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达的审美人格看苏轼的散文创作.doc
从通达的审美人格看苏轼的散文创作姓 名: 学 院: 人文社科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2005级1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前言1一、通达的审美人格1二、通达审美人格的形成2三、通达的审美人格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10结语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ContentsChinese Abstract 1English Abstract 2Preface 11.The Mastery Character.12.The Building of the Mastery Character . 23.The Influence of the Mastery Character on Prose Writting10Conclusion .18References.19With regards .20从通达的审美人格看苏轼的散文创作专业:汉语言文学2005级1班 指导教师:【摘要】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富于戏剧性的仕宦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人生忧患,他都能以其独特的心智一一化解,并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通达透脱的人生路,为后人树起了一座生命美的丰碑。这份通达的审美人格,不仅耀亮了他的人生,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本文以苏轼的散文创作为例,在分析了其通达人格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研究这份人格对他的散文内容取材、艺术追求、艺术境界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关键词】苏轼 通达人格 散文创作 Su Shi s Aesthetic Character and His Prose CreationClass1, Grade2005, Major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ang lei Supervisor:Liu Qing-quan【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a, Su Shi is a glamorous figure. The dramatic experience of official life gave him enormous pain and sever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oming hardship one after another, he always resolved them with great willpower and wisdom calmly and successfully. He opened up a special way and established a beautiful life style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Not only has the mastery character lighten his fate, but also it has brought far-reaching influence to his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building of his mastery character, this thesis takes Dongpos prose-writting for example, from the aspect of content, the artistic pursuit and the artistic realm and some other sides to study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is character to his prose creation.【Key words】Su Shi mastery character prose writting前 言 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苏东坡传的原序中写道:“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而我们普通人喜爱东坡,亲切的敬畏东坡,却是因为他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通才,他的诗文写的那么美,那么字字纯真,豪华尽落,遒劲朴茂的抒写着生的意义和活的清新。千载之下,依然生机勃勃,真诚动人。东坡自小才美外现,智慧过人,然而却保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他不善自某,却能悲天悯人,不改古道热肠;他仕途坎坷,屡受摧折,生命却始终颠扑不破,依旧故我。作为中国历史上遭受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到底是什么使他有如此坚强的精神支撑,对生命有如此执著的坚守呢?