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必修一教材教学建议(精品) 外研版.doc
-
资源ID:4227885
资源大小:4.23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必修一教材教学建议(精品) 外研版.doc
必修一教材教学建议谈到教学,有三个要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即教学材料(教材)、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方法(包括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活动等)。下面,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就必修一的教学建议做一阐述。有关教学材料使用的建议:“新标准英语”使用以来,许多教师都反映极不适应,甚至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辽宁省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刘树发老师将一线教师对于新教材牢骚总结如下:“中国课改起仓皇,人教外研动刀枪。翘首企盼空欢喜,学生受罪老师慌。声势浩大行动小,老课看家化点装。教材形散神也散,难抓重点难抓纲。前松后紧梯度陡,备课上课把人伤。匮乏经典偏时尚,话题缥缈繁难长。语法散乱简又拖,生词难句一箩筐。理想设计不实际,勇敢高考弃一旁。习题繁简有同无,不爱干粮爱喝汤。教参笼统如虚设,关键时刻总不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教材呢?下面,我们提供几条建议,希望对老师们会有所启迪。建议一:“作教材的知音-调整教材观,钻研教材,潜心文本”1. 调整教材观老师们对于新教材的这些意见是自然的,它是新课程改革阶段中必然要经的必然产物,这个阶段是新旧教学理念并存交战的转型期。有一句古诗对此或许对老师们能有所启发,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要消除困惑,需要有比现在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站得高望得远,看清了问题的全貌且把握了事物发展,就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出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应该做到: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最大限度提升理念拓展视野!不要抱怨教材!要建立有好老师就有好教材的信念!2. 钻研教材教学成功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合理的使用教材,而不能仅凭借主观经验、主观理解去讲教材、完成教材任务。要想做到把握教材准确、使用教材合理,就需要教师能够领会教材中所蕴含的编者意图及其中所贯彻的课标的原则与精神。对于这套教材,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都曾做过解读,大家可以在外研社的网站上找到众多这方面的资源。这些解读虽各有侧重,但都属于真知灼见,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但是有一篇文章,是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根本依据,就是在“新标准英语”高中第一册的教师用书中,英国主编所写The Principles, Methodology and Contents of New Standard English。该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这套教材编写的原则,并就如何使用这套教材给出了的指导性的建议。可以说,各家的解读都是对这篇文章所做的注解。所以,要抓根本,教师应在使用这套教材之前要仔细阅读此文,而且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反复阅读,不断加深理解,以修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对教材把握的准确度,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基于该文及各家解读基础上、并结合笔者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我们绘制了一个“教材整体框架图”,以供老师们参考,并将其附在本文的后面。此图首先将必修一置身于“新标准英语”高中阶段教材体系之中,以说明其在高中阶段的位置及作用。同时,此图对必修一教材的内容划分为“教材使用指导”、“模块教学材料”及“附录”三个板块,并对每个板块内的材料进行了介绍,尤其对每个材料的设计意图进行了解读,希望对老师们准确把握教材有所帮助。3. 潜心解读文本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理念”、“新课堂”。然而,目前不少的“新课堂”更多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而忽略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凭借文本。教师未深入钻研教材,脱离文本进行教学,结果是导致了教学的肤浅与浮躁。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难以操作。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 -追求面面俱到,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只着眼于对单个词、句的解读,无视文本的整体性,使文本支离破碎。-超越乃至脱离文本,片面追求技能与技巧的训练。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重唱老调:“钻研教材”。 文本文本,教学之本。钻研教材,解读文本,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下面我就如何潜心解读文本谈一点建议。潜心解读文本应经历三个阶段:进入文本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教师在接触一篇课文时,首先要抛开一切教辅材料,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得琅琅上口,读懂文章内容,读出文章情感态度,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一篇课文独到的认识。 在王国维的读书三个境界中,这属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因为,只有“独上高楼”方能“望尽天涯路”。跳出文本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还要从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广泛参阅各种相关的资源材料,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这样肯定会有新的发现。在王国维的读书三个境界中,这属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因为,这个阶段需要教师把薄薄的文本读“厚”,而这份辛苦才能使教师在视角上有所提升。