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SIMULINK的QPSK传输系统仿真.docx

    • 资源ID:4220097       资源大小:221.3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SIMULINK的QPSK传输系统仿真.docx

    一 设计内容用matlab的.m文件或simulink设计一个QPSK调制解调传输系统。包括01码的产生,NRZ编码,串并变换,QPSK调制解调,高斯信道,低通滤波器,判决器,并串变换。二 QPSK系统描述QPSK 信号的产生与得到可以分为调制和解调两个部分。Q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相乘电路,第二种是选择法。这里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法产生 QPSK 信号,输入的基带信号被“串/并变换”电路变成两路码元 a 和 b,再分别和正交载波相乘。a(0)、a(1)和 b(0)、b(1)码元分别表示二进制“0”、“1”,这两路信号在相加电路中相加后得到输出矢量 s(t)。QPSK 的解调原理,由于 QPSK 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 2PSK 信号的叠加,所以用两路正交的相干载波去解调,可以很容易地分离这两路正交的2PSK信号。相干解调后的并行码元 a 和 b,经过并/串变换后,成为串行数据输出。QPSK 的基本传输模型如下图所示:any(t)? s(t)and(t)dn码型变换相乘器发送滤波器信道C(w)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反码变换n(t)图1 QPSK信号传输模型三 系统分析与设计1、QPSK调制原理在QPSK调制中,QPSK信号可以看作两个载波正交的2PSK调制器构成。串/并转变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序列分为速率减半的两个双极性序列,然后分别对sin(?ct)和cos(?ct)调制,相加后得到 QPSK 调制信号。QPSK同相支路和正交支路可分别采用相干解调方式解调,得到I(t)和Q(t)。经抽样判决和并/串转换器,将上、下支路得到的并行数据恢复成串行数据。QPSK调制框图如图2所示。S(t)cos(?ct)-sin(?ct)Q(t)I(t)A(t)串/并变 换相乘电路/2相移相干载波产生相加电路相乘电路图2 QPSK调制框图2、QPSK解调原理在QPSK解调中,正交支路和同相支路分别设置两个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得到I(t)和Q(t) ,经电平判决和并/串变换后即可恢复原始信息。I(t)-sin(?ct)cos(?ct)s(t)相乘低通抽判/2载波提取定时提取相乘低通判决并/串Q(t)A(t)图3 QPSK相干解调框图从发射机发射的已调信号经过传输媒介传播到接收端,接收机接收到的已调信号为:SQPSK(t)=I(t)cos(?ct)+Q(t)sin(?ct)I(t)、Q(t)分别为同相和正交支路,?c为载波频率,那么相干解调后,同相支路相乘可得:Ii(t)=SQPSK(t) cos(?ct) =I(t) cos(?ct)+Q(t) sin(?ct) cos(?ct) =I(t) cos2(?ct)+Q(t) sin(?ct)2 =I(t)2-Itcos2?ct2+Q(t) sin(2?ct)2正交支路相乘可得:Qq(t)=SQPSK(t)sin(?ct) =I(t) cos(?ct)+Q(t) sin(?ct) sin(?ct) =I(t) sin(?ct)* cos(?ct)+ Q(t) sin2(?ct) =I(t) sin(2?ct)2-Qtcos2?ct2+Q(t) 2经低通滤波器可得:Ii(t)= I(t)2 Qq(t)= Q(t) 2四 各功能模块主要界面1、 信源的产生在搭建QPSK调制解调系统中直接使用贝努力信号发生器产生01比特序列,每两比特代表一个符号。伯努利随机生成二进制 Generator 模块使用伯努利分布的二进制数字。产生参数为p的伯努利分布。伯努利分布均值为1 p,方差为p(1 P)。一个零概率参数指定p,可以是任何0和1之间的实数。图4 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图5 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 模块参数设置2、 串/并转换器图6 串并转换器此模块组是实现将一路串信号按照奇数位输出,按照偶数位输出另一路信号,即所谓的串/并转换器。