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4216378       资源大小:13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Cl-35.5 第卷 选择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室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 蒸馏实验时,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C. 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D. 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右图的标志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 干冰、 铁、 氯化氢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 . 烧碱、液态氧、碘酒  D. 空气、氮气、胆矾3.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 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过滤 加过量NaOH溶液 加适量盐酸 加过量 Na2CO3溶液 加过量 BaCl2溶液A B C D4. 下列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 500 mL 1 mol·L1的KNO3溶液 B. 500 mL 1 mol·L1的Ba(NO3)2溶液C. 1000 mL 0.5 mol·L1的Mg(NO3)2溶液 D. 1000 mL 0.5 mol·L1的Fe(NO3)3溶液5. 设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3+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3NA B. 1molCl2含有1 NA个原子C. 58.5g氯化钠固体中,含1NA个阴离子D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 58.5gNaCl溶于 1.00L水中6. 津冀地区遭遇三轮雾霾袭击,非常简洁地描述灰霾天气,就是“细粒子气溶胶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事件”。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关于气溶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 B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将胶体分为9种C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 D胶粒不能透过滤纸7.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8.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液氯 B盐酸 C食盐水 D氯化钠晶体9. 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A. Na2S B. S C. SO2 D.H2SO410.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 离子 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Cu2+、H+、Cl- B. CO32-、OH-、Cl-C. K+、H+、Cl- D. K+、OH-、CO32-11. 已知有如下反应:ClO3-+5Cl- +6H+=3Cl2+3H2O, 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 =2FeCl3, 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Cl2 > ClO3- > Fe3+ > I2 B. Cl2 > ClO3- > I2 > Fe3+C. ClO3- > Cl2 > Fe3+ > I2 D. ClO3- > Fe3+ > Cl2 > I21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Ba(OH)2 和 盐酸; Ba(OH)2 和 H2SO4B. BaCl2 和 Na2SO4; Ba(OH)2 和 (NH4)2SO4C. NaHCO3 和 H2SO4; Ca(HCO3)2 和 HNO3D. Ba(OH)2 和 HNO3; Cu(OH)2 和 H2SO413. 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42-C.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一定有 NH4+D.加入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Ba2+14.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要查漏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C向试管中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D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一定要垫石棉网15. 对于反应8NH33Cl2=N26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2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8:3B. N2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C. NH4Cl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8:3D. NH4Cl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体粒子B在MnO2的作用下,1 mol H2O2充分反应转移2NA个电子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4 g He均含有NA个分子D46 g NO2与92 g N2O4均含有3NA个原子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 H2O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 = CO2+H2OC铁与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DCaCO3溶于稀盐酸中:CO322H= CO2H2O18. 在xR2+ + yH+ +O2 = mR3+ + 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化学计量数m 和R2+、R3+ 判断正确的是()A. m=y, R3+ 是还原剂 B. m=2y, R2+ 被氧化C. m=2, R3+ 是氧化剂 D. m=4, R2+ 是还原剂19. 在标准状况下,将wg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B C D2024mL浓度为0.05mol/L 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 mol/L的 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 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21.质量都为4. 2 g的A气体和B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分别为3.36 L和2.24 L,则这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A11B13C32D2322. 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 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 中溶液不分层,溶液无颜色23只给出表中甲和乙对应的量,不能用来求物质的量的是( )甲乙A物质A的分子数一个A分子的质量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C固体体积固体密度D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24. 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体积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5. 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Na+、K+、SO42-、MnO4- B. Na+、NH4+、NO3-、Cl-C. K+、Mg2+、HCO3-、Cl- D. K+、Na+、CO32-、NO3- 第 卷(共50分)二、填空题26.(10分) 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_。(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多项选择)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c 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相邻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且有离子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_。(4)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_。27.(14分)(1)人体内的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起的作用_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S2KNO3+3C= K2S + 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填元素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三、实验题28.(16分).下列是用98%的浓H2SO4(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硫酸的实验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 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mL(保留一位小数);(2) 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_规格的量筒最好,如果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3) 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少量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4) 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洒在桌子上,则最终所配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 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凹液面 恰好跟容量瓶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II(2分)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oC沸点/oC密度/g·cm-3溶解性A-11.51981.11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B17.92901.26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四、推断并计算29.(10分)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固体SiO2和H2O)阳离子KAgCa2Ba2阴离子NOCOSiOSO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将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 g向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4分)(2)实验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 _;(2分)(3)通过实验、,写出SiO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过程:(2分)(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分)西安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Cl:35.5 第卷 选择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DDCDADADCC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CBDABDBCAD第 卷(共50分)二、填空题26.(10分)(1)D B (2)a,c (3)Fe3+3OH-=Fe(OH)3 (4)胶体27.(14分)(1)还原剂(2)N、S ; C ; KNO3和S ; C ;CO2 ;K2S 和N2三、实验题28.(16分). (1) 13.6 mL (2) 20 mL 偏高(3) 使稀释时产生的热尽快散失,防止因局部过热引起液滴飞溅(4) 500 mL容量瓶 ,偏低 (5) 胶头滴管 II蒸馏四、推断并计算(10分)(1)(1)Ag、Ca2、Ba2 SO4(2) (2)CO3(2)2H=H2O + CO2解:H2SiO3 = H2O + SiO2 2H+ + SiO32- = H2SiO3 n(SiO32-) = n(SiO2) = 2.4g ÷ 60g/mol = 0.04 mol c(SiO32-) = 0.04 mol ÷ 0.1 L = 0.04 mol/L(4)存在,最小浓度为0.8 mol·L1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c(CO3(2)2c(SiO3(2)2×0.25 mol·L12×0.4 mol·L11.3 mol·L10.5 mol·L1,因此必有K,至少为0.8 mol·L1。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