总体看来,应该出自他穷通万理,达于物外的通达的人格之修养。正是是这份通达的审美人格,将他的苦难人生照亮。作为行路者的东坡,且行且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潇洒人生路。一、通达的审美人格 通,作为前提,即顺乎规律,往还自由,无滞于物。达,作为结果,便是一种游于物外,破除分别,无往而不可,无往而不乐的自由境界。用通达来诠释东坡的审美人格时,它应当有更加具体的含义。 东坡的一生,不论在被驱贬的颠沛流离中,还是诗酒唱和的集会上,甚至在他修学储能的少年时代,通达的人格修养时刻未曾离他而去。只是这份人格的饱满程度因着他的学识阅历而愈加深厚宽广。通达的审美人格对于东坡,是一种触类旁通,与世间万物深情往来的自由自足自信的心境;也是一种了悟, 它寓物不留,能超越凡物之上作智慧的静观,来参破生死、毁誉、贵贱的等等事物的种种分别;它更是一种善于感发的心灵与执著饯行的结合,是一种率着浩然气普渡天下的悲智双修的慈悲情怀。带着这份通达,东坡能遍历悲风苦雨却依旧铿然曳杖,而终不改其乐。林语堂先生也无不深情的赞美东坡是个禀性难改的乐天派,“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的达士高人。这样的人生令人敬羡。世路的艰辛我们无从与东坡求齐,但这份通达的人格却值得我们去修炼和学习。二、通达审美人格的形成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左右格局。任何一种人格的炼养,必少不了个人天性禀赋的左右和牵引。而这副心性的更大贡献在于,它能让我们在林林总总的思想和知识中学会判断和权衡,找到自我独立的依据。我们寻找并吸收着与自己天性接近的思想精华,而后变通融合,化作为我独有的精神积淀,以备应对人世变幻的不时之需。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中,他们一次次被锻打熔铸,直至世路走尽,辛酸尝遍,淬火冷却之后的那胚块,就是我们成型的人格。东坡的人格形成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尤为典型。(一)精神因素1善养浩然气从东坡本人来看,“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这股力量,由他呱呱坠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地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他的谈笑才停止”, 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这股力量元气淋漓而富有生机,我们认为就是孟子所讲的“浩然气”。孟子的一个弟子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回答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道与义,无是,馁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张振德:四书五经 孟子篇,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550页。这里的气指的是一种伟大的道德动力,使一个人向上求善、忠于道义的高贵精神。东坡幼时跟随母亲程氏学文,当讲到后汉书·范滂传时,深为范滂的凛然正气所打动,立志将来要做范滂那样的忠义高士。此时,浩然正气已经在东坡幼小的心灵中陶养孕育,而后变得愈大愈刚,直生“揽辔而澄清天下之志”。即使在今后仕途的困厄中,他依然多次不顾情势的险恶,将自己对改革的不满和时世的流弊是非分明地和盘托出,“如蝇在口,吐之方快”。尽管随之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迁谪贬远。然而正是内心的这份不苟且,使他安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从容面对简衣疏食,自在消受清风皓月,坦坦荡荡,一生不悔。 2博爱天下的慈悲心 慈悲,是付出和奉献,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在他人的快乐中照见自己心灵的满足,找到超越一己生命的更广阔的生存的意义。任何通达的心性和行为,都必然以慈悲为根基,堪透人世的悲欢,融化着人间最真最纯的深情。 世上总有些人爱高自标榜,恃才傲物,目下无尘。而东坡,无论三教九流,无论哪个阶级,无论怎样的职业,他总能跟人家打成一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无一个不好人”。 师雅惠:苏东坡说禅,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32页。所以,东坡无论到哪儿,都能爱上那里的山水,爱上那里的人民。晚年东坡从流放地赦归,曾想定于阳羡。此时的东坡,罪名未除,囊中无钱,幸亏有位朋友多方奔波,为他物色了一处房子。东坡倾尽所有,勉强把房钱凑齐。快搬入新居时,一天晚上外出散步,听到路边村舍有老妇人的哭泣声,询问后才知道她是房子的旧主人,因为祖辈留下来的房子被不肖子孙卖掉,无家可归而伤心落泪。东坡知道后,便吩咐家童取来房契,当场销毁,叫老人的儿子迎母亲回家居住。而已付的房钱,他却只字未提。真正的慈悲,是忘却自我,自然而然的。不为赞誉,也不为受恩的私心。东坡做到了,而且从未休止过。早年他知任杭州的时候,力排众议,仅一年半的时间,就给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包括一个清洁供水系统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医院安乐坊。