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中数学论文: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doc

    • 资源ID:4227010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数学论文: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doc

    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再创造”的过程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在我国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育往往围绕“高考,会考问题”满堂灌,长期以往,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被扼杀,其创新能力当然很难提高。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本文拟结合平时课堂教学的一些实例谈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再创造”的过程。一、让学生在“放任自由”中“再创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少,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的智慧,创造得到发挥。案例1 解不等式 2x+3>x虽然备课时我也挖空心思想了几种方法,但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后,有能力“再创造”,索性“放任”学生自由发挥,意外的收获了很多种解法。解法1 分2x30 , 2x3<0讨论。解法2 分x0 , x<0 分两种情况平方去绝对值。解法3 解法4 分别作两个函数y=2x+3,y=x的图象,由图象解答。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应放开手脚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再创造”环境,听任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自由的发挥,不断地用“还没有其他的发现”来鼓舞学生“再创造”,让学生把各种“创造”成果都呈现出来,再与学生一一“分享”,“甄别”,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意外”中“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一种教学设计可以像建筑图纸那样精确,有时课堂教学正按教师备课计划进行时,突然有学生冒出与教学计划完全不同的发言,其实这正是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绝好时机。案例2 解不等式 x7 x3 8分析: 该题的一般解法是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利用“零点”分段法讨论去掉绝对值,这样的解法思路清醒,易于学生掌握,岂知我刚讲完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的解法比你更简单,可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找一点,使该点X到7和3的距离大于8, 很容易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 x<2。”此时我很庆幸自己作了正确的择决,给了学生“再创造”的机会,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继续利用此法举例应用,这样又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再创造”能力,编拟了以下几道变式练习:练习1 求 x2 x3 的最小值,练习2 x2 x3 >a 对X R 恒成立,求a取值的范围,练习3 x2 x3 <a 在R上解集是空集,练习4 x2 x3 的最大值,练习5 x2 x3 <a 对于一切实数恒成立,求a取值的范围,练习6 x2 x3 >a 的解集不是空集,求a取值的范围。备课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往往有偏差,对于学生的一些思路要抓住“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进行充分肯定和鼓励,使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得以发挥。三、让学生在错误中“再创造” 错误是教学中必然的伴生物,有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命题,取一些学生常见的错解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充分研究基础上“再创造”。 案例 3 x , y 为正实数,且x3y = 1,求 的最小值。 学生最常见的错解: 1=x+3y2 0<xy 可得 12, 2。通过全体学生的分析讨论,“再创造”, 从而真正理解基本不等式ab2 求最值的三步曲:一正,二定,三常数。再引导学生举例再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欲望,师生共同编拟以下变式练习: 四、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再创造”。 案例4 如图 PA,PB,PC两两互相垂直,PO平面ABC于O试在这个几何体中找出尽可能多的数量关系或性质特征。(从长度、面积、体积、角度、垂直关系等方面考虑。) 这是一题很好的开放题,所选几何体集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线面角,面面角,面积,体积等知识于一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又选择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有利于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再创造”。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兼顾学生男女比例,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个性,明确每人的分工,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收集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集体合作中“再创造”。现将学生的创造成果整理如下: 记PA=a , PB=b , PC=c , PO=d , PA、PB、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分别为、,二面角PABC、PBCA、P-CA-B的度数分别为 1 、2 、3 PAB、PBC、PCA及ABC的面积分别记为 S1 、S2、S3 、S,P-ABC的体积为V,连接AO、BO、CO并延长分别交BC、CA、AB于D、E、F,连接PD、PE、PF。 垂直关系:线线垂直:PDBC, PECA, PFAB ,APBC, PC AB,PBAC,OP垂直平面ABC内的各直线,O为 ABC的垂心。 线面垂直 :PA 平面PBC,PB平面APC,PC平面APB,AB 平面PFC ,BC平面PAD,AC平面PBE 等。 面面垂直 :平面PBC、平面PCA、平面PAB两两互相垂直,平面PAD、平面PBE、平面PFC均垂直平面ABC,平面PAD平面PBC,平面PFC平面PAB,PBE平面PAC。 面积与角度:SAOB =S1COS1, SBOC =S2COS2 SAOC=S3COS3相加可知S1COS1+ S2COS2 + S3COS3=S . SCOS1,=S1 SCOS2 =S2 SCOS3=S3 ,代入上式知COS21+COS22 + COS23=1 ,进而知Sin21+Sin22 + Sin23=2 ,由=900-1 =900-2 =900-3 知Sin2+Sin2 + Sin2=1 , COS2+COS2 + COS2=2 。 由 可知S21= SAOB·S ,S22= SBOC·S,S23= SAOC·S ,相加可知S21+S22+S23=S2。S1=ab ,S2=bc ,S3=ca ,代入上式知S= 体积与长度:V=abc =sd d= 利用体积分割法知内切球半径 P-ABC与长方体的外接球相同,外接球半径 在行家看来简单的结论或方法,当由学生亲自探索得到,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无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种结论、每种证明方法又冠以想出此结论、证法学生的名字,将又使学生自信心、成就感大增,激发学生更多的“再创造”。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合作地探究,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和引证资料的习惯,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用各种方式寻求帮助。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兰登塔尔认为“再创造”的实质:那就是把数学教育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来分析,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让各种不同个思维、不同的方法的自由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即将实施,新的课改已拉开序幕,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再创造”的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数学论文: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