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文:地理新课程下案例教学的实施探究.doc
地理新课程下案例教学的实施探究摘要:新课程采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构建教学内容。如何应用案例教材,开展地理案例教学,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以交通线路的选线为案例,介绍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并提出案例教学实施建议,旨在更好地贯彻地理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理念和要求,推动地理学科教学的发展。关键字:案例教学 实践 实施建议 前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我省选用的新课标教材(湘教版),将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构建教学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如:地理I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是案例学习思路来安排教材内容的;地理III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也选择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六个较为典型的案例。由于我国缺少案例教学方面知识的积累,教育教学理论中也鲜有这方面的论述。因此,在新课改潮流下,如何运用案例教材,开展案例教学显得相当迫切。1、案例教学的发展与内涵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应用于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到20世纪70年代逐渐应用到普通教育领域。案例教学在我国推广开始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随着新课改的推广,目前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选取开始从“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采用案例来组织教学内容。地理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目的是通过典型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举一反三,由个别知识向类的知识迁移,进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2、案例教学的实践下面以必修I(湘教版)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节中交通线路选线为例,说明如何实践地理案例教学。因为交通线路选线这部分教材内容比较概括、抽象,不利于学生的掌握,所以精选了进藏铁路选线案例使之血肉丰满,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语言中轻松的学到知识。地理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一般包括呈现案例、设计问题、分析讨论、班级交流,总结评述这几个环节。1.1呈现案例,设计问题案例:材料一:进藏铁路线路图。材料二:青藏VS川藏海拔:青藏线从海拔2230米的西宁过度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修建在相对平缓的高原面上;川藏线从海拔512米的成都过度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延伸在时而峰颠,时而深谷的横断山区,山高水深、云雾缭绕。地貌:青藏线看宽缓的高原;川藏线看高山峡谷。气候:青藏线跨越了中国最基本的三大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川藏线只穿行在湿润半湿润区。植被:青藏线看草原荒漠;川藏线看森林和高山灌丛草甸。河流:青藏线流连于湖畔,川藏线穿越急流。风景:青藏线穿过青海湖、茶卡盐湖、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 念青唐古拉山等地区,大群藏羚羊、野牦牛在荒野上游荡,冻土广布是它所特有的;川藏线穿过横断山区、三江并流等地区,波密的森林与冰川共存,易贡的茶园与雪峰同在,是它所独特的。材料三:青藏、川藏进藏线路方案比较方案线路里程(KM)沿线的自然条件桥梁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比例(%2)投资额(按1995年预算)建设工期青藏铁路1118穿过藏北高原,地势较高,起伏不大,但有冻土2、8约200亿元5年川藏铁路2015穿过横断山脉区高山深谷,沿途有雪山、冻土、滑坡、泥石流。42、5约768亿元10年以上材料四: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5年10月12日全线铺轨完工。青藏铁路建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最终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然而,因为要在高寒冻土、缺氧、生态系统脆弱的条件下运行,青藏铁路的运营成本很高,加上西藏生态系统脆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这样势必产生较大的亏损,所以青藏铁路是典型的公益性铁路。它对社会效益的贡献,大大超过了经济效益。讨论问题设计:1、青藏铁路线是从哪个城市到哪个城市?而川藏铁路线又是从哪个城市到哪个城市?2、假如你乘青藏铁路线旅游,沿途会欣赏到哪些风景?乘川藏铁路线旅游,又会欣赏到哪些风景?3、川藏线景观众多,山高水深,云雾缭绕,更适合欣赏沿途的风景,为什么选择青藏线呢?(提示:分析材料三回答)4、修建青藏铁路面临的最大难题?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是因为有什么作保证?5、修建青藏铁路会出现亏损,为什么还要修建?6、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物安全通过铁路,沿线将建野生动物专门通道。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哪些野生珍稀动物?铁路建成后可能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可安排课后网上查资料,做摘要)7、总结进行交通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并结合身边实例。1.2 分析讨论,班级交流因为材料内容较多。教师可以事先把材料和问题复印好发给学生。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读 “材料一:进藏铁路线路图”,并简单介绍四条进藏线路的概况,并指出今天主要通过青藏和川藏两条线的比较来学习交通线路的选线。然后学生阅读“材料二:青藏VS川藏”回答第一、第二个问题。这两题难度较小,学生基本上可以直接从材料中读出。从问题二的回答引出,川藏线风景更美,接着教师问“为什么不选择风景更美的川藏线,而为什么选择青藏线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最后由组长呈现本组的意见。学生回答方向基本能到位,从里程、投入资金、地质条件、工程难度、建设速度这几个主要方面。从分析地质条件处可引出第四题:“修建青藏铁路面临的最大难题?”,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冻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是因为有什么作保证?”学生也能很快得出“科学技术”。教师指导学生读完材料四后提出第五题:“修建青藏铁路会出现亏损,为什么还要修建?”,因为这个问题稍有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民族团结方面考虑,并允许同桌交流。