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doc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一、简介部分1标题: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2序言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每一次教育改革,最终必然要深化、落实到课程这个核心问题上。如果没有课程的实质性改革,而只改学制,或只改教法,这样的教育改革,最后是不可能达到成功目的的。“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近年来教育部根据新的形势,提出了整体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点项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改革的重大举措。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构建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上个世纪中后期我国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试验。1992年8月6日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小学课程计划(试行),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调整,构建了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结合新的课程体系。1996年1月3日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实验的通知,并同时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实验区试行)。经过多年的实验和探索,活动课程取得了一些成效,打破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单一性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引入了活动课程;开辟了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学生生活等新的课堂;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以活动促发展,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活动内容不科学、不够全面、活动表面化,真正的实践活动少,教师讲的多,学生真正动手动脑的少,学生被动活动的多,主动活动的少等等。为此,在进一步的研究、总结经验,进而提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一步强调综合所学知识、强调实践,这是认识不断升华、活动内容、原则不断集中的必然结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媒介。2000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小学课程计划,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部分。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现实的经验,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整合到其他领域之中。同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数学、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从生活世界选择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以人为本,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以构筑新的学校文化平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它关注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积累对生命的体验,实现人生的价值,从师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倡导以行动、反思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催生了新的教育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焦点,能否全面顺利的开设,直接影响此次课程改革进程。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由于实施者认识不到位,理解的偏差、重视不够,缺乏社会支持等等问题,影响了其正常开设。为了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并使之能常态化开设,必须厘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出现的时代背景,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旨趣,构建课程实施的支持体系,才能顺利开设好这门课程,实现其的目标和价值。为申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课题,力求为实施者提供理论支撑和实施策略,以推进该课程的正常开设。3摘要(不超过500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的突破。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全面开设,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一些问题,阻碍了该课程的正常开设。为了在中小学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使之常态化。我们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该课程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媒介;通过课题研究,认识到该课程从师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倡导以行动、反思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催生了新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自然、与人类社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认识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构建内部和外部支持体系,我们提出了创设由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区各界广泛参与的、支持的和谐支持环境策略;同时,提出了开发该课程资源策略、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等,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开设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和可以借鉴实践经验。4内容结构图“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研究成果 研究总报告申报书成果内容、附件 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研究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对策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存在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队伍的培养 二、主体部分(一)研究问题1、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进一步明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价值,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研究,提出可行性的全员支持理论与社会支持体系理论,向政府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性支持,社区提供各种可能性的协同支持;加强地方高师院校与地方面普通高中的联系,为地方普通高中提出相应的理论支持;加强对家庭教育与引导,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等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设,以实现新课改的目标。2、研究意义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设,我们主要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研讨,研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制约因素,着重从社会、政府、社区、学校(普通高中自身与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师范院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构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设。研究的理论价值。通过课题研究,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分析,进一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明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提高认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提供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支撑。研究的实践价值。通过课题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可行性支持方案,提出科学可行的教学理论,师资培养方案,并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内容、管理、评价等进行原则性的规定,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设。3、研究假设(1)课程改革及开设,需要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只有从观念上接受和认识,才能支持课程的开设。所以,通过研究,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分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一步明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价值和意义,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转变人们观念,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认同程度,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设提供理论支撑。(2)课程改革需要政府保障,需要广大教师、专业教育工作者、家庭和社区积极参与热情支持,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确保新课程顺利推行。通过研究,提出整体配备综合实践活动(地方、校本课程)教研员队伍,健全三级教研网络。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并进行了有关课题研究观摩课、课题研讨和交流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资源优势,创办综合实践活动网,大力开展网络教研。