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doc
古埃及和两河美术金字塔§ 作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早期马斯塔巴是一种用泥砖构筑的低台建筑;后来被宏伟宏伟壮观的角锥型金字塔代替。§ 昭赛尔王梯形金字塔是古埃及历史上最早的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最为有名。其中胡夫金字塔的规模最为宏大,高度近150米,金字塔群现处于埃及首都开罗的西南沙漠中。§ 金字塔结构简单、单纯、稳固。反映了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气氛。§ 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被希腊人称为“斯芬克斯”,象征着王权神授的观念。雕塑:§ 法老像一般用质地坚硬的岩石作材料,制作上遵循严格而系统化的工作程序,形成所谓的“正面律”,即人物无论站着或坐着,都须正面对着观者,头部和躯体保持笔直状态。§ 贵族、官吏及劳动者雕塑虽然也采用了严格的程序化制作方法,但相对于法老雕塑要更为生动、自然和贴近现实生活。如村长像、书记员。墓室浮雕和壁画§ 二者都采用层叠的横向画带形式。画面中人物大小及位置不是根据透视要求处理,而是由社会地位的尊卑来决定;§ 造型上遵循着眼睛、肩胸正面,脸、腿和手为侧面的惯例,称为正身侧面侓。§ 着色的原则为男子一律红褐色,女人为淡黄色。§ 如壁画梅杜姆的野鹅细致、逼真得犹如标本,创作者把写实与图案化的处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既有平面装饰效果,又不乏一定的生动性。两河美术§ 苏美尔美术遗迹:§ 苏美尔塔庙遗址; 祭祀者群像; 金牛头竖琴。§ 阿卡德美术遗迹: 阿卡德国王青铜头像; 纳拉姆幸王记功碑§ 新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美术遗迹: 古地亚人的头像; 汉穆拉比法典碑。§ .亚述美术遗迹: 萨尔贡二世王宫; 萨尔贡二世王宫守护神; 猎狮图; 垂死的母狮子。§ 新巴比伦美术遗迹: “空中花园”; 巴别塔; 伊什塔尔门。§ 波斯美术遗迹: 大流石接见厅; 波斯波利斯王宫平台浮雕带。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一、历史及概述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 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王国 公元前2110年,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1758年,汉穆拉比统治下的巴比伦第一王朝 公元前1595年,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 公元前605年,亚述帝国灭,新巴比仑王国兴 公元前550年,波斯贵族居鲁士夺得米底王位,建立波斯帝国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灭亡了波斯帝国 萨艮王宫亚述文明的遗迹两河上游的亚述统一了西亚,征服了埃及之后,它的建筑除了当地的石建筑传统之外,又大量汲取两河下游和埃及的经验,几个皇帝兴建都城,建设规模大于以前西亚任何一个国家,它的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王宫(The Palace of Sargon Chorsabad)。尼尼微是亚述帝国首都,位于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公元前612年为米底和迦勒底联军所毁。19世纪中叶,考古学家们发掘出王宫废墟。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1、法斯洛灯塔;2、宙斯(Zeus)神像;3、金字塔(phiromid);4、阿提密斯(Artemis,Diana)神殿;5、毛索罗斯(Mausoleum)陵墓6、罗得斯岛(Rodes)巨像;7、巴比伦(babylon)空中花园。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希腊艺术古典盛期的本质特征。§ 古典时期希腊美术崇尚理想主义与写实作风相结合的艺术原则。§ 建筑:和谐、明朗、端庄的气息;§ 雕塑:庄重、优美、和谐、生动的气息,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古希腊美术的四个时期§ 一、公元前十三世纪公元前八世纪,为第一时期。“荷马时期”,属于艺术的萌芽时期,也是希腊神话形成时期。§ 二、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古风时期”,在艺术上初步形成自己风格的时期。§ 三、公元前五世纪公元前四世纪。“艺术的全盛时期”,创造身心完美的艺术形象,成为希腊繁盛时期艺术的首要任务。(追求心灵的完美和体格的健美)§ 四、公元前四世纪公元前一世纪。“希腊化时期”,希腊艺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古希腊艺术的分期、作品:§ 几何纹样化时期:底庇隆陶瓶。§ 古风时期:瓶画、建筑、雕刻§ a.“库罗斯”和“科丽”雕像、“古风式微笑”; b.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的陶瓶艺术;§ c.