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套导学案(全册).doc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之吟诵青春沁园春长沙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的革命精神。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鉴赏能力。二、【资料链接】1.关于词的相关知识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2.关于本词的写作背景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X k b 1 . c o m三、【自主学习】(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正常的语序应当是 ,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 ,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 、 、 、 、 、 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 、 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尤其是一个“ ”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的意思是 ,该句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4)上片借景寓情,诗人要表现的深沉的思绪是什么?答: (5)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 ”,该字主要统领了 几句,这几句从 、 、 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 ,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用的修辞方法是 ,该句虽属问句,实际上却是对上阕“ ”的巧妙回答。因此,词的下片意在通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说明:主宰国家命运的,应该是 。(7)本词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 , “遍”字写出红之 ,“层”字表现出树林的 ,“染”字则写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近景,“ ”写江水溢满之状,“ ”现江水碧绿清澈之态,“ ”写舟船之多,而“ ”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昂扬奋进的气氛。“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勾画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四、【合作探究】1、沁园春·长沙中上阕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2、文学作品中的秋景一般都是萧条、肃杀的,本词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为什么? 五、【巩固练习】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新 课 标 第 一 网A百舸(g)橘(jú)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ng róng) 携(xié) 遏(è)制C漫江(满) 寥(liáo)廊 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 稠(chóu)密 辟谣(pì yáo)2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象是染过一样。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3.比较沁园春·长沙1925年和沁园春·雪1936年,回答下列各题: 沁园春·雪 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w w w .x k b 1.c o m1试比较两首词在写作上的相同点。 答: 。2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答: 。3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所抒发的感情。 答: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简历及其创作风格;了解现代诗的特点,训练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味其瞬间感受,把握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知识链接: 二.作者简介江河(1949一),原名于友浑,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有诗集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等。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网江河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召唤( )憎恨( )栖息( )倔强( )耸起( ) 欢跃( )诞生( )【自主学习】1.如何理解诗歌第三部分的诗行排列和诗歌表现的内容? 这部分写“我们”与英雄对话,抒写朋友间的友谊,为了暗示朋友间的友谊如岩石般坚固,诗人把诗行排列成叠加的岩石状。这样在形式上直观地表现了友谊的淳厚、实在。另外作者也注重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深厚的朋友情,如“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选取了大海中珍贵的“翡翠”来写友谊的可贵,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来写朋友之间的坦诚,朋友之间的友谊纯洁得如人与自然的融合,如“雪花似的水鸟栖息在我们的肩头”。诗句中还有许多这种朴素的语言,作者正是以这些语言表述朋友间坚固的友谊的。【合作探究】1.探究一探究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 (学生诵读、讨论) X k b 1 . c o m2.探究二 请同学们试着自己理解以下几句话。 A当喷吐在和鲜红火焰的果子为了在今天唱歌。 B让我们一起走吧献上更多的花朵。 探究三 每位同学任选一章,谈谈对该段意思的理解。 【巩固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他屡出新招,颇多权术,真称得上是改革大潮中的“智多星”。B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废止,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C不管是工作中的事情,或是朋友托付的事情,甚至街坊邻里找他办的事情,他总是千方百计尽心尽力地办好。D这次我区高三“一模”语文成绩虽然不够理想,但是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这难免不是一件好事。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为了达到自己竞选厂长的目的,对竞争对手造谣中伤,其丑行被揭露后,职工们都对他嗤之以鼻。B诉讼当事人在法庭上所陈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事实,都必须有根有据,绝不能言而无信。C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收缴了大批的赌具赌资。D“五一”期间,许多报纸都对劳动模范的事迹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极大地鼓舞、教育了广大读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新 课 标 第 一 网KA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同志画的那张简图经过长途跋涉找到了位于深山中的生态调查站。B一些银行案件频繁发生是自身管理体制不完善、基本制度执行不力以及对机构负责人管控不到位造成的。C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w w w .x k b 1.c o mD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经历不可能非常全面地看待客观事物,因此我们更应该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w w w .x k b 1.c o m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十八岁和其他候课 请积极阅读作文周计划读本 【学习目标】1、懂得认识青春、把握青春、珍惜青春、尊重父母、自我反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一、走进作者 杨子,生于1923年,原名杨选堂,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朵等。暨南大学 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等职。 本文选自台湾散文精粹,原文的副标题为“贺长子东东生日”,本文是一位父亲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 回忆过往,用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敞开心扉,对孩子的成长写下的感言。全文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这是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 课前预习: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炫耀(xuàn) 涉猎(shè) 怪癖(p) 初露(lòu)B枝桠(y) 溺爱(nì) 晨曦(x) 蓬莱(péng)C蛮横(hèng) 感触(ch) 茁壮(zhuó) 宠爱(chng)D说教(shu) 桉树(n) 甫健(f) 纯真(cún)二、走进文本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请概括地说出每个部分所讲述的内容? -2文中描绘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你喜欢这样的父亲吗?为什么?-3请说说本文的题材和语言特色以及作者是如何安排行文结构的?-X k b 1 . c o m尝试换位思考:假设你是父母,将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呢?新 课 标 第 一 网K-5.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三、学习感悟-四、青春感言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2、延展:赏析 金缕曲(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的四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三、【学法建议】活动体验,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设计人生。四、【资料链接】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 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 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 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五、【自主学习】X k b 1 . c o m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讨论: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这篇散文也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作者的人生之春里,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己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w w w .x k b 1.c o m讨论: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文中这样写到:“我只有低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们的人生之春可谓春光灿烂,那么,我们又将怎样来耕种自己这块土地呢?