(3)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殊性,在开设的过程中,需要全科型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必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养与培训,开展多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活动,以教研和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还应出台相应的稳定师资队伍的政策措施。4、核心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被确定为新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是一门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能使学生在同一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锻炼,使学生学会学习,它以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为旨归的课程。该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指定区域和非指定区域两部分,指定区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区服务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大方面;而非指定区域则包括诸如班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1)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早在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Derk lieim已开始研究,但当时主要研究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Cohen和Wills根据社会支持所提供资源的不同性质将社会支持的分成了四类:尊重的支持(Esteem support)、信息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社会成员身份(Social companionship) ,也可以称之为扩散支持(Diffuse support)或归属性(Belongingness)、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Barrera和Ainlay将社会支持分为六类:物质的帮助(Material aid)、行为的援助(Behavioral assistance) 、亲密的交往行为(Intimate interaction behavior)、指导(Guidance)、反馈(Feedback)、积极的社会交往(Positive social interaction)。社会支持的本质是利用各种可以的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有形的(如物质、金钱)和无形的(如感情、尊重等)。(2)社会支持体系。关于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一般认为至少包括三方面特征:支持源。提供社会支持的关系网络成员;支持行为或活动。网络成员给予被支持者一定物质或精神的支持;被支持者对支持活动的主观感知和评价。(3)社会支持的内容主要地通过调动和运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发扬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发动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社会互助活动以帮助和解决一些活动的社会不适。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重点主要是物质支持、精神与心理支持、关系支持以及社区帮助等方面。物质支持。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应有相关的实施条件,需要大量的相关资料及经费。因此,通过社会支持网络调动社会资源,给予中学必要的物质支持是相当必要和重要的。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物质性的援助和支持,如借助社区网络资源,为社区中学生提供资料查询的便利等。精神与心理支持。精神压力以及心理疾病是现代社会中学生较为常见的社会问题,许多人由于不能及时得到缓解而严重影响学生和生活。值得指出的是,人们对心理及精神问题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之重视程度远远没有对贫困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的重视程度高,以至于在大部分中学生,心理和精神支持还处于空白状态,不少有类似问题的社区成员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极易诱发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进行心理和精神矫治是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也理所当然是社会支持网络中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关系支持。由于社会资源占有关系的不同和社会不公的客观存在,中学往往处于弱关系状态之中,即社会交往单一、社会关系简单等。作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对之进行关系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关系支持”,就是教育者通过网络关系介入,调动、调整和利用社会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重新协调和分配资源,为处于“弱关系”状态下的社区成员提供各种改变当前所处状况的机会和条件。各种社会活动需要相应的社会支持,只有构建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保证相关的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1、理论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现行的分科主义课程体系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产物,它追求“工具理性”,把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割裂开来,倡导对世界的有效控制;它把学科文化强化为“精英文化”,并将之与“大众文化”割裂开来,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少数人的利益;它最终导致学生人格的“片断化”(fragmented)。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于是,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国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以为“综合学习课程”开辟空间,我国台湾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为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一门必修课。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体现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建立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区各界广泛参与、平等对话的有效机制,并取得他们积极地支持,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支持理论早在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Derk lieim已开始研究,但当时主要研究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Cohen和Wills根据社会支持所提供资源的不同性质将社会支持的分成了四类:尊重的支持(Esteem support)、信息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社会成员身份(Social companionship) ,也可以称之为扩散支持(Diffuse support)或归属性(Belongingness)、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 。Barrera和Ainlay将社会支持分为六类:物质的帮助(Material aid)、行为的援助(Behavioral assistance) 、亲密的交往行为(Intimate interaction behavior)、指导(Guidance)、反馈(Feedback)、积极的社会交往(Positive social interaction)。社会支持的本质是利用各种可以的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有形的(如物质、金钱)和无形的(如感情、尊重等)。社会支持的内容主要地通过调动和运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发扬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发动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参与社会互助活动以帮助和解决一些活动的社会不适。社会支持重点主要是物质支持、精神与心理支持、关系支持以及社区帮助等方面。各种社会活动需要相应的社会支持,只有构建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保证相关的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在普通高中全面开设。然而,开设的并不理想,制约和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健全是导致课程难以正常开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应有的政策性支持尚未完善;缺乏理论支持,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一定的境域性,开设时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一套地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缺少实施课程规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科学目标定位和评价体系支持;缺乏地方师范院校的支持,现行师范院校还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导致缺乏师资;社区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家庭支持等等。2、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多篇。如:“农村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堂教学重构”等,出版编著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承担和参与的主要相关课题研究。如:教育部规划课题“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社区化发展研究”(已结题),其中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利用社区资源提供直接可利用的策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与实践创新”(已结题)等多项相关课题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共同构成了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成果被多次引用、转载和采纳,有多项成果获得不同层次奖励。