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其典型样为“围柱式”神庙,也叫廊庙式,有三种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古典时期§ a.古典初期:德尔菲的驭者、掷铁饼者、持矛者;b.古典盛期:此期的建筑和雕塑最为完美地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理想。雅典卫城的建筑和雕塑最有代表性。雅典卫城由帕特侬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山门、胜利女神庙组成;c.古典晚期: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和古希腊第三种重要柱式。三位杰出的雕塑家。头像、尼多斯的阿芙洛狄黛、刮汉污垢的运动员等雕塑作品。§ 希腊化时期§ a.帕加马城:宙斯祭坛;b.罗德岛派:拉奥孔群像;c.雅典:狄摩西尼;d.亚历山大里亚:努比亚少年、拔刺的少年;e.希腊本土:米洛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f帕特农神庙,柱式为多立克式,祭祀雅典娜女神的。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位于一陡峭的山冈上。§ 罗马共和国时期 § 建筑的独创性成就:拱券技术和混凝土。§ 罗马帝国时期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 帝国早期和中期的罗马建筑:a.公共建筑:高架输水渠、科洛西姆斗兽场;b.神庙:罗马万神殿;c.纪念性建筑:提图斯凯旋门、图拉真记功柱;d.民间建筑:“银婚屋”.。§ 帝国晚期的罗马建筑:a.君士坦丁凯旋门;b.戴克里先宫;c.君士坦丁巴西利卡爱琴美术§ 前3000年前1100年1克里特文化(公元前3200公元前1400)2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一、早期:竖穴墓王朝(前1600前1500)金面具、金额带、金角杯、金指环、金印章二、中期:园顶墓王朝(前1500前1425)斯巴达瓦菲奥金杯三、晚期:盛期(前1425前1100)迈锡尼城堡;狮子门阿加门农陵墓(阿特柔斯宝库)。3季克拉基斯文化(公元前3000公元前1900)复习1、爱琴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爱琴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3、克里特、迈锡尼、季克拉基斯美术的 代表作品。希腊文化(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世纪) 一、地理环境;二、历史时期1、荷马时期(前12世纪前8世纪);2、古风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3、古典时期(前5世纪前4世纪);4、希腊化时期(前4世纪末前1纪)三、希腊艺术产生的原因1、社会制度联邦制独立与竞争;2、政治制度奴隶主民主制自由民;3、经济条件海上贸易;4、自然条件交通便利交流广泛盛产云石;5、文化条件泛神教神话故事体育活动一、柱式:1、多里安式;2、爱奥尼亚式;3、科林斯式;4、人像柱古罗马美术 居民构成:拉丁人;埃政体演变;王政时期(公元前年前年);共和时期(公元前年前年);帝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年,年分裂成东西罗马)。;特鲁斯坎人;高卢人;希腊人。古罗马艺术的特点: 务实 情绪性和个性化(头像雕塑的出现) 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欧洲中世纪美术一、中世纪的定义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 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二、中世纪野蛮黑暗的原因 1、战争是常态,强者征服弱者,互相残杀、人口减半,帝国没有精力抵抗蛮族入侵。蛮族的洪流也就决破堤岸,滚滚而来,来的全是野人,突然之间驻扎在我们这样有文化有思想的社会上。前后不下500年之久,“当时的情景犹如在宫殿的桌椅之间放进一群野牛,一群过后又是一群”。 2、世界史上著名的“欧洲民族大迁徙”:从4世纪开始,来自欧洲中部、罗马帝国东方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科尔特人等游牧民族,由于匈奴的入侵,开始大规模的向西迁徙,涌入罗马帝国富饶的黑海地区。直到6世纪末,这种迁徙活动从未停止过,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蛮族”国家的建立。 3、由于欧洲17、18世纪的学者在当时对这段历史了解得不多。常用“野蛮,黑暗”来命名,也由此流传下来。三、中世纪美术为什么与基督教文化紧密相连 1、野蛮黑暗环境下人们的心境:灰心丧气、悲观厌世、抑郁到极点。当时有人说“世界只是一个残暴与淫乱的魔窟”。人间仿佛提前来到了地狱,大批的人出世修道,不仅有穷人、弱者、妇女还有统治阶级的诸侯,甚至国王。 2、这种心境助长了基督教的势力,“相信世界为苦海,以醉心于上帝为无限幸福。”到了3世纪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控制西方世界的强大力量。 