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5.谈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有效复习策略.doc
-
资源ID:4221395
资源大小:30.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335.谈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有效复习策略.doc
谈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有效复习策略【摘要】目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高一阶段的信息技术会考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能够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复习课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会考成绩好坏,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容量更大,难度更高,很多学生在复习阶段普遍感觉知识的遗忘率很高,所以如何开展好会考前这段时间的复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总结了笔者在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会考复习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方法,希望对提高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效率会有所帮助。【关键词】新课程 信息技术会考 复习策略目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高一阶段的信息技术会考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通过会考是学习这门科目的主要目标,而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在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则是检验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途径,所以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实施接近四年了,大部分教师都反应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等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复习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笔者就新课程实施四年来在会考复习阶段碰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尝试过的一些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由于新课程实施以后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变重了,增加了一门选修课程,而课时又没有变化,还是每周两节课,这会给教学以及如何安排复习都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相当重要,相信每个信息技术老师都有一套自己的复习计划,但我觉得在复习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好以下三点事项:首先,复习时间和课时的安排。复习的时间安排过长会使得教学时间过于紧凑,降低教学质量,复习的时间安排过短又会造成复习效果达不到要求,所以我觉得预留1214课时最佳,根据会考考试内容及题型,我觉得复习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是分不同专题进行。下面我列举一下我的复习课时安排:选择题基础部分两个课时,文字与图表处理操作题两个课时,网页制作操作题两个课时,图片处理操作题两个课时,Flash动画操作题三个课时,还有13课时预留进行综合模拟练习以及学生答疑。如此安排一般都能很好的完成复习任务。其次,理论内容和操作题的先后复习次序。笔者分析了最近几年本校的信息技术会考情况,发现操作题普遍得分比较高,比如去年笔者所在学校的会考操作题平均分为66.1分(满分为70分),而理论题相对而言得分率就低些,选择题平均分只有23.8分(满分为30分)。我想绝大多数教师都和我一样感觉到学生对于理论题的掌握程度明显低于操作题,这也符合心理学中人们对理性认识的遗忘速度比对感性认识的遗忘速度要快的结论,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是先复习操作题,再复习理论内容。最早复习的文字与图表操作题和网页制作操作题在最后几个课时的综合练习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操练。最后,合理安排两本教材的知识点,形成相关的重点专题复习。复习中有些知识点只要学生做点练习就能达到复习目的,有些相关知识点就需要形成专题复习,不仅需要讲解,还要求严格了解练习情况,做到完全掌控学生对该专题的掌握程度,这些专题往往是一些会考重点难点知识,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考点。例如:“信息的编码原理,二进制与十进制及十六进制的运算,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存储空间计算”1,可以形成一个计算专题进行强化复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二、正确利用会考标准会考标准是会考命题、成绩评定以及学科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明确了会考的内容、要求、方法以及形式,所以会考标准应该是我们会考复习的依据与出发点1。如何围绕会考标准展开复习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两点:首先要保证复习的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不单包括内容的完整性,还要注意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特别是对考试要求为c的内容,应该适当提高复习要求。如去年会考对“多媒体作品的合成”单元只有三块内容:媒体素材的导入、场景的编辑、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但要求都很高,全是c,所以我们在2009年信息技术会考时看到了Flash动画操作题中添加动作脚本的题型2,如果在复习阶段不适当提高要求,那么在考试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将很难应对这类题型,据了解去年这类题型是失分率最高的题目之一。其次要重点关注会考标准的变化。当前还处于新课程实施的初步阶段,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都在不断地修改与完善中,而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课程评价方式,会考自然也在不断变动。笔者对比了今年与09年的会考标准发现有7处变动,这里笔者就不逐一罗列变动的项目了,笔者分析在这些变动中应该引起注意的变动有四处:第一处,知识条目“ASCII码和汉字编码”考试要求由“a识记”调整为“b领会”;第二处,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第一单元中增加了“脚本编写”知识条目;第三处,图片素材的加工操作题减少了一个知识条目“选择工具的使用”,第四处,考试分值分布发生了变化,PS操作题由原来的15分调整为10分,Flash操作题由原来的15分调整为20分12,这些变化在复习阶段我们要特别引起重视。