他疏浚河道,修建西湖,稳定谷价,不惜与朝廷及浙西省官员的意见相左,只身开展救济饥馑的工作。他为百姓的痛苦而痛苦,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正是这种纯然忘我的布施成就了东坡的慈悲心。 人生在世,每个人对社会终究要有自己的担当。对东坡而言,浩然气好比渺远的天宇,赋给他忠义奋发的意志,使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而慈悲心就好比大地,给予了他博爱万物的根基,像入夜的春雨般,无声的泽养着人间的草木生灵。当对生命广博深情的爱与求善忠义的元力冲动相携相助,集于一身,便成为了东坡通达人格的内核和深层依据。(二)思想渊源 东坡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他的思想也经历过多次的变化和融合,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形。总体看来,他少年学儒,并且一生都对儒家经典保持着敬畏的态度。但他的思想中还掺杂着众多的佛老成分。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对苏轼的哲学思想渊源有一段这样的概括:东坡“初读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继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5页。在各种思想中,只要是与他心性、追求相合的,他都能做出本能的吸收,并融通各自精华,直奔通达。 东坡少时跟从道士张易简,已初识道法。后读庄子则叹曰:“昔吾有见而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5页。这是生命深处的互通,相见恨晚却又深得彼心。庄子是位热爱生命的哲学家,他热爱生命的自然朴茂,关注个人内心世界的纯然天性。一切人为的造作与苛求,都与他格格不入。他崇尚的是一种同于天道的超脱的自由精神。这与东坡的赤子情怀可谓殊途同归。但他与道家的见解又并非完全相同。庄子试图通过拒绝现实世界的价值参照来逃脱社会文明对自身的侵扰。在庄子那里,世界是污浊险恶的,他宁愿扭身而去,投身于诗意的想象。而东坡却乐于正视人间的陷阱和黑暗,从不否定人对现实的能动的实践,渴望自己的行为能对社会流弊有斧正的影响。人活于世,必要对社会负有责任,有所作为和担当,坚守自我的清高不应该成为与社会刻意保持距离的理由和手段,是人对外物的态度而不是外物自身招致一定的后果。东坡的人格理想并非高蹈出世,而是追求无处不可隐的境界,好道却不厌人生,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是一种既可兼济天下又能独善其身的权宜之法,也是一份既超脱又执着的自由通达的人格。 “乌台诗案”使东坡从内心真正的认同了人生的空幻,这是他人生的一次蜕变,也是他与佛家邂逅的机缘。自黄州后,东坡日渐倾心于研究佛教,“继而谪于黄,杜门深居.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东坡参禅,非求佛佑,而求静心,正如他所言,“平生学道,专以待外物之变,非意之来,正需理遣”。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页。世事颠簸不可避免的使东坡的政治生活和生命存在产生分裂,通过认识上的明理来化解外来打击造成的痛苦,以求保持精神的平衡和通达。东坡修禅的最大所得在于“静而达”,内心虚廓空静,就能映照万物做通达的静观,寓物而不留;内心通达,便对生死毁誉有了同一的看法,进入不二的境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作评选 宋辽金元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是东坡直面人生的慷慨宣言,在这里,世路的凄风苦雨与山头斜照已别无二致,无甚悲欢。这是一颗平常心的修炼,一种禅的顿悟,更是一份通达人格的呈现。 在儒释道三家的出入往还中,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对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结合起来,化为一种心理手段,使他能缓解矛盾,消除分裂。也就在三者的相互融通中,东坡通达的人格有了更加坚强的依据和支撑。 (三)人生境遇囿于生活的顺境,衣食无忧,闲乐悠长,很难说是一个生命的幸运。有些时候,挫折和苦难往往可以成全一副完满的人格,一个饱满的生命。东坡一生多处逆境,而且愈来愈甚。他曾六丧其亲,身历六任皇家,由于政见之争,他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曾三度离乡,六出汴梁,九年三谪,“乌台诗案”几乎丧命;一年三迁又三贬,黄州、惠州、儋州,最后直到天涯海角。唐孔颖达在解释贬谪时说:“受贬谪之人所犯之罪,一般在既不能赦免,也不能执行之间。于是,完其全体,宥之远方,应行不行,是宽纵也”。 范军:苏东坡:旷达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5页。然而对于被贬谪之人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苦难。对于东坡,恰恰成为他磨炼意志、升华人格的进身之阶。“乌台诗案”是东坡人生路上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这次事件里,东坡遭受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回首当年的名动京城,百姓的热烈拥护,而今却身陷囹圄,一时间不知所措,只觉空幻失落。但东坡就是东坡,他没有陷入茫然不能自拔,而是真实的面对生死,开始考虑人生的空幻与生命的意义。