回到文本“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有了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文本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一定会感受更深刻,视角更广阔,从而实现教者与作者及教材编者的心心相映。在王国维的读书三个境界中,这属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因为,通过前面将文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再读到薄,这时教师才能掌握教材的灵魂,从而做出精当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建议二:深刻领会贯彻教材设计中的“整合”原则在“新标准英语”高中第一册的教师用书中,开篇有一篇这套教材英国主编对于本书编写和使用的说明叫做“新标准英语的原则、方法与内容”。其中有一段文字“An integrated skills approach is used in all the activities. This means that the skills are not practised in isolation but combined with other aspects of the course design, such as grammar or the other skills. This approach reflects real-life language use.”(The Principles, Methodology and Contents of New Standard English)。在此,编者明确地指出“整合”是这套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教材的各个层面的设计都贯穿着整合的理念。对应这一原则的描述,仔细研读教材,我们发现,这套教材在设计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各个要素的教学时,全面贯彻了这种“整合”的原则,而这一原则的落实可归纳为三种类型:整合类型一、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整合整合类型二、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的整合整合类型三、语言技能之间的整合基于这一教材设计原则,我们认为,在高中阶段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贯彻“整合”的原则,将知识与技能、技能与策略及各种技能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不能单纯进行知识讲解或技能操练甚至是孤立地解说学习方法,否则语言教学只能是无效的教学。建议三:以“板块”整合教材各模块的教学项目。新标准英语的每个模块内的各个项目精心统一在题材(theme)下,项目之间存在普遍联系。每个模块可依项目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分为若干个板块。如:Introduction可单独构成一个导入板块,导入模块话题。 Reading和由它引出的Grammar或Function或Speaking 或Writing可构成一个阅读板块,围绕模块话题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语言输入。 Listening和由它引出的Grammar或Function或Pronunciation或Everyday English或Speaking 或Writing可构成一个听力板块,围绕模块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语言输入。 基于Reading和Listening输入基础之上的Speaking可构成一个说板块,围绕模块话题让学生在听读基础上进行口语语言输出。基于Reading和Listening输入基础之上的Writing可构成一个写板块,围绕模块话题让学生在听读基础上进行书面语语言输出。Cultural corner可构成一个文化意识板块,围绕模块话题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方面的语言输入。Task可构成一个任务板块,让学生在围绕模块话题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综合性的语言输出。Module file可构成一个评价板块,围绕模块话题对学生整个模块的语言文化学习进行评价反馈。这些板块以其功能又可分为两大类:语言输入板块,包括导入板块,阅读板块,听力板块,文化意识板块;语言输出板块,包括说板块,写板块,任务板块,评价板块。 依据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对必修一各模块各项材料作整合分析如下:必修1 Module 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的项目及其相互联系: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 (由Reading引出)Listen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2 (由Reading引出)Pronunciation (由Reading引出)Speaking (基于听和读基础上的活动,是听、读的输出)Writing (基于听和读基础上的活动,是听、读的输出)Everyday English and Function (由Listening引出, 基于听基础上的活动,是听的输出)Cultural CornerTaskModule File整合: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导入板块 语言输入板块 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Grammar 2Pronunciation阅读板块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听力板块 Cultural Corner文化意识板块 SpeakingEveryday English and Function说板块 语言输出板块 Writing写板块 Task任务板块 Module File评价板块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的项目及其相互联系: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Listen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由Reading引出)Speaking (与Reading和Grammar关系密切,是Reading和Grammar的输出)Listening and VocabularyPronunciation (由Listening引出)Function and Speaking (由Listening引出,是Listening的输出)Everyday English (由Listening引出,是Listening的输出)Writing (基于听和读基础上的活动,是听、读的输出)Cultural CornerTaskModule File整合: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Listening 导入板块 语言输入板块 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阅读板块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Pronunciation听力板块 