3、321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确立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罗马皇帝再度颁布赦令,禁止基督教以外的所有宗教。基督教由此上升到了精神统治的特权地位。四、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1、诞生:1世纪罗马帝国下的东地中海地区,前身是犹太教。因为当时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不堪忍受罗马统治的奴役又无法挣脱苦海,便可望出现一个救世主。基督教便应运而生了。 2、关于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 3、发展:早期,少数人的教派,遭到官方的敌视与镇压。只能在地下秘密活动中期,“米栏赦令”晚期,罗马分裂。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五、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源于发展(25世纪)(与基督教发展一一对应)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饰以壁画。壁画内容:多取自圣经表现未来世界及死后的拯救特征:表现手法多用寓意和象征,画面带有说教层分,人物直立,没有体积感。2、基督教合法化以后艺术:教堂 当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时,为了更好的传播教义,让信徒们能在一起做礼拜,于是开始兴建正是的教堂,这时主要借用古罗马神庙的建筑形式,但内部空间大,采光也比较明亮。圣康斯坦察教堂:这座教堂时33735.年间君士坦丁大帝为女儿康斯坦西亚建造的。它那隆起且层层内收的外墙,已经有了罗马式教堂的雏形。3、罗马分裂以后的建筑艺术:西罗马主要发展了古罗马拱顶结构;:东罗马主要发展了古罗马穹顶结构它们分别成为基督教建筑的两大体系 、马赛克镶嵌壁画: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花板应用比较广泛。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有自然景色描绘。、 石棺雕刻:早期基督教艺术品中数量最多的是石棺,由于基督教主张土葬,因而使石棺雕刻在当时很盛行。一般用高浮雕的手法描绘圣经中的故事。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源于发展(回忆):1、地下墓穴艺术;2、建筑:教堂3、镶嵌画;4、雕刻。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1、背景材料:拜占庭曾经是希腊著名的城市,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东迁来到这里。以拜占庭帝国作为他的国名,首都就以君士坦丁堡命名。君士坦丁堡十一个繁荣和富裕的城市,它三面临海,蛮族无法从海上进攻,在陆地上则有坚固的城防御敌,可以排除外族的侵扰,这些条件使他在几百年间处于安定和平的状态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拜占庭帝国在56世纪曾是一个富足强大的国家他的政权延伸到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爱琴海中的岛屿、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及黑海北部沿岸的若干岛屿;7世纪后日益衰落,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后来又遭十字军的洗劫,终于在1453年被土耳其军灭亡。2、拜占庭美术的特征: 以东方的装饰性和抽象性与西部欧洲的美术分立而自成体系,并大约年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风格 在中国人看来它无论如何也是属于西方的。而且属于西方基督教的,但在西方人的眼里它却是“东方的”,并以“拜占庭”这个专由词将东正教会的美术与其他基督教的美术区分开来。这能由于东罗马没有向西罗马那样受到“蛮族”的毁灭性打击,古代的尤其是希拉化时期的文化遗产仍然得到保留。2、拜占庭美术的分类:建筑:圣索菲亚教堂;:镶嵌画。圣索菲亚教堂:(穹顶结构,始建于532年)1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想。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筑中称雄。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圣索菲亚教堂的内景结构:史料记载“教堂比例协调,其美难以言喻,可为奇迹”,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顶,穹顶居于中间是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B、镶嵌画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查士丁尼皇帝及其侍从:作于547年,描绘黄 帝捧着拱物进入教堂的庄严场面。 12世纪的镶嵌画哀悼基督:线条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并发展为一种更富有表现力的手法,更强调生气勃勃的运动和强烈的情感,是后期拜占庭最出色的作品。