生命刚开始时,每个人都会惊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去,却发现精彩有时也不过是无奈的外衣。禅家讲空,讲世事如浮云,我们听过,也淡淡地说过,但像东坡这样发自内心的认同,不是人人都有的。从这之后,东坡开始参禅,以禅理机趣来滋养内心,超越生活的苦难。这一波生死浩劫对东坡来讲,着实是一场幸运。元丰三年,从“乌台诗案”脱身的东坡离开京城,去往黄州贬所,责授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实际上等于软禁。每月只能得到一点生活费。东坡的朋友帮他向官府申请了一小块废地,开垦耕种,以解衣食之困。在这里,虽然寄居荒僻小城,“垦辟之劳,筋力殆尽”,师雅惠:苏东坡说禅,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79页。然而远离了波云诡谲的政治中心,东坡心里着实感到了踏实和宁静。他现在跟所有的农人一样,会为了秋旱而焦急,也为新苗的拔节而惊喜。他在东坡里无不自豪的写到:“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积极入世的热情在强大的黑暗政治压迫下,东坡开始变的淡然平静,寄情自然风物,山水田园,将自己的生命归于自在通达的审美观照。虽然有时他也会感慨飞鸿无影,春梦无痕,似乎仍在寻找心灵的栖所,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已经走在了超脱的路上,步向通达。哲宗绍圣元年,东坡以诋毁先朝的罪名再度遭贬,这次的贬所是岭南惠州。年近六旬的东坡,经历了多次毁谤贬远,虽处万里蛮荒地也已经不以为意了。东坡每到贬所,都能处之安然,从之乐之,而且很快安定下来,时时显露出宠辱偕忘,喜洋洋之态 :“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滕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水美,道人请打五更钟”。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作评选 宋辽金元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6页。结果这诗被传到朝廷,被当权大臣看到东坡活得还是这样潇洒自在,大为气恼,又把他贬到更远的儋州去了。那是个更加难以为生的蛮荒瘴疠地,人老境衰,很容易让人产生消极的念头。而东坡却把贬所当做故乡,当做梦寐以求的地方,处处显现着远离朝廷权势后的自在轻松。他“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分给乡里乡亲和朋友治病驱毒,有人讥笑他的做法,而东坡却自得其乐。他只是依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了,毫无杂想它念,此时的东坡只是沉浸于心理本体而不再向外寻找精神的依托。正如诗中所讲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上,自是人间好时节”。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他真诚地走向内心,以一颗赤裸裸的心来贴近生活。“兼济天下”的理想在极穷迫困窘的情况下,被东坡无意间奇迹地实现了。只因为依然抱着那颗博爱的本心。这份爱超越了自己的安乐,他通于万众,达于内心的丰盈与超脱。通达在爱的包围中又增添了一份深情的魅力。在海南度过了三年之后,哲宗驾崩,徽宗即位,东坡得以两次赦免,渡海北还。在路经曲江时,他写了一篇小文:“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蒿声石声荦然。回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8页。这时的东坡就如同落定的尘埃,乐天知命,宠辱不惊。作为一个久历险境,患难余生的老者,这份通达已能超越生死,使他从容高蹈自由的精神生命了。东坡的一生,有他的悲感,有他的解脱,有他的排解,有他的深情。这场荦确的人生经历,是归东坡独有的。这份通达的审美人格,也因着这场跌宕的磨砺而被充实的更加具体和清晰。从上面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这份人格始于执著,经历无执,终于悟空。正如东坡在涵虚亭中提到的:“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的天全”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这是一种空的境界,它的达成是积极的、渐进的。总体看来,早年东坡思想尚未成熟,虽然觉察到了仕路的黑暗和艰辛,但这时的他执著于寻求社会角色的自我确认,他想有所作为,但更渴望能找到一处清静地,安放清净心。黄州时期,一种自由的人格逐渐形成。经历了牢狱之灾,生死考验,东坡不再惊恐生命的空幻。他躬耕东坡,舒啸临皋,漫步雪堂,与民同乐。他不做散人也不做拘人,“对于兼济和独善两种人生方式,都不从主观上要求外在社会准则的认同,而是作为丰富和发展自我的两种手段”。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43页。此时,正处不惑之年的东坡,依然还会发出“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感慨,虽不计较社会准则的认同,但东坡对精神栖归的追问从未停止过。直至59岁,东坡被贬岭南,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形,东坡都能直内心,在情感的关照下把日子过得诗意盎然。这是的心已是一处自足的精神家园 ,它不仅可观可游,而且可居,作为一种精神的归依,任何苦痛和困难都能在这里得到化解,幸福也在内心过滤和升华。