Cultural Corner文化意识板块 SpeakingFunction and SpeakingEveryday English说板块语言输出板块 Writing写板块 Task任务板块 Module File评价板块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项目及其相互联系: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 (由Reading引出)Function (与阅读文段话题紧密相关)Vocabulary (为后面的Reading做词汇准备)Reading and Speaking (Reading为后面的Speaking提供范例、铺垫,Speaking是输出)Grammar 2 (由Reading and Speaking引出)ListeningWriting (基于听和读基础上的活动,是听、读的输出)Pronunciation (由Listening引出)Everyday English (由Listening引出)Cultural CornerTaskModule File整合: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导入板块语言输入板块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FunctionVocabularyReading (and Speaking)Grammar 2阅读板块ListeningPronunciationEveryday English听力板块Cultural Corner文化意识板块(Reading and)Speaking说板块语言输出板块Writing写板块Task任务板块Module File评价板块Module 4 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rhood的项目及其相互联系: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Writ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 (由Reading引出)Listen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2 (由Listening引出)Pronunciation (由Listening引出)Writing (由Reading引出,是基于读基础上的输出活动)Everyday English (由Listening引出)Function and Speaking (与阅读文段话题紧密相关)Cultural CornerTaskModule File整合: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Writing导入板块语言输入板块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阅读板块Listen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2Pronunciation听力板块Cultural Corner文化意识板块Function and SpeakingEveryday English说板块语言输出板块Writing写板块Task任务板块Module File评价板块Module 5 A Lesson in a Lab的项目及其相互联系: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ListeningVocabulary and SpeakingGrammar 1 (由Vocabulary and Speaking延伸引出)Reading and VocabularyVocabulary (由 Reading引出)Listening and WritingGrammar 2 (由Listening引出)Pronunciation (由Listening引出)Everyday English (由Listening引出)Function (由Listening引出)Cultural CornerTaskModule File整合: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Listening Vocabulary and SpeakingGrammar 1导入板块语言输入板块Reading and VocabularyVocabulary 阅读板块Listening and WritingGrammar 2PronunciationFunction听力板块Cultural Corner文化意识板块Vocabulary and SpeakingEveryday English说板块语言输出板块Listening and Writing写板块Task任务板块Module File评价板块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的项目及其相互联系: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 (由Reading引出)Listening and VocabularyPronunciation (由Listening引出)Grammar 2 (由Listening引出)Writing (基于听和读基础上的活动,是听、读的输出)Speaking and Reading (Reading为后面的Speaking做铺垫,Speaking是听和读的输出,话题则是在因特网基础上进行拓展)Function (由Reading引出,是就主题进行讨论的必备表达方式)Everyday English (是就本模块主题进行的听和读的综合输出)Cultural CornerTaskModule File整合: Introduction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导入板块语言输入板块Reading and VocabularyGrammar 1 Function阅读板块Listening and 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 2听力板块Cultural Corner文化意识板块Speaking and ReadingEveryday English说板块语言输出板块Writing写板块Task任务板块Module File评价板块建议四:划分课时时,要符合语言学习规律,遵循从输入到输出,读听先于说写的顺序。但法无定法,要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课时划分案例解析及改进建议:PeriodContentsReasonComment & Suggestion1introduction+ readingIntroduction部分所起的作用之一是新学一些词汇,并复习与本话题有关的已学过的单词;另一个作用就是激活师生已有的相关信息,或者提供新的相关背景知识,为学生进行阅读作必要准备。Introduction(导入)和Reading(阅读)是浑然一体的,所以可以将这两部分放在一起教授。两个部分虽然浑然一体,但作为一个模块的主课文,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在一节课中有效达成语言知识的输入及语言技能的训练的教学目标。建议将该部分做两课时处理。2listening + everyday English +function+ pronunciationEveryday English和Function的内容往往是听力中的经典句子,或是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重点内容。