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视唱练耳与钢琴即兴伴奏.doc
视唱练耳与钢琴即兴伴奏音乐视唱练耳与钢琴即兴伴奏郑红跃(山西省阳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045200)摘要:视唱练耳学科,在各个音乐学院(系)都是作为音乐专业人人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的,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音色感,强弱,速度感等听觉感受力为目的.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根据旋律便能即兴弹奏出伴奏音乐的技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现在也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视唱练耳与钢琴即兴伴奏两门课程如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培养高素质的小学音乐教育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视唱练耳;钢琴即兴伴奏;关系在音乐院校(系)的课程设置中,视唱练耳和钢琴即兴伴奏无疑是两门最基础,最实用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视唱练耳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整体感觉训练,所以有人称它是”建造音乐大厦的基础工程”,这无疑是十分中肯而贴切的.钢琴即兴伴奏课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必修课.由于我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是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而小学的音乐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则需要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是多面手,她(他)除了具有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组织能力外,首先应该吹,拉,弹,唱,跳十八般武艺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另外还要具有定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以应付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各种歌咏活动.所以,音乐专业学生应认识到这两门技能学科的重要性,要有学习的心理准备,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学习好视唱练耳和钢琴即兴伴奏课.一,视唱练耳课在音乐学科中的地位凡修音乐者,对视唱练耳这一词是再熟悉不过了.毫无疑问地说,在各个音乐学院(系),不论学生是音乐教育专业还是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学科都是人人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视唱练耳内容通常分为听觉训练,听写和视唱三部分.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音色感,强弱感,速度感”等听觉感受能力为目的,以”组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并且训练其能积极地将这种听觉能力运用到以后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实践或音乐教学中”为基本任务,通过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还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由此可见该学科地位之重要.二,钢琴即兴伴奏课在音乐学科中的地位钢琴即兴伴奏,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技能课程,是学生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具体运用于实践操作的一种具体表现.钢琴即兴伴奏其实是人在内心(实际是头脑中)进行的一种意识活动,继而又支配双手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完成意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种意识活动,以音乐想象为基础,以形成和完善音响效果,渲染音乐气氛为最终目的,最终能顺利完成为歌(乐)曲进行的钢琴即兴伴奏创作活动.在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时要注重:1.训练音乐感知能力,逐渐形成伴奏编配技能:2.强化音乐记忆能力,不断提高伴奏编配技能;3.提高音乐想象能力,努力完善伴奏编配技能.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学生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对音乐即兴应变的能力,音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等.三,视唱练耳与钢琴即兴伴奏的关系6B能否弹好即兴伴奏,学生自身理论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视唱练耳对学习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帮助.视唱练耳的学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高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训练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其中节奏节拍的训练,和弦连接的训练,调式调性的训练等等都对学生学习即兴伴奏起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中,首先把节奏节拍放在听辨的首位,通过归纳,分类,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节奏特征并体会其音响效果,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人体的多重器官”协同活动”,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节奏节拍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节奏感.每一首歌(乐)曲都有自己独立的节奏节拍,要想给这首歌(乐)曲配伴奏,第一步即是先学会歌(乐)曲,其中就要正确把握歌(乐)曲的节奏节拍,第二步是在对歌(乐)曲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为歌(乐)曲编配伴奏.