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回忆)1、背景材料;2、拜占庭美术;A:特征;B:分类:建筑(圣索非亚教堂);镶嵌画。七、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诸国美术(410世纪)1、“黑暗时期”的美术(48世纪) 由于日耳曼人的入侵造成的古典文化的劫难,也由于罗马居民视外来民族的文化为“蛮族文化”,所以,在“蛮族”国家建立之初的400余年被称为“黑暗时期”。 日耳曼人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在古代的废墟上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这些“新兴”得诸蛮族国家包括东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西格特王国、法兰克王国等。“蛮族”国家建立之后,和当地民族混居,他们所带来的游牧民族文化为西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进入欧洲之后,他们很快接受了基督教。在建国之初的艺术中,他们把基督教内容与民间幻想结合起来,构成了奇异的形象,如许多自然神变成了恶魔。福音的形象与古代崇拜的魔法形象交织在一起等。由于有了这种富于幻想色彩的形象,使艺术品有了很强的表现力。2、加洛林文艺复兴:89世纪,法兰克王国达到极盛。国王查里曼在位期间,多次进行对外扩张和征服战争,把许多不落都纳入他的统治之下,西欧作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整体从“黑暗时代”的混乱中脱颖而出,由此,加洛林王朝建立(“查里曼”在拉丁文读音为“加洛林”)。查里曼大帝雄心勃勃,试图使西欧在他的统治下复兴罗马帝国的权威。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在历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艺术种类: A:建筑;B:雕刻;C:壁画与镶嵌画;D:抄本绘画亚琛礼拜堂(9世纪晚期):是位于首都亚琛的宫廷礼拜堂,也是加洛林时期最重要的建筑。是模仿罗马的教皇宫建造的。并且查里曼大帝建立该礼拜堂也有纪念他征服西欧各国的意义。骑士小雕像:9世纪镀金青铜像,高23.5CM,有人说是查里曼本人的小巷,也有说是他儿子的肖像。 这种小型圆雕青铜像具有大型纪念性雕像的威严,同时也具有运动感,说明当时的工匠们不仅掌握了娴熟的技艺,而且在艺术上受到古罗马骑马像的影响。 基督与四天使:9世纪,是一个小教堂穹顶壁画,尽管画中人物在表象手法上还有古代的写实痕迹,但那金碧辉煌的抽象空间所创造出来的神圣气氛却带有更多的东方情调。 圣马可像:抄本绘画31cm*21cm,8世纪,使加洛林时期宫廷抄本绘画的优秀代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轮廓线已经不再采用抽象的装饰性手法,而变成了写实性的,细腻的明暗刻画显示出作者对立体感的追求,这预示着古典的、写实传统的复活。3、晚期盎格鲁萨克森美术与维京美术(略)八、罗马式美术(1112世纪)1、罗马式美术的兴起:“罗马式”这个名称是19世纪发明的,含有“与罗马建筑相似”的意思。罗马式的产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罗马美术的崇拜和模仿。西欧经历了“蛮族入侵”、“黑暗时期”后经过几个世纪的缓慢发展,西欧的封建经济才进入他的繁荣阶段,到11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这些新兴的封建城市中,也产生一个可以真正称之为欧洲的中世纪风格罗马式美术罗马式美术诞生于一个逐渐获得力量与信心的欧洲,到11世纪,欧洲不再受到野蛮人入侵的侵扰,而且采取了攻势。罗马式美术的兴起也是教会势力上升的结果。在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威和声望大为提高。宗教的影响遍及各城市和封建城堡,封建主对宗教如痴如醉,由此各地统治者都为自己的城市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这就为为数众多的罗马式教堂的建造提供了可能。促使罗马式美术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朝圣热潮。教堂沿着超声路线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以帮助朝圣者。2、罗马式美术的分类:A:建筑;B:雕刻;C:绘画A:建筑1、特征:拱顶,拱顶工程意味着建筑物空间的覆盖是用石造的卷形屋顶,拱顶是有一系列揳(xie:填充器物的空袭使其牢固的木片等。)形拱石材料砌成,它被用于跨越一条信道,拱顶给人一种坚固、沉着、和谐的印象,在每次扫过空间之后,半圆形的线条便把我们的视线引向地面。这种拱顶给拄身持续的增加压力,建筑师不得不采用粗壮的支柱和巨型的厚墙,而且只开很小的窗户。所以殿内光线一般很黯淡。罗马建筑师喜爱力量及和谐的效果,墙壁和驻柱子都十分粗重,砖缝很小,建筑的各个部分组合非常明确,墙面不打磨,完全保持了瓷砖原来的粗糙,使建筑外表具有沉重、严峻的艺术效果。罗马式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的肃穆感和压迫感。教堂内部光线幽暗,唯一能够进光的地方是屋顶上的高楼窗户。门廊和柱头装饰的宗教内容更加强了阴郁和神秘的气氛。