读了这篇文章后,给我们的启示最主要的就是懂得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每一天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课文中,写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过干旱,他的幼苗还遭受过狂风、暴雨、冰雹的袭击,我想表面是在写自然界,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作者青年时代很苦。 (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难时,也曾在思想上走过误区。“在遇到干旱时,她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见,刚开始时,作者是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或别的力量上了,在失败过后,她明白了: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水源。也就是说,任何困难都得*自己。 (从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过错误。“在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盛水的容器”我更发现作者在犯了错误之后,知道如何检点自己。她说:不要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检点自己。我也明白:人无完人,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 “弱者,即使你替他挡过了这次风雨,但终有一次会被淘汰,只有强者,会留下来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满了困难,挫折,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强者。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小结: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了一种独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认真的生活过,无悔的付出过,和谷物一起收获的还有人生。”(联想:“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最终占有什么,收获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过成。”今后,我们的努力也许得到的结果会不尽人意,但我也会正确面对。如果我们在辛勤的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辉煌,那就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吧,像李素丽那样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吧,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难道不是吗?)六、【合作探究】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 (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发挥余热。 (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七、【巩固练习】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个季节,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认真生活,无悔付出,在历经了人生的各种坎坷、痛苦、磨难后,她这样警醒后人: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这句话告诉我,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曾有过一番精辟的论述,他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就要学会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现在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季里,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还会来,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二、【教学重难点】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规划人生。三、【学法建议】 规范书写,自主完成;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四、【资料链接】1、作家作品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投身于政治斗争,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不断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1847年和恩格斯一起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学说,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思想,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指南。十九世纪五十、六十年代,马克思一面组织和领导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于1864在伦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一面进行大量写作和研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于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深刻地总结了公社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伦敦。其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写作背景 1835年8月12日,就读于特里尔中学的马克思完成了他的中学毕业考试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阅卷老师批阅后,评论道:“思想丰富,精采有力,值得赞许”,校长威登巴赫读后也赞扬:“此文以思想丰富和结构严谨而引人注目。”这年,马克思只有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规划和设计。他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慎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震聋发聩的力量。文中所表述的一些见解和许多哲理性的语句都深入实际,给人启迪,时隔一个多世纪,本文仍对广大青年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五、【自主学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恪(gè)守 赐(cì)予 钦(qn)佩 战战兢兢(jng)B刹(chà)那 犄(j)角 纤(qin)巧 瞠(chng)目结舌C擂(lèi)鼓 教诲(huì) 累赘(zhuì) 面面相觑(qù)D商榷(què) 妥帖(ti) 巷(xàng)道 相濡(r)以沫2下列名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新 课 标 第 一 网XKB在人生众多选择中,难免遇到失败。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C林林总总的喜事接踵而至,着实让我们高兴了一阵子。D进入高一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立真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刮目相看。六、【合作探究】1. 马克思认为青年选择职业应考虑哪两方面的问题? w w w .x k b 1.c o m 2. 马克思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是什么?新课标第一网3.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冷静地研究所选择的职业? 4.“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新 课 标 第 一 网5.马克思提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6.马克思为人们选择职业指明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7.马克思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七、【巩固练习】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两个方面的原则? 八、【点滴积累】马克思名言 1、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2、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3、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4、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5、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6、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7、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8、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9、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1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11、 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12、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 13、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14、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15、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16、 让死人去埋葬和痛哭自己的尸体吧。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 17、一步实际行动比一百打纲领要重要的多。 18、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我的五样一【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2、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二【资料链接】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祖籍山东。曾在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三【基础知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A、塞入(si)惶然(huáng)墓冢(zng)冰冷成坨(tuó)B、闸孔(zha)鹰爪(zhào) 刹那(chà) 瞠目结舌(chng)C、犄角()悄然(qio)腰斩(zhn)气息屏窒(zhì)D、噗噗(p)偌大(ruò)商榷(què)忐忑不安(tnt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斑斓 刍形 冥思苦想 面面相觑 B、斑驳 甄别 潮涨潮消 清丽绝纶C、妥贴 斟酌 肝肠寸断 林林总总 D、焦枯 攀援 苟延惭喘 四肢百骸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B、思忖片刻,我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C、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D、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极了,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四【自主探究】1、 作者选择鲜花之后,为什么反复写别人的选择?2、分别概括出作者逐步舍弃各种东西的理由?五【合作探究】新 课 标 第 一 网这种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像一个渐渐缩窄的闸孔,将激越的水流凝聚成最后的能量,冲刷着我们的纷繁的取向。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简洁而挺拔地凸现了。感谢这一过程,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