第六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哪些野生珍稀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常识,并且也能在材料中读出,可以要求学生直接回答。“铁路建成后可能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安排为课后活动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最后一题:“进行交通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综合性教强,也是对以上所学知识的总结。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为佳,讨论的时间可以安排长一些,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考虑,还需考虑环境因素。最后由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1.3总结评述,画龙点睛案例分析完毕,教师对小组讨论交流时学生的表现要给于适当的评价,特别是表现较好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对于交流时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指出,使学生获得启发。之后,进行总结如下:交通线路选线中应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城镇分布、资源、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生态因素)。3、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建议4.1 要选好案例。案例材料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的选取对案例教学课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地理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包含丰富的地理内涵,能为教学提供线索、背景。在确定教学目的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加工案例,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案例材料中。案例材料可以来源于教材、教参、生活、其它书刊、报纸,电视、网络、有关部门、师生的实践活动等。教材、教参中的案例,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的,不可轻易弃之不用生活中的案例,与学会较贴近,不仅具体、生动,而且易懂、真实可信,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事案例能使我们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拓宽视野,将“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这些材料,贴近社会,也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是考试的热点。如选用“进藏铁路选线”这个案例,不仅使教材中“交通线路选线”这块内容血肉丰满,而且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师平时应保持一种地理的敏感性,善于从日常生活或各种媒体中挖掘、提炼出有效的素材,多做积累,养成主动撰写案例的习惯。4.2合理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话说,能激起学生探讨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能真正动脑子思考,这才是合理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从教学目标、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认知心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找好切入点,设计出能让学生探究的高质量的难度层递性的问题。如案例中第一个问题“青藏铁路线是从哪个城市到哪个城市?而川藏铁路线又是从哪个城市到哪个城市?”的设置,难读就较小,可以直接在材料中读出。在学生思路打开后,教师提问的难度就要加大,如第三题“为什么选择青藏线”,就要求学生找规律、寻原因;第七题“总结进行交通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并结合身边实例。”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学会总结,并且能联系身边实际。同时,问题的设置也要体现新课标对的要求,如第六个问题要求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总结“铁路建成后可能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对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4.3 讨论交流时,教师要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分析地理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案例进行全方位分析,精心策划教学过程,针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设置好教学预案。小组讨论时,教师分的小组规模以4-6人为佳,人数过多,课堂时效性差;人数过少,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每组的意见在课堂上呈现。在班级交流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在讨论中,案例涉及的每个问题都应尽量让学生来分析,在必要时给予引导。当学生讨论意见不一时,要果断仲裁,解决争端;当学生讨论冷场时,应积极启发,活跃学生思维,使每个人都能进入角色;当讨论偏离主题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有意引导,使讨论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个别不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差生、胆小的学生,教师应创造机会让他们发言,通过鼓励的话语、信任的目光等精神力量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使得每位学生自身的潜能都得到全面的开发。4.4做好归纳总结评价总结地理案例,是对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要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教师总结时,应当恰当的归纳、提升、总结,由单一案例延伸到同类案例,再上升到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原理和规律,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结束语地理案例教学以案例讨论为主,实现了学生自主分析、探究,它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学习,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胡继兰.在地理新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探索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8):25-26.3陈涛.浅论地理案例教学中材料的选取J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1-2):57-58.4单之蔷. 青藏VS川藏J . 中国国家地理,2006(7):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