根据歌(乐)曲的风格,情绪所选用的伴奏音型虽然可以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它的基础就是节奏节拍,不同歌(乐)曲中节拍节奏的组合,会带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例如,节奏稳重,情绪激昂的进行曲式歌(乐)曲可选用强有力的,肢体丰厚的柱式和弦式音型节奏(图例1);节奏明快,情绪热烈,旋律富于跳跃的舞蹈性歌曲可选用半分解式的跳跃音型节奏(图例2);情绪变化丰富细腻,富于诗情画意,旋律起伏较大的抒情歌曲可选用全分解式音型节奏(图例3)等等.所以,学生必须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视唱练耳中节奏节拍这一教学内容,使用起节奏来才能在歌(乐)曲的钢琴即兴伴奏中游刃有余.祖国,祖国我爱你洪潦闻(图例1.柱式和弦式的伴奏节奏音型)歌(乐)曲蓝精灵之歌球词髓(图例2.半分解式的伴奏节奏音型)云盒祷词尚蔟曲(图例3.全分解式的伴奏节奏音型)歌(乐)曲音乐歌曲忐忑给我们的启示锡玮琳(山西旅游职业学院030031)听过忐忑吗?时下很多人都会这样问你.这可是2Ol0年网络上疯狂流行的一首歌曲,被网友点击和播放了不下l0万次,网友口中的第一网络”神曲”.2O10年2月的北京新春音乐会上,旅德歌唱家龚琳娜演唱的这首3分45秒听不出歌词的歌曲,虽然它的歌词只有”啊,哦,唉,呀,哟”和一些听不清,听不懂的词语.但却因演唱者龚琳娜一收一缩的嘴型,滴溜溜转的眼神,被网友们形容为”学一万遍都学不会的歌曲”.正是这样的原因掀起了模仿的狂潮,参与者不乏王菲,梁静如,郭德刚等名人.看过歌曲忐忑网络视频的人都对她十分好奇,认为一首歌曲怎么可以唱得这么冲奇,面孔可以这么多表情.龚琳娜的忐忑在跨年演唱会上的亮相,无论是歌曲本身还是演唱者龚琳娜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这全都归功于她的忐忑这首作品.为什么这首作品有如此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呢?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自己对:这首歌曲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一,作品与演唱者说到忐忑这首歌曲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演唱者龚琳娜.很多人认识龚琳娜都是通过忐忑这首歌曲.其实早在忐忑这首歌曲演唱之前她已经是一位民族唱法的歌唱家了.她曾以一曲走西口为观众熟知,在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获欧洲”聆听世界音乐”最佳演唱大奖.代表作有斑竹泪孔雀飞来走西口忐忑.这首忐忑出自于她的丈夫德国作曲家老锣之手.这首歌曲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歌词运用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个音色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夸张变形,独具新意.忐忑节奏上的艺术效果非常突出,笔者认为这首曲子之所以那么振奋人心的原因,一是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二是起承转合的处理,起承转合是民族曲式结构原则之一.(1)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2)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3)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4)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龚琳娜对于歌曲的处理极其到位,每段的演唱效果都是不同的,时而高亢,时而紧张,时而低吟等等,把歌曲演绎得活灵活现.二,打破固有传统,歌曲变活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歌曲具有本民族固有的形态,特征和思想,在音色上声调音韵抑扬顿挫,在平仄交错中形成音乐的旋律之美,各种音乐曲调中的歌词长短句的变化组合和各种格律的运用又显示了音乐节奏之美.龚琳娜的演唱方法走的是跨界民族风格,而恰恰是忐忑这首歌曲打破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固有思想,也改变了我们传统意识中的那些民族歌曲的风格,旋律和节奏的固定模式.歌曲忐忑打破固有传统在“新”“奇”上做文章.所谓”新”,就是没有歌词.中国听众习惯于有清晰歌词的歌曲或字正腔圆的戏曲,但在忐忑里,没有一个实词,唱腔怪异,好似自言自语,又像胡言乱语一般.在一片”叽里呱啦”声音里听者如堕入云雾之中.所谓“奇”,就是似乎没有一个稳定的有连续性的曲调.忽快忽慢,忽高忽低,无章可循.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动作表情极为夸张,时而惊讶,时而喜悦,时而沉思,由于表情变化过快,以至于充满了喜感.和弦连接的训练是教师在明确调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和弦功能感(和声的功能),调式感(低音的进行),结构感(和弦或者和弦转位后的名称),色彩感(听者心里的感觉)等的训练,是对学生培养内在的和声功能听觉进行的训练.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这种训练,并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掌握其结构,属性及其应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听觉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而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骨架,和声选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首歌曲演奏处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完美性.所以,学生在为歌(乐)曲配和声时,具体配什么样的和声,和声编配出来又是什么效果,应该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一个大概的音响效果,这就是内心听觉的具体作用,而且这些也都是即兴伴奏时应该考虑到的.调式调性的训练应该从首调入手,即兴伴奏也应该是以首调伴奏为好.首调入手,学生能很快明确歌(乐)曲的调式调性:是西洋大小调式,还是民族五声调式,对学生的演唱和配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所谓首调唱名法,是一种以相对音高为基础,以调别为准则,不固定唱名的流动do唱名法.就是do随着调号(即调的高低)变化而流动.如c大调c音唱do,G大调G音gBdoa小调a音唱la,d小调d音唱la所以,只要学会C自然大调,a自然小调音阶,就可以演唱,弹奏不同升,降号调的歌(乐)曲,当然也就可以为不同升,降号调的歌(乐)曲编配即兴伴奏了.由此可见,视唱练耳和钢琴即兴伴奏两门学科并不是孤立的,视唱练耳学习的好坏对学生是否能精心设计一首歌(乐)曲的伴奏有着自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又辅助于学生视唱练耳课的学习.所以,只要各位同学能很好地将两门课程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终将会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范建明.首调版视唱练耳教程.北京:高等出版社2O10【2】刘聪,韩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