图7 Buffer模块参数设置图8 Unipolar to Bipolar Converter 模块参数设置图9 Multiport Selector 模块参数设置3、 正弦相干载波发生器图10 正弦相干载波发生器图11 Sine Wave模块参数设置4、 QPSK调制部分图12 SimulinkQPSK调制部分5、 AWGN信道部分图13 SimulinkAWGN信道部分图14 AWGN 模块参数设置6、 QPSK解调部分图15 QPSK解调部分解调部分参数设置如下:图16 Digital Filter Design 模块参数设置图 17 Pulse Generator 参数设置图18 Sample and Hold 模块参数设置图19 Switch参数设置7、 QPSK传输系统总图图20 Simulink 总连线图五 Simulink仿真结果图1、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 信源发送的波形图图20 输入A(t)数字信号序列2、对于基带数字信号有串并电路分别为AI(t),AQ(t)两个并行序列图 22 A(t)经过串并转换、双极性变换的序列AI(t),AQ(t)3、相干载波的波形图23 0 相位的正弦载波信号sin(?ct) ,相位正弦载波信号-cos(?ct)4、经过双极性转换的一路信号与相位为 0 的正弦载波相乘,另一路与相位为的正弦载波相乘,相乘后的波形如图。图24 AI(t)经载波相干后的信号,AQ(t)经载波相干后的信号5、调制后的波形图25 A(t)经调制后的QPSK信号AQPSK(t)6、QPSK 信号加两路正弦载波进行相干解调,解调后的信号AI(t),AQ(t)的波形图26 0 相位载波相干后信号AI(t),相位载波相干后信号AQ(t)7、两路双极性信号AI(t)、AQ(t)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噪声图27 双极性AI(t)、AQ(t)滤除噪声后波形8、 整形后AI(t)、AQ(t)的两路波形图28双极性AI(t)、AQ(t)整形后波形9、 利用 sign 函数进行归一化调整幅值图29双极性AI(t)、AQ(t)归一化幅值后波形10、 通过 switch 元件将两路信号判断出是否为信号源发出的波形图30 AI(t)、AQ(t)中选取的波形图11、通过 sum 将信号的两路信号,转换成一路二进制双极性信号,即此时的信号为 QPSK 信号解调后的信号。图31 双极性信号的解调信号12、转换成一路二进制单极性信号,即为QPSK信号解调后 AQPSK(t)图32 解调信号AQPSK(t)13、QPSK发送信号与接收解调信号比较图33发送信号A(t)与解调后信号AQPSK(t)14、调制后的信号A(t)的功率谱图34 A(t)信号功率谱15、解调后的信号功率谱图35 解调后的信号AQPSK(t)功率谱16、滤波器频谱图36 低通滤波器频谱+17、系统差错率计算模块图37 系统差错率显示器18、QPSK信号星座图+图38 QPSK信号星座图六 总结此课程设计让我深刻的理解到数字信号QPSK 的调制以及解调过程,熟悉了 Matlab 编程以及 Simulink 仿真的实际应用,对于之前一直模糊的 Matlab 软件的使用有改善。利用 Matlab 中 Simulink 中的 Library Browser 提供的元器件来构造图形实现QPSK的系统设计,并输出误码率,信道中的噪声为高斯白噪声。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内容是QPSK传输系统设计,对QPSK的调制部分以及解调部分的原理图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弄清楚了QPSK的工作原理,和二进制的数字调制相比,多进制数字调制的频谱利用率更高。本次系统设计,我收获颇丰,不仅能更加的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更加的明白了利用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仿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一开始输出的波形都不正确,经过排查,最终找出了连线图错误之处,并予以改正。在连线中体会到QPSK 传输系统的原理,印象深刻,连图的原理还是要根据 QPSK 的基本调制解调来实现,这样出的波形较为准确。

    注意事项

    本文(SIMULINK的QPSK传输系统仿真.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