他恬静的守望着绚烂的夏花,静美的秋叶,春的风,冬的雪。对于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生死疏离,毁誉顺逆不再挂心。在天地境界中东坡真实地体味生命的律动,天人合一,浑然圆通。这是一种审美的心境,也是东坡通达人格的最终形成。三 、通达的审美人格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东坡从初入仕时的谈史政论文开始,到海南赦归的文艺随笔收结,四十多年惨淡经营,著作等身,各体兼善,几乎各类问题都有传世之作。数量之可观,质量之上乘,体制之完备,史上无有几人。东坡前期的应制短文、奏章等都显示出了他忠心辅君、全心济民的慷慨奋励之志,雄辩滔滔有孟子之风。然而,东坡最优秀的文章却是中后期他的那些抒情记叙散文。就在朴茂纯真的字里行间,人生的智慧错落呈现,处处显现着东坡通达人格的光辉。(一)在内容和取材上,能够随物赋情,随时入文东坡能够超越时地的限制,使文章无物不可入,无情不可抒。文中的意象也非一时一地或一身一己之感,因为内心通达,所以他能抽象出事物的普遍意义,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蕴含深刻的生命感。十岁时,东坡写过一篇黠鼠赋,记述了一只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顺利逃脱的故事。这次小小的尴尬,把东坡引入了深思,最终找到了“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声于破釜;能搏击猛虎,而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页。的原因在于“不一”,是人的精神不够专一而使致力于逃生的老鼠得逞,寄托了作者对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崩的感悟。一个常人不以为意的生活细节,在东坡的眼下却能找到事物间相通的意义。对于一个善于感发的生命,目光所到之处,东坡都能将有限寄予无限的意义,找到生命的归旨和意义。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脍炙人口的一篇:元丰六年十二日,夜,醉方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尔。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这是一次寻常的月下漫步,东坡面对清明皓远的夜空,在人与自然的偶然相遇相知中,却体味到了这个瞬间的永恒的意义。“一个人要训练自己在心情上有一个空闲的余裕,人,不只是在顺境中完成自己,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能完成自己。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赏玩的余裕”。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6页。东坡就是这样。虽然此时他因被毁而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形同软禁。但那又何妨!生命既然还存在,怎样完成还是由自己来主宰。被贬不是黄州意义的全部,这里还有清风皓月,僧人知己,松柏翳翳与我从容相待。我赏玩还来不及,又哪有空闲悲哀。正是“江山明月,本无常住,闲者便是主人”。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这闲者,必是那些心性通达者,心有余裕者。既然风景属于看风景的人,殊不知这些幸福的人们已用妙赏的深情摄去了多少人间风物的颜色。再看这篇记游松风亭:余常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停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于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孰歇。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0页。好个“不妨孰歇”!这一歇能抵破千军的铮铮士气,能气破诟害小人的心胆肝肠。对于一个已经超越生死、自在从容的生命个体来说,任何的恶意相加和蓄意摧折都只能是徒劳无益,自讨没趣的。东坡游松风亭是哲宗绍圣元年十月间的事,时东坡知定州,谪知英州,还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使,惠州安置。政治上的连番受挫并没有消磨东坡赏玩的余裕,反而使他变得更加通达透脱。事后也许东坡自己也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这次蜕变竟缘起于登亭的欲行欲休间那一刹那的心志转念。(二)艺术创作上,追求“辞达”的状态和效果俗话说“言为心声”,要做到辞达的先决条件在于心通。人格通达,则能畅行天地间,自由往还,无束无碍。东坡在他的自评文里写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汩汩滔滔,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余冠英:唐宋八大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163页。这是一种生命意识的喷薄和自由抒发,信手拈来,冲口而出。随物赋形,也是随心赋形。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只有在特殊的心灵中才能实现。这心灵部粘滞于理性的捆绑,不落于琐事的计较和纠缠,以主体的真情摹写万物的真态,洞悉生命的真趣。