Pronunciation是利用听力材料强化单词、句子的正确发音以及重音和语调等。因此,这三部分互相依存,互为补充,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操作方便。完全赞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听力教学,获取信息,再让学生体会在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日常用语并学会使用。最后细听,让学生掌握部分单词和句子的表意功能等,可谓一举多得。3grammar集中学习本模块中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语法现象。这种专门讲解语法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孤立讲解语法的倾向,不利于学生的掌握。语法课建议不单独列一节课。既然语法现象包含在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中,可以考虑与Reading和Listening做整合设计。在阅读教学或听力教学之后,可先通过研究阅读和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包含此语法现象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在语法部分呈现的内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可谓是水到渠成。4speaking+ writing说和写活动是语言的输出,是在充分的读和听活动即语言的输入之后进行的。所以该活动一般放在阅读、听力、语法之后,是“用中学”的最好体现。说的活动与写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就本模块话题,口头运用本单元所学词汇、短语和语法的过程,是为模块主题写作积累和提供材料的写前铺垫。所以,将这两部分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对于这种先说后写的设计,我认为是符合语言掌握的规律的,故完全赞同。但同时,是否一定要将语言的输入(读、听的教学)和语言的输出(说、写的教学)绝然分开?我认为,不然。一节课,可以以其中一个方面为主,比如阅读,在阅读训练及语言知识输入之后,不妨做些基础的语言知识输出的训练,一方面巩固所学,一方面为复杂语言输出打下基础。同样,一节写作课,在说写之先,不妨进行一些听读的练习,以弥补阅读材料及听力材料的输入的不足,使学生在充分输入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的输出。5cultural corner + module file+ taskCultural Corner部分是辅助阅读材料,注重中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是对本单元话题的深化和拓展。Module File部分是对本单元各板块内容的一个总结。Task部分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英语。这三个板块起到了对本单元话题和本单元所学知识点的复习、归纳、总结深化的作用,故可以放到一起进行教学。完全赞同。建议教师在进行这三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时,认真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仔细体会课标中的教学评价的意义与实施方法,不要走过场,更不要过度拓展。建议五:深刻领会贯彻教材设计的“循序渐进与阶段侧重原则”“新标准”的高中教材的教材体系是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分级而设计的,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规律,明确了高中英语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教学科学、有序、有效。 必修阶段15册重在基础性。必修阶段入口难度平缓,内容设计人文化,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中阶段学习。必修阶段结束的第5册,在内容安排上体现综合、融合和总结的思路,使学生对15册的学习有一个恰当的归纳与提高。必修阶段学习结束后达到课标七级(学科毕业)要求。顺序选修阶段68册强调技能融合、阅读与表达以及知识的宽度与厚度。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课标规定的八级要求,从较高层次上适应高考升学与实用的需要。选修6-8册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更加注重培养他们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能力。顺序选修阶段911册的主题和内容强调大视野,适当增加内容的文学性、历史性和思想性,介绍一些经典名篇,英语文化的重大事件、历史和习俗,同时在活动安排上适当调整,强调高层次的应用。按循序渐进原理和阶段侧重原则,教师应该将高中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教学活动的设计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呈阶梯性安排。在设计基本技能教学活动中,贯彻螺旋呈现、逐渐准确的原理,即:“在外语教学活动中,由粗到精并容忍一些错误,先要求近似,最后达到准确”(张正东,1999,2001),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直到完善。有关教学对象的建议:建议六:研究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以学论教。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人为本”,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其实就是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即“培养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基本问题和基本需求,使自己的教学与之相适应,从而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以达成根本的培养人的目标。这一理念,即孔老夫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我们现在的新课程中所倡导的“以学论教”。要想在语言教学中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以学论教”,教师应该做到如下三个方面:1.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乐学。所谓乐学,我们认为有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让学生乐于学习、有学习的兴趣,接着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最后还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上的发展,除了新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掌握之外,还有一项就是如何通过教学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从而得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在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如果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连学生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都不清楚,针对性又从何谈起呢。