主要文献资料:(1)钟启全等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朱慕菊主审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郭元祥等编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吕达主编课程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6)靳玉乐著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等相关理论二十余部。(9)Cohen S, Wills TA.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n hypothesise J.Psyclolonical Bulletin, 1998(2),310-357(10)Barrera M, Ainlay S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ny, 1983(11)等相关论文30余篇。(三)研究程序1、研究设计教育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必须制定相应的目标计划,从普通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调研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才能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指导思想研究目的、任务实施步骤编制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系列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与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研究设计 研究总报告申报书成果内容、附件 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研究成果 研究特色研究方案实验结果系列论文系列论文 目标与任务实施步骤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2、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普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研究对象,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该课程在开设过程中,人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与接纳程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设方案与措施。3、研究方法本课题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结合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等方法开展。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需要,提出研究假设;根据调研、观察发现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行动研究,将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国外有关材料,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测验等科学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分析,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综合、比较、归纳,从而探索具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4、技术路线本研究划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82007.12)的归因调研,开题。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现状进行的调研,拟定调研方案,确定课题研究重心、开题。第二阶段(2008.12008.12)社会支持体系的研讨与构建。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普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价值,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提出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支持的构建策略,并开展实验,在实践中以验证其实效性。第三阶段(2009.12009.12)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开设的方案。进一步开展实验,对策略方案进一步分析整理,对其有效性、操作的可行性、推广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调研、实践报告和论文。第四阶段(2010.12010.8)结题、评价推广。总结经验,将成果形成论著,进一步实验、探索,并将探索的经验策略进行推广,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论文集,并将成果上交教育部、结题。(四)研究发现或结论自课题立项以来,课程组成员开始收集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成果,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整合、从相关文献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时,通过调查与访谈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等等。课题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对研究成果进行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研究报告1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课题研究系列论文14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8篇,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6篇,专著1部。系列论文和专著形成了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体系和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可以为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归及开设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它的旨归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旨归: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综合性与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注重分科教学,关注的只是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割断了这些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世界的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完整的生活世界。学生身心发展不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拼盘”,而是在与自然、与他人或社会、与自我的关系,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从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自我生活中选题,尊重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在学习活动中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学习活动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个体发展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建构的学习内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开放性与人的充分发展。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张扬人的个性,创造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只有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他们的身心各个方面那种潜在的发展倾向才能够表现出来,从而沿着一条自我实现的道路前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开放的,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开设的课程。内容是开放的,没有统一的内容,没有统一的教材。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学校、教师、学生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自主权;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开放的,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活动形式、方式以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等,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空,赋予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使之不仅仅囿于对材料的记忆和推理,从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观点出发对各种现象发表个人创见,展现个体智慧,张扬个性,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尊重,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开放的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实践性与人的协调发展。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需要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结合起来,沟通这几个方面联系的桥梁是实践。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重要特征,它架起教学中的认知、行为、情感目标的桥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基础来开发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得到的总不能是一个观念,只有当他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算真正的思维”,在“做”、“考察”、“调查”、“探究”、“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通过探究性、社会参与性、合作性、体验性和操作性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改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逾越学科屏障,将所学的各学科的知识在内化和类化的基础上整合起来,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间有机联系的敏感性,获得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协调发展。自主性与人的创造能力发展。主体性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创造潜能充分开发的基础。