各个国家又有自己的风格。B:罗马式雕刻雕刻装饰在罗马式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在1112世纪)世俗的人们大多不识字,只有僧侣可以读和写,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圣经教堂便把其中的故事和代表人物刻在教堂的墙上,成为“石头圣经”。圣经故事中的大量情节、人物和场景都成为雕刻家表现的对象。传播宗教教义的需要是罗马式雕刻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罗马式雕刻首先是作为宗教的载体出现的。罗马式雕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建筑的和谐结合,作为建筑装饰,成为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用来装饰教堂的正门、侧柱、柱头和祭坛等部位。在塑造手法上,力图摆脱“蛮族”时期的平面性的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和探讨三度空间的表现价值,许多浮雕板和柱头都已经接近高浮雕的形式,这种探索显示出古典传统的影响。C:罗马式绘画(抄本绘画)在罗马式绘画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抄本绘画,其次也有少数壁画、镶嵌画等,但是只有抄本绘画盛行于当时整个基督教世界。抄本绘画在不同时期内是以教皇、皇帝、大主教、学生乃至贵族和艺术鉴赏家为服务对象的一种私人性艺术,表现内容从宗教到世俗十分广泛,形成:罗马的抄本绘画也是紧密地与基督教发展相联系。传教事业需要书籍,教堂的礼拜仪式需要书籍,基督教皇帝们用镶嵌有金银珠宝的福音书作为礼品馈赠给修道院或教堂,或队有功之臣进行奖赏。作为重世纪学术中心的修道院,将拥有贵重的抄本视为修道院的光荣与尊严。一位教士说“一座修道院没有书籍就像一个国家没有能源,一个军营没有不对,一个花园没有青草,一棵树上没有树叶”。九、哥特式美术(1315)世纪 罗马式美术在12世纪下半期趋于衰落。1315世纪的中世纪美术被称为哥特式美术,这种风格最早兴起与法国,后来流行到整个欧洲。哥特式美术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高峰。 因为法国在12世纪出现了强大的君主政体,它的势力使罗马帝国黯然失色。在1213世纪时,欧洲的人口差不多有三分之是法国人。而首都巴黎,在罗马时代曾默默无闻,12世纪中叶之后变成了一个巨大创造性和极高声望的艺术中心,在艺术方面取得了欧洲的领导地位,当欧洲各国还在建造罗马式教堂的时候,法国人就已经开始试验哥特式建筑了。 “哥特式”在中世纪时是被称为“法国式”。只是到了后来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有关建筑学的作者在轻蔑的回顾他们先人的作品时,才把这种风格称为“哥特式”,意思是“野蛮的、乏味的”。这个名字一直被沿用到今天,而且也不再含有贬义的意思,“哥特式”这个名词首先专门用在建筑方面,因为在建筑上最有特征、也容易辨认。哥特式雕塑是在13世纪以后才开始独立出来的。哥特式绘画也主要用在装饰教堂的墙壁镶嵌画即抄本绘画。A:建筑(1315世纪) 与罗马建筑不同的是,哥特式教堂是建在由城市保护的城市中,它已经不再具有罗马式建筑那样的城堡功能,而又了更宽阔、更高、更明亮的内部空间。 特点:1、肋拱的穹隆工程,成肋骨状的穹隆可以建在更复杂的平面上。2、是尖状取代半圆形拱。3、独立飞券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关键要素,这种飞券在建筑物的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抵住中殿十字拱的四角起点,承受其侧推力。 由于结构上的改进,使教堂内部发生变化,有了飞券的支撑,中殿越来越高。柱头消失了,肋拱从圆柱的顶端像麦束一般悠然自得的开放,给支撑穹隆的柱体以持久,亢奋的冲力。 十、中世纪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美学特征:中世纪美术总体上说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偏重主观精神的表现,并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 地位和意义:首先,基督教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精神信仰,直到今天,它仍然深入到西方人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那些中世纪所谓的“蛮族”国家可以说与现代西欧诸大国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中世纪的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为今天欧洲各国提供了最引以为自豪的丰富文化遗产。 中世纪时期的艺术 在艺术史,按照艺术发展的特点,把古罗马以后和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艺术称为“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艺术包括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建筑艺术和哥特式建筑及雕刻艺术等等。