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文:论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doc
-
资源ID:4228116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论文:论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doc
论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地理教师可以从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选择适当的内容,注重积极评价以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等方面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教学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大家还比较陌生,却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广大地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积极地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其中合作学习就是采用比较多的学习方式。特别在公开课与教学评比中,如2006年浙江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比中,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小组讨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有的还有小组汇报和展示。但是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却是值得怀疑,我们看到的几组讨论,问题好几个,学生十几个,议论几分钟,就结束。怎么讨论?也没有小组记录。如果预先没有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讨论结束由一个人代表小组发言,其实就是个人代替组织,也没有人补充。存在的这些问题还是在省级教学评比中出现的,可以想象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更多。本文主要就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增强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研究,以期抛砖引玉。一、要准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刚刚才兴起的教学方式,许多教师对此还不是十分熟悉,由此造成了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常常只是注重了形式的相似,而没有收到实质的效果,因此我们首先得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真正搞清楚。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鼓励依据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分成一个个小组进行的,但是它的实质不在于“分”,而在于“合”。“分”是形式,“合”是实质,“分”是为了更好的“合”。因为人数过多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只能是一盘散沙,所以要分组,使得人数减下来,便于合作。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除此以外合作学习的形式还有多种,例如,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和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充分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个内涵,只注意到小组合作学习是分组进行,就往往会流于一种形式,表面上看起来热闹,却没有真正的实效。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在于“合”,而不在于“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努力想办法促进合作,只有合作起来才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发展,是衡量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所谓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二、要注重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了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预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然这些也是合作学习本身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正确的分组方法。教师可以直接介入,帮助学生分组。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是最好的分组策略,可以促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人数上以46人一组为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班级人数太多,不可能经常调换座位,尤其在教学评比中教师要借班教学,对学生的情况也不太了解,很难做到这样来分组。我的做法是以前后桌4人为一组,这样虽然不是最好的分组策略,但是在目前条件下不失为一种最快最简约有效的分组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学生就能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自然而然就有了合作意识。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合作的欲望。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教给学生合作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组织管理”技能,学生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善于分工,勇于负责,根据不同意见,作总结性发言。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善于倾听”的技能,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提出反对意见或补充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还要学会微笑、具有绅士风度。 “述说”技能,同样一件事情,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会不同。教师要使学生懂得阐述问题时要条理清晰、不夸张、不缩小,并争取做到风趣幽默,使人乐意接受。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应该是基础。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对于某个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算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条件,交流起来有话可说,有思想可交流,才能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没有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是就可以袖手旁观,一定要注重教师自身参与,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般要组织集体学习,特别是教师的精讲,提供必要的知识辅垫,要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与学习工具,教师的这些活动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便于学生开展充分的小组合作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以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小组成员的一分子,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为学生指点信息获取途径和获取方法,为学生答疑,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要注意介入的时机与方式,不能随意化,更不能喧宾夺主。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评价,改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能。四、要选择适当的内容与方式我们还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内容。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启发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不管内容是不是适合,课课合作、时时合作、事事合作,拿来就合作。要选择切实需要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要选择有一定深度、难度和灵活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靠个人难以解决,需要集体智慧才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问题;但问题也不能太难,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要处于最近发展区内,不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这些问题经过学习者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得到解决,只有这样的难度才会激发学生合作的潜力,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要选择任务比较多,依靠个人力量难以在短时内解决,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较快解决的学习内容;要选择需要利用合作技能的学习内容,避免将肤浅的、简单的问题都作为学习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真正的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在一节课内,开展一到三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宜,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开讨论,从而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这是我们最常见常用的方式。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此外我们还可以有多种的小组合作方式,如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如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还有小组合作设计等多种方式,要视学习的内容而定。五、要注重积极有效的评价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必需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总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以小组集体评价为主,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对小组评价中,一般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自己对别人能够公允、客观地评价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注重学习结果评价,更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为此,教师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及结束以后,要作好及时的评价。还可以在学完一单元或学期结束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合作中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合作习惯和合作成效等,以及教师的成功与不足方面。可以设计成评价量表,以便方便地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评价。通过小组评价,小组内的同学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原来一些得不到表扬的学困生在小组内经常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有的还能得到同班同学的掌声,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教师、学生们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小组合作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制订,2003年版.2浙江省2006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专家点评提纲郑伟大(浙江省特级教师).3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段玉山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4地理课程标准研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5地理学科教育学/褚亚平等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6耿夫相.从一节公开课看高中地理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5,(12).2005年3月15日初稿2006年9月28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