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4223475
资源大小: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doc
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本课理论性较强。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在教学活动中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是我在设计本课之前反复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最终采用了情景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辅助教学。情景讨论式教学建立在建构主义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学生中心论”。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则通过分组讨论,参与互动,体验感受,师生交流,共同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2.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比较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也不够深入。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创设,启发式谈话法和小组讨论等,符合学生的心里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3. 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是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第二课。本单元在教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必修2中唯一一个比较独立的反映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与近代经济结构变化的专题单元,是理解中国近代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又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近代经济结构变化最重要的标志。故本课又是本单元中的核心内容。教学重与难点分析:重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4.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枯萎四个发展阶段的基本史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实业救国、官僚资本、通货膨胀;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生原因,理解三座大山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法展的三大政治障碍;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材料,图表,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发展重要进程;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民族工业的发展则为抗日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树立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三座大山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从而树立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观念。5. 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生活经验创设相关情景,置本课知识于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快乐学习,形成与教师的良好互动,使枯燥的课堂生动有趣,同时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6.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1:导入新课:新闻快报老人与梦:人生70古来稀,在2005年的大年初一,110岁的百岁老人张振国从新加坡回到了他那从前熟悉的故乡广州。100年过去了,桃花依旧,人面全非。他牵着一条叫“梦”的狗,颤动着身体站在珠江边上,那滔滔不尽的江水似乎述说着他那坎坷曲折的人生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生活,和他一起重温那旧时的梦。设计意图:以新闻快报的方式导课,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步骤2:幻灯片播放我的回忆片段一:(1895年)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录音旁白:1895年的秋天,我和孪生弟弟出生在广州一个平凡的家庭里,父亲特别疼爱我们 ,给我起名为振国,弟弟起名为兴业。记得那一年,遇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父亲凭着多年经商的经验,在广州郊外又开了一家小型的卷烟厂。几年下来,工厂越做越大,总资本在五万元左右一家人的日子过的也是有滋有味,那时侯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导航设问:(1) 1895年,张振国的父亲遇到了怎样的社会危机呢?(2)张振国的父亲为什么给他们兄弟起名“振国”“兴业”呢?这反映了社会的什么观念呢? (3)阅读课文,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因素有助于张振国父亲开丝织厂呢?(4)从父亲“弃农从商”这事,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出现怎样的变化呢?教师小结:时期原因表现民族工业阶段发展特点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资本输出,引发空前的民族危机。1、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实业救国”观念的兴起。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设计意图:我的回忆片段一是对课本知识的再创造,通过回忆录把学生带到那个年代,为学习后面的知识点奠下基础,同时又是对前节课的复习。通过层层设问,让学学生独立从课本上寻找答案,完成教学要求。预测: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在课本上可以找到相关的答案,在讲授时点到为止,不展开。过渡: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张振国父亲的企业经营的不错,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转眼十五年过去了,振国、兴业都已经20岁了。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回忆。步骤3:幻灯片播放我的回忆片段二:(1915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录音旁白:1915年,我和弟弟已经20岁了,都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弟弟很好学,考上了清华大学,父亲非常高兴。我则全面接手了父亲的生意,生意也是非常红火。于是我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又开了一家面粉加工厂。整个企业进入了“黄金时期”。总资本达几十万元幸福的日子一直在延续着导航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思考 :“一战”期间促使老人企业发展“黄金时期”到来的因素有哪些?请同学们充当一回调查员,分析以下材料,了解一下经商之道。材料一:时间国别比例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减少到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减少到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1919年与1912年相比日本增加5倍1919年与1913年相比美国增加3倍多设问: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有利因素?