他所追求的是力求达到“韵味”十足的畅神的境界,灵动活泼,使文章读来文理自然,浑然天成。东坡的前赤壁赋中就有这样精彩的一段,虽然经历生死磨难,被贬到黄州已近三年,然而文章中丝毫嗅不出东坡半点的辛酸幽怨气,纯然一副自在优游的潇洒风范。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用“徐来”描绘清风轻微从容的吹拂;用“不兴”传达着水波的平静性情,勾勒出一幅安宁静谧的画面,清爽,舒坦,恬淡。天上的明月仿佛也被夜游者感染,依恋地放慢脚步,陶醉的“徘徊”在这美景之中。又一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更是逼真的呈现了月夜里那派阔大无边的浩渺气息。真是笔笔精彩,字字活跃,朴茂动情,不禁让人拍案而起,拊掌称快,或许还扑朔着一双润湿的眼睛。我们喜爱东坡,亲切的敬畏东坡,不仅因为他以言辞的淋漓表达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享受和惊喜,更是因为从他自然纯真的表述中我们亲眼目睹到了那个在世事的惊涛骇浪中颠扑不破,柔韧不屈,依旧故我的灿烂生命。这是一份对生命的虔诚的顶礼,是一种生命之美的深切召唤。他的活脱脱的通达在这空明的夜色中我们仿佛已经能够亲眼看见。(三)在艺术风格上,崇尚“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这在他的散文书信和评序里经常可以见到:例如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对韦、柳的诗东坡提出了“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004年,第68页。的看法;在评韩柳诗中也有“所贵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颜中其:东坡论文艺,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173页。的中肯评价。在之后的与二郎侄书中更是全面的提出了自己对作文的看法;“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余冠英:唐宋八大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84页很明显,这种平淡是从豪放入手,经历过峥嵘绚烂的平淡,是豪华落尽之后的萧散简远,平淡超然。而作品风格常是一个人心灵的相貌,是心灵感情修养的一种表现。东坡经历了人生种种坎坷挫折,积极用世的意气风发早已走向内心冲淡的涵养,从纷繁的喜怒哀乐中超脱出来,升华为通达澹泊的人生智慧。所以,东坡的散文是他以纤尘不染的情怀关照万物,睿智思考的结果: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通篇读来,字字浅易,却都掷地有声,清清飒飒,干干净净,素朴中透着宝石般绚烂含蓄的幽光。这种悠远深邃的意境又何尝不是他淘洗人生,洗净铅华的心境和人格的折射?追求平淡,就是修炼通达无滞的人格,那是一份“曾经沧海难为水”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42页。的包藏阔大、博观而约取的自信从容,更是世事洞明后的人情练达,宠辱不惊。比如凌虚台中的这段阐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与!夫台犹不足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与?而或者欲以夸世以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索真正可以依靠的东西。它应该是一种对人生意义持久的理性的追问,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真,淡然无极的美,朴素而亘古持久的道。(四)在艺术境界上,更加关注精神生命对生命给予更多积极理性的思考,崇尚“形神”兼备的通达的人生观,最终达到无往而不乐的精神境界。人生的多数烦恼是因比较引起的。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位吹洞箫者:与古人比,他感到人生的空幻虚无;与宇宙比,更是比见自身的渺小和无助,不禁感慨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僇,郁郁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即使一世枭雄也不免化作漫漫黄土,被历史尘封,又何况我们“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无名之辈。于是更加陷入了莫名的感伤情绪: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以长终。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再加上当时是在那样一个“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堵军:万斛泉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特定环境里。当个体生命被剥离于社会之外,见我们之于空落落的苍茫境地,任何的社会坐标定位都不再有任何的意义。现在我们独立的直面浩渺的世界和无限时空,深切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和虚空,陷入前所未有的落寞和孤寂。然而东坡却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感悟。