教育要“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满足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为创造能力培养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自主性的发展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如有学者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只有发展个性,才能发展思维的独特性,才能提倡思想的创新。只有这样,创新才有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等,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宽松的、自由的空间,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或伙伴。学生从被动转到主动,开展积极地探究活动,提升创造力。生成性与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不断生成,是连续与非连续相互交织的过程,是自由生长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断地建构自我,发展实践能力,获得自由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从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获得实际的体验和自由发展。随着新的主题不断生成,活动过程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不断生成,自然生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养成科学探究活动的态度,正确地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获得自由发展。 体验性与人的自主性发展。没有体验,个体身心不可能获得和谐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直接经验和感受,强调个人化的理解、反思、感悟,突出个体经验过程的能动性及与对象的互动性,形成主动状态下的受动感受,从而实现主动与受动的统一,自主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作为一门课程时,“课程不再是一个事物,也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种私人的意义,一种公共的希望。课程不只是我们劳作的场所,也是我们劳作的成果,在转变我们的同时也转变自身”,注重课程生成、实施和总结过程中学生的个人体验。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这些体验有些是指向学生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活及其要素,有些指向学生所反思、所探究的对象,有些指向学生所憧憬、所规划的未来。通过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学生获得自主性发展。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以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充分、协调和自由发展为目标,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途径。(2)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在开设的过程中,有利于转变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重构课程观。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生成性,所以课程成了个体对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课程不再是预先设立的、特定的、静态的、物化的知识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创设的一系列“事件”活动,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生命体验;课程不再是控制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师生追求教育意义和价值,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的途径。整个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个体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从中寻找自我价值,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构教学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对话、质疑,共同建构意义的活动,是一种个体不断地建构和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和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商与合作,促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重构学习观。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打破了知识“霸权”,把学习活动看成是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重新建构知识的活动历程。人应该而且“必须在自己思考的帮助下独立决定自己的行为,必须独自决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怎样在这个世界中认识世界,人必须尽可能全面地具备关于世界的深刻的、客观经验,以便按这种经验的尺度塑造他的行为”,才能获得自我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组织形式获得了自主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创造生活,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联系及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即使学习者对教材和方法必须承担某些教育学上的和社会文化上的义务,这种教材和方法仍应更多地根据自由选择、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和他的内在动力来确定”。2、通过课题研究,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支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和谐支持体系的策略。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体现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建立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区各界广泛参与、平等对话的有效机制,并取得他们积极地支持,“在活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社会支持非常重要,先导学校需要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发生关系的社会机构、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兄弟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条件,目前开展相当困难,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设,必须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为此,我们开展调研,同时对有关学生家长及社区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走访,发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开展的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表现:政府支持不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有的政策支持系统在尚未建立起来。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难以解除校长和教师的后顾之忧。如:中小学普遍面临着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编制问题、教师工作量计算问题等等,阜阳市教育局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但县教育局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来解决这些问题,缺乏可操作性。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制度、课程档案制度、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教研制度及课程管理制度等,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力的政策保障、政策支持和物质支持。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只有试行)的有力支持,无教材、无专职的指导教师,有人称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无产品”。学校缺乏支持热情学校领导缺乏热情。学校领导培训不到位,导致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力度不够,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调查反映中小学教师及学校领导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例不足30%。新课程在中小学全面推行以来,其他新课程学科都进行了大规模学科培训,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性突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导致中小学领导管理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不到位,缺乏支持热情。在管理上,由于习惯于单一机械的课时制度,习惯于单一机械的一个学期一个统一的课程表,因而难以灵活地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而是把课时分割成一节一节地排入课程表中,以至于在实施中很难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同时,调查发现,30%的中小学教师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素质。所以,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小学,大多数将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指令性学习领域仅仅视为一门门学科来开设,而缺乏实施主动创造性。教师缺乏“效能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导致课程实施随意和理解操作上的偏差和误区问题很多。调查显示,有近55%的中小学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没有认识到该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40%的中小学没有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任教师,而是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兼代,在没有严格的要求时,有时把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