改革中进一步的解放思想,积极承担教改任务,为达到“高效生态课堂”的目标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