3. 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中包括:学生语言习得及学习的心理机制、二语习得理论、心理语言学理论、及社会语言学理论,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的规律,从而是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关教学方法的建议:建议七:听力教学建议1) 听与说结合的教学设计这是传统的听力课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在使用“新标准英语”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语言材料的不同设计两种教学模式:“先听后说”模式,和“先说后听”模式。先听后说的方法是,对于课本的听力材料,教师事先将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及其意义写在黑板上逐词讲解,以扫除听力理解障碍。随后,让学生听一到三遍,在基本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课本设计的听力理解练习进行针对性的听力微技能训练。最后,教师将听力材料在完整放音一次,要求学生进行跟读练习,巩固理解和所学语言。随后,教师设计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话题及情景,要求学生进行诸如复述、对话、角色表演等口语练习,从而将听力材料输入的语言进行输出性训练。先说后听的方法是:顾名思义,是先让学生做说话练习,在进行听力教学。具体做法是,在让学生听课文之前,通过教师问答或师生、生生对话等活动,是学生不仅了解生词,而且大致能预测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所谓的听前的导入与热身。2) 听与读结合的教学设计听与读结合的方式很多。在外语教学中,传统的听读结合的方法是先读后听,即学生先听教师边读边讲解课文内容,在教师讲解完毕、学生理解了课文后,在让学生完整地听课文从而达到巩固所学和完整理解文章的目的。这种教学设计的基础是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主要用于阅读课的教学为主,其主要训练重点在于阅读而非听力,它的听是为了巩固读。而“听说法”兴起后,提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口号,一反语法翻译法的做法,提倡“先听后读”,强迫学生主要不以视觉而以听觉吸取语言知识。这样一来,读就变成了巩固听说的手段,听力训练就大为加强了。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设计运用于课本的听力材料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听力材料让学生听二至三遍。听完第一遍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大意。再听一遍,就课本设计的听力理解练习进行听的微技能训练。分发提前印好的听力原文,让学生听录音边听边读,随后教师有重点地讲解其中的语言知识,然后听最后一遍,让学生跟读,巩固语言知识。 3) 听与写结合的教学设计听与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有两类:一是听完语言材料后书面回答教师准备的问题,二是听写练习。第一种先听后写的教学设计,是我们根据教学实践进行的尝试。在课本听力训练的设计中,大部分听力理解训练之后,多是语言口头输出的说的练习,比方说针对所听材料中的话题发表观点。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在说之前有一个落在笔上的过渡,学生会表现得更好。所以,我们不妨将一些本要求口头回答的问题改造成书面阐述的问题,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听写练习是中学外语教学中比较传统的做法。过去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是听写单词、短语以检查学生的落实情况、督促学生记忆。但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但我们认为,听写的练习还是有它巨大的挖掘潜力的。首先,我们需要改变对听写的传统认知,将对听写的认识提高到综合语言训练的高度,强调要求学生从句子与段落的层次,而不仅仅从单词与短语的层次理解听写的内容。“听”,是语言的输入及理解;“写”,是语言的输出及表达;这都要求学生掌握很高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变“听写”训练的方式。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以句为单位听,而不是以词或短语,声音来源以教师朗读和听录音原声穿插进行,使听写的难度大为提高。有些教师觉得这种练习难度太大,其实不然,只要坚持经常联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听写语料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会逐渐掌握规律,逐步提高。从长远看来,学生从这种训练的得益应该是相当可观的。建议八:口语教学建议外语口语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方法流派众多,在我国最具影响的就包括“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许多行之有效的传统口语教学设计,比如:“对话”、“口头复述”(retelling)、“口头作文与报告”(oral composition and report)、模拟与角色扮演(simulation and role-play)、讨论与辩论 (discussion and debate)等,对此,我们还应该加以继承发扬。其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传统的口头问答与句型操练的教学设计加以改造,现介绍个大家。1) 口头问答(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口头问答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问答就是使用最频繁和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以问答形式进行的口语教学比较容易控制语言的内容和难度,实践证明对外语学习者打好语言基本功颇具成效。但是面对新教材、新课标,教师在使用问答法时,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设计真实有效且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达成语言教学目标。2) 句型操练(pattern drills)句型操练是典型的听说法的教学方法。早期的句型操练多为机械练习:教师简要说明某句型的意义和用法,列出一个句型,在给出一个关键词,学生立即模仿,并以此类推,进行操练。