西方中世纪时期的艺术,是基督教艺术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基督教艺术最辉煌的时期。 主要教堂建筑代表早期基督教美术:圣彼得大教堂;拜占庭美术: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式美术:比萨大教堂;哥特式美术: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建筑: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是罗马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作会堂、法庭或市场,平面呈长方形,这种建筑形式后来成为基督教堂摹仿的范本。§ 教会对巴西利卡式加以改造,在中堂的一端增添向外突出的半圆形龛作为后殿,祭坛等设在它的前方。后来中堂与后殿之间又增加了耳堂,于是就形成了十字形平面(拉丁十字式)。拜占庭艺术§ 所谓拜占庭艺术,指中世纪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基督教艺术。拜占庭就是今天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古罗马和中世纪时又称君士坦丁堡,古希腊人称它拜占庭。§ 拜占庭艺术既具有基督教性质,又兼有东方色彩。主要艺术形式为镶嵌画等。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高大、宽敞和明亮,充分体现当时的宗教精神, 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哥特式教堂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交叉肋拱和尖拱配套构成教堂的骨架,利用扶壁抵挡拱顶的侧推力。§ 彩色玻璃窗代替外墙,教堂因此迷漫着神妙莫测的光线。哥特式教堂是宗教教义和美学观念紧密结合的典范。比如,巴黎圣母院里面正中的玫瑰窗象征天堂。正立面水平方向分为三层,暗示三位一体。§ 哥特式教堂的代表:法国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亚眠主教堂;德国科隆主教堂;英国坎特伯雷主教堂;意大利米兰主教堂。 罗马式建筑的特点§ 罗马式教堂有明显的拉丁十字平面。恢复了砖石拱券。外形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墙塔楼。§ 肋拱、钟塔组合到教堂建筑中,这是罗马式教堂的两大贡献。§ 罗马式建筑的代表:法国克吕尼第三教堂、圣塞尔宁教堂;德国施派尔教堂;意大利米兰圣安布洛齐教堂、佛罗伦萨圣米尼亚托教堂、比萨主教堂;英国杜汉姆主教堂; 文艺复兴西方美术史“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蒙娜丽莎的微笑一 复兴简介 1 定义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恩格斯称之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 义走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一 复兴简介 2背景: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思想基础;4科学发展;5考古发现;6艺术发展一 复兴简介 3 概况一一个中心(意大利);二两个画派(枫丹白露 威尼斯);三,三个人物(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四 四个阶段 一个中心(意大利);两个画派;枫丹白露 法国美术流派。16世纪30年代以后活跃于法国宫廷。1528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开始扩建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宫,并吸引意大利样式主义艺术家F.罗索和F.普里马蒂乔定居法国,为该行宫作装饰。他们把壁画、灰泥高浮雕人像与带状图案结合起来,使整个装饰具有更为乐观的特点。尤其在壁画中,突出地强调了线条的韵味和人物姿式的优雅,从而构成了枫丹白露派真正的独创精神,并被欧洲各国宫廷广为模仿。被称为枫丹白露第二画派的艺术家主要指A.杜布瓦、M.弗雷米内等人,他们的风格基本上是追随前人,作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最终未能超越罗索等人所创建的艺术范畴。 德维拉尔公爵夫人和伽布丽爱勒·德斯特蕾 两个画派;威尼斯画派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画派之一。威尼斯共和国在十四世纪是欧洲和东方的贸易中心,商业资本集中,国家强盛。艺术受拜占庭及北欧的影响。十五世纪吸收了*佛罗伦萨画派及*曼坦那的经验,通过贝里尼一家、卡巴秋、安东奈罗·达·美西纳等人的努力,政府和教会的利用,尤其是社会团体-互助会的支持,绘画艺术得到了发展。十六世纪威尼斯派成为欧洲油画创作中心。该画派反映人文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其画色彩明丽,形象丰满,构图新颖,但大多借宗教神话题材,描绘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代表画家有*乔尔乔、*提香、*丁托列托和和*委罗内塞等。直至十八世纪仍有*提埃坡罗、加纳来多和瓜第等画家。