它固然也看到了人生的有限与无限时空之间的矛盾,“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就像万里长江浪花上的水珠一点,转瞬即逝,微不足道。然而,生命的意义却不在于对是空的占有,而是“看其在有限的短暂瞬间与广袤的世界相遇时生发的意义,在于人与世界相融时擦出的诗意的火花”。王水照: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这样,“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个体因为与永恒的相遇相知而具有了无尽的人生况味: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堵军:万斛泉源2004年,第124页。把一己的生命置于天地万物的共同参照。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待中,对生命寄以诗意的栖居。这样的生命不胶着于物,不贪生,不惧死,不执于一己的利害得失。带着盎然诗意看斗转星移,花开花落,人世代谢,悲欢离合。在有限生命与大千世界的无限契合中,寻找并安放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还不算终结,那是一种形而上的生命的旨归。而我们的日常生活终究要回归到斑驳乱离的现实世界。在与人间万象的交错应对中,我们的生命放归具体,在实践中实现它形神兼备的意义。神宗熙宁七年,东坡到密州任太守。到任时,密州正经历着连年的灾荒,“岁比不登,盗贼满野,诉讼充斥,而斋厨索然”。堵军:万斛泉源,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页。在这种环境中,即使身为太守的东坡,也只能到郊外采食杞菊以充饥。一旦我们有一种对生活的了悟,那么万事都会相互效力,使我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受益。东坡就是这样,他早已懂得了跳出事外观察生活的各种境遇,以智慧作无执的静观,收获通达的喜乐。在后杞菊赋中,东坡依照传统赋的写法,虚设主客二人问答,讨论在这种环境中充任太守,以杞菊为食是否值得。最终,还是东坡占了上风: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师雅惠:苏东坡说禅,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72页。所以人生境遇的好坏,单只品评其表面的好坏优劣,就如同梦中呓语,终究要化为朽土。人,只要懂得生活的意义,有圆满自足的精神,就不会去刻意希求生活的包装,更不会被外在的局限和困难所累。“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力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这样的生命,始终是一种淳朴活泼的自由自信的形态,由内到外,自然丰盈。所以东坡能把杞菊当粮食而乐在其中,心情舒畅。“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堵军:万斛泉源,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页自信能长寿百岁,快乐终老。这样的生命“外枯而中膏”,堵军:万斛泉源,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8页。像提纯过的酒精,清清爽爽。当被点亮,那股淡蓝的幽光必是这世上最美的一束。 对于读书人来讲,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诗书字画。东坡也爱书,也爱画。但他能对他们保持一种达观的随缘的态度,施舍最爱的物品,交给天下所有喜爱他们的人。这份通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寓物而不留”的智慧。在为朋友王晋卿所做的宝绘堂记中,东坡说,“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师雅惠:苏东坡说禅,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胶着于物,希求拥有,平常的东西也可能惹出祸端;寄意于物,远观欣赏,珍奇的东西也会回成为祸害。这是一种物物而不役于物的生存方式。过分的占据和爱护某一样东西,我们损失的不仅是无谓的钱财和物力,更多的失去了分享的快乐,通观的情怀。最终剩下的只是孤立无援的私欲之心,仅此而已。天下万物,不专为某一个人而生。因缘离合,聚散有定。淡然处之,随缘自适,寓物不留才是聪明的选择。东坡深知此理,所以他的人格通达透脱。 晚年时候,东坡从海南北归途中,路过金山寺,在那里看到了当年李公麟为自己画的一副像。东坡遂在画像上题诗一首: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5页。这是东坡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平生功业何在?不在文章声名,不在学士风光,而在黄州这三处贬所,是它们让自己心灰,令自己反省。所谓心灰,不是消极的坐以待毙,而是一种沉静空寂的通脱与达观,万物的消歇灿烂都在这份人格的静观里从容往还,触目不惊,宠辱偕忘。结 语东坡的一生,走遍坎坷,历尽辛酸,而他的生命却似一股清风般通达自然,透脱无拘。这样一个文采风流、旷达潇洒的生命在人间停留了六十五个年头后,重又化作了清风明月,璀璨星辰。如今,它依然在徐徐吹拭着人们心灵蒙垢的尘埃,耀亮着我们时而彷徨困惑的心。东坡的通达与他的散文一道,穿破了时空的重重阻隔,直到今天依旧生动活泼,温暖动人。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