听说法要求学生做快速反应,句子操练一句连一句,不得停顿,思想集中。而我们在认同句型操练对语言掌握的有效性的同时,我们认为过多的机械操练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句型操练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的问题设计真实的情景,要求学生用已操练过的句型表达意义。建议九:阅读教学建议1) 朗读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朗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认为,朗读的意义体现在,朗读者的发音、根据意群的停顿、句子重音与语调等都体现其掌握语言意义的程度。因此,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又是检查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之一。基于这个认知,我们采取了如下的做法:在教授新词时,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集体跟读,教师通过个别朗读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单词的发音。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或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教师从个别学生朗读中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在复习课时,教师通过朗读检查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情况。2) 听与读结合的教学设计听与读结合的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已在前面听力教学设计中作了说明,不再赘述。通过教学实践,采用听与读相结合进行阅读教学,不同教师采取不同的态度,总结起来,这种做法有利有弊。但是,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恰当设计,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弊1、语音语义的结合为阅读理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3、帮助学生唤起对单词语音的记忆,且能通过语音语调、重音意群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4、读的语速控制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强迫他们流畅地阅读。5、通过听觉与视觉两种渠道进入人脑的语言加工系统,强化了仅通过单一渠道的语言加工。1、听与读是两种不同的技能且中国学生的听力水平场地与阅读水平。材料难度的确定成为一大问题。2、外语学习者在通过听觉或视觉吸取知识的能力上存在着差异。3) 默读教学设计所谓默读,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独自完成一项或几项就具体的阅读任务。这种方式是教材的编者在历次培训中极力倡导的。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默读尊重学生学习中体现的不同个性,可以让各类学生都有时间思考与阅读,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这种阅读方式更贴近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形式,是真实阅读能力的要求。教师在使用默读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默读的时间可长可短,阅读任务可难可易,它可以灵活穿插在认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之中。4) 阅读策略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对与学生的阅读量有一个硬性的标准,然而仅凭课本内的阅读材料,远远达不到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而要做好课下的泛读,教师在课上就要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以作为自主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设计操作性强的泛读阅读步骤,要求学生阅读活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快读语言材料的题目、各部分标题、第一短语最后一段、每段第一句以及有关图表。回答问题:这篇材料的主题是什么?(2) 阅读材料后,在与主题有关的单词下面划线,并在它们中将你不认识的单词划圈。(3) 根据上下文猜测划圈单词的意义。(4) 找出材料中有关的定义、概括、评论与结论的主要内容。(5) 简要分析这篇材料的体裁。(6) 找出作者的意图与读者阅读这篇材料的目的。这样,有了指导,学生可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理解技能的训练。建议十:写作教学建议1)写作的教学阶段设计“新标准”的教材设计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写作教学亦如是。比如,必修1-4的写作要求基于句子和段落层面,要求写简单的回答语、描写某一细节、事物的某一方面等,如写一段话描写你居住的地区,或者描写你喜爱的一种动物、续写、仿写等。必修5-8 的写作要求提高到完整文章层面,要求完成一些完整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如:letters, summaries, E-mail, notices 等。有鉴于此,我们将高中阶段写作教学设计为三个阶段:高一,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写出的句子表情达意。能够连句成段,会写段落的主题句。同时,掌握英语文段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写作特征。高二,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写出结构完整的文章。高三,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能够使用较高级词汇及较复杂语法结构润色文章,使文章语言丰富。)写作基本知识的教学在各个阶段教学的同时,我们针对学生在高考中写作基本知识出现的问题,设计了写作基本知识教学,包括单词的拼写、标点符号的运用、单词及文段书写规范等。)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的教学一般是语法课的内容。但是,我们认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的语法,不再是学生们用来解决单选问题的死规则,在写作中,它是帮助学生构建结构严谨的英语句子进行有效表达的必备知识。所以,我们将语法的教学与写作的教学加以整合,选择部分与写作有关的句法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写作时正确地运用这些语言结构,为表达意义服务。) 读写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