材料二:“据统计,从 1912 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引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张静如主编16页-17页设问: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有利因素?材料三:图为1919年清华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设问: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有利因素?提问:分析完三则材料,你们的结论是什么?设计意图:选择材料分析的形式来讲解这一部分,同时补充了大量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在掌握效果更好。预测:学生大体上可以根据课本与材料来解析,主要让学生自主完成,可把充足的时间让给学生。过渡: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父亲年老后,振国接过父亲的工厂,也有了一番的成就。那一战后,他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我们一起走进回忆去看看步骤4:幻灯片播放我的回忆片段三:(1923年)民族工业的衰败时期录音旁白:转眼八年过去了,弟弟在北京找了份工作。一天,他急匆匆地从北京赶回来了,一见到我就说:“哥,把工厂卖了吧!洋货、洋厂又来了。“他还告诉我“大哈德门”烟在北京一包只卖1元钱,比我生产的烟还要便宜。虽然弟弟费尽了口舌,可我就是不想丢掉父亲留给我的工厂。我还是继续把企业经营下去了。那几年,工厂一直处于亏本状态导航设问:兴业为什么劝哥哥把工厂卖了,如果你是哥哥,你会听他的吗?为什么?形象比喻:如果把民族工业比作一朵美丽的鲜花,这朵花枯萎有几种可能?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幻灯片播放我的回忆片段三让学生走进情景,帮主人公想办法,了解这一时期的情况。通过形象的比喻,可以让学生更通俗易懂,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更容易接受。预测: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采取教师逐步引导,形象比喻启发学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过渡: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可谓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下,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奄奄一息,我们可怜的主人公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在日本侵华期间,他在沦陷区的企业更是惨不忍睹,接下来我们就去他在沦陷区的企业去看看。步骤5:幻灯片播放我的回忆片段四:录音旁白: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1927年,我终于盼来了蒋委员长,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又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了,总资本重达20万元。1937年的一声炮响又改变了我的命运:国家碎了,兄弟死了,工厂被抢占了,我在极度的悲伤中,揣着仅有的5万元钱,只身毅然去了重庆,开了一间“振国”丝织厂,由于要支持国家打战,税收很重,我的工厂一直处在亏本状态过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有力经济发展的政策。这时候他的企业有所发展,但是随着日本的全面侵华,他的企业被日本鬼子抢占了。随后他跑到重庆去开厂。的的确确,在七七事变后,沿海很多工业内迁了,就广州就有上百家的工厂内迁,先是搬到了武汉,后来又凭着这种精神搬到了重庆。这些内迁的工业对后来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在沦陷区日本对这些内迁工业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在整个战争期间,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千亿美元,学者认为这种破坏使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少推迟半个世纪。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课标不作要求,可以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即可,让学生有个基本的认识,所以也不设问,减少课堂的时间安排。步骤6:幻灯片播放我的回忆片段五:(1945年)民族工业重现春天录音旁白:1945年8月,50岁的我哭了,继而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高呼:“熬出头了!有救了!”2年后,我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拉着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梦”(狗),坐在了前往新加坡的轮渡上,深沉地望着大海,唠叨着:爸,弟弟,振国对不起你们,振国不亡于鬼子,而毁于老蒋啊,振国对不起你们啊梦,咱们走吧 过渡:抗日战争胜利后,老人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春”。设计意图: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的发展课标不作要求,但为了故事的完整,可作简单的介绍,使故事有始有终。步骤7:回顾:分组讨论(1)在故事“老人与梦”中,梦是指什么呢?(2)结合故事,整理所学知识,分析张振国老人的梦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灭?(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的一个总结,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形成完整的结构和对知识的重新整理,然学生探究,结合众人的智慧共同完成,符合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理念。步骤8:课堂延伸: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以本题为依据,自拟题目,写封信至经济建设部门。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和运用,所学有所用,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7. 教学设计特色教学立意本课的内容比较繁杂,通过故事性的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轻松解决教学的任务,实现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构思 在建构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枯燥的历史深入浅出,把历史生活化,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参与,实现快乐学习。8.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生成之处和存在问题本课的内容比较繁杂,通过故事性的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轻松解决教学的任务,实现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课后学生的反应效果良好,诸多学生还与我探讨故事的最终结局。因而,认为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自编属于自己的教材,做到为学而教,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也使我受益匪浅。但是基于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成相对薄弱,有些同学的知识结构七零八落。无法立足单元的角度来解决历史习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没有时间做好课前充分的预习准备。尤其是对经济模块中的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加大了理解的障碍。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而可行的措施及办法1、 辅导学生课前如何预习,如何自主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2、 分发相关的材料,让学生熟悉课堂的设计环节。3、 发挥历史小组的互帮互助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