该派作品对欧洲绘画的影响很大。乔 尔 乔 内;提香 维纳斯和阿东尼斯四个阶段n (一)早期(13世纪),突出特点是文学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前三杰的三位文学家: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们的杰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突出位置。本阶段值得一提的还有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的大师乔托他的艺术手法直接影响了其后一百年的意大利画风。n (二)准备期(14世纪末至15世纪上半期,。期间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如画家马萨乔(、雕刻家多纳太罗和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基。其中,由布鲁涅列斯基于1434至1437年间主持设计的佛罗伦萨教堂大拱顶,规模宏大、巍峨华丽,令人过目难忘。 四个阶段n (三)盛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文化中心城市已从佛罗伦萨转移到了罗马。主要代表人物是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他们留下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圣母悲戚和西斯多圣母以及梵蒂冈博物馆内拉斐尔画室的大量壁画堪称世界艺术画廊珍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n (四)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委罗奈斯和丁托列托。一文艺复兴 4特点 (绘画 建筑 雕塑)绘画和雕塑: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家敢于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用人文主义思想去破旧立新,开始用(1)世俗的思想感情和(2)写实的技巧来描绘人物,并且开始(3)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代替中世纪长期以来的用金色或蓝色作背景的旧习,使画面增添了生气。(4)"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借用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语言唱出新文化的赞歌。特别是雕塑,饱满地赞颂了人的内在力量与智慧,表现了巨大的信心与宏伟的气魄。 建筑 12至16世纪的欧洲,主要是宗教建筑,其特色为“高”、“尖”。文艺复兴以后,建筑的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追求豪华,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外加很多精美的饰物。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如方形、三角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进而由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出理想的比例;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式。建筑物底层多采用粗琢的石料,故意留下粗糙的砍凿痕迹,有些门窗也采用这种作法。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突破了风格主义的常规,创造出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佛罗伦萨的美狄奇别墅5世纪作品一文艺复兴 画家 n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佛罗伦萨画派 达.芬奇 乔托马萨乔多拉太罗波提切利 米开朗基罗拉菲尔加莱亚佐帕拉迪奥n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威尼斯画派.提香委罗内赛乔尔乔内 萨尔托洛托柯雷乔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凡.艾克兄弟 博斯勃鲁盖尔康宾 梅姆林韦登n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丢勒 荷尔拜因 n 二 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n 莱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著名的画家、科学家。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特别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堪称独步。 开心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那喀索斯;抱貂女郎 ;圣母子与圣安娜形态各异马。眼熟吗?