三、合理利用会考导引会考导引的编写依据是会考标准,里面的内容紧扣会考目标的知识条目3,知识脉络非常清晰,而且每一章都有知识点的归纳、例题的分析以及章节练习,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材料,而且对大部分学校来说,会考导引是由学校统一征订的唯一一份复习用书。所以,如何利用好会考导引也关系到复习效果的好坏。笔者在使用会考导引的过程中感觉到其中最有用处的两块内容:一块是每章之前的知识点归纳,另一块是里面的章节练习与三套会考模拟测试卷。因为在大部分学生的认识中,信息技术毕竟是一门副科,要学生在考前仔细看两本教材是很难做到的,会考导引中的章节知识点归纳最大限度地压缩了课本的内容,使学生在复习时更有针对性与重点性。而章节练习与模拟测试卷是最好的课后作业,特别是最后的三套会考模拟测试卷中每年都会有一些新型的题目,这也预示着今年会考题库中可能会出现的考点,教师应该要给学生指出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在复习时高度重视。目前,我校有三位任教高一的信息技术教师,三人在使用会考导引时尝试了不同的方法,笔者把使用的情况总结如下:开始使用时间作业检查方式学生完成情况作业分析会考模拟测试成绩甲第四周(第四章 多媒体基础)课前放在桌上抽查极个别同学没完成每个班级都仔细分析择优:88.1平均:82.9乙第七周(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课前抽10位同学上交并批改较多同学没完成进度慢的班级不分析择优:82.1平均:78.2丙第十一周(总复习)不检查靠学生自觉不清楚每个班级都仔细分析择优:81.4平均:77.6笔者在评价会考导引使用效果时只用了一次会考模拟测试成绩,评价的准确性显然是不够的,但因为成绩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反应会考导引的使用效果。通过分析,笔者总结:首先是开始使用的时机,应该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只要导引中有题目可以布置就可以开始使用了,太晚使用,题目可能完成不了,而太早发而又没有题目可以做学生会弄丢;其次是作业一定要检查,检查时要合理使用“技巧”,既要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检查作业的“压力”,又要适当地采取惩罚措施,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四、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专题复习笔者分析了本区四所高中去年会考的各个大题的平均分:题型 学校A(1类)B(2类)C(3类)D(3类)选 择 题23.821.618.618.7电子表格18.919.218.818.4网页制作19.419.219.619.5PS图片14.214.112.813.1Flash动画13.612.311.211.1总 分89.986.481.080.8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操作题(电子表格、网页制作)各校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二类、三类学校甚至超过了一类学校,各校之间的主要差距体现在选择题。笔者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会考复习中,感觉最突出的就是理论的复习难度要远远高于操作的复习难度。操作题的复习方法无外乎是学生做题,教师分析,只要题目选择得好,复习的效果通常也比较理想。而理论的复习更加注重方法与策略,笔者去年曾经尝试过用两周的时间分别复习信息技术基础与多媒体设计应用的理论点,其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听不懂,甚至有趴在桌上睡觉的现象,学生普遍反应流水账式的知识点复习很枯燥,而且很多内容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最终接受的效果不理想。为此笔者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研讨反思,今年笔者打算在理论复习时尝试使用专题复习的方法。例如:把“三种进制之间的转换、中英文字符的编码、声音与图像、视频的数字化及存储空间计算”等内容形成一个计算专题复习,这样复习效果肯定会比较好。另外,我觉得理论复习时应该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先做典型的例题,然后教师分析总结,这样学生有动脑筋思考的过程,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熟悉了考试的出题方式,复习的效果会更佳。当然,理论复习的内容不仅仅是上面专题的范围,其它相对简单或是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由教师把知识点归纳成提纲的形式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考前花一定的时间学习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五、开展“培优、补差”辅导工作对于会考而言,最主要的指标一个是合格率,另一个就是优秀率,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合格率一般都能达到100%,最重要的莫过于优秀率了。虽然会考只是一个检测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基础性考试,难度并不大,但要想优秀率达到60%多,甚至超70%也是非常困难的,我认为采用“培优、补差”的辅导方法即可以保证合格率100%,又可以提高优秀率。第一种是培优方法,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从每个班中挑选冲A(优秀)的20人,两个班并成一个班级。在会考前的两个月时间安排每天中午的时间开放机房,让这部分学生一周有一次课外上机操作的机会,加强操作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答题准确度和操作速度。老师首先要提供相应的能阅卷的练习系统(如:平湖中学吴海忠老师开发的信息技术学习支持系统),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或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考点时进行统一讲解分析。第二种是补差方法,根据学生会考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平时练习的情况从每个班挑选最差的13人在考前的一个月每周安排一次进行集体补差,补差的内容以操作题为主,加上一些常见的选择题考点,教师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这样能消除会考可能通不过的学生。以上是我对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策略的一些思考和总结,信息技术瞬息万变,每年都有新技术不断涌现,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内容这几年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顺应潮流,时刻掌控会考标准的动向,深入研究有效会考复习策略,这样才能在会考复习时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参考文献】1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办公室编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2010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2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办公室编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2009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导引信息技术(2010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