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教案.doc
-
资源ID:4223835
资源大小:28.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教案.doc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教案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标问题解读: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目标:(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出现 (1)出现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 (2)地位: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引言部分最后一句),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3)状况:生产工具:石刀、石斧。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生活方式:经常迁徙。2、商周时期的农业 (1)状况:生产工具: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重要工具。耕作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2)地位:中国农业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时间成就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做法已经使用。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后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耕作制度两汉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农业灌溉技术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 汉朝 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灌溉工具曹魏翻车用于灌溉唐朝创制了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形成条件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形成时期:春秋战国 3、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5、影响 (1)积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发展,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2)消极:十分脆弱;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四、思考题:1、课本第7页的学思之窗 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答案提示: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2、学案思维拓展第4题: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有哪些?(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地位);(2)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3)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4)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自给自足;(5)封建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3、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铁犁牛耕(2)这一耕作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有何影响?促进了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的产生;(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其他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