看来徐悲鸿所画的马也从这位大师的素描里得到不少的真髓吧 n 绘画中包括了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 达芬奇的小作品也是非常细致精彩的。这是他的果实图。达芬奇的作品中包括了不少以宗教为题的。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达芬奇其实也设计过火炮等武器。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是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诗人。1504年他完成雕刻大卫,大卫体态壮伟,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这一杰作使他声名大振。15081512年,他为罗马西斯廷教堂作大型天顶画创世纪,取材于圣经中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全部绘画面积500平方米,塑造了多数比真人还大的343个人物形象。壁画气魄宏伟,被公认是文艺复兴盛期最完美的美术创作。他的建筑设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创了一代新风。其代表作是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大圆顶。哀悼基督;大卫;被缚的奴隶雕像;摩西;美第奇与昼、 夜、 晨、 暮德尔非的女预言者(油画) 拉斐尔n 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画家。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来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著名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圣母、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的体态健美而有力量,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基督显圣;披纱巾的少女 绘画乔托犹大之吻;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乔尔乔内入睡的维纳斯;提香 维纳斯和阿东尼斯;马萨乔 纳税银;委罗内塞 美神和战神;丢 勒 1498年的自画像;亚当与夏娃;万名基督徒的殉教;荷尔拜因 埃拉斯穆斯像;韦 登圣玛丽·麦格达伦;梅姆林 马丁·凡·纽温霍夫像;凡.艾克兄弟根特祭坛画局部所谓祭坛画,是画在木板上安置在教堂圣坛前面的画,有的类似可以折叠的屏风画 博 斯嘲弄基督;洛 托 基督与受骗女子;大卫;被缚的奴隶雕像;美第奇与昼、 夜、 晨、 暮 建筑布鲁涅列斯基 巴齐家族礼拜堂 梵蒂冈宫n 梵蒂冈宫位于圣彼得广场对面,自公元14世纪以来一直是历代教皇的定居之处,数百年来已几经改建。梵蒂冈宫内有礼拜堂、大厅、宫室等,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枢。宫内有举世闻名的西斯廷小教堂,过去一直是教皇私人用的经堂。西斯廷小教堂素以天花板和墙壁上保存有米开朗基罗花费4年时间绘制的著名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而久负盛名,这些出自于艺术大师之手的绘画,内容取材于圣经里的故事,人物逼真,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珍品。西斯廷小教堂长405米,宽133米,高207米,是公认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梵蒂冈宫圣彼得大教堂及圣彼得广n 圣彼得大教堂坐落在圣彼得广场西面,东西长187米,南北宽137米,穹隆圆顶高138米,始建于公元1506年,1626年最后完成,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罗克艺术的殿堂,为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及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自1870年以来,重要的宗教仪式几乎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圣彼得大教堂里埋葬着各代教皇的圣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殡葬纪念馆。教堂的建筑、绘画、雕刻、藏品,都称得上是艺术珍品。教堂之大,能容5万人之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 n 圣彼得广场同圣彼得大教堂是一组不可分割的建筑艺术整体。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周围是一道椭圆形双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柱端屹立着140尊圣人雕像,规模浩大,宏伟壮观。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建筑石碑的石料是当年专程从埃及运来的。石碑顶端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